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12306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6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之修订、困境与展望,李坤崇教授(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研修小组召集人高中综合活动科研修小组召集人高职综合活动科研修小组召集人,日本综合学习时间缩短,日本于2008年3月28日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学学习指导要领,出现增加每周授课节数,却减少综合学习时间约1/3的现象。亚洲活动课程可能因升学导向,注重国际学科成就比较,将面对压缩的危机?,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纲要发展历程,领域名词首度出现于1998年9月30日公布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第一次纲要呈现于2000年9月30日公布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第二次出现于2

2、003年1月15日公布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第三次(最近)出现于2008年5月23日修订公布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100学年度实施。,修订历程,一、前置阶段(一)教育部遴聘九年一贯课程综合活动领域研发委员代表、普通高中暂行纲要综合活动科委员代表、高职暂行纲要综合活动科委员代表、综合高中综合活动科暂行纲要委员代表、后中共同核心课程指引委员代表、国中小深耕团队或辅导团团员、高中学科中心教师代表、高职教师代表、教师团体代表、家长团体代表及台湾综合活动学会代表计19名,组成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基本能力项目小组,研议12岁、15岁、18岁学生应具备综合活动能力。(二)自2005年10月5日至200

3、6年6月16日计召开18次会议,其中包括北、中、南区各一场公听会。,历经8个月18次会议,教育部于2006年10月26日公布中小学一贯体系参考指引,含12岁、15岁、18岁学生应具备综合活动能力,以及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能力架构。此能力架构强调课程总目标为培养具备生活实践能力的学生,包括自我发展、生活经营、社会参与、保护自我与环境四主题轴,四主题轴下分十五项核心能力。,二、修订阶段研修委员:2006年10月部长核定含大专校院教授8名,国中教师2名(含4名92年纲要召集人与委员)。另邀请国小中央辅导咨询教师2名及台北市家长协会理事列席研修。并视需要邀请深耕辅导员列席提供意见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纲要之修订

4、自2006年11月24日至2007年6月7日。计召开10次研修小组会议,6次核心小组会议与办理3场公听会,并于网络征询意见。2007年1月、8月进行第一、二梯次之跨领域横向整合研习,完成跨领域横向整合分析与建议。研修过程感谢综合活动领域深耕辅导员、台北市家长协会的参与与提供宝贵意见。,三、审议阶段于2007年8月27日出席国民中小学课程纲要研究发展小组第1次会议回应2007年8月17、20日会前会的建议意见。于2007年10月20日出席国民中小学课程纲要研究发展小组第2次会议响应委员意见。于2007年11月25日出席国民中小学课程纲要综合活动领域审议小组第1次会议,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之发展,19

5、98年9月30日教育部公布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综合活动领域为新兴领域。其定义为:综合活动:包含辅导活动、团体活动、及运用校内外资源独立设计之学习活动。2000年9月30日教育部公布: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暂行纲要,定义同87年9月30日。2003年1月15日教育部公布: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纲要,其定义为:综合活动:指凡各项能够引导学习者进行实践、体验与省思,并能验证与应用所知的活动。包含童军活动、辅导活动、家政活动、团体活动、及运用校内外资源独立设计之学习活动。,高中、高职综合活动包括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生自治活动、服务学习活动及学校特色活动等五大活动,综合活动基本理念之变革,课程是发展

6、历程,而非既定模式。,教育部(2000)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之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的意义: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于现阶段九年一贯新课程中的角色与必要性反映在以下四项基本理念:1.提供反思讯息2.扩展学习经验 3.推动整体关联4.鼓励多元自主 鼓励多元自主:发展学校特色系此次九年一贯课程规划所欲达成的目标之一。因此,各校可依学校实际的需求,自行发展具有特色的综合活动课程。,教育部(2003)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之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之综合是指万事万物中自然涵融的各类知识,活动是指兼具心智与行为运作的活动,一个人对所知的万事万物要产生更深入的认识,需透过实践、

