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分享会模板.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2134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分享会模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分享会模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分享会模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分享会模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分享会模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分享会模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分享会模板.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嘉园社区巨才读书分享,分享人:薛春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徐光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个最美家庭构建成了文明、和谐的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好,社会风气才会好。良好的家风家训需要科学教子的方法来实施。今天与大家分享一本科学教子的书籍,怎样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观念从小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答案就在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科学教子图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本书的作者徐光亚在解释这部作品时说:“妈妈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者和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最深远。在家庭教育中,妈妈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是

2、微乎其微。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以妈妈为榜样模仿效法,这事出于他们对妈妈天然的崇敬。作为母亲拥有同一个名字妈妈,也拥有同一种责任当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未来!,与许多家教图书相比,这本书有几个不同的特点: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

3、子。,经典语录:1.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通过打骂来促成孩子学业进步,结果只能让孩子对学业产生厌恶;用打骂来让孩子听话,孩子只会变得更加逆反固执;用打骂让孩子做个好人,孩子只会在责难下心理扭曲变态。2.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某种能力为目的。凡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

4、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3.用繁重的作业把孩子的肢体固定在板凳上,固定在书桌前。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会“厌学”。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4.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5.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

5、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也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家长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没有家长的改变,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比如,你想让孩子多读书少玩游戏,就把孩子硬从电脑前拉开,塞给他一本书,告诉他要多读书少玩游

6、戏-这样做其实更破坏了他读书的兴趣,强化了他对游戏的欲望。,6.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哪怕有的孩子永远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永远有“像牛顿一样”的毛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孩子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人的丰富性。牛顿如果整天因为不注意生活小节挨训,他还能是牛顿吗?爱迪生如果整天被苛责,他还能是爱迪生吗?人的不足有各种各样。这肯定和我们的教育有关,应该是无意中包办了不少本该由她自己干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关,每个人的能力和弱点不一定表现在哪方面。我们意

7、识到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尽量接受,另一方面是尽量帮助她克服弱项。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全书分七章: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

8、。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们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脚的教育。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不该再接受20世纪父母那种煞费苦心却失败的教育。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是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