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稀特与创汇蔬菜果菜类豆类.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1972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稀特与创汇蔬菜果菜类豆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1.1稀特与创汇蔬菜果菜类豆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1.1稀特与创汇蔬菜果菜类豆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1.1稀特与创汇蔬菜果菜类豆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1.1稀特与创汇蔬菜果菜类豆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稀特与创汇蔬菜果菜类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稀特与创汇蔬菜果菜类豆类.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高志奎 制作2006年2月,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第四章 多年生及杂类蔬菜,第五章 芽苗菜与野生蔬菜,概 述,第二章 叶菜类与葱蒜类,第三章 根菜类与薯芋类,第一章 果 菜 类,概 述,第四章 多年生及杂类蔬菜,第五章 芽苗菜与野生蔬菜,第二章 叶菜类与葱蒜类,第三章 根菜类与薯芋类,第一章 果 菜 类,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第一节 豌豆及其它豆类,第一章 果菜类,第二节 苦瓜及其它瓜类,第三节 彩椒及其它茄果类,第一节 豌豆及其它豆类,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第一节

2、 豌豆及其它豆类,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一、类型与品种,.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豌豆(garden pea)原产地中海沿岸和中亚细亚,西汉时传入我国。豌豆是世界重要栽培作物之一。种植最多的国家有前苏联、中国、印度等。我国豌豆栽培遍及全国各地。栽培最多的是四川省,其栽培面积占全国的1/3左右。此外,栽培较多的还有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一、类型与品种,1.栽培豌豆包括3个变种:粮用豌豆 菜用豌豆 软荚豌豆(Pisum sativum L.var.arve

3、nse Poir.)(var.hortense Poir.)(var.macrocarpon Ser.),粮用豌豆又名寒豆、雪豆、麦豆等。硬荚(剥壳型荚),种皮光滑,颜色较深。,.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一、类型与品种,1.栽培豌豆包括3个变种:粮用豌豆 菜用豌豆 软荚豌豆(Pisum sativum L.var.arvense Poir.)(var.hortense Poir.)(var.macrocarpon Ser.),.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菜用豌豆由粮用豌豆演化而来。以鲜豆粒供作蔬菜食用,或用于速冻和制罐。菜用豌豆还可采收嫩梢供食用,故常称为食苗豌豆或豌豆尖、龙

4、须菜等,其嫩梢鲜嫩、肥厚、质地柔滑、营养丰富、风味极佳。食苗豌豆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一、类型与品种,1.栽培豌豆包括3个变种:粮用豌豆 菜用豌豆 软荚豌豆(Pisum sativum L.var.arvense Poir.)(var.hortense Poir.)(var.macrocarpon Ser.),.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软荚豌豆(Sugarpod garden pea)又名荷兰豆,是在菜用豌豆的基础上选育而成。其荚软(糖型荚),成熟时不开裂;种皮皱缩,颜色较浅;幼荚鲜嫩香甜、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可作鲜菜食用,也可速冻或制罐。软荚豌豆仅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发达

5、国家栽培极其普遍,如美国的豌豆种植面积中90%是食荚豌豆。我国的软荚豌豆和食苗豌豆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近年来,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也在发展。,一、类型与品种,1.栽培豌豆包括3个变种:粮用豌豆 菜用豌豆 软荚豌豆(Pisum sativum L.var.arvense Poir.)(var.hortense Poir.)(var.macrocarpon Ser.),.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豌豆嫩芽苗(芽菜)已被广泛食用,其品质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一、类型与品种,2.依植株生长习性分类矮生品种,一般株高1580cm。半蔓生品种为80160cm。蔓生品种为160200cm以

6、上。3.依荚果组织分类硬荚种:荚壁内果皮有厚膜组织,成熟时此膜干燥收缩,荚果开裂,以食用鲜嫩籽粒为食。软荚种:果荚薄壁组织发达,嫩荚嫩粒均可食用。,一、类型与品种,.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4.依种子外形分为圆粒和皱粒两种。皱粒种成熟时糖分和水分较多、品质好。5.依种皮颜色可分为绿色、黄色、白色、褐色和紫色等。6.依成熟期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品种。,一、类型与品种,.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7.豌豆品种依用途可分为菜用、粮用和饲用。菜用品种依食用部位又可分食荚(嫩荚)、食苗(嫩梢)、食嫩籽粒和芽菜(嫩芽)类型。豌豆品种以嫩荚、嫩梢、嫩籽粒、干籽粒采收合为一体最为理想。但一

