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讲归结语.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1467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8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易讲归结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周易讲归结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周易讲归结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周易讲归结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周易讲归结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易讲归结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易讲归结语.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 易 文 化,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of Changes,刘 韵 冀,周易文化(共16讲),中国人当爱华夏文化,知识者须读圣贤之书,文 明 中 华,第 16 讲 归 结 语,周 易 文 化,归 结 语,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of Changes,第 16 讲,第16讲 归 结 语做自信而睿智的中国人,一、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二、和谐文明间对话的基础三、周易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该讲的重点,1、周易的文化遗产2、向世界推荐的中华核心价值和谐3、学习做自信而睿智的中国人,一、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1、我们不能割断历史2、周易是传统文化中的

2、精华,1、我们不能割断历史,(1)根深才能叶茂(2)我们走过弯路,(1)根深才能叶茂,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2)我们走过弯路,传统文化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我们的教育令人担忧,2、周易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1)周易对中国人来说有着多方面的意义(2)周易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好教材(3)周易还是进行大国国民教育的好教材,周易作为“百科之书”,“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她可以使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丰富多方面知识。周易作为“哲学之书”,“一阴一阳之谓道”。她使我们增长智慧,而不是兴趣于占卜、痴迷于玄机。周易作为“变化之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她可以给我们更宽广的视野,更变通的智慧,

3、更豁达的心态,适变是大道理。周易作为“经世之书”,“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倡导“君子以经纶”。周易作为“立命之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她给今天的我们指明了生存之道,处世安身之法。提出了道德的理想,我们每个人践行其理想,就会有无悔的人生。,(1)周易对中国人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周易作为中华文化元典之一。儒家“五经之首”即易诗书礼春秋;道家“三玄之冠”即周易老子庄子。在中华文化史上,她是所谓“群经之首”、“众经之源”。周易在当今还被世人认为是世界三大经典之一,即周易吠陀圣经,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条形码”。中华文化在同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比较过程中,周易可以担当、也完全

4、能够担当文化识别的标志物。周易是识别中国文化的标志图案,是中国文化的条形码。周易还是“华人心灵的解码器”。她像一颗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深植于中国人的思维内核中。溶解到华人的血液中。只要你是华人、受中华文化熏陶,你的思维和心理的深层密码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构,正像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遗传基因一样,周易是中国人的DNA,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基因。在这个意义上,周易是华人心灵的解码器。,(2)周易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好教材,周易微言大义、历久弥新。强调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强调反求诸己,厚德载物周易的“大业”“日新”的新意是富强而伟大,创造而光荣。发扬经世济民好传统,爱国、爱民、求变图强。学习周易作者:文王 周公

5、旦“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为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要中断几次来接待来访者,可见其谦卑和尽职。解决政治课题就要解决民心的向背,而解决民心的向背就要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核心在于依法治吏、反腐倡廉。周易“智信仁勇、礼义廉耻”兼备。完全可以利用传统的优秀资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四德”教育。周易讲究顺天应人,维护团结、崇尚和谐,尊重变化、适变求新,追求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周易的精神、视野,周易的睿智、从容,完全可以成为提升国民素质,进行公民教育的好教材。,(3)周易还是进行大国国民教育的好教材,如果说作为大国崛起不可避免,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做一个大国的国民?我们曾是大国,我们做

6、过大国的国民。今天仍有一个学做一个大国的国民问题。大国国民应有的风范:敬畏而智慧,笃信而慎行;信奉中道,崇尚和谐,真正成为君子国度,礼仪之邦。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周易里面有“几面镜子”。现今国情,挑战与危机并存,如果说过去有过“棒杀”,今天小心“捧杀”;小心各式各样的、善意的或恶意的“忽悠”周易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是周易告诉我们的道理。历史反复证明这样一个道理:苦难不会压垮一个民族,而享乐却会毁掉一个民族。永怀忧患意识,周易居安思危理念要求我们认清安危存亡治乱关系,周易本身就是治乱存亡的见证。兴于殷商末世,有历史的教训“亢龙有

7、悔”“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它是古为今用的范本和典籍。周易穷变通久理念要求我们革故鼎新,改革创新,历史上我们靠改革杀出一条血路,同样今天我们也靠改革进一步发展,实现发达,二、和谐文明间对话的基础,1、文明之间的对话2、和谐当代中国推荐给世界的核心价值,1、文明之间的对话,(1)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2)西方文明的评价(3)开展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1)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2)西方文明的评价,正面效应不言而喻。我们今天的政治、金融、文化体系都有来自于西方,应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烙上了西方文化的印记,民主与科学是西方文化近代奉献给世界的丰盛大餐。中国的今天,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不

8、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很多都是西方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果。西方文明的负面性,西方文化的局限性,(3)开展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文明不要相互排斥、对抗,文明要相互理解、包容。文明模式应当而且可以多样化。一方面,东方的、中国的文化要开放、积极地吸收和融合西方的先进文化,增进普世价值的认知,增进共识,构建理解和包容的氛围,采取主动的、有效的交流沟通方式来加强东西方文明的对话。进而平台。另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以自身的文明进步,具有普世的核心价值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在此基础上增强东方民族和中国的话语权。,2、和谐当代中国推荐给世界的核心价值,(1)周易

