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运动过程中 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第一节 赛前状态,一、概念: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二、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以及物质代谢加强等。三、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自然条件反射。四、赛前状态的类型(一)准备状态;(二)起赛热症;(三)起赛冷淡。五、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及调整(一)影响因素:1、枢神经系统兴奋性;2、思想问题。(二)调整方法:1、运动员应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端正比赛态度;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3、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4、按摩;5、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第二
2、节 准备活动,一、概念: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二、目的:在赛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身体练习,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正式比赛或训练作好机能上的准备。三、准备活动的类型(一)一般性准备活动;(二)专门性准备活动。,四、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一)提高代谢水平和升高体温 1、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及舒张的速度,提高肌肉及韧带的伸展性。2、可增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机体物质代谢水平。(二)增加氧运输系统的功能 克服呼吸、循环等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输氧能力。(三)提高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 专门性准备活动可使运动条件反射联系多
3、次接通,从而提高相关中枢间的协调性。(四)调整赛前状态 五、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及影响因素(一)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痕迹效应。(二)影响准备活动的因素:时间、强度、与正式比赛之间的时间、内容等。,第三节 进入工作状态,一、概念: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二、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一)物理惰性:指人体所必须克服的物理惯性。(二)生理惰性:指人体机能提高的难易程度。1、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反射活动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1)内脏器官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2)内脏器官受神经体液的调节。三、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一)运动项目;(二)训练水平;(三)运动强度;(四)赛前状态
4、;(五)准备活动。,四、极点(一)概念: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二)原因: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五、第二次呼吸(一)概念:“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躯体性和植物性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得到恢复,机体不良的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的现象。(二)原因:1、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2、“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减慢,需氧量减少。(三)意义: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机能活动开始进入到稳定状态。,第四节 稳定状态,一、概念: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机能活动保持在一个相
5、对较高的稳定水平。二、分类:根据摄氧量与需氧量的关系。1、真稳定状态:其特点是摄氧量满足需氧量。2、假稳定状态:其特点是需氧量大于摄氧量。,第五节 运动性疲劳,一、概念: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二、疲劳的分类(一)根据其发生部位:1、中枢疲劳;2、外周疲劳。(二)根据产生疲劳的主要器官:1、骨骼肌疲劳;2、心血管疲劳;3、呼吸系统疲劳。(三)根据运动方式:1、快速疲劳;2、耐力疲劳。(四)根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1、整体疲劳;2、局部疲劳。,三、疲劳产生的机理(一)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由能源物质耗竭造成的。(二)堵塞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运
6、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的。(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血液中 PH 值下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破坏以及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造成的。(四)保护抑制性学说:认为疲劳是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五)突变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展一般是在能量消耗及兴奋性衰减过程中,为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存在的一个运动能力急剧下降阶段。(六)自由基损伤学说:由基导致细胞结构破坏、功能下降。,四、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产生的原因(一)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下降、磷酸肌酸耗竭所致;(二)短时间、次最大强度运动时: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大量堆积、pH值下降的原因;(三)
7、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时:血糖浓度下降、内环境稳定性失调等因素有关;(四)静力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性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等因素有关。五、疲劳产生的部位(一)中枢性疲劳1、概念:指发生的脑至脊髓部位的疲劳。2、表现:(1)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2)运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二)外周性疲劳 1、概念: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肌细胞膜、细胞器和肌肉收缩蛋白等部位的疲劳。2、表现:(1)神经肌肉接点;(2)细胞膜;(3)收缩蛋白,六、判断疲劳的方法(一)骨骼肌疲劳测定 1、肌肉力量:(1)握力及背肌力;(2)呼吸肌力量。2、肌肉硬度:疲劳时肌肉硬度增加。3、肌电图:积分肌电图下降,振幅增大,频率降低
8、,电机械延迟延长等现象。(二)心血管疲劳测定 1、血压体位反射:血压体位反射是反映植物性神经调节能力的指标。,2、心率:(1)基础心率;(2)运动中心率;(3)恢复期心率。3、心电图:运动疲劳时心电图的 ST 段下移、T波下降或倒置,常出现肌电干扰。(三)感官及神经系统疲劳测定 1、皮肤空间阈;2、闪光频率融合阈;3、反应时;4、脑电图。(四)主观感觉判断(RPE)(五)教育学观察,第六节 恢复过程,一、概念: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及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二、恢复过程的阶段划分(一)运动时恢复阶段: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机能下降。(二
9、)运动后恢复阶段: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明显占优势,机能回升。能(三)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有的水平。三、超量恢复的特点:(一)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量越大,物质消耗的越多,超量恢复越明显,但出现的时间延迟;反之,超量恢复不明显,但出现的时间较早。(二)不同能源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快慢也不同。,四、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一)活动性手段 1、整理活动;2、积极性休息。(二)营养性手段:安排合理的营养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恢复。(三)睡眠:睡眠时机体能量消耗较少,代谢活动以合成代谢为主。(四)中医药手段(五)物理手段: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洗浴等医学和物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