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182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摘要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难度较大。目前淋巴瘤的诊断主要基于细胞形态学(cellmorphology)、细胞免疫学(cellular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4大类检查。其中,分子检测是诊断淋巴瘤尤其是疑难病例的重要手段。基于肿瘤组织的所有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癌变细胞这一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利用细胞克隆性分析来辅助进行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诊断。由于99%B细胞淋巴瘤和94%T细胞淋巴瘤分别伴有免疫球蛋白基因和T细胞受体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因此免疫球蛋白

2、基因或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分子检测可作为克隆性分析的方法之一。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编写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基于临床常用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淋巴瘤基因重排相关工作原理、方法及手段进行了相关阐述,以进一步指导与规范我国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工作的进行。正文淋巴瘤主要发生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类,临床表现为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差。我国2020年HL新增病例6829例,死亡2807例;NHL新增92834例,死亡54351例。NHL依据细胞类型不同分为T细胞NHL(占10%20%)和B细胞NHL(占80

3、%以上工既往我国的多中心数据研究中指出:HL患者占所有淋巴瘤病例的构成比为8.54%,NHL在所有淋巴瘤病例的构成比为87.69%,B细胞NHL与T/NK细胞淋巴瘤的构成比例约为3:1。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指出,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分别是B、T淋巴细胞的主要特征,可用于协助鉴别淋巴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性与多克隆性,以及鉴别无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诊断的淋巴瘤,是对形态学和IHC检查的重要补充。2021年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也明确指出淋巴瘤中抗原受体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对于精确诊断疾病、指导规范治疗必不可少。一、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ISE检测原理淋巴细胞的Ig和T

4、CR的基因结构是由可变区(V)、连接区(JX多变区(D)及恒定区(C)组成,基因重排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淋巴细胞早期发育时,B细胞中的Ig基因和T细胞中的TCR基因发生特定Jl质序的重排,形成V-(D)-J片段,使每个淋巴细胞都有独特的重排形式,这保证了正常免疫反应中抗原受体的多样性。但当淋巴瘤发生时,人体就会失去对某个基因重排细胞的控制,该细胞就会出现不可控制性、单克隆性的增生。恶性肿瘤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克隆起源,因此淋巴细胞克隆性的评估可以支持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结果。同时有5%10%的淋巴恶曲中瘤病例诊断较为复杂,需要通过Ig和TCR基因克隆性彝林佥测来辅助诊断。

5、1 .基因重排的模式(1)三B淋巴细胞中Ig基因由2条相同的重跳IgH)和2条相同的轻链(IgVIg入)构成。重链的V区由V、D、J片段编码,而轻链的V区由V和J片段编码。每个B淋巴细胞可以表达多种类型的重链,但只能表达1种轻链即Ig域Igo在基因重排的过程中,首先是IgH基因中D和J基因片段重排形成D-J基因片段,接下来V基因片段与D-J基因片段重排形成V-D-J基因片段;随后IgK中的V和J基因片段开始重排形成功能性的IgKB;若这一步未构建出功能性的Ig三,B细胞则启动下一步程序:IgAS因的V和J基因片段重排,形成Ig入链。(2)在T淋巴细胞中,存在4种TCR蛋白单体分别为(TCRA(

6、TCRB)、(TCRG)和b(TCRD)蛋白,它们可以形成2种亚型的TCR即TCRY济口TCRo每条TCR链也经历了类似Ig的重排方式。TCR的重排过程从TCRD基因中的D-J和V-DJ重排开始,然后是TCRG基因中的V-J重排,其目的是构建合适的TCRY浚体;当无法构建时,T细胞中的TCRB基因将继续进行D-J和V-DJ重排,最后是TCRA(V-J重组)重排,从而构建出TCRa受体。2 .重排检测的体系建立:目前主流的克隆性重排检测方法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它是利用合适的引物与基因片段结合,通过扩增以及对产物的分析才佥测出Ig/TCR基因的重排状态;其优点是速度快、所需DNA质量低

7、、灵敏度高。当前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是基于BI0MED-2体系建立起来的。该体系目前已被临床广泛接受和认可,成为淋巴瘤重排检测的金标准。BIOMED-2体系设计包括VH-JH、DH-JH、IgIgATCR仅TCR乂TCR6、bd-1-Ig和bd-2-IgH等多组引物,同时利用异源双链分析或基因扫描分析对PCR产物进行分析,检测其是否存在克隆性重排。利用基因扫描法可达到0.5%1.0%克隆淋巴细胞的灵每嬷,快速且简单,比异源双链分析更加灵敏。BI0MED-2体系基本可以覆盖所有B细胞和T细胞克隆性重排状态,对于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也适用。二、病理应用与临床意义1 .鉴别增生淋巴细胞的良恶性:基因

