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与卫生概述.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14076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6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安全与卫生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职业安全与卫生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职业安全与卫生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职业安全与卫生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职业安全与卫生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安全与卫生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安全与卫生概述.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安全卫生,“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工商企业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损害生态环境,威胁公众安全。,成绩评定:1、作业10%2、课堂考勤成绩10%3、理论考试成绩80%,第一章 概论,1、职业安全卫生的意义及重要性2、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及内容3、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概况4、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理念和研究方法,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生产规模大型化、工艺复杂化、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化,各种重大、特大灾难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就越大。全世界每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

2、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发生2.8万起,每分钟发生475.6起.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为110万(其中约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这比媒体所报道的每年交通事故死亡99.9万人、暴力死亡56.3万人、局部战争死亡50.2万人和爱滋病死亡31.2万人都要多,因此职业工伤和职业病成为人类的最严重的死因之一。,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联合国秘书长指出,因工伤及职业病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球GDP的4%。ILO(国际劳工组织)反复呼吁,面对全球化职业健康严重恶化的趋势,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生命利益为代价带换取商业利益。,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依然严峻,近十几年来

3、,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左右。在发生的事故类别中,以道路交通和工矿企业事故造成的伤亡最重。工矿企业中又以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最为突出。每年矿山因工死亡1万多人,其中煤矿占90以上;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发人数超过3000人的有31个国家,中国居世界第一位,死亡人数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5-30亿人民币。伤亡人数合计在70万人左右。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职业安全问题更为严重,特别指出中国和印度,事故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以上,其他少数国家或地区高出4倍以上,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发病率高发的国家,而在各类职业病中,尘肺病占到80

4、%。尘肺病在世界上居第一位。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0%.其中包括重大职业中毒18起,中毒188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11.17%.2009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1082例(占 56.59%)、208例(占10.88%)和165例(占8.63%)。2009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63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1106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92例;职业性皮肤病176例;职业性眼病1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11例;其他职业病42例。,一、职业

5、安全与卫生现状,有专家指出,由于现在发布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达10%左右的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有关报告数字,专家估计尘肺病实际发生的病例数不少于100万人。外资企业的职业危害转嫁世界工厂目前,全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人。从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计算机、汽车制造、医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30多个行业。,10,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采矿业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采矿业在美国和日本已成为比较安全的行业。近十年来,美国全行业仅死亡200人左右;

6、日本采矿业仅死亡30-50人。我国采矿业是美国、日本的死亡人数的几十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依然严峻,即使是设备和条件都有一定基础的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仍达1.27-1.47。与产量相当的美国相比,是美国的32-38倍。我国煤矿生产每年平均死亡人数按4000-6000人计算,比全球主要产煤国家死亡人数总和(1500人)要多3-4倍,不仅大大高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而且远高于南非、俄罗斯、波兰和印度,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主要发生于人员聚集的公共娱乐场所、燃油、天然气、军工产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储运仓库、工厂、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等。近10年来,每年平

7、均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火灾12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火灾2起,一次死亡60人以上火灾1起。与美国(90年代3起,死亡32人)、法国(90年代1起、死亡1人)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要严重得多。,重大火灾严重,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依然严峻,工程建筑业每年死亡约3000人,工伤死亡率高,在死亡约3000人的事故中,70%以上发生在乡镇建筑企业。我国小型建筑业大约有80万个左右,从业人员1600万个,还不包括大量的流动工。小型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施工机械设备陈旧、简陋,大多为手工作业,没有经过最基本的安全训练,违章操作、冒险施工屡见不鲜,事故隐患十分突出,工伤死亡事故频繁发生。,各类事

8、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直接损失在15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约占GDP的2.5%以上(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为4%),相当每年损失两个三峡工程。研究表明,安全生产对GDP的综合贡献率为2.4%,安全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重大影响。,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2010发生的重大事故,2010年3月28日,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北翼盘区20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2010发生的重大事故,2月24日,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县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爆炸,广房倒塌,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

9、。,2010发生的重大事故,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一幢28层的高层居民住宅楼发生火灾事故。已造成58人死亡,16人重伤。,2010发生的重大事故,6月21日,河南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井下发生火药爆炸事故,造成49人遇难。内蒙古乌海市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3.1”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此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1月4日11时45分,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普阳钢铁有限公司2号转炉发生煤气泄漏事故,造成21人死亡,9人受伤。8月16日,黑龙江伊春市乌马河区,华利实业有限公司(鞭炮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33人死亡,仍有3人失踪。4月7日,四川乐山市乐都镇顺江采石场附近发生山体滑坡,造