7、般难以兼顾。,一、类型与品种,.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7.豌豆品种依用途可分为菜用、粮用和饲用。但一般难以兼顾。目前,食荚豌豆都是专用型的,属于软荚变种。一部分粮用豌豆品种可采收嫩豆粒供菜食。食苗豌豆也有些专用品种。虽然粮用、菜用品种均可采收嫩梢,但从产量和品质方面看,仍以食苗豌豆专用品种为最好,而从降低成本看,则以粮用品种较适宜。芽用豌豆品种通常以小粒(千粒重150g左右)光滑品种为宜。,一、类型与品种,.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食嫩荚的矮生优良品种有:食荚大菜豌1号、内软1号、甜脆、京引8625、京引92-1、溶糖等;食嫩荚的蔓生优良品种有:晋软1号、中山青、法国大荚

8、、白花小蔓、松岛30号等;食嫩荚的半蔓生优良品种有:草原21号、延引软荚、子宝30日、乙女2号等;,一、类型与品种,.原产地与栽培分布.类型.常用品种,第一节 豌豆及其它豆类,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二、生物学特性,(二)对环境条件要求,(一)生长发育周期,(一)生长发育周期,时期划分:蔓生品种的生育周期包括种子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荚期。各期历时分别为10d左右、1015d、2030d、8090d。生育特点:,(一)生长发育周期,时期划分:生育特点:根系生长与茎叶生长同步。幼苗期根系生长较缓慢,花芽

9、开始分化时达到高峰期,开花前根系长势迅速减弱,豆荚发育时稍有增强,结荚期趋于停止。幼苗期和抽蔓期,茎蔓开始伸长并陆续发生侧枝。长日照、气温低(10左右)时,侧蔓发生较早且多。气温较高时(1520),侧蔓发生晚,上位分枝较多。种子低温处理后,多数品种分枝变少。开花结荚期,茎蔓继续生长。种子萌动后低温长日下可以提早抽出花序。,(二)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豌豆为半耐寒性蔬菜,喜温和凉爽湿润气候,不耐炎热干燥,耐寒能力较强,圆粒品种比皱粒品种耐寒能力更强。圆粒品种的种子在12时开始发芽,皱粒品种在35时开始发芽。种子发芽适温为182

10、0。温度低发芽慢,如在4时48d才发芽,在18时34d就可发芽。,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幼苗能忍耐-4-5的低温。苗期温度稍低,可提早花芽分化,温度高特别是夜温高,花芽分化节位升高。茎叶生长适温为1520。,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开花结荚期适温为1518。0时花粉就能发芽,但花粉管伸长很慢;5时发芽率高,伸长也快;20左右时伸长最好。开花期如遇短时间0低温,开花数减少,但已开放的花基本上能结荚。0以下的低温下,花和嫩荚易受冻害。25以上的高温下,生长不良,受精率低,结荚少,夜高温影响

11、尤甚。荚果成熟阶段要求1820。采收期间温度高,成熟快,但产量和品质降低。,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豌豆多数品种为长日照植物,延长日照时间能提早开花,相反则延迟开花。但不同品种对日照长短的敏感程度不同。据我国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方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应比南方品种敏感;红花品种比白花品种敏感;晚熟品种比早中熟品种敏感。因此,从北方往南方引种时,应引早中熟品种,切不可引晚熟品种。豌豆还有不少品种对日照长短不敏感。,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豌豆要求中等湿度,不耐旱不耐湿。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70%左

12、右,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豌豆的根系较深,耐旱能力稍强,但不耐空气干旱。因此,豌豆的耐旱能力不如菜豆、豇豆、扁豆等豆类蔬菜。空气干燥,开花就减少。高温干旱最不利于花朵的发育。土壤干旱加上空气干燥,花朵迅速凋萎,大量落花落蕾。因此,开花期遇干热风会发生严重落花问题,群众常称之为“风花”或“旱花”。土壤干旱,嫩荚停止生长,空荚和瘪荚增多。豌豆的耐旱能力还与品种有关。来源于干旱地区的品种,耐旱能力较强。,(二)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豌豆不耐湿。播种后水多,容易烂

13、种;生长期内排水不良,容易烂根,且易发生白粉病。,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豌豆各生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一。幼苗期控水蹲苗有利于发根壮苗。开花结荚期需水量较多,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达高产优质的栽培目的。,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豌豆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均能生长,但以保水力强、排水容易、富含腐殖质的壤土、粘壤土和砂壤水较适宜。根系和根瘤菌生长的适宜pH值为6.77.3。pH大于8时,影响根瘤生长。pH低于6.5时,固氮能力降低,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小而黄并且从下往上脱落。,1.温度 2.光

