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方案(汇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5188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方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工挖孔桩方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工挖孔桩方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工挖孔桩方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工挖孔桩方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方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方案(汇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工挖孔桩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Xo地上12层,首层层高6.0米,为架空层,层高2.9米,总高度45.75米。工程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局部框支转换),基础原设计为人工挖孔桩,后因地质情况复杂,现更改为钻孔桩或冲孔桩(当钻孔机遇见难于施工的地质情况时使用)。第二节编制依据1、XXXXXXX工程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通知单。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o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4、XXXXXXXX编制的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三节施工部署一、质量目标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严格执行IS09001:20

2、00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要求。二、工期目标按本工程总体施工方案中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三、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本工程的施工组织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派专业岩土工程师作为施工负责人,对工程的质量、技术、安全、进度和成本实行高效益、高标准的组织、协调和管理。项目部组织结构图详见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第四节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熟悉和掌握有关的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资料。2、根据桩位设计图建筑坐标、高程控制点标高进行轴位放线,定出桩位并固实。随后检查,复核各桩位轴线设计参数,做好验收准备。3、材料、人员、机械设备、各种工具应提前进场准备好,临

3、水、临电设施架设或铺设完成。4、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浆池、浆沟开挖工作。施工污水须经沉淀池处理后,才可排入市政管道。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二、钻孔桩施工1、施工工艺及流程成桩工艺采用正循环泥浆护壁成孔方法。二次换浆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22Omm导管。其施工流程为:场地平整一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一护筒埋设一钻机就位、孔位校正f钻进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f第一次清孔换浆一终孔验收一第二次换浆清孔一下钢筋笼和钢导管一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养护。2、制备泥浆及使用结合场地土层情况,制备膨润土泥浆,其综合性能指标应满足:比重L1L15,粘度1015S,含砂率6%,胶体

4、率95%。同时做好泥浆的现场管理工作,浆液不得外溢,以免污染施工场地。勤清浆池,保证泥浆的正常使用以及泥浆质量。在容易产生孔内事故的淤泥及砂层中,应预配好掺入适当外加剂的优质泥浆用于维护孔壁稳定。3、埋设护筒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简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o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rn,其上部宜开设2个溢浆孔。护筒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1.0m。4、成孔及两次清孔钻进时应根据土层情况加压,开始应轻压力、慢转速,逐步转入正常,一般土层用钻具钢绳加压,不超过10KN;基岩中钻进为1525KN;钻机转速:对合金钻头为180rmin;钢粒钻头100rmino同时,在松散土怪中钻进成孔,

5、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为确保钻孔垂直度,在钻具中应加设扶正器。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或护筒周围冒浆时,应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钻进至设计孔深,要吊紧钻具,慢速回转,使泥浆循环进行清孔。导管应下到钻孔底部进行,清孔后要求孔底沉渣厚度50,泥浆比重1.25,含砂率W8%,粘度28S5、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采用预拌粒,硅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选用的含砂率宜为4045%,坍落度1822cm,初凝时间不少于12小时。本工程水下聆强度等级:C256、水下硅灌注施工水下聆灌注是成桩过程的关键工艺,施工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做好准备工作和落实了技术措施后,才能开始灌注。灌注前,导

6、管的下入深度应使导管的下端与孔底的距离能压出隔水栓为原则,但不得大于0.5m。首斗聆灌注量应计算准确,保证导管埋入硅中0.81.2m。灌注校过程,应紧凑、连续不断地进行,技术人员应及时测量孔内建端面高度,以正确指挥导管提升和拆除。最后一次灌注於量,应高出桩顶,标高LOlI1,桩顶标高以上的浮桩凿除后再施工承台。每根桩的灌注时间按初盘碎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应记录在案。同时,每根桩的的质量应符合图纸设计和设计变更通知单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要求。7、钢筋笼制安钢筋笼制作质量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范GB50204-2002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

