眼部的解剖与生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04945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9.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部的解剖与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眼部的解剖与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眼部的解剖与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眼部的解剖与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眼部的解剖与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部的解剖与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部的解剖与生理.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眼部的解剖与生理,主讲人:XXX,视觉器官-眼 Eye,眼球:接受外界信息视路:传递视觉信息视中枢:分析、整合眼附属器:支持、保护、运动,眼球,眼球的形态:近似球形 前后径 出生16mm 正常成年人24mm眼球的位置:眼眶前部 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部受眶骨壁保护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两眼球相差通常不超过2 mm。,眼球的解剖结构 Eye ball,眼球壁 外(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 视网膜眼内容 眼内腔 前房、后房、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备注:临床上 眼前段 晶体及晶体以前部分 眼后段 晶体以后部分,眼球壁-外层-

2、纤维膜,主要是胶原纤维组织,1/6 角膜 和5/6 巩膜构成封闭的外壁保护眼球内组织,维持眼球的形态,另外,角膜还有屈光作用,角膜 Cornea,角膜位于眼球前部中央,略向前凸、透明、近球形。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直径小于10mm为小角膜,大于13mm为大角膜。角膜曲率半径:前表面约为7.8mm,后表面约为:6.8mm角膜中央厚度约为0.5mm;周边厚度约为1.0mm,角 膜,组织学由外向内分为五层上皮细胞层(56层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强,损伤后2448小时可以修复,不留瘢痕前弹力层:(均匀一致的透明膜,无细胞成分)抵抗力弱,易损伤,不能再生基质层(占角膜厚度90%,由2

3、00250层胶原纤维板组成)损伤后不能再生,由不透明的瘢痕组织所代替后弹力层:(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抵抗力强,损伤后可再生内皮细胞层(一层扁平细胞)紧密连接,具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损伤后不能再生,角膜组织结构,角膜的生理特点,透明性:无角化层、无血管,细胞无色素,保证外界光线投入屈光性:角膜的屈光指数1.337,具有43D的屈光力凸透镜无血管:其营养主要来源于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感觉神经丰富:三叉神经的眼支密布于上皮细胞间,无髓鞘,感觉灵敏,对保护眼球有着重要的作用角膜与结膜、巩膜、虹膜在组织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疾病相互影响,巩膜,结构坚韧、致密而互相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

4、mm)视神经周围最厚(1.0mm)生理功能:眼内容的外屏障避光眼外肌的附着点,角巩膜缘 Limbus,为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透明的角膜嵌入不透明的巩膜内,外观上为宽约1mm的半透明区。角巩膜缘的意义:解剖结构上: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所在部位临床上:眼内手术的常用切口部位组织学上:角膜缘干细胞所在之处,角巩膜缘,前房角,前房角的结构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对维持正常眼内压起重要作用。前房角内可见到以下结构:Schwalbe线、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眼球壁中层葡萄膜 Uveal Tract(色素膜或血管膜),结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功能遮光营养眼组

5、织,虹膜,圆盘状膜,中央形成瞳孔,约2.54mm直径。表面有辐射状凹凸不平的皱折。由基质层和色素上皮层构成。瞳孔括约肌:平滑肌,环形分布于瞳孔缘部基质 层内,副交感神经支配,缩瞳作用。瞳孔开大肌:平滑肌,放射状分布于色素上皮层 内,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孔变大的 作用。,虹膜功能,调节瞳孔大小,从而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光反射:当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 瞳孔缩小的反射叫瞳孔光反射。直接光反射 间接光反射。,对光反射 Light Reflex,睫状体 Ciliary body,睫状体冠(The pars plicata):睫状体前1/3较肥厚,又称睫状冠,内表 面有大约70-8

6、0个放射状突起,称睫状突(房水分泌)。睫状体平坦部(The pars plana):睫状体后2/3薄而平坦,又称睫状体扁平 部,其与脉络膜连接处呈锯齿状,称锯 齿缘(Ora Serrata),为睫状体后界。玻璃体手术切口常选部位。晶状体悬韧带 从睫状突和平坦部到晶状体赤道部有纤 细的晶状体悬韧带与晶状体连接。,睫状体 Ciliary body,睫状体功能,分泌房水、调整眼内压 调节功能 视近物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脉络膜,部位:前:锯齿缘,后:视孔头周围。主要为血管构成。特点:(1)丰富的血管。眼球血量的65%。供视网膜外层的营养。(2)丰富的色素细胞。遮光和暗房作用。,色素丰富的

