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的制定.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43155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标准的制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质量标准的制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质量标准的制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质量标准的制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质量标准的制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标准的制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标准的制定.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标准的制定,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的制定,体现中药的特点要脱离化学药品单一成分定性定量的模式,要体现复杂体系整体控制的设计思想,逐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组分测定及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要提高中药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要注重中药安全性检测方法和指标的建立和完善,,(一)鉴别试验验证:重现性、专属性和耐用性方法:显微鉴别、理化鉴别与色谱鉴别,制定的色谱鉴别方法应能反映该药的整体特性,1、显微鉴别应选择容易观察、具有鉴别意义的专属特征列入标准。下列情况的药材,应尽量规定显微鉴别:药材组织构造特殊或有明显特征,可

2、以区别外形相似或破碎不易识别的类似品、伪品;或某些常以粉末入药、而又无专属性理化鉴别方法的药材,尤其是毒性或贵重药材。成方制剂显微鉴别,原则上应对处方中所有以粉末投料的药材逐一进行研究,选择特征性强、与处方中其它药味无交叉干扰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所收载的特征应明显、易于检出。,2、理化鉴别对于不易达到专属性要求的一般理化鉴别、荧光鉴别及光谱鉴别,一般不宜采用。,3、薄层色谱鉴别优点:薄层色谱可将中药内含成分通过分离达到直观、可视化,具有承载信息大、专属性强、快速、经济、操作简便等,可作为中药鉴别的首选方法。,(1)尽量采用以对照品和对照药材或对照提取物同时进行对照。不宜采用Rf值表述色谱行

3、为。(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应尽可能除去干扰色谱的杂质,同时方法要尽量简便(3)为了使图谱清晰,斑点明显,分离度与重现性符合要求,应根据被测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展开剂及显色方法等色谱条件。确定供试品取样量、提取和纯化方法、点样量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对照物质,确定对照物质用量、浓度、溶剂、点样量等。(4)考察温度、湿度。(5)一般预制的商品薄层板。不同品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应考察。,4、液相色谱鉴别(1)色谱条件优化:色谱柱、流动相、检测器、系统适用性试验(2)确定供试品取样量,提取和纯化方法,稀释度、进样量;对照物质用量、浓度、溶剂、进样量等。5、气相色谱鉴别:同HPLC,6、DNA分子标记

4、鉴别 DNA分子标记鉴别是指通过比较药材间DNA 分子遗传多样性差异来鉴别药材基源、确定学名的方法。适用于采用性状、显微、理化以及色谱鉴别等方法难以鉴定的样品的鉴别,如同属多基源物种、动物药等的鉴别。7、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二)检查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与纯度限度“收集多批次样品,根据实测数据制定限度,(三)、含量测定1、测定成分的选择2、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选择 3、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内容要求4、含量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要求,1、测定成分的选择选择相应的专属性成分、活性成分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避免选择无专属性的指标成分或低活性的微量成分,应首选样品中原含成分,避免选用水解成分作为测定指

5、标。当单一成分不能反映该药的整体活性时,应采用多成分或多组分的检测方法。,2、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选择(1)提取条件:考察不同溶剂、提取方式、时间、温度。(2)分离纯化条件:液-液萃取及聚酰胺、氧化铝、硅胶、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纯化方法,并提供方法选择的依据及相应的研究数据。,3、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内容要求,(1)容量法主要用于含矿物类药材的含量测定,常用中和法、碘量法、银量法、络合量法等。应注意对样品必要的处理、破坏,取样量应满足精度要求,消耗滴定液控制在1020ml;确定滴定液、滴定度及指示剂等,指示剂对终点变色应敏锐、易观察、无其他颜色干扰。(2)重量法(3)氮测定法主要用于含较多蛋白