7、的钢筋笼才可入孔内。松保护层厚度应为70mmo为确保舲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外侧每隔3m环向绑接4个导向混凝土块。钢筋笼在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不得强行插入和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安装可用小型吊运机具或起重机吊装就位。对直径和长度大的钢筋笼,可分节制作和安装,且在每节主筋内侧每隔5m设一道井字30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分段吊入孔内,并在孔口与上一段接驳,焊接部位需错开,且符合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O三、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1、施工工艺及流程成桩工艺采用冲击成孔方法。灌注水下校采用220mm型导管。施工工艺流程是:场地平整一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一护筒埋

8、设一钻机就位、孔位校正一冲击造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一清孔换浆一终孔验收一下钢筋笼和钢导管一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养护。2、泥浆制备及使用结合场地土层情况,制备膨润土泥浆,其综合性能指标应满足:比重1.1L15,粘度1015S,含砂率6%,胶体率95%。同时做好泥浆的现场管理工作,浆液不得外溢,以免污染施工场地。勤清浆池,保证泥浆的正常使用以及泥浆质量。在容易产生孔内事故的淤泥及砂层中,应预配好掺入适当外加剂的优质泥浆用于维护孔壁稳定。3、埋设护筒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o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其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护筒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L

9、Onu4、成孔及清孔当冲孔机就位后,调整冲击钻头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开始低锤(小冲程)密击,锤高O.40.6m,并及时加块石与泥浆护壁,直至孔深达护筒正点34m后,才加大冲程,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各阶段土层冲程控制在0.94m内。冲孔时应及时用抽渣筒将孔内残渣排出,每冲击l2m应排渣一次,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同时,在钻进过程中每l2m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情况,如发现偏斜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观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要求孔底沉渣厚度50mm,泥浆比重CL25,含砂率W8虬粘度W28S。5、水下混凝土与钻孔桩施工

10、相同。6、水下松灌注施工与钻孔桩施工相同。7、钢筋笼制安与钻孔桩施工相同。四、成品保护1、已完成的桩,不允许车辆或钻机从邻近经过,以免造成孔壁塌方情况。2、桩芯硅浇筑完成,在聆终凝后,应及时进行浸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五、技术资料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整理,归档各种技术资料,办好各种签证,以备查。每根桩必须有三组试件。第五节施工进度计划先施工1-23轴桩,以确保地下室土方开挖提前进行。施工进度计划见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横道图和网络图。其中工期不变,但开工日期按2003年2月26日开始计算。第六节施工平面图一、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二、供水、供电平面布置

11、图详见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供水、供电平面布置。第七节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机具及检测试验设备的选用及材料进场计划公司本着合理利用资源,节约使用劳动力原则,安排计划本工程各时期的劳动力、机械、材料用量的需要。主要劳动、施工机具、材料用量及进场时间见下各表。、主要劳动力用量计划表项目工期(天)人数时间进场退场桩基工程(123轴)2310020XX-XX-XX20XX-XX-XX桩基工程(2329轴)2210020XX-XX-XX20XX-XX-XX二、主要施工机具及检测试验设备计划表序号机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单位功率进场时间1舲输送泵HBT60C台1IlOKW20XX.XX.XX2风镐支2020X

12、X.XX.XX3空压机KY-80台130KW20XX.XX.XX4插入式振捣器JQ221-2支61.IKW20XX.XX.XX5电焊机XD1-185台412KVA20XX.XX.XX6潜水泵QY-25台502.2KW20XX.XX.XX7水准仪S3-d台220XX.XX.XX8经纬仪J2台220XX.XX.XX9检测工具多功能套220XX.XX.XX1050m钢尺GB10633-89把320XX.XX.XX11舲试件模151515cm组2520XX.XX.XX12回转钻机天津一型台520XX.XX.XX13冲击钻机GZ-30台320XX.XX.XX第八节质量保证措施一、开工前,应做好施工图预审