9、“和谐”理念的普世价值(2)“和谐”理念在当代的意义(3)“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做各自的调适,(1)周易“和谐”理念的普世价值,中华核心价值内容及意义,包括和谐周易“太和”概念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身心”的普遍和谐。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致”,意思是说“太和”是最完美的和谐。“和而不同”是和谐的精髓,“求同存异”和谐的关键。“和谐”思想全球推广的必要性。,(2)“和谐”理念在当代的意义,和谐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世界并不安宁。不安宁根源:东西问题,南北问题,民族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所谓文明的冲突。“和”为贵。和谐的重要前提是国家间的和平,各民族间的和睦。和谐

10、不是放弃原则、迁就丑恶,和谐不能苟且、更不能合污。有话好好说,不论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阶层、不同集团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是如此。和谐在于平视世界、平等对话。在多元格局中构建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与政治新秩序。,(3)“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做各自的调适,“和谐”要求我们各自正视自身文化的不足或不当,并加以改进。每一民族及其文化既有所长,也必有所短。好的文化形态不是自以为是,狭隘而偏激。“和谐”要求我们各自在珍视传统基础上又具有灵活性,提倡接纳和包容,用其他民族能够理解的方式增进相互的了解和沟通。好的文化形态勇于兼容开放,不拒绝一切外来的优秀文化,更不会用极端的方式对待其他文化形式。,三、周易与改革开

11、放中的中国,1、中国影响力的增强2、新世纪的中华文明3、中华民族复兴与年轻的一代,1、中国影响力的增强,(1)大国的地位(2)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的速度在加快(3)中国在世界的角色与形象正在转变中,(1)大国的地位,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地位在变化,贸易、中国商品、对外投资和出国旅游等,经济和贸易大国政治影响力扩大,军事实力增加参与国际事务,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参与国际争端的调停,(2)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的速度在加快,有客观因素,幅员、人口、实力使然有主观因素:媒体宣传、会展推介、兴办教育,如孔子学院,留学生走出去,来中国留学,文体交流等。软实力,中国元素的渗透与影响,韩国国旗图案

12、,周易元素,(3)中国在世界的角色正在转变中,角色正在转变随之形象在变化自我形象他人眼中的形象,2、新世纪的中华文明,(1)百年荣枯兴衰的经验(2)新世纪的中国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3)构建新时代的中华文明,(1)百年荣枯兴衰的经验,悠悠古国、泱泱大国,一度沉沦,再度崛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与时偕行到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到改革开放、创新发展。,(2)新世纪的中国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面临的挑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社会多元化问题,诚信缺失问题,产业技术发展问题中国能够避免当代西方文明带来的诸多危机吗?中国文明也将面临着许多挑战。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华文明能否与现代文明接轨

13、,中国能够开创出一个崭新的人类文明的模式吗?同时面临机遇,面对新世纪,我们在尝试着面对众多未知的领域,我们何尝不是每一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3)构建新时代的中华文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能否“胜不骄,败不馁”“夕惕若厉”作为一个大国发展,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要有硬件,硬件如何?也要有软件。所谓软件就是“文化生产力”,就是构建新时代的中华文明。,3、中华民族复兴与年轻的一代,(1)面临新变局的新思维(2)中国年轻人的努力方向(3)做自信而睿智的中国人,(1)面临新变局的新思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说上两个世纪是一个不断寻求自救、持续提升自信心、力图找回尊严的过程,那末,新世纪又迎来新变局,

14、其重点将会转移,转移到我们自己能否自持,能否融入己变化了的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年轻人要把握周易的思想、弘扬周易的精神、运用周易的智慧。自信,当然不是自卑,但也不是自负;睿智,当然不是愚钝,但也不是小聪明。自古寒门多才俊,从来纨绔少伟男。,(2)中国年轻人的努力方向,从眼前做起;从微小做起,从自我做起。荀子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争取做到的三个统一:德智统一,将聪明才智与道德操行统一起来;知行统一,将学习书本的知识与参与实际生活、践行社会工作统一起来;人我统一,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利他利人、服务公众统一起来。,(3)做自信而睿智的中国人,学习做自信而睿智的中国人。新世

15、纪我们开始了小康生活。中国人再次唤起了民族的责任感,凝聚了民族的向心力,激发了民族的创造性,能领风骚多少年?进而引领世界走向全新的天地,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华儿女的责任。,第16讲 小结,第16讲 思考题,1、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如何做一个大国的国民?3、为什么说周易是大国国民教育的好教材?4、“和谐”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5、在民族复兴中青年责任有哪些?,第16讲 关键词,传统文化 精神文明周易的价值大国国民民族核心价值 和谐中华和平崛起 青年的责任,周易文化第16讲 归 结 语,结 束,周易文化课程给了我们回顾远古文明和智慧的机会;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深切了解了你从何处来

16、,才能更好地把握你将往何处去。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世界也正在关注中国、接纳中国。复兴的中国,一种东方文明的样式正呈现给世界,我们有幸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这一过程不会顺利,也不会在短时期内完成,这中间当然需要智慧,而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周易中的大智慧一定可以成为这一进程的融合剂和舒缓剂。,结束课程的几句话,西方哲人曾呼:人啊,你要警惕呀!西方人爱这样比喻:当人自以为是时,上帝笑了。此刻中国人当如何?比西方人有上帝观念更久远的周易早就在那里!文化遗产,传统的东西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包袱;是财富还是包袱取决于今天的人们是否聪慧。绪论中我们曾说过:周易的自强精神和厚德意识可以成为国人自我勉励、激励的精神财富,进而获得更加成熟的心态和举止,更加开放的智慧和勇气。为21世纪中华民族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以及在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周易文化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仍然这样说。,让我们用周易的四句话共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周易文化课程结束,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