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1533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 当好国家公民,主要内容,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模块一,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法律意识是青年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法律是反映并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一、法律与纪律,项目一 法律与纪律,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有以下四个特征: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明确的规定性普遍的约束力,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一、法律与纪律,项目一 法律与纪律,纪律是指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

2、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一、法律与纪律,项目一 法律与纪律,纪律是维持人们一定关系的规则,要求一定的集体成员必须执行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的目的纪律是指对自身修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法律是国家层面的他律纪律是组织、机构层面的他律法律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纪律则不是都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约束力,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法律与纪律,项目一 法律与纪律,明示作用预防作用校正作用法律的社会效益,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法律的作用:,项目一 法律与纪律,保证作用促进作用方向性作用,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

3、治国家,纪律的作用:,项目一 法律与纪律,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一、中国法律思想沿革,项目二 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二、依法治国的意义,项目二 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请思考:国王的判断是人治还是法治?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在哪里?,模块一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二、依法治国的意义,项目二 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依法治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是民主建设的需要。,模块二,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它规定 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规定了国家任务 规定了国家性质 规定了根本制度 规定了经济制度

4、的基础 规定了分配原则。,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宪法,项目一 增强公民意识,新中国成立前后,先后颁布实施了一个宪法文件和四部宪法:共同纲领 是我国建国初期的临时宪法 1954年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由序言和正文,共138条组成。,图示告诉我们,宪法在众多法律之中有何地位?,最高的法律地位,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

5、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最高权威性、原则性、相对稳定性、广泛性、历史性、纲领性,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宪法的特点,项目一 增强公民意识,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的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变化过于频繁,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但如果亘古不变,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宪法的修改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有步骤、稳妥进行。,怎样认识宪法的稳定性,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制订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条:“宪法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

6、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社会主义宪法的主要原则,项目一 增强公民意识,保障国家权力的有序运行规定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宪法的作用,项目一 增强公民意识,(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公民的权利,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

7、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公民的权利,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某企业的职工因企业未能按时发放工资,多次找企业领导协商,均被告企业领导以企业困难重重为借口,予以搪塞。多次协商未果之后,在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他们联合起来并召集了部分亲戚朋友,在企业所在区举行游行活动,结果造成交通堵塞。,(3)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权利,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

8、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简单的来说: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公民的权利,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宿舍门事件”,广东省佛山市某中职学校,为了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生活,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融入工作,于是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在进行军事化管理的同进,还对校园环境、

9、课室和学生宿舍按企业标准进行整改。其中有两项整改内容引起学生的争议:(1)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学生,方便与学生家长联系,决定在每个宿舍门口贴一张学生详细资料表,要求贴上学生大一寸相片,还要填写家庭电话和家长手机号码;(2)宿舍摆放军事化,被子要叠成广场状,床上不能摆放衣物、书本和其它物品,床底只能摆放一对白色回力鞋和一双拖鞋。为了警示学生严格按要求办事,该校教官把不合格的学生的被子和衣物扔到宿舍地面,把不合格的鞋子的鞋带剪断。有些学生不满校方和教官的行为,纷纷上论坛发贴和打电话给媒体,这就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宿舍门事件。,看了这个案例,思考两个问题:(1)学校和教官的做法有没侵犯学生的权利?如果有侵

10、犯的话,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呢?(2)如果你是该校的学生,你的被子被教官扔到了地上或者你的鞋带被剪断了,你会怎么做?,(5)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公民的权利,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权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规定劳动者享受的休假或者休养的权利,(5)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前提条件: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具体措施:国家兴建和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实行退休保障制度;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

11、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军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6)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7)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8)对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控告和申诉的权利,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公民的权利,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公民的义务,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

12、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公民的义务,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3.保卫祖国,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依照法律纳税,模块二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公民的义务,项目二 履行公民职责,案例:王先生的父母年迈,王先生以自己住房拥挤为由,想把赡养父母的责任推给自己的两个姐姐。他说:以后父母去世了,他们那十多万元存款就归你们两个了,我放弃继承财产的权利,也放弃抚养父母的义务。问题思考:同学们认为王先生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模块三,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法律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柏拉图,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

13、,项目一 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法律程序是为了实现权利、义务与法律关系的实质内容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基本上是由程序法明文规定的,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一、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项目一 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程序法 程序法,亦称审判法、诉讼法。是保障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而制定的诉讼程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一、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项目一 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实体法 实体法,是指具体规定权利与义务内容或者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劳动法。,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一、法律