14、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豌豆一生中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最少。据测定,每生产1吨鲜豆粒,需N16.5kg、P6kg、K12.0kg,其比例为2.7:1:2。,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幼苗期应供应一定量的氮肥,以促使幼苗健壮生长和根瘤形成。磷肥能促进根瘤生长、分枝和籽粒发育。缺磷,植物叶片呈浅蓝绿色无光泽、植株矮小、主茎下部分枝极少、花少、果荚成熟推迟。豌豆进入开花期对磷素的吸收迅速增加,花后1516d达到高峰。,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

15、。植株对钾的需求量在开花后迅速增加,至花后3132d达到高峰(比磷晚),后期需钾量下降也比磷慢。试验研究表明,施钾可明显促进食荚豌豆的生长发育,增加单株分枝数和单株荚数,提高鲜荚产量,改善鲜荚品质。缺钾时,植株矮小、节间短,叶缘褪绿,叶卷曲,老叶变褐枯死。,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二)对环境条件要求,。缺钙时,植株叶脉附近出现红色凹陷斑并逐渐扩大,幼叶褪绿继而变黄变白。液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豌豆植株生长需硼量较少。,1.温度 2.光照 3.水分 4.土壤 5.矿质营养,第一节 豌豆及其它豆类,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五、

16、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1.栽培季节 2.栽培茬口 3.轮作与连作,豌豆较耐寒而不耐热。露地栽培栽培季节:在南方各省大多秋播春收,少数地方如成都还可夏秋播种而冬季收获;在华北地区大多春播夏收,也可夏播秋收;西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仅能春夏播种播夏秋收获。,三、栽培季节与茬口,1.栽培季节 2.栽培茬口 3.轮作与连作,北方地区可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拱棚进行豌豆春提前、秋延后栽培和冬茬栽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旬定植,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采收嫩荚;冬茬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定植,12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采收嫩荚;冬春茬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

17、下旬播种,12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2月上旬至4月份采收嫩荚。华北地区塑料大棚,三、栽培季节与茬口,1.栽培季节 2.栽培茬口 3.轮作与连作,北方地区可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拱棚进行豌豆春提前、秋延后栽培和冬茬栽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华北地区塑料大棚春提前栽培一般在1月播种,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采收嫩荚;秋延后栽培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种,8月定植,9月中旬至11月中采收嫩荚;冬茬一般在10月中下旬直播,翌春4月上中旬采收。,三、栽培季节与茬口,1.栽培季节 2.栽培茬口 3.轮作与连作,南方各省大多以水稻为前后作。北方春播地区多为冬闲地,后茬为夏甘蓝或夏茄子等。豌豆忌连作,应实行45

18、a甚至8a的轮作。连作减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根系分泌有毒物质,另一方面是根分泌的有机酸累积影响根瘤菌生长发育,再一方面是连作病虫为害加重。,三、栽培季节与茬口,第一节 豌豆及其它豆类,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四、栽培技术,(一)露地栽培技术,(二)日光温室豌豆栽培技术要点,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豌豆为深根性作物,深耕有利于根系发育,多施基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春播地区应冬前深耕,以便于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早播种,不误农时。一般每666.7m2施腐熟粪肥20003000kg,过磷

19、酸钙2030kg或复合肥3040kg。多数地方采用平畦栽培,低洼多湿地可垄栽。豌豆多行条播或穴播。,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适当密植,增加群体株数,单株分枝和结荚数,是增产的关键。豌豆一般行距2030cm,株距36cm或穴距810cm,每穴23粒。播前精选种子。用种量1015kg/666.7m2。株型较大的品种(如食荚大菜豌1号),一般行距5060cm,穴距2023cm,每穴23粒,用种量45kg/666.7m2。播种后踩紧以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吸水并保墒,盖土厚度46cm。,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春播豌豆在出苗后浅松土2

20、3次,以提高地温促根生长,使叶片肥厚。秋冬播种的豌豆,在苗高6cm左右追施一次肥水,冬前结合中耕进行一次培土,以保温防冻,次年春再松土提高地温促发根发秧。,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浇水:现蕾开花前浇小水,并追施速效性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和分枝,并可防止花期干旱。开花期不浇水,中耕保墒防止发生徒长。待基部荚果已坐住开始浇水,并追施磷钾肥,以利增加花数、荚数和种子粒数。结荚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荚果发育。待荚果数目稳定,植株生长减缓时,减少水量,防止倒伏。大风天气不浇水,防止倒伏。,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蔓生的软荚豌豆品种,生