13、会审工作。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内容,对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三、施工过程中,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四、按图纸要求专人放线,施工前组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机械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的要求作交底,施工过程的监控作出明确的要求。五、认真进行原材料检验,材料进场要有产品质量出厂合格证。按规定抽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六、现场应严格执行配合比配料,聆试块要按规定进行养护并按期送试验室试验。七、施工过程由主管施工员对主要轴线、位置、标高、尺寸等进行复核校对,经

14、复核校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八、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记录和整理有关资料。九、施工过程中,切实执行工人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施工员、质安员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并做好记录。十、项目经理部每星期检查一次,并开例会总结施工质量情况。十一、公司有关部门经常进行质量检查,落实各项工作。十二、钢筋应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规范抽料并经复核,严格按抽料单制作。安装应保证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接头位置及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根数应符合规范要求。十三、桩身浇注时严格控制校坍落度。十四、严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第九节安全保证措施及管理安全保证措施1、工地建立以项

15、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责任小组和安全检查轮值小组,做好安全知识学习工作。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跟鞋进入。3、严禁酒后操作,上下井孔时必须系好安全带。4、全部供电线路必须有系统地架设,从配电箱接出的照明、电动小工具线路应采用电缆离地架设。5、电器设备必须按规定接地接零、制箱要设在离地面1.5M高处,装设要牢固可靠,制箱应加锁。6、要做到一机一闸制,防漏电开关,不能一制多机,每闸制旁应标注该闸制的地段或机械设备名称、使用功率。均配铁制开关箱,并按“三相五线制”架设线路。7、每日检查一次全部机械设备的接地电阻,并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16、施工现场必须有各种防护设施和警示牌、安全标志均不得任意拆除和随意移动。所有机具应有防雨措施和接地接零措施,在潮湿环境下操作的手动工具,电源线必须采用电缆。8、在现场堆放的材料和设备要整齐有序,不使用的设备和机具以及废料要及时清理,保证通道畅通。9、加强消防保卫工作,所有进出人员必须佩带胸卡,工地入口应坚持每天24小时的值班制度,谢绝外来人员进场,以确保安全。10、严格执行“十项安全生产措施”。11、开工前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特别是对机械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机械性能良好,方可开工。第十节文明施工措施建立健全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组织,由项目经理总负责,施工班组设兼职管理员。施工现场内应对施工设

17、备、材料堆放、场地道路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做好泥浆的现场管理工作,浆液不得外溢,以免污染工地。污水须经沉淀滤清后才可排向市政管道。工地大门(出入口)设置洗车及三级泥浆沉淀池,保证车辆外出不污染路面。各项文明施工工作应严格按照XX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若干规定”执行。第十一节工期保证措施本工程分工阶段开挖施工,我们将抓住如下几项控制措施:一、根据总体控制计划、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分解,编制详细的周施工计划。实行信息监控,及时调整部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每一阶段的计划如期实施。二、定期召开每周生产例会,加强与各单位协调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三、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减

18、少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返工。四、加强劳动力管理,及时组织劳动力进场,合理安排各班组的工作面。五、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流水式施工。六、及时编制材料的需用量计划及采购进场计划。七、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八、各工种由专业的熟练工人进行施工,分区段全面铺开施工。九、质量检查员要随施工班组认真检查,不出现返工现象,确保施工顺利。十、实行流水施工方法,实现均衡的流水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十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测量方案1.1.1 况北京XX科研实验大楼工程位于北京市XX区XX路XX号,地处三环以外o建筑场地面积176Im可,首层面积1809mW,总建筑面积29052mW,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

19、环形车道),主楼地下2层,地上16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筒体结构。建筑物檐高59.65m,总高度为65.40m;室内外高差450mm,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51.70m。主楼:基础为平板筏基,埋深一10.75m,C15混凝土垫层100mm厚,底板150Omm厚。1层、2层、3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X43.96m,4至16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X35.90m,内设四部电梯,两座楼梯。裙房即地下环形车道,为旋转式坡道分上下层,共两座,坡度为i=9.12%,旋转外墙外半径10.46m,内墙内半径为5.74m,底板厚250mm,顶板厚250mm,墙厚260mm,出口设防倒塌棚架。1.1.2