14、程序与公平正义,项目一 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审判活动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是保障法律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一、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项目一 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案例1,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境内外势力的精心准备、策划下,暴徒们在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大肆打砸抢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果断处置“75”事件的同时,当地政府还组织警力依法留置、审查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一千余名。尽管“75”事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同样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没有受非理性因素影响而

15、违反法律规定。,案例2,佘祥林,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人。1994年1月2日,佘妻张在玉失踪,张的家人怀疑张在玉被丈夫杀害。同年4月28日,佘祥林因涉嫌杀人被批捕,后被原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因行政区划变更,佘祥林一案移送京山县公安局,经京山县人民法院和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1998年9月22日,佘祥林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2005年3月28日,佘妻张在玉突然从山东回到京山。4月13日,京山县人民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宣判佘祥林无罪。2005年9月2日佘祥林领取70余万元国家赔偿。,思考问题:两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思考问题:两个案例判罚的依据是什么?思考问题:冤

16、案的发生是否意味着法律失去了它的效力?谈谈你的看法。,严格司法程序,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实体公正:要求司法结果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程序公正:要求司法程序具有独立性、平等性、交涉性、刚性。,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一、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项目一 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有利于防止国家权利异化,避免程序人为化有利于增强诉讼中民族和人权的保障体现一国司法制度的公正与否,成为衡量刑事诉讼乃至国家法治程序的标准。,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二、法律程序的意义,项目一 法律程序与公平正义,案例:这个农民竟然是被迫成为专家的“一个小小的手术后,左腿骨折的妻子面临截肢

17、,但两次医疗事故鉴定均称不构成医疗事故。今年9月7日,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终于下达了对此案的判决书:忠县中医院在对王朝珍的诊治过程中存在着医疗过失由中医院赔偿王朝珍69,845.99元,看着这张等了8年的判决书,周泽桂和妻子王朝珍禁不住抱头痛哭。”这是重庆晚报近日刊登的一条消息。这条消息说,为了这场官司,周泽桂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够格的“专家”。一是成为医药方面的专家。8年来,贫穷的他上百次到重庆和周边区县的书店默默地抄写医书(买不起呀),熟读78本医书和20多本法律书籍,记笔记近十万字。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还自己写出一份“医疗事故鉴定报告”,这份报告后来让内地司法部的医学专家也称奇,他们不相信这是

18、出自一个农民之手。,2001年,周泽桂凭着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向忠县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县中医院手术中存在过错,造成妻子残疾,但是法院判决他败诉。周泽桂不服上诉,二审仍然维持原判。两次败诉让周泽桂明白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光有医学知识还不行,还必须懂法。周泽桂开始学法律,他阅读了大量法律著作,并记下了200多篇法律笔记。一个本来是非清楚、证据确凿的官司让这位穷苦的农民苦等了八年,并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漫长得象一场长征;其实,象周泽桂这样的情况现在可以说举不胜举,平常得很。比如由于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因此就出现了一批专门帮农民工讨要工资的农民“讨薪专家”,他们请不起律师,也得不到法律援助,就这样

19、他们自己被迫成为“律师”。在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里,一个专家固然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一个白痴的权利也同样可以受到法律的正当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不应该受到侵害。而在当前的社会现实当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把农民逼成“专家”,这是不是法律的悲哀呢?,项目二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故意抢劫杀人,徐某被判死刑,徐某于2007年流窜至某市,采取刀刺、殴打威胁等手段抢劫过路行人,作案9起,案值一万五千余元。7月30日深夜,徐某在宁夏路持刀抢劫行人张某,抢劫中,徐某持刀向张某腹部猛刺一刀,致使张某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后迅速出动警力,经过侦

20、查,将四处藏匿的徐某抓捕归案,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徐某提起公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徐某故意抢劫杀人,致人死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判处徐某死刑。,案例:邻居纠纷,法官断案,家住某市市北区镇江路干休所的王某和刘某是楼上楼下的老邻居,因为琐事两家起了争执,王某只要见到刘某就破口大骂,还在干休所范围内散布刘某的谣言。刘某不堪其扰、总觉得人们在背后指点自己,因而精神抑郁,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影响,刘某多次劝说无效后将王某起诉到市北区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侵犯刘某名誉权事实清楚,要求王某向刘某赔礼道歉,并在干休所范围内消除影响。,案例:乱刻乱画该谁处罚?,济南历下区游客胡某在游览曲阜孔