21、长期较长,一般应在采收期间再追施1次氮钾肥,以防止早衰,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豌豆的蔓生和半蔓生品种,在株高30cm左右应支架。豌豆茎蔓嫩而密度,宜用矮棚式架或立架。,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软荚豌豆在花后710d,荚已充分长大,豆粒尚未发育,为采收适期。嫩荚采收期可达2040d,产量4502000kg/666.7m2。,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食用嫩豆粒的硬荚豌豆在开花后15d左右,种子已充实,而种皮尚未变硬前采收。如采收过迟,豆粒中的糖分和VC减少,淀粉增多,可溶性氮减少,不溶性蛋白氮增加,品质变劣。嫩豆粒的青荚产量为4

22、00900kg/666.7m2。,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食苗豌豆的嫩梢一般在播种后30d左右,苗高1618cm,有810片叶时收割,以后每隔1020d收割1次,可收48次。嫩梢产量7002000kg/666.7m2。,1.整地播种 2.田间管理 3.采收,(一)露地栽培技术,四、栽培技术,(二)日光温室豌豆栽培技术要点,(一)露地栽培技术,豌豆适龄壮苗应具有46片真叶,茎粗节短,苗龄2530d(在1623下)或3040d(在1017下)。育苗采用营养钵护根法,播种后温度控制在1018,以利出苗。出苗后以820为宜。定植前在2左右低温下锻炼。,1.育苗移栽,

23、培育适龄壮苗 2.合理密植,保证产量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收上市,(二)日光温室豌豆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单行定植时畦宽1m,穴距1518cm。双行定植畦宽1.5m,穴距2124cm。,1.育苗移栽,培育适龄壮苗 2.合理密植,保证产量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收上市,(二)日光温室豌豆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定植水后,中耕松土促发根。在施足基肥的同时,现蕾期结合浇水追肥1次,每666.7m2复合肥1520kg,然后中耕控水。进入盛荚期肥水齐攻,促进结荚。从定植至现蕾,白天温度以1820为宜,超过25放风,夜间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结荚期白天温度保持1518,夜间1216为宜。其他管理同豌豆

24、露地栽培技术。,1.育苗移栽,培育适龄壮苗 2.合理密植,保证产量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收上市,(二)日光温室豌豆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第一节 豌豆及其它豆类,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豌豆易发生落花落荚问题。原因与植株密度过大,肥水过多,营养生长过旺、开花期空气干热或遇热风或大风天气、开花期土壤干旱或渍水等因素有关。应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早播,并加强肥水管理工作,保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以减轻落花落荚,第一节 豌豆及其它豆类,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

25、栽培季节与茬口,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二)扁豆(三)刀豆(四)毛豆(五)莱豆(六)多花菜豆(七)蚕豆,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四棱豆(Asparagus pea)荚果呈带棱的长方形四棱体,棱缘翼状,有疏锯齿,故称四棱豆。别名翼豆、四稔豆、杨桃豆。四棱豆起源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至今已有4个世纪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加纳、缅甸、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南美和太平洋南部也有栽培。中国南方沿海地区100多年前就已栽培四棱豆。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省区栽培稍多。湖南和福建等地也有种植。近年来北京和上海等地郊区的特产蔬菜基地也已引

26、种栽培。,1.原产地与栽培分布,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2.食用,食用器官嫩荚“绿色金子”的美称。含蛋白质量高,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良好的医保健效用。食用器官嫩叶风味似菠菜,嫩枝似小芦笋,块根可炒食或烘烤,干豆粒的用途类似大豆。,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3.生物学特性,每一花序结荚12个,荚绿色或紫色,长1030cm,每荚有种子520粒。四棱豆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霜冻。生长起始温度为1230。短日照作物,生长初期和晚熟品种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在长日照下营养生长旺盛,不易开花结实。具一定的耐旱力,但不耐长期干旱。比较耐瘠薄土壤,不耐水涝。,

27、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中国广西农业大学已育成两个四棱豆新品种。桂丰-为蔓生型,侧枝36个,豆荚扁平状而不是四棱形,嫩荚肉质肥厚,不易老化,适收期长,运输中荚果翼部不易损伤。对光周期不敏感,春播和夏播均能开花结荚。生长发育所需积温较低,极早熟。桂矮-属有限生长型。分枝力强,呈丛状生长,不需支架。嫩荚绿带微黄,成熟荚黑褐色,荚长18cm 左右。,4.品种,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中国广西农业大学已育成两个四棱豆新品种。,4.品种,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5.栽培技术,四棱豆一年栽培一茬。多在5月播种。四棱豆以种子直播为主,茎蔓和块根也可作为繁殖材料。块根作种时,根头朝上埋

