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5117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园四大要素之理水.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之理水,班级:环艺801班组员:张之舟 张群惠 俞珏琳指导老师:周祎铭,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水在中国艺术,文学,风水中代表相当多的涵义,因此如何让水在园中常保流动,随四季有不同的景观,乃至于假山小瀑的意境和音乐效果,都是理水方式所重视的。,理水的概念:,园林理水:原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今泛指各类园林中水景处理。在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中,水和山同样重要,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园林建筑来组景,是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流动的、不定形的,与山的稳重、固定恰成鲜明对比。水中的天光云影和周围景物的倒影,水中的碧波游鱼、

2、荷花睡莲等,使园景生动活泼,所以有“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之说。园林中的水面还可以划船、游泳,或作其他水上活动,并有调节气温、湿度、滋润土壤的功能,又可用来浇灌花木和防火。由于水无定形,它在园林中的形态是由山石、驳岸等来限定的,掇山与理水不可分,所以园冶一书把池山、溪涧、曲水、瀑布和埋金鱼缸等都列入“掇山”一章。理水也是排泻雨水,防止土壤冲刷,稳固山体和驳岸的重要手段。,1.溯源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五要素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文王修建的“灵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引渭水为池,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水景园兰池宫;汉代的“铜龙吐水”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水景;唐代的曲江,更

3、是开中国公共园林之先河;明末计成的造园名著园冶则总结了造园中的理水原则:“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历代诸子百家、文人墨客对水的论述与观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水文化。,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韩诗外传中云:“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智者;重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漳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此智者所以乐水也。”文中认为水有智慧,通晓礼义,有勇敢的气概,了解自己的命运所在,具备高尚的品德。水的这些品格,正迎合了文人士大夫追求雅量高致

4、的心理特征。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曲水流觞”、“寄情山水”这样的娱乐活动。更在“高山流水”、“春江花夜”.“雨打芭蕉”等著名古乐中,极尽音乐之能事,阐述自然山水之美。画鉴中也有“意中有水,方许作山”之说,强调了水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位置。不仅如此,古人对水的哲理性还有很深的认识,如“滴水穿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文字,都 阐明了古人对水性格的理性认知。中国诗歌崇尚自然美,形成以“自然”为宗的诗歌美学,其中不乏 描述自然水景的名篇佳句。许多园林 以再现诗意中的自然水景为主题,诗 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赋予了水更深的 文化内涵。,2.水的文化意境,(1)水型美“

5、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家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延而为溪,聚而为池”,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2)动静美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杭州有一私家园林,取名为“鉴止水园”,也是源于对园中静水的描述。古典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有的园林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引来飞瀑自银河”,形成瀑布景。还有的利用容器蓄水,放于高处,

6、形成人工瀑布与叠水,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3)水声美“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如泉滴潭池,正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流水潺潺使人感到平和舒畅:“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空雷”的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到情绪激昂。(4)映射美 画坛中有“画水不画水”之说,意即画水应靠周围景物的倒影为其增色。同样,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园林利用水映射成景的手法多样,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映射出风的存在牙口原有水面的宁

7、静:“赤鱼戏水”、“碧波荡漾”映射出环境色和池中色:“波光粼粼”映射出光的存在:“潺潺流水”映射出地形的起伏;而“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所描述的冰雪场景,则映射出季节的变化。,3.水的特性与理水手法,在园林设计中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变化不大,多以静态的水出现,如湖泊、池水、水塘等。设计中常用曲桥、沙堤、岛屿、汀步分隔水面;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以山石、树木、花草倒影水面;以芦苇、莲荷、茭、蒲点缀水面。一般构成安静的风景区,形成青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意境。现代园林中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多以动态的水出现,如溪流、喷泉

