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59950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德阳市东电外国语小学幼儿园王微国庆小长假在家里认真拜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地发现。读完这本书不仅提高了我的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现摘录几则事例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心得:收获一: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薄”作者在孩子4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家里专门一个小本子名叫“记功薄”一专门记孩子做的每一件好事,例如:“收好玩具”、“扔垃圾”、“自己编故事”、“学会认钟表”等等,每一件事后并配有一朵小红花。读到此处我不得不感叹作者的良苦用心:(一)孩子受到表扬有荣耀感。(二)通过

2、这种正面强化的方式实际在提醒孩子今后还继续坚持这种好习惯、学习正能量。(三).孩子因为高兴所以经常情不自禁的去翻看小本子,翻看的过程也是促进孩子认字的过程。而有些家长急于改掉孩子的不良习惯,在设立“记功薄”的同时还设立了“记过薄”以期待孩子完美无瑕。殊不知这样做只能是负面强化孩子的不良习惯。我们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我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我们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我们到底想强化什么,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欢的还是反感的,他对儿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激励的还是抵消的,是眼前的还是长远的,是高尚的还是庸俗的?不思考这些,只凭情绪和习惯做事,不但达不到目的,更可能从根

3、本上破坏目的。同样,我们教学中对待幼儿又何尝不是?我们作为家长、老师经常坚信一个信念:孩子不批评不成器,批评对孩子起激励作用,要不然现在长在蜜罐中的孩子,都飘飘然、极端自负。我们总觉得如果自己不说,不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殊不知,在我们不断地批评、指责中孩子的自尊心不断受到伤害、自信心不断受到打击,孩子会越来越向反方向发展,因为批评、指责的的过程就是我们家长、老师不断在强化孩子缺点的过程。这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薄”,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们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收获二:小孩子小时“打地

4、滚”解决方式想必每位家长都经历过孩子小时“打地滚”的经历。有小部分家长、多数长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会屈服、顺从孩子,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今后继续“打地滚”这一不良习惯。还有一部分家长心理明白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孩子,采取了连哄带吓的方式:如打骂孩子、假装离开、丢弃孩子等方式。这样做虽然能制止孩子“打地滚”的行为,但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让孩子有不安全感。而作者的正确做法是:像平时看孩子玩沙子一样若无其事地等着,沉着气、不着急,待孩子不哭了,用商量的口气问“咱们走吧”?读到此处,我心灵为之一震,现在的孩子都是几代人宝贝一个,不是小少爷就是小公主,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不也是宝贝着吗!尽管我内

5、心知道要坚持住,不顺从孩子,然而在实际较量中我总是输的,为此我很苦恼,常常扪心自问:难道我是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吗?看完这一章节后我反思到:一是我没能沉得住气,因为害怕孩子心理会有阴影,二是怕孩子会有更逆反的心理,所以无奈之下只好迁就、顺从孩子。现在想想自己有时候的处理方式还是欠妥当的,没有坚持原则。看完这本书后,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作为家长、老师一定要沉得住气、冷静的处理孩子的问题。古语说得好“静能生慧”不冷静往往会失去理智。对孩子的问题往往也就不能客观、公正的去处理、思考。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会遇见很多班主任,但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班主任。随着工作的需要我也越来越多的阅读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和身边的人聊得更多的是孩子教育的话题,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位用心教育的妈妈。正如冯校长说过:国家与国家的较量其实也就是母亲与母亲的较量。推动摇篮的手也就是推动世界的手。但愿我们每一位妈妈能首先成为自己孩子的好老师、好班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