28、入穴内。1.5m宽畦播2行,穴距3545cm;矮生品种1m畦播2行。,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5.栽培技术,。早熟栽培时,育苗苗龄2530d,终霜后定植。3040d 后生长迅速,抽蔓后深中耕12次,促根系生长和根瘤形成。支三角架或四方架,引蔓上架,使蔓叶在架上分布均匀。开花后1215d,豆荚绿色,柔嫩,豆粒未膨大前采收。57d收一次。采收过迟纤维增多,品质下降。也可采收2.53cm长的幼嫩豆荚。落叶后收地下块根。,六、其它豆类简介-(一)四棱豆,六、其它豆类简介-(二)扁豆,六、其它豆类简介-(二)扁豆,六、其它豆类简介-(二)扁豆,六、其它豆类简介-(二)扁豆,品种:特早熟红花扁豆来

29、源:安徽省界首市依丰农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极早熟;从移栽至初收约50天,比常规扁豆提早100天左右上市,产值提高3-5倍。产量高,亩产嫩荚3000-3500公斤。从基部开始结荚,边长边结,主蔓、侧蔓均结荚,并且开“回头花”,同一花序多次结荚;联续采收6个月(只要没有霜冻,还可以继续采收)。品质佳;荚果白绿,光华嫩脆,口感佳,上市受欢迎。全个各地均适宜种植,大棚及陆地栽培均能获得丰产。栽培要点:,六、其它豆类简介-(二)扁豆,品种:特早熟红花扁豆来源:安徽省界首市依丰农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栽培要点:栽培密度:为了抢前期的高价,提高前期产量,栽培密度可加大,亩栽1500-2500株,但中期要间

30、株一半。亩用重量500-800克。播种育苗:请参照当地早春豇豆(豆角)、四季豆的时间播种。大田管理: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参考行株6040厘米。当主蔓长至2尺左右时及时摘心一次,待子蔓(侧蔓)至1米左右时再摘心一次,促发花序,多结荚。,六、其它豆类简介-(三)刀豆,日本娜利那青刀豆 浓绿2号青刀豆 德刀豆一号(矮生型),六、其它豆类简介-(三)刀豆,浓绿2号青刀豆品种来源:山东省莱阳华绿种苗有限公司特征特性:属矮生菜豆,利用日本初绿2号,系统选育而成。株高52cm左右,单株分枝4-6条,主枝分枝都能形成花序,坐生荚角。叶片圆大,叶色浓绿,花白色,种粒白色,荚长10-15cm,粗0.8-0.9cm

31、左右,荚色浓绿,呈圆棍型,属大中品种。单株结荚平均22.8条,产量为1000kg/667m2左右。耐湿耐热性强,生长期短,一般播后47-50天开始收获。结荚集中,适合加工。栽培要点:生长适温为18-25,一年可春秋双季栽培,起垄种植,垄距90cm,每垄双行,墩距40-45cm,每穴三粒。要防止植株弯曲,以引起荚角触地弯曲。,六、其它豆类简介-(四)毛豆,菜用大豆品种:早生大荚毛豆2号早生大荚毛豆1号早生白鸟望引4号特早1号绿宝珠鲁青豆1号早生白鸟毛豆黄籽豆和五月半,六、其它豆类简介-(四)毛豆,菜用大豆黄籽豆和五月半品种来源:优良地方品种特征特性:黄籽豆 株高约50cm,株型紧凑直立,分枝少,

32、结荚多,花白色。早熟,在华北地区夏播生育期(自播种至采收青荚)约70天。五月半株高80cm,株型紧凑直立,有3-4个分枝。结荚多,花紫色。中晚熟,华北地区夏播生育期约90天。栽培要点:,六、其它豆类简介-(四)毛豆,菜用大豆黄籽豆和五月半栽培要点:两个品种适应性均较强,华北地区一般4月下旬-6月上旬均可播种,73cm宽的畦可种2行。为便于夏季排水可采用小高畦,开沟,直条播。667m2用种量约5kg,667m2产青荚500-600kg,适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种植。,第一节 豌豆及其它豆类,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五、其它瓜类简介,第二节 苦瓜及其它瓜类,四、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二、类型与品种,一、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四、栽培技术,一、类型与品种,二、生物学特性,三、栽培季节与茬口,五、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六、其它豆类简介,第三节 彩椒及其它茄果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