7、体验与省思,建构内化的意义。宣示教学方法,却缺乏明确的内涵架构(教学内涵),使得领域发展茫然,渐被学校本位化、议题化与配课化。,四大主题轴及其内涵纲要)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在呼应总纲的精神与本学习领域的目标之下发展四大主题轴与二十项主题轴内涵,再从这二十项主题轴内涵之下发展出前述的能力指标。(缺乏对应关系表?)1.认识自我(1)探索自我潜能与肯定自我价值(2)尊重生命并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3)寻求自己在家庭与小区中的定位(4)寻求自己在文化与历史中的定位(5)发展兴趣、专长与终生学习的体认2.生活经营(1)注重日常生活卫生和营养,养成保健习惯(2)均衡工作、情感与休闲生活(3)重视家庭生活,发展

8、与家人的亲密关系(4)体验大自然及培养野外生存技能(5)认识与规划个人生涯,3.社会参与(1)团体自治、负责与尊重纪律(2)发展人际关系并学习有效的人际沟通(3)发挥社会关怀,养成服务态度,实践服务活动(4)认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5)尊重多元文化、建立国际观4.保护自我与环境(1)辨识情境,学习自我保护(2)妥善运用空间,减低危险发生(3)抗拒诱惑、因应危机与解决问题(4)保护或改善环境,推动环境的永续发展(5)发挥互助,中小学课程跨领域(学科)整合关系,五学习领域与生活课程跨领域横向整合建议,1.自我、人际与群己部分,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及社会制度结构者主以社会学习领域为主轴;涉及人

9、际互动、沟通者以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为主轴,如透过活动实践来体验人际沟通的意涵。2.健康部分,生理健康、心理卫生教育、自我保健以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为主轴;心理辅导与咨商以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为主轴,如情绪管理、压力调适、人际沟通以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为主轴。3.性别教育由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为主轴;性教育由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为主轴。,4.饮食部分,各学习领域主轴如下: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强调饮食造型创作与装饰,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强调饮食食材的物理化学变化,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强调饮食营养、热量控制与食材卫生,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强调饮食实际制作。如制作铜锣烧,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强调造型创作,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

10、强调食材的物理化学变化,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强调热量控制与食材卫生,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强调实际制作。5.童玩及民俗活动部分,认知层面以生活课程为主轴,如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简易制作等;操作层面以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为主轴。6.安全教育以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为主轴,危机辨识与处理以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为主轴,天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办法以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为主轴。,7.休闲活动部份,休闲活动建议以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为主轴,综合以户外活动旅行、露营、探索活动的相关课程为主。8.多元文化从艺术角度切入者以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为主轴;多元文化之认知以社会学习领域为主轴;多元文化之情意陶冶以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为主轴。9

11、.环境议题部分,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以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影响为主轴,社会学习领域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轴,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以探讨环境对健康影响为主轴,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以实际体验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轴。,10.艺术赏析部分艺术与人文领域以美感的欣赏、沟通与表达为主轴,社会学习领域以各种艺术形式所隐含的历史、文化、生活内涵为主轴。11.道德、艺术与宗教部分,社会学习领域不以艺术为主轴;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不以社会的生活与价值观为主轴。12.全球关连议题以社会学习领域为主轴。13.国民小学低年级生活课程、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综合活动学习领域重迭性高,如果硬予切割,学生

12、仅会获得片断学习。若未变动课程架构,生活课程、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应充分整合,但建议生活课程与综合活动教材、教学整合,二者合编一本教科书,并尽量由同一位老师担任授课。若变动课程架构,则整合生活课程、综合活动领域为一领域,但应与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有所区隔。,修订之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纲要,(一)基本理念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旨在善用知识统整与协同教学,引导学习者透过体验、省思与实践的心智与行为运作活动,建构内化意义与涵养利他情怀,提升学习者自我发展、生活经营、社会参与、保护自我与环境的生活实践能力。(p.1)为落实上述理念,本学习领域之内涵架构如下:,(二)课程目标,基于上述理念,本学习