7、血管性结构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中血管层-Sattler层 大血管层-Haller层血眼屏障: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紧密连接构成。,脉络膜,眼球壁内层视网膜 Retina,边界:前界:锯齿缘 后界:视乳头周围 外面:脉络膜 内面:玻璃体特殊结构:黄斑 Macula 视乳头 Optic disc,视网膜 retina,黄斑区:位于视网膜后极部(颞侧),直径约2mm浅漏斗状无血管小凹陷区,中央小凹为黄斑中心凹(Central fovea),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部位。视乳头:位于黄斑鼻侧约3mm处,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又称视盘,中央小凹陷区称视杯或生理凹陷。杯盘比:正常0

8、.3,两眼相差0.2,如果杯盘比0.6为异常。视神经的始端生理盲点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视网膜组织学,分为10层: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内9层)色素上皮层(外1层)由外向内为:(1)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细胞。(2)光感受器细胞层。(3)外界膜。一网状膜。(4)外颗粒层光感受器细胞核。(5)外丛状层。神经细胞终末,树突。(6)内颗粒层。双极细胞核。(7)内丛状层。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树突。(8)神经节细胞层。(9)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轴突。(10)内界膜层。,光电转换,传导神经冲动,发出神经纤维向视乳头汇集,三级神经元,神经冲动传递:三级神经元传递。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杆细胞:中心凹

9、以外的地方分布,司暗视觉,感弱光,无色觉,受损后产生夜盲。视锥细胞:集中在黄斑区,中心凹只有锥 细胞,司明视觉和色觉。,眼球内容 Intraocular Contents,眼内腔 前房 后房 玻璃体腔眼内容物 房水 晶体 玻璃体,眼内腔 Chambers,前房 Anterior Chamber角膜后面,虹膜前面,容积0.2ml 后房 Posterior Chamber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容积0.06ml玻璃体腔 Vitreous Chamber晶体及其悬韧带后面、睫状体平坦部内面、视网膜前面,容积:4.5ml,占整个眼球内容积的4/5,房水,循环途径:睫状突上皮产生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

10、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80)睫状前静脉葡萄膜巩膜途径(20%)虹膜表面隐窝吸收(微少)功能: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维持眼内压,晶状体,结构:相当于19D的凸透镜 形如双凸透镜 晶状体囊 晶状体纤维 特点:透明无血管富有弹性 功能:屈光 调节功能,睫状肌收缩与 松弛带动晶状体厚度变薄或增厚。吸收紫外线,保护视网膜,玻璃体 Vitrous Body,结构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内主要成分是水和胶质 功能屈光间质支持、减震作用营养作用,眼附属器,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睑,部位:上睑、下睑、睑缘、睑裂、内眦、外眦、泪阜、皮脂腺、睑板腺、泪点组织:(1)皮肤。(2)皮下组织。(3)

11、肌层:眼轮匝肌:面神经,司眼睑闭合。提上睑肌:动眼神经,司睑裂开启。(4)睑板层:致密结缔组织。睑板腺。(5)结膜层。眼睑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保护眼球。,眼睑的血供和神经支配,眼睑血供:颈外动脉的面动脉分支。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支。静脉没有静脉瓣。眼睑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第一和第二支。,结膜 Conjunctiva,半透明的粘膜睑结膜:分布于眼睑内面球结膜:分布于眼球表面穹隆结膜:分布于睑部到球部的反折部分,正常睑结膜,正常球结膜,结 膜 血 供,眼睑动脉弓:睑结膜、穹隆结膜、角膜缘4mm以外的球结膜 充血时称结膜充血睫状前动脉:角膜缘3-5mm的球结膜 充血时称睫状充血,泪器 Lacrimal Ap

