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送别贬谪诗.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40211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9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送别贬谪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诗词鉴赏送别贬谪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诗词鉴赏送别贬谪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诗词鉴赏送别贬谪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诗词鉴赏送别贬谪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送别贬谪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送别贬谪诗.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千里烟波,天涯此时,别离贬谪诗鉴赏,思考:别离诗蕴含的情感有哪些?,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李端 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赞扬深厚的情谊,豁达的胸襟,对友人的劝勉,离别时的悲伤,1.杨柳: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2、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思考:别离诗常见的意象有哪些?,亦称“杨花”、“柳絮”,由于“柳”、“留”谐音,又因旧时别离,多在渡头,多种柳树,因此,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2.灞陵桥:灞陵行送别 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鹂歌愁绝不忍听。,思考:别离诗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又称“灞上”、“灞水”。唐代西安的灞陵桥,

3、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人就把“灞陵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3.春草、芳草: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思考:别离诗常见的意象有哪些?,这一意象在中

4、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4.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思考:别离诗常见的意象有哪些?,水可以象征友情之“深”,水流又可象征友人乘舟,渐行渐远,故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5.送别之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横塘,陆上送别:亭、长亭。水上送别:南浦、渡头。,贬谪诗蕴含的情感,1.流露遭贬后壮志难酬的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2.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3.表现寄

5、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别离贬谪诗常用的表现手法,1.比兴手法:例如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2.写景手法、作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3.借古咏怀,借古讽今。,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别离贬谪诗常用的表现手法,1.比兴手法:例如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2.写景手法、作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3.借古咏怀,借古讽今。4.直抒胸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别离贬谪诗常用的表现手法,1.比兴手法:例如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2.写景手法、作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3.借古咏怀,借古讽今。4.直抒胸臆。5.对比:今昔进行对比。,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注】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别离贬谪诗堂上练习,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

7、,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诗中“红叶青山水急流”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色?与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否和谐?请对这一手法对表现思想内容的好处作简要评析。,(1)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2)这里是借美好的秋色反衬别离之悲,以乐景写哀情,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别离贬谪诗课后练习:A层,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8、。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分),(1)抒发了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2)第一层: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第二层: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别离贬谪诗课后练习:B层,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1)第一首诗“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第二首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岁月蹉跎、历史变迁的感慨。(2)这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了傍晚送别时的伤感画面: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白云悠悠、流水潺潺,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人生历史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