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定.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44199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定.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效应,本章结构,重点,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一)再生产的定义: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生产过程,一、再生产的含义与类型,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外延式,内含式,规模,再生产,(二)再生产的类型,、简单再生产的含义: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特点:没有进行资本追加,全部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都用于个人消费。,假定:,第一年投资100万,m/:100%,V:20万,C:80万,再假定:,生产周期为1年,C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产品中,m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第一年末:,产品80c+20v+20m=120,第二年

2、初投入100万,第二年末:,第三年初投入100万,产品80c+20v+20m=120,假定:某资本投资100万,一年 100 80C+20V+20m=120,二 年 110 88C+22V+22m=132,三年 121 96.8C+24.2V+24.2m=145.2,10,10,8c,2v,11,11,8.8c,2.2v,V:20万,C:80万,再假定:m/为100%,生产周期为1年,C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中,积累率50%,2、扩大再生产的含义 再生产过程在更大规模上进行。特点: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资本追加到原资本中,使其规模扩大。,3、简单再生产和

3、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扩大再生产中包含着简单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基础。,简单再生产中包含扩大再生产的因素?,扩大再生产的积累来自简单再生产,?,原有生产能力的维持、更新,往往伴随积累,?,生产是为了消费。人类为了提高消费水平,必然要不断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原有生产规模能否维持直接影响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4、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形式,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即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的办法实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

4、和效率,即挖掘企业生产潜力、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来实现。,物质资料再生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内容,再生产,统一,二、简单再生产的内容,生产关系再生产,(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作为再生产,一方面,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成员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下一个再生产过程能顺利进行,又不断生产出与下一次再生产过程的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二)资本价值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揭示出的资本价值再生产的主要特点:、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举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一 100 80c+20v+20m=120100 80c+20

5、v+20m=120三 100 80c+20v+20m=120,m的积累,、全部资本的价值都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举例:原资本100,一 100 80c+20v+20m=120 100 80c+20v+20m=120 100 80c+20v+20m=120四 100 80c+20v+20m=120 100 80c+20v+20m=120,100m,消费,六 100 80c+20v+20m=120,(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生产关系是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结成的,这种关系必然在物质资料生产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一、扩大再生产的源泉,1、扩大再生产的含义和特征概念:扩

6、大再生产是生产规模在扩大了的基础上进行。特征: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积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举例:某资本投资100万,m/=100%,积累率50%,一 100 80C+20V+20m=120,二 110 88C+22V+22m=132,三 121 96.8C+24.2V+24.2m=145.2,10,10,8c,2v,11,11,8.8c,2.2v,结论: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实际上就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用,从而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这一实质,在

7、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把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剥削范围和剥削程度,实际上是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m的一部分,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活劳动,以榨取更多m。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积累,国家和企业集体所拥有的资本量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长远利益越有保障。,2、资本积累的实质,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竞争规律的要求,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扩大生产规模,也就要求资本积累,资本雄厚,竞争易获优势,同等m/条件下,资本规模越大,m量越多,三、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一)当剩余价值量一定时积累的量取决于剩余价

8、值分割为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剩余价值,积累,消费,二者此消彼长,(二)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一定时 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此,一切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数量。主要是: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m=m/v,m/越高,同量V获m越多,资本积累量越多。,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等量资本可以购买更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更多剩余价值,更新的新设备效率更高、价格更低廉,不增加投资即可实现超额(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个人消费资料更廉价,消费基金减少,直接增加积累量,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100,80c

9、,20v,50 劳动资料 可使用10年,30 劳动对象 1年(一次)耗费,投入,100,实际耗费,每年所费资本为5,30,20,55,转移的价值随产品的销售回收,而劳动资料继续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无需把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即提供的是无偿服务。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大,二者的差额也相应增大,劳动资料提供的无代价服务就多;当劳动资料的价值转移完毕,劳动资料仍可使用,劳动资料更是提供的无偿服务。,举例,所费资本,4、预付资本的多少,C=C+V,m=m/v,其他条件不变时,预付资本总量多,其中的可变资本就多,产生的剩余价值就多。,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效应,一、资本积累的一般社会经济效应(一)资本规模增大

10、,资本增大的基本形式,资本积聚,资本集中,某资本投资100万,m/=100%,积累率50%,一 100 80C+20V+20m=120,二 110 88C+22V+22m=132,三 121 96.8C+24.2V+24.2m=145.2,10,10,8c,2v,11,11,8.8c,2.2v,1、资本集聚,(1)概念: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前例,(2)限制资本积聚的因素,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社会资本分散程度,2、资本集中,方式,吞并,联合,大鱼吃小鱼,(1)概念:把许多已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一个较大的资本。,(2)资本集中的实现方式,3、积聚与集中的关系,资本

11、增大的基本形式,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积聚为集中创造条件,集中加速积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也有区别。,联系:,区别,集中,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不增加社会资本的数量,积聚,受社会财富增长和资本分散 程度的限制,增加社会资本的数量,自我积累,不涉及其他资本,涉及两个或以上的资本,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用公式C V表示。,资本,物质,Pm/A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C/V,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反映,1、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二)资本的有机构成,注意: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不一定都是技术构成变化引起的;不同生产部门的

12、资本有机构成,存在“自然”的差异。,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大C比重提供条件,生产力的发展,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提高,2、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趋势:提高,?,答案:,不断改进技术装备C比重不断增大,(三)相对人口过剩的形成,相对人口过剩定义: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因在于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相对人口过剩及形成原因,?,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V比重减少对A需求减少,举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形成两种对立趋势,A供给增加,资本,由1200积累到2400,+20,随着积累的进行,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日益地绝对增加。,妇女和儿童加入,农

13、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加入,破产的中小企业主(资本家)加入,?,答案:,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V比重减少对A需求减少,A供给增加,相对过剩人口,小结: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其实质:相对过剩。,2、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必要条件),(1)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成就业竞争,资本家可以借此加大对在业工人的剥削。,?,流动的过剩人口:转岗期间的状态,潜在的过剩人口:表面有工作,实际劳动不足,停滞的过剩人口:没有固定职业的人,3、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二、资本积累规律(一)资本原始积累及其作用资本

14、原始积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的最初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是指通过暴力手段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强行分离的过程。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其典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马克思,(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作用,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逐渐发展为社会化的大生产,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私有化程度不断提高,构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矛盾,(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两极的积累:,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财富的积累,贫困的积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无产阶级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份额逐渐下降,(四)社会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的增加和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