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病死率评估方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2413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病死率评估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病死率评估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病死率评估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病死率评估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病死率评估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病死率评估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病死率评估方案.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滋病新发感染、病死率评估方案,目标:到2015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第一部分:艾滋病新发感染评价方案,一、以Workbook估计结果为基础的新发感染人数估计2014年在全国进行二、以病例报告BED检测为基础的新发感染人数估计2014年在全国进行三、以EPP/Spectrum模型为基础的新发感染人数估计2014年在10个省试,(一)以Workbook估计结果为基础的新发感染人数估计,新发感染估计原理与假设,原理

2、:2013年估计现存活人数=2011年估计现存活人数+(新发感染人数-死亡人数)2年新发感染人数=(2013年估计现存活人数-2011年估计现存活人数)/2年+死亡人数死亡人数的推算是该方法的核心内容假设2013年和2012年艾滋病新发感染、死亡数均近似;,公式转换,数据和参数需求,数据需求2011、2013和2015年Workbook估计结果;2010-2015年每年新发现病例报告数据库;主要参数计算程序由性艾中心流病室提供;2014年3-4月各省进行程序测试和使用培训,计算表界面,主要参数,1、两年间现存活病例变化情况:2012年底存活人数(2013年workbook)2010年底存活人数

3、(2011年workbook)病例净流入比例:存活HIV/AIDS的跨省流动情况调整:核实本省疫情估计主要参数的变化,建议用2013年workbook中登记的人群规模对2011年估计结果进行调整,主要参数,2、既往发现病例在疫情估计年份的死亡:以2013年疫情估计为例,用2011年存活病例在2012年发生的死亡,推算2012年存活病例在2013年的死亡参数2012年底存活病例数2011年底存活病例在2012年的死亡比例调整:利用截至2013年6月底数据库进行各年度死亡人数的计算,排除删除病例和重复病例的影响,主要参数,3、当年新发现病例在疫情估计年份的死亡:以2013年疫情估计为例,用2012

4、年新发现病例在当年的死亡,推算2013年新发现病例在2013年的死亡参数预测的2013年新发现病例数2012年新发现病例在2012年的死亡比例 调整:利用截至2013年6月底数据库进行各年度死亡人数的计算,排除删除病例和重复病例的影响,主要参数,4、未发现病例在疫情估计年份的死亡:2013年疫情估计为例参数2012年新发现病例,不同来源病例,首次CD4小于200的构成比2013年1-6月新发现病例CD4小于200的构成比2012年新发现的,未接受ART的病例中,当年发生死亡的比例调整:利用截至2013年6月底数据库进行各年度死亡人数的计算,排除删除病例和重复病例的影响,部分省份新发感染预评估(

5、2010-2013年),2014年监测培训班各省将开展测试和使用,质量控制,审核本省workbook主要覆盖人群是否发生变化;审核本省workbook主要高危人群规模是否稳定;发生较大变化的地区,应利用某一年的规模数(如2013年)对其他年份进行调整2014年各省开展人群规模估计工作,为5年评估提供稳定可靠的人群规模数据,(二)以病例报告BED检测为基础的新发感染人数估计“分层外推法”,基本原理,每年新发现HIV/AIDS中,包含了部分BED判断为新近感染的病例(R);这些BED判断为新近感染的病例(R)是当年新发感染人数(N)的一个概率抽样的样本;通过既往检测史信息和人口学特征的分层,计算每

6、个BED判断为新近感染的病例的抽样概率(权重的倒数1/W);权重(W)的和即为该地区的新发感染人数;,数据需求,2011-2015年6月每年新发现病例数;2011年-2015年6月新发现病例的既往HIV检测史信息2011年7月-2015年6月,新发现病例BED检测结果;,主要参数,新发现病例BED检测结果2011.7月-2012.6月 完成比例34%2012.7月-2013.6月 完成比例84.5%(80%符合要求)每年新发现病例的既往检测史2012-2013年新发现病例,4.4%承认有检测史,不能满足评估需求替代参数:哨点监测中各类高危人群既往检测比例每年病例报告新发现病例数据库新发现病例的

7、年龄、性别、传播途径、首次CD4水平,计算过程,各省下载和保留每年度艾滋病病例报告的历史卡片数据库性艾中心流行病学室提供“分层外推法”计算的SAS程序,并指导各省读取主要估计结果2014年3-4月各省完成程序测试和操作培训,质量控制,3月的监测培训班各省利用现有数据进行测试第一期培训11个省完成测试,其余省份4月初完成BED检测3个省份没有2013年BED检测结果2个省份BED试剂不足既往检测史信息质量不高全国既往HIV检测比例4.4%,部分人群不足1%开展重点核实调查的地区,从8.7%上升到38.6%,2014年新发感染评价工作,指导各省完成基于workbook估计结果的新发感染人数估计指导

8、各省完成“分层外推法”的测试,并改善和提高既往检测史的信息质量;与国际组织合作完成EPP/Spectrum软件的改造和参数调整,第二部分:艾滋病病死率评估方案,艾滋病病死率,定义:当年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中当年死亡人数所占比例分母:当年符合治疗标准人数=年初存活符合治疗标准人数+当年新增符合治疗标准的人数。分子: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人群中当年死亡人数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相对简单,易于理解,结果调整,按年龄构成根据2010年年龄构成对未来5年结果进行标化死亡延迟报告病例使用次年6月底数据库分析上年艾滋病病死率根据既往迟报比例调整死亡人数,病死率统计方法,当年病死率根据第二年6月底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由性艾中心治疗室提供病死率统计程序和统计分析结果,提高死亡相关数据质量,组织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死亡人数、死亡时间及死亡原因数据的准确性,中国HIV/AIDS病死率下降和患者死亡人数增长原因分析,我国HIV/AIDS患者病死率变化趋势,一、非意外死亡者,n=106375,2.未治疗者,n=77730(73.1%),a.未治疗比例,3.治疗死亡,n=28627(26.9%),二、意外死亡者(10.6%)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全国及重点省近三年艾滋病2种病死率计算比较,注:数据来源,2013年6月底疫情库和治疗库,3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