6、质或氨基酸中药的含量测定常量法或半微量法,中国药典附录收载。,3、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内容要求,(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对光有吸收或通过加入一定的显色剂后有吸收的单一成分或类别成分的含量测定,常用对照品比较法和比色法。中药成分复杂、干扰因素不易排除,成分含量变化幅度大,因此吸收系数法一般不宜采用。建立方法时应确定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选择最佳的测定波长,配制供试品溶液时,提取、转移、稀释次数应尽量少;取样量应适宜,一般吸光度应在0.3-0.7之间。,3、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内容要求,(5)薄层色谱扫描法应选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荧光的化学成分,需要显色后进行扫描测定的成

7、分一般不提倡使用该方法。应优化选择供试品提取与纯化方法;供试品取样量应能使被测成分的含量在对照品高低浓度的范围内,并注意避免点样量超载。应优化选择薄层色谱条件,如薄层板型号(注意对不同厂家及不同批号的薄层板进行分离效果比较)、薄层板的预处理、展开溶剂、展开条件、检视条件、扫描条件等。要关注实验环境(例如,温度、湿度)对结果的影响,对温、湿度敏感的品种应将温、湿度要求列入标准正文。计算方法一般采用线性回归二点法或多点法校正多项式回归计算。,3、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内容要求,(6)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操作简便等,中药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测定方法有内标法和外标法,一般

8、首选外标法。流动相组成可采用固定比例(等梯度洗脱)或按程序改变比例(梯度洗脱)。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蒸法光散射检测器(ELSD)、质谱检测器等。建立方法时应以二极管阵列检测或质谱检测对所测定的样品峰进行单一性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列入起草说明中。,3、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内容要求,(6)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被测成分的性质选用适宜的色谱柱,一般首选C18柱,注意色谱柱的性能、适用范围、适宜的pH值范围等。优化色谱条件,如色谱柱、流动相组成及比例(尽量避免使用缓冲溶液)、洗脱程序、检测波长等;确定系统适用性试验参数(理论板数、分离度等)。选定供试品取用量、提

9、取及纯化方法(采用超声处理时,应规定超声功率、频率,必要时注明超声温度),稀释体积、定容体积等;选定对照品溶液配制用溶媒、配制浓度、配制方法等。,3、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内容要求,(7)气相色谱法 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测定方法有内标法、外标法,中药含量测定首选外标法。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质谱检测器(MS)等。建立方法时可选择填充柱或毛细管柱,一般中药测定宜选用毛细管柱;选用毛细管柱时应考察确定毛细管柱种类、柱长、内径、膜厚度等;选用填充柱应考察确定固定相种类及涂布浓度。,3、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及研究内容要求,选择进样口温度、柱温(若为程序升温应

10、确定初始温度、程序升温速度、达到温度、保持时间等)、检测器温度、分流比、理论板数等有关参数。采用内标法时,应选定适宜的内标物质及校正因子的测定方法,内标物质的峰应能与样品中的被测成分及杂质峰达到较好的分离。采用外标法定量时,为保证进样误差符合规定,宜采用自动进样,提高进样重复性。选定供试品取量、提取及纯化方法(采用超声处理时,应规定超声功率、频率,必要时注明超声温度),稀释体积、进样体积等;选定对照品溶液配制用溶媒、配制浓度、配制方法等。,4、含量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要求,试验结果的精密度要求如下:(1)容量法,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2%;(2)重量法,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

11、于3%;(3)氮测定法,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3%;(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照品比较法,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2%;比色法不得大于3%;(5)薄层色谱扫描法,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5%;(6)高效液相色谱法,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2%;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时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5%;(7)气相色谱法,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2%。,六、方法验证1、准确度实验,其回收率的测定结果应在95%105%范围内,其中对于一些前处理较复杂的方法,其回收率的测定结果可在90%110%范围内;准确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5%;2