13、领域总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生活实践的能力,总目标之下发展四大主题轴与十二项核心素养,再从十二项核心素养内涵之下发展出能力指针,其四大主题轴之目标如下:1.促进自我发展 探索自我潜能与发展自我价值,增进自我管理知能与强化自律负责,尊重自己与他人生命进而体会生命的价值。2.落实生活经营 实践个人生活所需的技能并做有效管理,觉察生活中的变化以创新适应,探究、运用与开发各项资源。3.强化社会参与 善用人际沟通技巧参与各项团体活动,服务社会并关怀人群,尊重不同族群并积极参与多元文化。4.保护自我与环境 辨识生活中的危险情境以解决问题,增进野外生活技能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或改善环境以促进环境永续发展。,

14、为落实上述课程目标,宜掌握的教学要领如下:(p.1)1.实践体验所知 引领学习者透过活动中的实践、获得直接体验与实时回馈讯息,并应用所知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与悦纳,以及经营生活与实践的能力。2.省思个人意义 提供学习者充足的时间与机会,鼓励其以多元的方式,从容地表达自己的体验与省思,建构个人意义。3.扩展学习经验 激励学习者以多种感官来体验世界,提供开放多样的学习环境,扩大讯息选择的范围、来源与方式,来强化关怀自己、他人与自然环境的态度,并促进个体适性发展与环境永续发展。4.鼓励多元与尊重 藉由学习者参与多元的活动方式,让其开展、发掘并分享属于个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的体验,并同时鼓励学习者参与社会

15、、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以促进个性与群性的调和发展。,(三)分段能力指标,以下说明能力指标a-b-c的编号含意:编号说明a代表主题轴的编号。本学习领域分为四大主题轴:自我发展、生活经营、社会参与、保护自我与环境,所以a的编号是由14号。b代表学习阶段的编号。本学习领域分为四个学习阶段:第一学习阶段为小学一二年级、第二学习阶段为小学三四年级、第三学习阶段为小学五六年级、第四学习阶段为国中一二三年级,所以b的编号也是由14号。c代表能力指标的流水编号。,各项能力指标中的动词(如探索、欣赏、参与、展现、体会、辨识觉察、发现等等)只呈现该项能力的某一主要面向,不是唯一面向,每一项能力的培养仍应透过学习者从

16、容地实践所知、建构个人的意义,表达自己的体验而落实。有关各项能力指针的参考细目与补充说明,详见附录。,能力指标动词的变革,1.以技能、情意的动词为主,避免以往运用过多认知动词。2.充分征询国中小教师的意见,整合深耕辅导团的经验。3.强调呈现该项能力的某一主要面向,不是唯一面向。,(六)实施要点,兹从核心素养、教材编选原则、教学原则、评量原则与方式及师资安排的原则等五方面,阐述落实本学习领域理念与目标的要领。,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乃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的主要内涵。本学习领域的课程计划内容应涵融下列12项核心素养:(1)自我探索:藉由各项活动的参与,逐步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想法和感受,进而欣赏自己

17、的专长,省思并接纳自己,促进个人的生涯发展。(2)自我管理:觉察、辨识及调适个人的情绪与压力,探究自我的学习方法并规划、执行学习计划,以培养自律与负责的情操。(3)尊重生命:从观察与分享对生、老、病、死之感受的过程中,培养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进而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4)生活管理:从生活事务中展现个人生活技能,妥善管理时间与金钱,欣赏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并了解人际交往与未来家庭与婚姻的关系。(5)生活适应与创新:参与家庭事务,运用创意丰富生活,促进家人的互动与沟通,能积极面对逆境解决问题。,(6)资源运用与开发:搜集、分析各项资源,做出正确判断并予以善用或开发,以帮助自己与他

