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防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35718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3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吸虫病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血吸虫病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血吸虫病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血吸虫病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血吸虫病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吸虫病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吸虫病防治.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吸虫病防治,凡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一般吸虫为雌、雄同体。寄生在变温脊椎动物的血吸虫也是雌、雄同体。寄生在恒温脊椎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的血吸虫是雌、雄异体,分类上突出其特征,称之为裂体吸虫。在人们习惯上所谓血吸虫即指这一类的裂体吸虫。,据有关报道,可以感染人体的血吸虫有19种之多,但对人体有害的主要有5种即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一、病原学,(一)生活史,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虫交配产卵,卵随血流沉积于肝脏、肠壁血管内和周围组织。分布在肠壁组织的虫卵部分破溃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时卵内已发育有毛蚴,毛蚴在水

2、中孵出并游动,遇到中间宿主钉螺能主动侵入,继续生长发育,经两代胞蚴的无性生殖,形成大量的尾蚴。尾蚴为感染终宿主的阶段。尾蚴自螺体逸出,进入水中,当人、畜生产或生活接触疫水,尾蚴可主动侵入皮肤成为童虫。童虫随血液循环到肝和肠系膜静脉而定居并发育为成虫。雌、雄虫交配产卵进行又一代的有性生殖。,(二)形态,成虫血吸虫生活自然状态为雌、雄合抱。血吸虫为了雌、雄适应血管内生活,它的外观为圆筒状。雄虫:乳白色,背腹扁平,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在腹吸盘后的虫体,其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让雌虫居于其中。大小:平均(1018 mm)(0.44 0.51mm)。体内结构包括肌肉、消化、生殖、排泄-渗压调节

3、及神经5个系统,这些器官埋存网状实质组织中。生殖系统由睾丸、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生殖孔等构成。,雌虫:体型前细后粗,虫体前半为乳白色,后半由于肠管充满着消化和半消化宿主的血液,呈黑褐色。虫体平均大小为(1018 mm)(0.240.30 mm)。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卵黄腺、卵模、梅氏腺、子宫及生殖孔。雌虫的消化系统与排泄-渗压调节系统与上述雄虫相似。,虫卵随粪便排出的日本血吸虫成熟卵为淡黄色,卵壳薄,无盖,略作椭圆形。大小平均为89um67um,有短小的侧刺,但往往被周围的污物掩盖而不易查见。卵壳内有胚膜和活动毛蚴。,毛蚴毛蚴体形为长椭圆形,左右对称。平均大小为9935um。除前端突

4、出的顶突(或钻器)外,体表具有纤毛,由21或22块纤毛板分4横列构成。,尾蚴尾蚴由体部与尾部构成,尾部又分尾干与尾叉。体部大小为(100150um)(4066um)。尾干为(140160um)(2030um)。尾叉伸长时可达5070um。,二、血吸虫病的流行,(一)传播过程,血吸虫的病原体离开感染的机体,经过传播途径再进入易感者体内造成感染的过程称为传播过程。日本血吸虫的传染源(终宿主)除人外,还有众多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如牛、马、驴、羊、猪、兔、沟鼠等42种动物。但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仅钉螺1种,毛蚴只有在钉螺体内才能发育成尾蚴。,(二)我国流行情况,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曾流行于广东、广

5、西、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四川、上海和浙江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18个县(市、区),威胁着1 亿人口。经过50余年来的积极防治,已有上海、广东、广西、福建及浙江等5 个省(市、自治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目前血吸虫病疫情尚未控制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湖沼地区和大山区。其中湖北省25个县。湖南省26个县,江苏省16个县,安徽省14个县,江西省11个县,四川省15个县,云南省3个县。,(三)宁波市流行情况,我市曾有8个县(市)区历史流行血吸虫病,分别为慈溪市、余姚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奉化市和宁海县。50余年来,经过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反复查治传染源为主的综合

6、性防治措施,于1992年全市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了巩固和发展血防成果,达标后继续开展了巩固监测工作。经过监测1995年在奉化市和宁海县发现2处螺点;,2003年象山县和江东区在流动人口的监测中发现2例输入性血吸虫病人。今年又在慈溪市发现2例病例。由于钉镙和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现,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监测工作务必不能松懈,二、血吸虫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一)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鉴别,患者张启连,男,55岁,农民,系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金盆村人,现为象山县浦汇达岭厂职工。2003年7月30日在安徽老家接触疫水后,同年8月16日因头痛、发热、腹泻、咳嗽到象山县台胞医院就诊,体格检

7、查:体温39,肝脏剑下2cm,肋下2cm,质地软。B超检查:肝、脾肿大,右肝见钙化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4109/l,嗜酸性粒细胞63.1%。,月日象山县疾控中心采集血清和大便样本送宁波市疾控中心作化验。结果血清学血吸虫金标试验阳性,大便涂片镜检也找到日本血吸虫虫卵,9月4日又在大便孵化中找到大量毛蚴。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急性血吸虫病。,1、发病前2周到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3、粪便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蚴;4、环卵、血凝、酶标、乳胶等血清免疫反应阳性(环卵试验环率大于等于3%、血凝浓度1:10、酶标反

8、应阳性、胶乳试验大于等于1:10)。具备第一项和第二项者为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加第三项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第四项为临床诊断。,急性血吸虫病易于疟疾、伤寒、副伤寒、肝脓疡、败血症、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相混淆,特别是要注意勿将慢性血吸虫病合并上述疾病时误诊为急性血吸虫病,错误的治疗延误病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在考虑诊断血吸虫病是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伤寒:近年来伤寒亦发生变异,临床表现不典型,稽留热、相对缓脉已趋少见,肥达氏反应抗体不高,甚至完全阴性者可达10%-30%。现主张用酶标法检查血清抗原或检测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与免疫球蛋白G型抗体.急性血吸虫病重型可出现类似伤寒的中毒症状