8、、泻流、涌泉、叠水、水梯、水涛、水墙等。当你看到那千变万化的喷泉、壁泉,定会信心百倍;当你看到和现代化建筑相适应分布于街头、公园、广场等的叠泉、水涛等,定会为它的雄伟壮观所折服。颇具现代气息的园林水景设计,以人工造景为主,融自然为一体,水态变化多样,创造出的是新颖奇特、气魄宏大的景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由于建筑、山石、树木的点缀和组合,象一件件艺术品,极富诗情画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在水体的设计上接近自然,突出意境,以曲径通幽为胜,有不尽深远之意。特别是小中见大造园手法的运用,更让人有一种景点丰富,愈达愈深的感觉。而现代园林中,水的设计则偏重布局和气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9、利用现代化的造园手法,在天然水面的基础上用人工雕凿,或依山的走向;或依地形地势;或依园林建设的需要,建成规则式的喷泉、壁泉,模拟自然的瀑布、涌泉等;或利用声、光、电进行控制,豪华壮观。现代园林中的水景设计表现比较直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心潮澎湃的感觉。,园林理水艺术,(1)导向作用。又叫引导作用,一个景区内各个景点以水面、水系相连接,游人顺着水的方向欣赏美丽的景色。(2)分隔作用。为避免单调,不使游客产生平淡的感觉,常用水体分隔成不同情趣的观赏空间,拉长观赏路线,丰富观赏层次和内容。(3)点缀作用。一个水面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水体的设计使整个景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水的

10、点缀使景色更加迷人和多姿多彩。(4)倒影作用。水面可以产生倒影,由于水的深浅不同,水底及壁岸的颜色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倒影。当水面波动时,会出现扭曲的倒影,水面静止时则出现宁静的倒影,水面产生的倒影作用,增加了园景的层次感和景物构图完美性。(5)基底作用。大面积的水面,可作为池岸和水中景物的基底,从而产生天空及远景的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6)连接作用。水面可以连接众多景点,产生整体感,使散落的景点统一起来。(7)综合作用。利用整体的小环境设计手法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和引导、分隔与倒影等园林作用综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令人预想不到的景观效果。,水的作用,在古代园林理水方法中一般有三种

11、:1.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 以掩映,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 象。2.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架曲折的 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如 此则可增加 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 之感。3.破。水面很小时,可用乱石为 岸,并植配以细竹野藤,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 审美感觉。,古代园林理水方式,1.泉瀑 泉源的处理,一般都作成石窦之类的景象,望之深邃黝暗,似有 泉涌。2.渊潭 小而深的水体。岸边宜作叠石,光线宜幽暗,水位宜低下,石缝 间配置斜出、下垂或攀缘的植物,上用大树封顶,造成深邃气氛。3.溪涧 泉瀑之水从山间流出的一种动态水景。溪涧宜多弯曲以增长流 程,显示出源远流长,绵延不尽。4.河

12、流 河流水面如带,水流平缓,园林中常用狭长形的水池来表现,使 景色富有变化。从纵向看,能增加风景的幽深和层次感。5.池塘、湖泊 指成片汇聚的水面。湖泊为大型开阔的静水面,园林中的 湖,因其相对空间较大,常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岸线模仿自然 曲折,作成水湾、半岛,湖中设岛屿,用桥梁、汀步连接,也是 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法。6、其他 规整的理水中常见的有喷泉、几何型的水池、叠落的跌水槽等,多配合 雕塑、花池,水中栽植睡莲,布置在现代园林的入口、广场和主要建筑 物前。,现代园林模拟理水方式,西方园林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自然风景园的路子走下去。同时由于在风格追求、设计理念上的相似,从17世纪起英国园就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1772年东方造园艺术泛论在欧洲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布朗是英国造园家中第一个重视水的作用的,他设计的园林常以湖泊为园子的中心,追求明亮开阔、宁静亲切的感觉。在园林设计的实践中他们还发展了一种叫“HaHa”的 人工沟渠,将园林的边界化为无形,并延 伸了景观视野,类似于我国园林中利用水 来借景并增加空间的层次,使空间更加深 远。,西方园林的理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