20、的布置及施测2.1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IO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由于汽车坡道后期施工(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南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原有混凝土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2.2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2.3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2.4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轴,(轴用于地下)、轴(轴用于地下)及北侧汽

21、车坡道过圆心的南北向、东西向为控制轴。2.5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1、BM2(西侧)及BM3(北侧)三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冻土层0.5m以下。2.6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2.7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2.8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1.1.3 各控制线的放样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DM-A5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

22、见第四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3.1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他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3.2 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他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3.3 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他细部轴线。3.4 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

23、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人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3.5 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轴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3.6 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0.5m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

24、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3.7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05m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3.8 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贴砖控制校核。3.9 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1.1.4 商程点放样程序4.1 基础工程4.2 地下结构工程4.3 地上结构施工各层在竖向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建筑+O.5m水平控制线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筑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4.4 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

25、放二次结构位置线一砌二次结构一抄测建筑0.5m线控制标高-共他项目施匚1.1.5 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5.1 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89)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5.1.1 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20m1/7000(相对误差);20m3对于轴线小于3mm5.1.2 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W3mm。5.1.3 标高小于士5mm。5.1.4 垂直度层高成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5.2 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5.2.1 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5.2.2 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

26、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5.2.3 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5.2.4 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5.3 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5.3.1 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5.3.2 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5.3.3 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5.3.4 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5.3.5 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1.1.6 量与变形观测6.1 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6.1.1 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

27、观测。(1)沉降观测的目的:1)检查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2)检查工程设计、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3)为有关地基基础及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经济等反馈信息。(2)沉降观测的基本内容:1)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2)地基回弹观测;3)地基分层与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4)建筑物本身的沉降观测。6.1.2 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如表2-1所示。表2-1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程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二等0.50.3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0

28、.30(n为测站数)6.1.3 沉降观测点设置:在主楼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6.1.4 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6.1.5 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6.1.6 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6.1.7 沉降观测操作要点、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沉降观测的操作要求,是“三固定”:a.仪器固定,包括三脚架、水准尺;b.人员固定,尤其是主要观测人员;c.观测的线路固定,包括镜

29、位、观测次序。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以后每年1次,直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一般为五年。6.1.8 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具体详见沉降观测施工6.2护坡桩的位移观测6.2.1 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IOm左右),并在护坡桩基坑一侧50O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经纬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别其变形位移量。6.2.2 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于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0.5m。6.2.3 变形点观测频率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

30、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6.2.4 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7 .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7.1 控制测量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的叙述中进行。7.2 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7.3 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7.4 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7.5 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7.6 施工测量记录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OI-51-2003)要

31、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内容和数量多少组成一册或若干册装订。施工测量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红线桩坐标及水准点通知单;(2)交接桩记录表;(3)工程定位图(总平面、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建筑场地原始地形图);(4)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5)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及验收单;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ol-51-2003)中施工测量记录;(7)必要的测量原始记录;(8)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9)沉降变形观测资料。8 .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8.1 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表22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测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电子经纬仪DJD2台12光学经纬仪TDJ2E

32、台2工程3自动安平水准仪DZS3-12开工4激光垂准仪口ZJ3台1即组5红外线测距仪ND3000台1织进6钢卷尺50mm把2场7.5m把125.0m把207水准标尺5m根18.2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表23姓名齿位名称资格XXX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XXX专业质检员持证XXX测量技术员持证XXX测量技术员持证XXX测量工持证9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9.1 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9.2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9.3 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33、。9.4 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9.5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9.6 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9.7 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10 .测量管理制度10.1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0.2 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及公司技术部制定的计量器具管理实施细则。10.3 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10.4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位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10.5 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10.6 经常与专业测量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上。10.7 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保证完好状态。10.8 有关外业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10.9 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10.10 必须全心全意为施工单位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