10、成14人被埋。7月4日,江苏无锡市雪峰钢铁有限公司班车(载43人),由南向北方向行驶至惠山隧道中起火,造成24人死亡,19人不同程度受伤。,安监总局局长骆琳2010安全生产工作报告。我们来看一组相关的数据,据总局调度统计,2010全国发生各类事故是363383起,死亡79552人,同比事故减少15865起,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648人,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状况是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431起,死亡人数是10616人,同比减少了1111起,死亡人数减少了920人。另外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403起,死亡2433人,同比减少了213起,死亡人数是减少了1

11、98人。,职业安全卫生是社会生产力、科技教育水平、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和社会稳定程度的综合反映。我们应该坚信,如果采用了适当的职业安全卫生措施,如: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有效的全民和职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对策以及科学系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法等,并能够合理运用和共亨人类的各种安全信息和资源,人类则可以:*每年够挽救60万人的生命;*使每年花费于职业事故方面的赔偿费用而导致的全球经济增长降低4个百分点的指标,得以控制和降低。,为什么企业管理人员要在 职业安全与卫生上费心?,道德标准-任何职工的健康都不应在工作中受到损害。企业发展-不健康的企业经营不良在劳工市场上缺乏吸引力工人失去动力管理方法缺乏系统性-削

12、弱效益,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及内容,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常称劳动安全卫生,在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又称为劳动保护,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的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这里的作业场所指组织生产活动的场所。,二、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及内容,换句话说,职业安全卫生是防止劳动者和所有进入生产活动场所的其他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或作业场所内发生职业性伤害和健康危害,保护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在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包括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两方面的内容。,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及内容,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

13、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目的保障人身安全。职业卫生:以防止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目的保障人的身心健康 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就其宗旨、方针政策、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来说,都是一致的。职业安全卫生的宗旨是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二、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及内容,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区别:前前主要研究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后者主要研究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的发生。前者所造成的伤亡危害明显;后者在常态下所造成的有毒有

14、害物质危害往往并不够明显。前者所造成的伤亡危害除了有些数量大以外,一般造成的是个人伤亡;后者所造成的伤害人数往往较多,只要在工作场所就很难逃避。前者所造成的伤害立竿见影;后者所造成的有毒物质的危害,往往都有潜伏期,有的甚至是十年或几十年。职业卫生问题所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不仅影响本人,而且会影响后代。,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的几个概念,一、劳动保护(labor protection)二、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安全卫生(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三、职业安全健康(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四、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

15、l health and safety),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的几个概念,劳动保护(labor protection)指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安全卫生:在国家标准GB/T职业安全卫生术语中,对“职业安全卫生”这一术语的定义为: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其同义词有劳动安全卫生。,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的几个概念,原国家经贸委公告2001年第30号发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对职业安全健康术语的定义为: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

16、、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和健康的条件和因素。该术语是伴随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中国大陆可以说是首次出现。根据国家标准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对职业健康安全术语的定义为: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三、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过程,职业安全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以人为核心的安全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追求和平、幸福、和协发展的过程中永远的安全图腾。,古代职业安全卫生的萌芽时期,圣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整个大地,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只有诺亚一家老小借助一只

17、方舟漂浮在无边无垠的水面上,因而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来诺亚就成了人类新的始祖。当诺亚在他的方舟里漂浮了大约350天后,放出一只试探灾情的鸽子,傍晚时分,鸽子噙着一根橄榄枝飞回来了,这使诺亚喜出望外,因为这意味着洪水已退。从此,绿色的橄榄枝作为这场灾难已过的可靠凭证,被人们当做吉祥物与和平的象征,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珍视。直到今天,一看见橄榄枝,人们就会联想到和平与幸福;一提到和平与幸福,就会联想到安全与健康,因为安全与健康是和平与幸福之本。从诺亚方舟的漂浮到安全科学的建立,人类早已走出混沌鸿蒙,出现了原始的安全意识,走过了采集与狩猎时代。,古代职业安全卫生的萌芽时期,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8、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朴素的自我保护意识。我国劳动人民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和悠久的人类文明,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职业安全方面的宝贵经验。早在汉代王充的论衡中对铸造铁工具的过程里产生的危险就作了精辟的描述:“试仪一斗水灌冶铸之火,或近之,必灼人体”。“当冶工消铁也,以土为形,燥则铁下,不则铁溢而射,射中人身,则皮肤灼剥”。1593年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其著名本草纲目中对铅作业的中毒作了如下描述:“铅生山穴石间其气毒人。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1637年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除系统地阐述当时工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外,还论述了生产中的安全

19、防护知识。,国外漫长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过程,(1)资本主义原始时期的“劳工法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主和工人是一种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基础。一方出卖劳动力而取得工资和另一方支付工资而使用劳动力,这种关系表面看是自由的,实际上是根本没有自由可言的。从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叶,资本家得到国家强力保护,利用法律,把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驱赶到资本家的工厂去做工。资本家通过鞭打、烙印、酷刑等手段,强迫他们服从雇佣劳动制度的法律,如延长工作时间,降低报酬等。工人在社会和经济上处于极低下的地位,因而,劳动关系日趋紧张,工人运动不断高涨。资产阶级在看到对工人进行严厉镇压的效果不