18、人解决问题。(7)人际互动:参与团体活动,了解群己关系,善用人际沟通技巧,达成团体目标,强化自律、遵守纪律与负责的情操。(8)社会关怀与服务:参与服务活动并体验其意义,以培养关怀人群之情操与行动力,进而乐意参与社会服务。(9)尊重多元文化:参与文化活动,展现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并尊重关怀不同族群,增进个人适应多元社会的能力。(10)危机辨识与处理:辨识生活周遭的危险情境,运用资源与发展最佳处理策略,以保护自己与他人。(11)户外生活:参与及规划户外活动,欣赏、尊重自然与人文环境,并增进野外生活技能,学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12)环境保护:探索、体验、欣赏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并能关怀自然与社会环境,

19、采取保护与改善策略,以促进环境永续发展。,2.教材编选原则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之教材编选,宜掌握下列原则:(1)教材编选应掌握本学习领域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并充分达成各阶段的能力指标。(2)教材应以展现情意与技能为主要内涵。(3)教材可视活动内容与其他领域适切统整。(4)教材在呼应本学习领域能力指标,并符合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可部分结合学校特色与各项行事活动。,3.教学原则: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为强化全体学习者从容地体验、省思与实践,建构内化意义与涵养利他情怀,应掌握下列教学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的生活情境出发,并能统整其经验。(2)强化体验学习:提供多元感官的探索活动,重视情意与技能的

20、涵养与体验。(3)着重省思分享:引导学习者省思,并运用多元的方式分享,且实时回馈。(4)强调生活实践:学习内涵应与生活充分连结,鼓励学生于生活中实践所学。,(5)建构内化意义:着重价值澄清与内化历程,避免价值观的灌输,充分让学习者开展、发掘并分享属于个人的意义。(6)善用多元教学策略:视学生发展、班级特性与主题属性,采用多元、适切的教学策略。(7)落实领域教学:教师应透过领域课程小组的专业对话与专业成长,掌握统整之精神,视领域或单元内涵实施协同教学,以落实领域教学。(8)结合学校行事活动:部分教学可结合符合本学习领域理念之学校相关特色或行事活动。,4.评量原则与方式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目的在于引

21、导学习者透过体验、省思与实践的活动,来建构内化意义与涵养利他情怀,并增进四大主题轴的能力。评量应依据教学目标研拟适切的评量方式、评量内涵、评量人员、及评量过程,并呈现多元的学习结果,以提供更适性化的教学来增进学生成长。(1)评量原则:教学活动宜直接达成教学目标、间接呼应能力指标,并选取适切的多元评量方式,宜掌握原则如下:a.评量应与教学相互结合,呼应领域理念与目标评量,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或另行研议呼应教学的评量计划。b.评量内涵宜兼顾情意、技能与认知,顾及学生的学习历程、生活世界与社会行为。,c.评量过程应兼顾形成性评量与总结性评量。d.评量人员除教师外,可邀请家长、小组长、同侪或学生本人参与

22、。e.评量结果评定应兼顾能力、努力向度;顾及个别差异,并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均能获得成功的机会。f.评量结果宜描述学习者进步情形、成功经验或优良特殊事绩,给予其鼓励增强。g.评量结果应以多元方式呈现,兼顾文字描述与等级的方式。删除:然不宜简约为分数 h.评量结果叙述应使用家长、学习者及一般人能了解者,来描述学习者的表现。i.评量不宜制造影响学习者表现的压力。,(2)评量之方式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宜采多元评量方式,依据评量目的选取适切的评量方式,本学习领域可采的评量方式如下:a.实作评量如成品制作、表演、实作、作业、鉴赏、实践或其他行为检核表或态度评量表。b.口语评量如口试、口头报告、晤谈。c