12、、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3%;3、专属性实验(制剂)以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试验,其含量测定数值应小于同样条件下供试品测定数值的5%。,一、中药材与饮片经验、显微、理化鉴别区别同类相关品种或可能存在的易混淆品种。对无专属性、重现性差的项目,尽量不予收载一般理化鉴别、光谱鉴别方法很难符合专属性的要求,因此,除矿物药材及炮制品外,原则上不予采用。TLC具有专属性强、快速、经济、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GC与HPLC一般用于薄层色谱分离度差、难以建立有效鉴别方法的样品,其条件一般不能采用与含量测定相同的色谱条件进行,,HPLC可用于药材的特征或指纹图谱鉴别。当药材存在

13、易混淆品、伪品而显微特征或薄层色谱又难以鉴别时,可考虑建立药材的特征或指纹图谱鉴别。制备供试溶液的基本原则是代表性和完整性。样品的制备必须能够充分保留样本的基本特性,并尽量使药材中的某类特征成分较多地在特征或指纹图谱中反映出来。特征或指纹性:10批,指认其中3个以上的有效成分、特征成分或主成分并对其比例作出规定。对色谱峰个数及指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作出规定。,(六)、检查如产地加工中易带进非药用部位的应规定杂质检查;易夹带泥沙的须做酸不溶性灰分检查;一般均应有水分、灰分检查;栽培药材,还应提供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等研究资料,必要时在正文中做相应规定;易霉变的品种应增加黄曲

14、霉毒素检查;某些品种还需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浸出物用于尚无法建立含量测定,或虽已建立含量测定、但所测定成分与功效相关性差或含量低的药材和饮片,,(七)、含量测定,1、测定成分的选定1.1 应首选有效或活性成分,如药材、饮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应尽可能选择与中医用药功能与主治相关成分。1.2 为了更全面控制质量,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测定2个以上多成分含量,一般以总量计制订含量限度为宜。,(七)、含量测定,1、测定成分的选定1.3对于尚无法建立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或虽已建立含量测定、但所测定成分与功效相关性差或含量低的药材和饮片,而其有效成分类别又清楚的,可进行有效类别成分的测定,如总黄酮、总生物碱、

15、总皂苷、总鞣质等的测定;含挥发油成分的,可测定挥发油含量,(七)、含量测定,1、测定成分的选定1.4某些品种,除检测单一专属性成分外,还可测定其他类别成分,如五倍子测定没食子酸及鞣质;姜黄测定姜黄素及挥发油含量等。1.5 应选择测定药材、饮片所含的原形成分,不宜选择测定水解成分。1.6不宜采用无专属性的指标成分和微量成分(含量低于万分之二的成分)定量。,(七)、含量测定,2、方法3、验证4、含量限(幅)度的制定应根据药材、饮片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般应根据不低于10批样品的测定数据,按其平均值的20作为限度的制定幅度,,(七)、含量测定,4、含量限(幅)度的制定方式:有效成分下限。有毒成分上限。

16、所测定成分为有毒成分同时又为有效成分时必须规定幅度。如马钱子:“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士的宁应为1.20%2.20%”。凡含有两种以上的有效成分,而且该类成分属于相互转化的,可规定二种成分之和,如苦参:“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不得少于1.2%”。,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1、挥发油和油脂:系指压榨或提取制成的油状提取物。2、粗提物:系指以水或醇为溶剂经提取制成的流浸膏、浸膏或浸膏粉。3、有效部位、组分提取物:系指含有一类或数类成分的有效部位或组分,其含量应达到50以上。4、有效成分提取物:系指有效成分含量达到90以上。,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鉴别提取物因为已经不具备原药材形

17、态鉴别的特征,所以除应符合总论中的鉴别要求之外,还应建立特征或指纹图谱。原药材与提取物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有效成分提取物,应对主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进行系统研究,讲清化学组成,并设相关物质检查,其要求同化学药原料药。,三、中药成方制剂,鉴别方法应尽量与其药材质量标准的鉴别方法相对应,理化鉴别应选择专属性强、反应明显的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等鉴别方法,必要时写明化学反应式。一般用于制剂中的矿物药或某一化学成分的鉴别,尽量避免用于中药复方制剂中共性成分的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三、中药成方制剂,薄层色谱鉴别使用对照药材应保证药材的主斑点在样品中均有对应的斑点(可参照制法对药材进行前处理),供试品色谱中不能只有对