12、paratus,泪腺泪道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泪 器 功 能,泪腺 分泌泪液形成泪膜:覆盖于眼球表面的一层液体 润滑眼球表面保持角膜光学特性供给角膜氧气冲洗、抵御眼球表面异物和微生物,眼外肌,4条直肌:总腱环巩膜表面 2条斜肌:上斜肌:总腱环滑车赤道后方下斜肌:眼眶下壁的内侧赤道后外侧 神经支配:外直肌外展神经 上斜肌滑车神经 其他动眼神经,眼外肌作用方向,眼外肌的神经支配,外直肌:VI神经 外展神经上斜肌:IV神经 滑车神经其 他:III神经 动眼神经,眼眶 Orbit,眼眶为四边锥形的骨窝。开口朝前,尖朝后。由7块骨构成: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四个壁:上、下、

13、内侧、外侧 与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毗邻,眼眶的主要结构,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眶尖综合征: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眶上裂:眶上裂综合征:第、脑神经、第脑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部分交感神经眶下裂:第脑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及眶下静脉眶上切迹和眶下孔:眶上神经血管和眶下神经血管另外,泪腺窝、滑车窝、泪囊窝(泪前嵴为泪囊手术的重要解剖位置),视路,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视皮质,视 神 经,视神经视乳头至视交叉前脚的一段,4250mm分段:眼内段:自视乳头穿越巩膜筛板出眼球 1mm,此处无髓鞘包绕,自此即有神经包绕 眶内段:自巩膜后孔至视神经管的眶口 2530mm,S形,有鞘包裹

14、,有利于眼球运动 管内段:视神经通过颅骨视神经管的部分 610mm,与眼动脉伴行,与骨膜固定,易受伤 颅内段:视神经管视交叉前脚 10mm,视 神 经,包绕视神经的髓鞘可分为3层,由外至内为硬膜、蛛网膜及软膜。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的空隙,称硬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空隙,称蛛网膜下腔。均与脑之同名腔相通,向前终止于眼球而形成盲管,腔内充满着脑脊液,所以当颅内压增高时,常见视乳头水肿。眼眶深部组织的感染,也能沿视神经周围的脑膜间隙扩散至颅内。视神经髓鞘上富有感觉神经纤维,故当炎症时球后常有疼痛感。,视交叉,是两侧视神经交汇处,呈长方形,横径约12mm,前后径约8mm,厚约4mm。视交叉的神经纤维包

15、括交叉和不交叉两组,来自视网膜鼻侧的纤维交叉至对侧,来自视网膜颞侧的纤维不交叉 前上方为大脑前动脉,后上方为第三脑室,两侧为颈内动脉,下方为脑垂体。这些部位病变可致特征性的视野缺损。,(三)视束:为离开视交叉后到达外侧膝状体的部分。(四)外侧膝状体:位于大脑角外侧,神经纤维在此交换神经元。(五)视放射:为外侧膝状体到达枕叶皮质的神经纤维。(六)视皮质:位于大脑枕叶皮质即距状裂上、下唇和枕叶纹状区。,眼部血管和神经,动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和睫状血管系统。1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眶支经视乳头穿入眼内颞上、颞下、鼻上、鼻下。2睫状血管:(1)睫状后短动脉:营养脉络膜及视网膜外层。(2)睫状后长动脉

16、:睫状体,虹膜。(3)睫状前动脉:结膜前动脉,睫状体、虹膜、巩膜。,眼球静脉回流,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动脉伴行 回流至眼上静脉 或直接回流到海绵窦 睫状前静脉 收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上半部流入眼上静脉,下半部流向眼下静脉涡静脉 位于眼球赤道部后方,汇集脉络膜与部分虹膜睫状体,共4-7条,每个象限有1-2条。经眼上静脉、眼下静脉回流至海绵窦,神经,有六对脑神经与眼有关:视神经;动眼神经眼内肌、提上睑肌、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滑车神经上斜肌;三叉神经眼部感觉;外展神经外直肌;面神经眼轮匝肌。,神经,1、睫状神经节:长根(感觉根),短根(运动根),交感根(支配血管舒缩)。其节后纤维为睫状短神经。眼内手术施行球后麻醉即阻断此神经节。2、鼻睫状神经:为三叉神经眼支的分支,司眼部感觉。睫状长神经:司角膜感觉;交感纤维分布于瞳孔开大肌和睫状肌睫状短神经:司虹膜、睫状体、角膜和巩膜的感觉;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于瞳孔括约肌、睫状肌;交感神经纤维至眼球内血管,司血管舒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