9、,肥达氏反应也可以增高,但嗜酸性粒细胞与白细胞增高,是急性血吸虫病有别于伤寒。,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合并伤寒者,病情迁延,治疗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伤寒杆菌也钻入血吸虫成虫体内,使抗菌药无效,当血液中抗菌药物浓度下降或消失时,细菌离开血吸虫成虫而进入血液,再次造成对人体致病。近有主张进行一次杀虫治疗,可能有助于病情的恢复。,2.结核病 近年来结合有上升之趋势,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腹膜炎与急性血吸虫病有类似的表现,但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加。3.肝脓疡、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及疟疾发病率已大大下降,也应该重视这方面的鉴别。,(二)慢性血吸虫病的诊断与鉴别,患者黄巾,男,24岁,湖北省公安县

10、埠河镇人,2002年8月来宁波,现为江东区某公司管理人员。2003年9月15日,患者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门诊就诊,自诉半年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小三阳),曾多次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但症状一直未见好转,现感乏力、纳差。看了9月13日宁波日报和晚报的报道后,自行来市疾控中心检查血吸虫病。经采血作血吸虫金标试验,结果为血吸虫病抗体阳性。9月18日,大便孵化找到血吸虫毛蚴。,1、居住在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2、无症状,或间有腹痛、腹泻或血便,多数伴有左叶为主的肝脏肿大,少数伴有脾肿大。3、粪检获血吸虫卵或毛蚴,或直肠镜活检无治疗史者发现血吸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

11、4、无血吸虫病治疗史或治疗3年以上病人,环卵试验环卵率大于等于3%或血凝浓度1:10,酶标反应阳性,胶乳试验浓度大于等于1:10,未治疗或治疗后1年以上的病人血清血吸虫病循环抗原阳性。具备第一与第二者为疑似病人,疑似病人加第三项为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加第四项为临床诊断。,患者冷凤兰,女,41岁,农民,系四川省罗江县人,1999年4月来慈溪市附海镇打工。2003年9月21日去四川老家,10月1日返回。2004年5月12日患者在慈溪市疾控中心就诊,自诉近四年来一直感乏力、纳差、腹痛、脓血便。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小三阳),B超提示血吸虫性肝病,经对症处理,但症状一直未见好转,且

12、近来日益加重。,慈溪市疾控中心了解病史后,马上向宁波市疾控中心报告,并劝说病人到宁波市疾控中心作进一步检查。5月12日下午病人来宁波市疾控中心,经采血作血吸虫病血清学试验,结果为血吸虫病抗体阳性,5月13日大便孵化找到血吸虫毛蚴。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以前未经血吸虫病治疗,鉴于患者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并有反复疫水接触史,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慢性血吸虫病。,1.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大多数有食欲减退、肝区胀痛、明显乏力等表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异常,有助于区别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食欲与肝功能无明显减退,谷丙转氨酶在正常范围。,2 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肠结核。慢

13、性痢疾可凭粪便培养检到痢疾杆菌、阿米巴原虫而确诊;肠结核多继发于肺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因此,常伴有发热等症状,钡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均有助于明确诊断。,(三)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2、临床有门脉高压症状、体症,或有侏儒症或结肠肉芽肿表现;3、粪检找到虫卵,有治疗史者发现活卵或近期变性虫卵;4、血清学诊断阳性,标准参见慢性血吸虫病诊断标准第四点。具备第一与第二项为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加第三项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第四项为临床诊断。,考虑晚期血吸虫病诊断时,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肝炎肝硬化,其病理特点是肝细胞损害和坏死明显,临床上

14、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蜘蛛痔、肝掌、男性乳房肥大较为多间。肝表面可扪及粗大结节,而脾肿大不如晚期血吸虫病明显。,2、原发性肝癌,病理进展迅速,常有发热,体重显著减轻,肝区持续性疼痛,肝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较明显。可出现迅速加重的黄疸和急剧增加的腹水,腹水呈血性。脾一般无明显肿大。甲胎蛋白阳性。肝脏B超检查显示占位性病变,均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3、卵巢囊肿、结核性腹膜炎亦需作鉴别。,四、巩固监测工作,(一)查灭螺工作,(二)报病工作,2003年宁波市卫生局出台了宁波市血虫病报病工作方案。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凡在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中发现疑似血吸虫病人(包括常住

15、人口和流动人口)均要求在72小时内向宁波市疾控中心发出专报卡。,宁波市疾控中心在收到疑似病人后,一周内作出明确的病原诊断。对确诊的血吸虫病人应在24小时内向病人居住地疾控中心发出宁波市血吸虫病人专报卡,该疾控中心收到专报卡后,应及时对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并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以保证对发现的传染源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防止疫情爆发和蔓延。,对发现疑似血吸虫病人,经病原学确诊的单位和医务人员各奖励1000元和200元。对发现的血吸虫病人和疑似病人不报告或不及时转病原学诊断单位确诊,而造成疫情扩散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查处,并追究当时人的行政法律责任。,五、治疗,(一)治疗对象,1、粪检阳性者2、血清学阳性者,(二)治疗药物,吡喹酮是目前唯一用于治疗日本血吸虫的药物,常用治疗急性吸虫病的成人剂量和治程为120mg/kg,6天疗法,且不良反应轻和疗效高,在血吸虫病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