18、照药材色谱中的12个次要斑点相对应。尽可能采取一个供试液多项鉴别使用的薄层色谱方法,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简便实用的目的。,三、中药成方制剂,特征或指纹图谱鉴别应同时建立药材、中间体的相应图谱。原药材、中间体、成方制剂特征或指纹图谱应具相关性,药材图谱中的特征或指纹峰在中间体和制剂的色谱图上应能指认。应采用对照品或对照提取物作对照物。对色谱峰多的样品,对照品最好能设立23个,以便与对照图谱定位。特征或指纹图谱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峰应予以编号,对色谱峰个数及指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作出规定。,5、检查(1)、制定制剂通则项下各剂型规定的检查项目的限度值,如相对密度、pH值、乙醇量、总固体、软化点、

19、黏附力、折光率、喷射速率、喷射试验、注射剂有关物质、注射剂安全性检查等。(2)、明确各品种需规定的检查项目,如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有毒有害物质、有机溶剂残留量、树脂降解产物检查等。(3)、药典未收载的剂型根据剂型和用药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4)、浸出物测定(5)、含量均匀度检查:单一成分的制剂或中西合方制剂中的化学药应检查含量均匀度。(6)、含有毒性药材的制剂,原则上应制订有关毒性成分的检查项目,以确保用药安全。(7)、生产过程可能造成重金属和砷盐污染的中药制剂,使用含有矿物药、海洋药物、地龙等动物药及可能被重金属和砷盐污染的中药材生产的中药制剂,应制定重金属和

20、砷盐的限量检查。其方法应采用铅、镉、砷、汞、铜检查法,(8)、中药注射剂应制定铅、镉、砷、汞、铜检查项,含雄黄,朱砂的制剂应采用专属性的方法对可溶性砷、汞进行检查并制定限度,严格控制在安全剂量以下。(9)、使用乙酸乙酯、甲醇、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媒萃取、分离、重结晶等工艺的中药制剂应检查溶剂残留量,规定残留溶剂的限量,检测方法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残留溶剂测定法”方法检查。(10)、工艺中使用非药用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的制剂,应控制树脂中残留致孔剂和降解产物。根据吸附树脂的种类、型号规定检查项目,主要有苯、二甲苯、甲苯、苯乙烯、二乙基苯等。检测方法、分析方法验证与“有机溶媒残留量”项下相同。,6、含

21、量测定(1)、测定成分的选定应首选制剂处方中的君药、臣药、贵细药及毒性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如处方中君药、臣药、贵细药及毒性药的有效成分不明确或无专属性方法进行测定时,也可选择组方中佐、使药或其他能反应药品内在质量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若处方中含有化学药成分应进行含量测定。,如被测成分与其他性质相近的成分难以分离或提取分离方法过于繁琐,可以测定相应成分的总量再以某一主成分计算含量。为了更全面控制中药制剂质量,可以分别测定二个以上单一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可以测定单一有效成分后再测定其类别成分总量,如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鞣质等。,尽量与药材测定成分相对应,以便更有效的控制质量。系列品种的质量标准应尽可能统一,如选用相同的检测方法及指标。天然产物中相互转化的产物可分别测定,以总量制定限度。如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以总量计算。测定成分应注意避免测定分解产物、不稳定成分、无专属性成分或微量成分。,(2)、含量限度的确定含量限度应根据中药制剂实测结果与原料药材的含量情况确定。尽可能多的测定数据才有足够的代表性,至少应有10批以上样品与原料药材数据为依据,一般原粉入药的转移率要求在90%以上。有毒成分及中西药复方制剂中化学药品的含量应规定上下限,上下限幅度应根据测试方法、品种情况、转移率及理论值确定,一般应在5%20%之间,并在安全有效范围内,制定上下限应有充分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