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修辞.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4066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下册修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修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修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修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修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年级下册修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年级下册修辞.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进修辞王国,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常用的修辞手法。,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比喻的基本结构为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用来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是、成了、似的等)。注意:1、被比喻的事物(甲)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乙)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2、必须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相似的特点。,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句,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C、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D、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2、 E、桑娜静静地听着,他好像看到了渔夫拖着渔网站在她面前。F、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 蓬松的球儿。,填空,1、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这句话把()比作()。比喻词是()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这句话用()比喻()。比喻词是()3、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这句话把()比作()和(),比喻词是()。4、小姑娘的心灵像()一样纯洁。5、平静的湖面,犹如()。,二、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感情、思想、神态、动作、语言等。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如:“河水唱着欢歌,

3、流进稻田,流进菜园”。运用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活泼生动,富有情趣。,改为拟人句,1、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2、河水哗哗地流着。3、小草发芽了。,窗外,风吹翠竹,翠竹唱起了歌。,河水快乐地唱着歌儿。,小草探出了头。,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例: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例如: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啄木鸟像医生一样在给树治病。(明喻)啄木鸟成了医生。(暗喻),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比喻句:1、甲和乙必须是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拟人句:1、拟人这种写法,把事物写得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

4、说话,能行动,简直和人一模一样。2、一般情况不出现比喻词。,例如: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拟人),三、夸张,从数量上进行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程度上进行夸张。如: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象半天里起了一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夸张就是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作必要的扩大或缩小,以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度。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怎样写夸张句,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1、

5、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改为夸张句,1、这间房子真小。2、教室里很安静。3、我的心很痛。4、天气真热呀!,这间房子如巴掌一般大。,教室里静得连绣花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我的心如刀割一般痛。,天气热得就要把人烤熟了。,四、排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且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当。例:“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五、对比

6、,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准确运用对比,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对比可分为两种:两体对比。一体两面对比。,1、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等等。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句中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的对比,说明两种人的不同生命价值和人们对两种人的不同评价。,2、一体两面对比,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物说理说得透彻、全面。例如: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7、。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赞扬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六、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内容从事物的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对比和

8、对偶的区别:,(1)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2)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3)有的对比也是对偶(即反对),就意义内容说是对比,就结构形式说是对偶。,七、设问八、反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如:为什么桑娜要抚养西蒙的孩子?不为什么,这完全是发自她善良的本质。反问是明知故问(问而不答,答案在问句中。)如:“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反问,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运用这种修辞方法,起加强语气,增强表达的效果的作用。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9、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设问,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设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的群众。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变化。但设问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反问和设问的

10、区别:,(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句号改为问号;2、添加疑问词:“难道吗”“怎么呢”;3、肯定变否定或者否定变肯定!,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问号改为句号;2、去掉疑问词:“难道吗”“怎么呢”;3、肯定变否定或者否定变肯定!,改写句子,1、这种病毒并不可怕。(改反问句),难道这种病毒可怕吗?,2、难道刘翔不是世界冠军吗?(改陈述句),刘翔是世界冠军。,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2、难道他们不比你的珠宝更贵重吗?3、浪费时间难道不

11、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2、狡猾的狐狸不得不放弃追逐小兔的机会。3、这么重的东西,我拎不动!4、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九、引用,引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都叫引用。引用包括以下两种:直接引用 间接引用,1、直接引用,一般在引用部分的前面或后面说明其出处来源。例如: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2、间接引用,一般不说明出处,直接把引文组织到文章中去,使之浑然一体。例如: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

12、,让你感觉到像是走近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使用引号应注意:引用原话一定要用引号,概述大意就不使用引号。,读成语、辨修辞,岁月如流 归心似箭 冷若冰霜()一步登天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比喻,夸张,拟人,按要求写句子。,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_。(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3、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4、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_;一会儿_;一会儿_。(排比句)5、树叶很绿。(改为夸张句)6、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一条玉带,天空中的明月

13、像个大圆盘。,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讨论着问题.,飘来一只狮子,跑来了一条小狗,变成了猎人,树叶绿得要流出汁来。,高粱弯下了腰。,7、任意写一个排比句,突出教师的伟大品质。,老师像春蚕,吐丝不止无私奉献;老师像阳光,给予我们身心的温暖;老师像大树,荫庇我们茁壮成长;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一)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

14、暇的翡翠。(),比喻,拟人,排比 比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8、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9、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夸张,设问,反问,对偶,比喻,反问,10、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11、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12、芦苇

15、,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13、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拟人,拟人,比喻,夸张,14、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1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16、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17、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18、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设问,反问,比喻,拟人,对偶,1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2、姑娘一

16、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23、蟋蟀在平台上弹琴。()24、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拟人,夸张,对偶比喻,拟人,拟人,比喻,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26、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2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28、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9、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30、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拟人,比喻,夸张,比喻,拟人,比喻,31、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3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3、山风梳理

17、着他蓬乱的头发。()34、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35、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36、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反问,夸张,拟人,比喻,比喻,设问,37、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3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52、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4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41、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42、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比喻,排比 拟人,对偶,比喻,拟人,排比,4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18、44、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45、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4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拟人,排比,比喻,反问,47、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48、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4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5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51、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

19、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设问,排比,反问,对偶,夸张,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9、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10、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11、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12、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13、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20、。(改为夸张句):14、蝉儿很爱鸣叫。(改为拟人句):15、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16、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17、他十分愤怒。(改为夸张句):18、降落伞在天空飘荡。(改为比喻句):19.小明跑得很快。(改为夸张):20.桃花红了。(改为比喻):,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少先队员黄远明把盲人叔叔扶过了马路。2、清洁工人把一堆堆的垃圾清理干净了。3、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4、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5、这个淘气的孩子把家里的饮料都喝光了。,被字句改为把字句:1、北京城被我和爸爸逛遍了。2、我的脚被新鞋磨破了。3、哨棒被武松丢在一边。4、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5、数学课本被小华拿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