20、大之后,继而采取了其他一些“较文明”的手段,于是出现了资本主义原始时期的“劳工法规”。但从实质上看,这些“劳工法规”同样是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是把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更加隐蔽的合法化,它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用来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的。,国外漫长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过程,(2)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立法”。资本家为了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把工作时间延长到每昼夜14小时、16小时甚至18小时,而劳动条件又极端恶劣。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人数众多的产业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为保卫自身的生存权利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和斗争。由于工人的斗争,由于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支持,迫使资

21、产阶级政府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干预,以缓和当时日趋严重的阶级斗争形势。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限制工作时间的法律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法。这是英国第一个工厂法规,也是世界范围内工厂法的开端。在这个法规中规定禁止纺织工厂使用9岁以下的徒工,并规定劳动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2小时和禁止儿童上夜班。在1833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工厂法,该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等作了规定。,国外漫长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过程,(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法。美国是最早颁布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国家。美国在试图推行工人补偿法以刺激企业投资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失败以后,又开始考虑制定以推行安全卫生标准为核心的职业安全卫生法。

22、1933年,罗斯福总统任命富有经验的弗朗西丝珀金斯为劳工部部长(美国历史上第一名女部长)。她于翌年成立了标准局,目的是为了改进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劳动条件和促进立法。这为后来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法奠定了基础。1968年1月,约翰逊总统提出制定一个统一的、综合的、全面的职业安全和卫生计划,包括立法,由于种种原因,加之遭到工业界的反对,该提案未获通过。到了1970年,工伤事故和职业性危害日益严重,尤其是铀矿工人的悲惨遭遇,震撼着全国上下。大约每年雇员工伤死亡达14 000人,伤害致残近250万人,1970年职业病患者新增30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惨重。在这种严峻的事实面前,急需制定全国综合性的职业安全卫

23、生法来扭转这一趋势。国会经过激烈的争辩后,终于通过了全美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并于1970年12月29日由尼克松总统签署,该法于1971年4月28日开始生效,全国5 500万雇员受到此法的保护,它结束了过去由各州制定安全卫生法的历史,被称为是美国立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外漫长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过程,继美国之后是日本。日本在1972年6月8日颁布劳动安全卫生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接受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的建议,制定和颁布了劳动基准法,把“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作为其中的一章。但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渐显得不相适应。1972年劳动省在中央劳动基准审议会的建议下提出了单独的劳动安全卫生法(草案

24、),经国会通过后生效。第三个颁发布这类法律的是台湾地区,法规定名为劳工安全卫生法,是在1974年4月16日颁布的。这是台湾在学习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快速制定出来的。,国外漫长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程,第四个是英国,1975年1月1日1975年4月1日分三批颁布了劳动安全卫生法的全部条款。虽然比美国、日本晚了几年,但是她的这一法规最全面、最严谨,法中有法,措施有力规定很细,成为不少国家借鉴的“兰本”,连已经颁布职业安全卫生法的美国,后来也参照英国的这一法规作了不少补充。继上述国家和地区之后,1974年12月1日联邦德国颁布了职业安全法,1978年加拿大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法,1979年

25、芬兰颁布了新的职业安全法,另外墨西哥(1978年)、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1979)也颁布了安全卫生法。这一时期可称为是“安全卫生立法”时期。,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第一阶段,初建时期(19491957年):建国初期,为改变旧中国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生命健康没有保障的状况,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在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对改善劳动条件和建立工时休假制度也都有明确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在废

26、除旧的劳动法的同时,开始制定新的、真正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安全生产法规。其重要标志是1956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的“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第一阶段:初建时期(19491957年),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第二阶段,停滞与调整时期(19581965年):虽然在“一五”期间,安全生产法规刚刚取得好的效果,许多事故隐患被排除,生产环境得到改善。但从1958年下半年,出现了盲目冒进的苗头,造成建国以来伤亡事故的第一个高峰。自1961年开始的调整中,安全生产工作也转入正轨。1963年我国进入国民经济三年恢复调整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发布了“五项规

27、定”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工。,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第三阶段,全面否定时期(19661978):经过三年调整,刚刚好转的局面由于十年动乱的开始被破坏。在“文革”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被认为是“活命哲学”而受到批判,工业生产秩序混乱,劳动纪律涣散,安全生产工作倒退,伤亡事故急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二个事故高峰,这是安全生产工作遭受破坏和倒退的阶段。,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第四阶段,恢复发展时期(19791992年):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生产秩序的逐步

