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27275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必修),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请欣赏,思考1,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世界主要的沙漠分布区,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合作 体验 探究,干旱,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你还记得吗?,自主学习2,荒漠化就是土地沙漠化吗?,阅读教材P36,思考3,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有几种?,两种:一是人为原因,二是自然原因,探究,人为原因,一、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正确理解土地退化是什么?,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风力、流水、化学、物理这四种营力过程,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石漠化,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

2、,阅读材料2,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1、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探究1,阅读材料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思考4,1.深居大陆腹地,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降水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多是内流河、冬季有断流现象,植被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草原、草甸草原、戈壁、沙漠,2.荒漠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气候条件,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风力作用强盛,荒漠化,平地沙质沉积物覆盖深厚,物质基础,西北荒

3、漠化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1)深居内陆,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本区的干旱基本条件;2)地表植被稀少、物质疏松物质基础;3)大风吹扬动力因素。,1)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2)过度樵采、放牧、垦殖3)水资源利用不当4)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战争等,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下列哪一地理因素无关()A、地理位置B、地形C、气候D、洋流,D,试一试,探究2,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是什么?,2、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它的成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材料4P38,相同原因: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的方式;不同原因:红色荒漠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

4、用形成,而新疆的荒漠化则是以风力侵蚀为主的。,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该从哪些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探究2,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许多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人类的各项经济活动遵循自然规律,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2、判断:荒漠化地区只会出现在我国的西北部。3、选择题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影响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C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得到了制止 D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环境无关,错误,B,试一试,材料5,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其危害,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

5、的头号环境问题。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约600万公倾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320万公倾是牧场,250万公倾是旱地,12.5万公倾是水浇地,另外还2100万公倾土地退化而不能生产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我国有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同时荒漠化造成地表土裸露,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时间,次数,50YS,60YS,70YS,80YS,90YS,2000,2001,5,8,13,14,23,13,19,

6、20 世 纪,特大沙尘暴,沙尘暴袭击北京,沙尘暴推毁村庄,大约距今三千多年前,欧州一个古老的种族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沿着欧亚大陆桥向中亚迁徙。来到了罗布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并建立了楼兰国。他们之中的另一支,在敦煌、玉门一带建立了大月氏国。在经历了被称为前所末有的繁荣和文明之后,楼兰国却神秘的消失了。被历史学家称为古楼兰文明发祥地的罗布泊,也在三十多年前彻底的干涸了。古楼兰的突然消失,使造就了古楼兰文明的罗布人或称为楼兰人的他们,从此一直追寻着“阿布旦”的去处。他们放弃了古楼兰的废墟逆塔里木河而上,放弃了盐渍的罗布泊,逐水草而行,一代一代定居在被称为水草丰美的“阿布旦”的地方。,古楼兰的消

7、亡,昔日罗布泊,今日罗布泊,二、荒漠化的危害,合作学习:荒漠化到底影响了我们人类哪些方面呢?,1、农业生产方面: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下降2、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社会和相关产业 造成巨大损失3、生态环境方面: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使生态环境更脆弱4、人们生活方面:影响了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防护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面对荒漠化,我们应该怎么办?,三、荒漠化的防治1、世界上的防治荒漠化措施2、我国防治荒漠化,(1)通过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防治荒漠化已

8、成全球行动,(1)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防治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世界防治荒漠化干旱日:6月17日,具体措施如下: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多种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防治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怪柳,狼尾草,建防护林带,乳化沥青固沙,治沙措施,生物治沙,治沙措施,工程治沙,治沙成就一:世界闻名的治沙奇迹:沙坡头“沙逼人退”变“人治沙退”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年降雨量仅

9、180毫米,蒸发量高达3064毫米。沙层厚70100米,世所罕见。其中,流动沙丘占71%,每遇风暴,铺天盖地的黄沙把一切掩盖得无影无踪。以前,沙坡头一年中要刮300多次风,沙暴频繁,平均每10小时便见风沙弥漫;沙丘平均每年移动25米;300年来,腾格里沙漠不断南侵,迫使中卫绿洲后退了7.5公里,2700多公顷良田被沙海吞没。“沙逼人退”,这似乎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现象。黄河的颜色,腾格里沙漠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1958年,穿越腾格里沙漠连接华北与西北的包兰铁路贯通,初期也深受风沙的危害,火车被迫停开等情况时有发生。后来,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找到了综合治理沙漠的方法。,先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

10、1米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ho)、花棒、籽蒿、柠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同时建了4级扬水站,将流经沙坡头的黄河水引到沙丘上,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共由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组成的“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护体系,在沙漠铁路的两侧递次展开,一条护卫着铁路的绿色长廊出现在腾格里沙漠上。包兰铁路得以40多年安全运行,畅通无阻。开垦出2000多公顷沙地,引黄河水栽种了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在铁路边建起了一座沙漠果园。沙坡头每年的风沙日由40多年前的330天减至现在的122天,成为人类治沙史上的

11、奇迹。,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全长四百三十六公里、路宽近八十米、投资二点二亿元人民币的新疆沙漠公路绿化工程完成建设。新疆沙漠公路横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该公路绿化工程自二零零三年开工建设,利用地下水实施滴水灌溉技术在公路两侧种植怪柳、沙怪枣、梭梭等适应沙漠环境的荒漠植物。该工程的完成,将对保护沙漠公路、改善生态环境、拉动新疆南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治沙成就二,治沙成就三,治沙现状 边治理边破坏,材料6,课本P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题,探究3,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1)使周边地区的气候更加干燥;气温的日较差变大

12、;沙尘暴天气的频率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有哪些启示?,(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这里的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说明该地区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殖,要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做到用养结合,不要再犯古人的错误。,探究3,3、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探究3,3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伐、草地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

13、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问题。,4、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探究3,由于原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继续生存,或者在当地继续生存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而自发地或由政府组织的人口迁移叫生态移民。“生态移民”不是“迁移农业”,不是逃避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更好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 危害 治理关系图,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

14、风频繁,干旱自然景观,地表植被呈东西差异河流稀少、多内流河,二大盆地一大高原风蚀地貌、沙漠广布,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生物生产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成因,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措施,危害,连线归纳,荒漠化防治措施,课堂检测:1下列因素不属于西北荒漠化的原因是 A大风频繁 B人口的迅速增长 C大水漫灌 D深居大陆腹地2我国目前荒漠化仍然在蔓延的主要地区是 A水田地区和旱作地区 B旱作地区和草原地区 C河谷地区和草原牧区 D旱作地区和高原牧区3治理荒漠化、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

15、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协调人地关系,B,D,C,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4、5题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C,A,6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正确的是 A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区祼露的地表不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7内蒙古草原载畜量的分布特点是 A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B从西向东逐渐降低 C从南向北逐渐

16、降低 D从北向南逐渐降低8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 调,C,A,D,1、改善耕种方法,减少水土流失,避免过度耕作。3、恢复原來植被;5、牧畜数量与农作物种植均应按环境负荷能力进行。幻灯片 24,具体措施,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30 N,。,土壤性状描述: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红壤通常具深厚红色土层,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红壤亚类分布面积最大;黄红壤亚类为向黄壤过渡类型;,呼和浩特,喀什,呼和浩特,距渤海 千米,喀什,距渤海 千米,距印度洋 千米,560,3510,1870,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是 降水 气候以 河流多为,远离海洋,深居大陆内部,稀少,温带大陆气候为主,思考5,季节性河流,西北地区地形与河流分布,科尔沁草原,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采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