23、.档案评量如研究报告、游记、教学日志、会议记录、轶事记录或其他系列数据之评量。d.高层次纸笔测验如活动心得、活动单记录或其他文字叙述之评量。,师资、排课问题与因应,国小包班教学?教师挪用上其他课程。国中配课严重,领域专任教师大幅逐年降低?少子化后更为严重?市综合活动教师约占7-8%,县综合活动教师约占3-5%。配课的外在威胁?(教师比例不当,必然但宜减量)1.北市要求:配课不能配给该班基测考科科目教师 2.配课不宜年年换,教师才会用心研究某领域。3.配课宜集中配某领域,配某门课任教数班相同课程。4.排课采二加一排,专业守两节,配课一节。,5.师资安排的原则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之实施,各校应遴聘具有

24、本学习领域理念与知能之专长师资担任之。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专长教师应具备本学习领域关键能力(如附录2),概分为国中、国小两大类:(1)国中:a.由具备国民中学综合活动领域辅导活动专长、国民中学综合活动领域童军教育专长、国民中学综合活动领域家政专长等证书之师资担任教学工作。b.由具备辅导活动、童军教育或家政证书之师资担任教学工作。唯该教师应修习本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至少2学分或参与本学习领域相关研习至少36小时。c.若各校无前述师资时,得遴聘未具备前述资格之教师授课,唯该教师应修习本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至少2学分或参与本学习领域基础研习至少36小时,并宜参与本学习领域课程小组的相关会议。,(2)国小:由

25、合格教师担任,唯该教师应修习本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至少2学分或参与本学习领域基础研习至少36小时。,国民中小学教师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关键能力,一、课程知能(一)解读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内涵的能力。(二)规划与设计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的能力。(三)转化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纲要内涵到教学现场的能力。二、教材与教学资源知能(一)选用、评鉴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教材的能力。(二)运用与整合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教学资源的能力。,三、教学知能(一)掌握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理念,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二)善用多元教学方法,落实体验、省思、实践与创新教学的能力。(三)依据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评量结果,省思教学效能并调整教学的能力

26、。四、多元评量知能(一)根据学生个别差异采取适性、多元评量方法的能力。(二)设计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教学评量工具的能力。,3.师资安排的原则(2003.1.15纲要)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之实施弹性很大,各校可依本学习领域之要求遴聘校内现有专长的师资担任之。尚有不足之处,则由各校研议外聘或新聘教师。建议综合活动学习领域课程概分为两大类教师专长:(1)一般专长:凡具备综合活动设计能力并能带领学习者进行实践、体验与省思之现职国中小教师。(2)特殊专长:本学习领域中辅导相关活动、野外休闲相关活动、家庭生活相关活动,可以目前辅导、童军、家政等师资担任教学工作。现有学校教师难以具备教授本课程之专长时,可外聘兼任教

27、师教授本课程。外聘时,以具备教师资格者为优先,而其特殊专长是否能胜任本课程,由学校教评会根据其相关经历、证件来评断。,教育部(2002)通知各师资培育机构国民中学九年一贯课程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任教专门科目认定参考原则及内涵,国中师资并非培育领域师资,而系培育领域加注主修专长师资。,教育部台中(三)第0920098893号函:任教中等学校教师专门科目学分认定证明书之开具方式:国民中学综合活动领域辅导活动专长 国民中学综合活动领域童军教育专长 国民中学综合活动领域家政专长教师证书非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困境与展望,综合活动的目标与定位?,课程是发展历程,而非既定模式?新兴领域发展的宿

28、命?寻求定位?破而未立、随波逐流的领域?外有解除专门科目认证压力的领域?内部尚无领域共识的领域?,化危机为转机?,让新兴领域不再茫然?让本领域聚焦发展?发展专业特色(领域架构),突显与其他领域差异?以专业成果赢得尊重,肯定领域的存在价值?以专业教学评量,让配课教师尊重专业?,专业成长的疑惑,不知怎么成长?务实渐进:教学、评量、课程、教材顺序?不知怎么教学?多元教学:精熟数种教学方法,莫议题化?不知怎么了解成效?多元评量:档案评量、实作评量?不知目标在哪里?回到源头:纲要、能力指标、评鉴?不知教材怎么改?回到现场:学校本位?能力指标?,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的展望,一、循序渐进的推动模式2003、20