28、恢复,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重申了“三大规程”和“五项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厂矿企业必须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尤其是对“渤海二号平台”等事故的严肃处理,强化了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初步建立了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安全监察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落实;安全生产的科研、教育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并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第五阶段,适应市场经济的立法新时期(1993年2005年):进入“八五”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9、与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也加快了进程。1992年4月3日,新工会法颁布实施,这部法律把党中央对工会工作的方针和主张予以具体化、法律化,为工会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更好地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八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保护法制建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30、会第28次会议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三、研究方法,1、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针,也是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工作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必须历史地看待问题,安全与卫生问题有其历史根源;二是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正确处理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三、研究方法,职业安全卫生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重视劳动实践和实际情况的研究。,2、调查研究法,总结3次事故高峰的教训有(仅就事故发生环境和条件而言):第一次事故高峰是人为地破坏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即大跃进时代。第二次事故

31、高峰(两段)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了经济工作(包括当时的安全生产管理架构)正常运行和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并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急于求成,安全生产管理架构未及时到位所造成的。第三次事故高峰主要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发生的。,三、研究方法,3、比较研究法 哲学认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对于发达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也应认真加以研究和借鉴。在研究借鉴中要分清是非优劣,大胆吸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推动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发展。,三、研究方法,4、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对于职业安全与卫生问题,有的是定性的问题,如事故致因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等,这些因素很难量化;而有些问题是可以量化的,如

32、高温、低温、噪声、劳动强度等各种危害因素。另外,有些问题研究需要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如作业条件的危险评价。,安全基本常识,(1)红色各种禁止标识;道路交通禁令标识;消防设备标识;机械的停止按钮、刹车及停车装置的操纵手柄;机器转动部件的裸露部分,如飞轮、齿轮、皮带轮等轮辐部分;指示器上各种表头的极限位置的刻度;各种危险信号灯、旗等。,安全色,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安全基本常识,(2)黄色各种警告标识;道路交通警告标识和标线;警戒标记,如危险机器和坑池周围的警戒线等;各种飞轮、齿轮、皮带轮及防护罩的内壁;警告信号灯、旗等。,安全基本常识,(3)蓝色各种指令标识;道路交

33、通指示车辆和行人行驶方向的各种标线等标识。,安全基本常识,(4)绿色各种提示标识;车间厂房内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标识、急救站和救护站等;消防疏散通道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标识;机器启动按钮及安全信号灯、旗等。,安全基本常识,2、安全标志企业作业场所警示标识在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做了明确的规定。该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1)禁止标识,(2)警告标识,(3)指令标识,(4)提示标识,直行紧急出口,讨论: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就是把人看成是人世间第一宝贵的,在东西方

34、文化中,都把人摆在首要位置。凡是漠视甚至鄙视人本身的行为,都是一种罪恶,都是对天理、国法、人权的践踏。安全是权利也是义务。在生活和工作中,享受安全与健康的保障,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生命的基本需求,就象吃饭和穿衣一样。甚至有时比吃饭穿衣更重要。每个劳动者不仅拥有这个权利,而且要尊重和行使这个权利。不能因利益诱导和暂时的困难而玷污了权利的神圣性,我要安全是权利的表达也是义务的表达。无论职业、无论职业、无论贫穷,每一位公民都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必须维护和保障生产与生活的安全状态。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警诫与惩罚。,讨论: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笔财富:可以请经济学家算一笔账,实际上这笔账已经算过很多

35、次啦。安全投入多,生命财产损失才会少,劳动成本才会低,企业经济效益才有保障,反之企业一时得利,终究亏本,但如果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得力,则另当别论。我们在这里讲安全,就是在提高人的价值,就是在积累财富。安全是一种挑战:每一次重大事故都会保全人反省自己的行为,总结教训,研究对策,发明新技术,预防同类事性重复发生,也许事故永远不会发生,挑战永远存在,人的奋斗永远不会停止,事故是对人类能力的考验,人类应该经得住这种考验。,讨论: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文明:安全要靠科学技术,靠文化教育,靠经济基础,靠社会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类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6、然而人类仍面临着疾病和生产生活中自身保护的难题,据统计,每年全球死于各类伤害、事故、职业病的人数多达120万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大敌,因此,这场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已成为世界安全生产和安全领域的共同任务,野蛮和 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述,呼唤安全,呼唤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讨论: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普遍认同并追求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生活方式的理性表达,安全是人类理性之光,劳动是人类对自然界特有的适应手段。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很大,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自然 危害对人类的危害也很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始终在寻求一种安全感。比如:远古时代妇性偏向选择身体强壮的男性为生活伴侣。人类进化与自我保护息息相关,现代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全隐患,这些不安全隐患来自人类自身,重视安全,尊重生命,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忽视安全,轻视生命是是落后文化的体现。一种文化的传承要靠全社会的努力,职业安全与卫生知识是相伴我们一生的安全财富,请同学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结合自身的情况知道安全、了解安全、掌握安全,相信你会快乐一生!平安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