21、庙时,用水果刀在古建筑物上刻下:胡某到此一游,致使古建筑表皮严重污损。曲阜市文物局对胡某做出罚款200元,并赔偿寺庙损失的处罚决定。胡某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对自己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予以承认,但认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保护机构只行使文物管理权,行使文物处罚权的则是公安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因而曲阜市文物局无权做出处罚决定,并以此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支持胡某的起诉理由,判决撤消了曲阜市文物局的行政处罚决定。,1.什么是诉讼?2.上述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何种诉讼?3.它们的涉案范围有何不同?,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因民事权益发生矛盾或者经济冲突,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

22、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全部活动。,模块三 崇尚程序正义 依法维护权益,一、民事诉讼,项目二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民事诉讼法,指有国家制定或认可,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任进行诉讼的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三章 审判组织 第四章 回避 第五章 诉讼人 第六章 证据 第七章 期间、送达 第八章 调 解 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十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十一章 诉讼费用,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管辖 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级别管辖 我国有基层人民法院、中

23、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法院,都可以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围不同。基层人民法院指县级、不设区的市级、市辖区的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是说,一般民事案件都由基层法院管辖,或者说除了法律规定由中级法院、高级法院、最高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外,其余一切民事案件都由基层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级别管辖 二、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第一,重大涉外案件(包括涉港、澳、台地区的案件)。所谓涉外案件,是指具有外国因素的民事案件,如原告或被告是外国人、涉及的财产在外国等。所谓重大涉外案件,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案情复杂,或者

24、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分属多国国籍的涉外案件。,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级别管辖 二、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第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所谓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一般是指在政治上或经济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政治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主要是指诉讼当事人或诉讼标的及标的物涉及到的人或事在政治上有重大影响,如当事人是党、政、军界要员或人大代表等。在经济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主要是指诉讼标的金额较大、争议的法律关系涉及到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等类案件。,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级别管辖 二、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第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

25、法院管辖的案件。目前这类案件主要有海事和海商案件、专利纠纷案件、商标侵权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只能由海事法院管辖(海事法院与普通中级法院同级),其他法院不能管辖;专利纠纷案件只能由省级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青岛、大连和各经济特区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没有管辖权。,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级别管辖 三、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是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级别管辖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所谓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案件性质比较严重、案情特别复杂、影响重大的案件,

26、这类案件为数极少;所谓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因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是指只要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某一案件应当由其审理,不论该案属于哪一级、哪一个法院管辖,它都有权将案件提上来自己审判,从而取得对案件的管辖权。这是法律赋予最高审判机关在管辖上的特殊权力。但应明确的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管辖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能上诉。,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地域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7、。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移送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法院管辖的,应当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指定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起诉,起诉是指当事

28、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起诉的条件,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 源的,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讼诉。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民事诉讼起诉的条件,3、有明确的被告。根据消费

29、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售者或服务者作为被告。如果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可以将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何一方作为被告,法律将对生产者、销售者起诉的选择权赋予了消费者,由他们选择最方便自己进行诉讼、最有履行判决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对象作为被告。,民事诉讼起诉的条件,4、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具体地提出经营者违约、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讼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起诉的方式,口头起诉和书面起诉书面起诉应有诉状,民事诉讼审判组织,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

30、同组成合议庭,或者全部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必须是单数。简易程序审理,由审判员一人独审理。陪审员是直接从群众中选举产生,或者由人民法院临时邀请参与案件的审理,行使审判权的非专职审判人员。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民事诉讼诉讼当事人,公民法人(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主要负责人)当事人可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民事诉讼诉讼代理人,无诉讼能力的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律师、当事人的近亲亲属、有关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

31、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民事诉讼调解,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可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不成协议,人民法院将依法进行判决或裁定。,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简单来说就是民告官。一般是在当事人在对行政复议不认可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解决是行政争议,即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行政争议解决的途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的目的: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为维护和监督行政机

32、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的特点,规定被告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案件是当事人控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案件。它解决的纠纷,是政府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同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行政纠纷。它规定的行政诉讼,是法律规范明文规定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控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诉讼。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行政诉讼案件审理,审理期限: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判决案件移送(主管事项的移送):刑事案件、内部行政案件以及应当由其它部门处理的行政违法案件等。司法建议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时,人民法院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

33、、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刑事诉讼,4、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具体地提出经营者违约、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讼人民法院管辖,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根据起诉主体的不同,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

34、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根据起诉主体的不同,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刑事诉讼,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自诉:法律规定的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监护人,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直接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自诉案件,自诉一经提出,人民法院就应当进行审查,根据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作不同的处理:1、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2、对于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3、对于超出了自诉案件的范围,应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