29、04学年度暂以掌握掌握实践、体验、省思精髓,建构内化的意义为主,2004、2005学年度逐渐掌握能力指标(含二十项主题轴)之内涵。2006学年度充分掌握能力指标(含二十项主题轴)之内涵2007学年度凝聚领域定位与发展共识。2008学年度强调专业师资与引领排课方式。,二、先核心理念后融入议题或许有些县市为配合教育政策,推出若干议题或主题活动,若先仅作融入议题却疏忽综合活动基本理念、能力指标,则将喧宾夺主。建议未来先力求掌握课程总目标、主题轴、核心素养,再逐渐融入六大议题的内涵。,三、先创新教学后多元评量教学现场迫切需要者为创新教学理念与实务,若辅导团能先研发教学模式,将可提升教师教学信心。一般教

30、师对研读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纲要、解析能力指标内涵兴趣较弱,然因其为核心理念,建议予以适切融入教师专业成长。综合活动学习领域纲要指出:评量者使用家长、学习者及一般人能了解的语言,描述学习者的表现,而非将评量简约为分数。评量结果呈现宜以质化或等第为主。若不得已必须呈现分数,则宜掌握高分化、差距缩小化的原则。,四、先领域、分科教学并行渐迈向领域教学 教育部1998年、2000年、2003年纲要理念转变,学习领域教学由统整、合科教学而统整、协同教学,进而改为掌握统整之精神,并视学习内容之性质,实施协同教学。现阶段综合活动学习领域之教学不限合科领域教学或分科协同教学,而应掌握统整之精神,并视学习内容之性质

31、,实施协同教学。因综合活动为落实实践、体验、省思,师生互动时间与内涵持续性为相当重要因素。建议现阶段仍领域、分科教学并行渐为主,但逐渐经由教师专业成长与专业对话迈向合科教学。,教学法:由基础到多元、创新,五、先改编教材再自编教材综合活动学习领域强调实践、体验与省思,实践与体验场地因地区而异,使得各出版社教材难以符合各校需要。加以,各领域教材教材出现不必要重复。针对教材适度改编乃各校共同面对的课题,各县先从改编教材着手,逐渐累积经验与解析能力指标,渐向自编教材努力。课本由教育局买学生借或旧教材回收方式。综合活动领域未来仍需要教材,然仍应积极鼓励教师自编。,六、先专业成长后比赛观摩教师专业成长需要

32、沈淀、省思与反刍,不必急于端出成果。建议先办理专业成长或提供参考范例,带教师逐渐掌握领域精神后,再办理各项比赛。,七、先辅导员全面成长后由辅导员带领全体教师成长教育部深耕计划秉持人才在中央、人才在地方、人才在学校理念,由深耕而生根培育县(市)菁英人才,让课程与教学深耕种子团队、辅导团团员成为县(市)推动课程改革之主力。三级人才培育的循序渐进成长模式或可参酌。,八、先提升专业形象后寻求行政支持绝大多数辅导团团员均秉持教育理念与牺牲奉献热忱接任,但是行政支持往往令人丧气。或许有人选择退出,有人选择做出成效默默耕耘,有人选择做出成效再寻求支持。,聚焦,理念聚焦:了解纲要发展、国中小对话辅导聚焦:厘清定位、不再模糊教学聚焦:领域为主、分科协同为辅(配课)力量聚焦:自强发声、协助被配课者行政聚焦:坚持专业师资与排课方式成长聚焦:专业成长、相互扶持研习聚焦:领域研习、莫议题化或分科化研习顺序:教学、评量、课程、教材,期许,坚持专业,自重他重积极营销,行塑形象正向思考,创造蓝海主动成长,展现成果,报告完毕敬请指教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