8、重排结果呈多克隆性通常提示为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而单克隆性则通常提示为肿瘤性增生。这一特性可以用于辅助鉴别淋巴细胞增生的良恶性,同时也可以用于检测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灶。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结果显示单克隆性,并不代表一定是肿瘤,一些良性或病毒感染性病变也可以表现出单克隆性增生,因此,病理诊断需要结合形态和免疫表型综合评判。2 .鉴别肿瘤T/B谱系:对于确诊为淋巴瘤的样本,可以利用淋巴瘤基因重排来明确肿瘤细胞的谱系来源;检测到Ig基因重排通常提示为B细胞淋巴瘤,检测到TCR基因重排则通常提示为T细胞淋巴瘤。但需要注意的是,Ig和TCR基因重排并不是B细胞和T细胞所特有的,部分肿瘤仍有跨谱系重排的发生

9、。3 .辅助鉴别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关系:Ig/TCR基因重排检测能够辅助明确复发肿瘤与原发肿瘤的克隆性关系;如果两者重排模式相同,则考虑复发肿瘤与原发肿瘤存在克隆性相关性;如果重排模式不同,则认为复发肿瘤为第二原发。三、样本类型及处理1 .样本的前处理:针对送检的样本病理科需进行准确有效的前处理如固定、脱水等,方能保证后续检测的精准进行。针对整体前处理流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针对临床送检的经手术切除的淋巴结组织病理科接收标本后需在剖开后进行固定。常规淋巴结最大径不超过1.5Cm时对半分开即可,如出现肿大或体积较大的淋巴结时应保证切开后的淋巴结厚度不超过0.3cm,同时尽量剔除周围脂肪组织。

10、(2)送检的待测组织整体固定时间(取材前固定+脱水机固定)不得超过30h0(3)组织进入脱水机后,脱水机的固定温度不得超过37,时间不得超过3ho同时脱水机内相应的脱水液温度不得超过37,石蜡温度不得超过62oCe(4)在节假日等非工作日,脱水组织可分别停留在95%n、100%工、100%11乙醇中。2 .不同类型样本的处理方式:(1)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建议样本离体30min内及时取材固定,采用3.7%中性甲醛溶液固定,通常固定液是组织体积的10倍。一般室温下活检样本固定612h,手术样本固定1248h,大样本应切开充分固定。由于保存环境及保存时间会导致DNA片段化,建议石蜡组织18-25保存

11、,原则上使用3年以内的石蜡组织进行检测,以保证提取样本DNA的质量。(2)新鲜组织样本:新鲜样本可提取高质量的核酸,建议离体30min内提取DNA,防止核酸降解。(3)骨髓穿刺及活检样本:骨髓和骨髓液均可以进行Ig/TCR基因检测,骨髓液采集量以35mL为宜,可在采集后室温下2h内直接提取DNA,如不能及时提取DNA,可制成蜡块以待后续检测。骨髓组织一般穿刺长度为152.0cm,直径约2mm,不建议使用强酸脱钙,且脱钙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样本DNAo(4)体液样本:外周血采集量35mL为宜,首选EDTA抗凝剂,禁止使用肝素抗凝,推荐72h内4OC保存运输,如不能在此时间内提取DNA,建议-8

12、0OC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其他常见的体液样本,如脑脊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玻璃体液等,可在采集后室温下2h内离心取沉淀细胞,直接提取DNA,或4OC保存运输,24h内提取DNAo如不能及时提取DNA,应-80。(:保存,也可制成细胞蜡块以备后续检测。相应样本保存和操作条件也可参考其他共识。四、DNA制备与质控1. DNA的制备:所有待检测组织学和细胞学标本需制备HE切片,外周血及其他体液标本有条件可制作细胞涂片染色,经病理医师质控,评估肿瘤类型、细胞含量、坏死率等,筛选适合淋巴瘤重排检测的组织学类型,样本的肿瘤细胞比例应20%,并确保有足量的肿瘤细胞提取DNA,必要时可根据HE切片或涂片标记

13、肿瘤细胞区域进行富集。对于石蜡组织样本如切片厚度按34m计算,手术大标本(一般组织大小1cm1cm)5张白片,活检穿刺小标本15张白片,如提供白片较厚可相应减少白片数量,或23个57m的蜡膜(取自无明显组织坏死,出血,纤维结缔组织的组织样本)血液等体液标本应采集足够量的体积以满足DNA提取的需要。根据样本类型的不同,选取对应的DNA提取试剂,外周血样本及蜡块采用针对各自DNA的专用提取试剂。提取的DNA可4OC保存一周,-80OC长期保存,避免反复冻融。2. DNA质量控制:DNA的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需要从DNA纯度、DNA浓度以及DNA片段化程度进行充分评估。一般采用紫外分光

14、光度法测定DNA的纯度和浓度,A260/A280比值在1.82.0之间的DNA纯度最佳。DNA提取后应及时进行浓度测定,浓度过高或过低的标本,建议适当稀释或浓缩DNA溶液。同时可通过琼脂糖电泳或毛细管电泳检测所提取DNA的片段大小情况,检测所需的重排目的片段200-400bp最佳。对于不符合检测要求的样本,易出现假阳性(假克隆或寡克隆)或假阴性结果,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更换不同蜡块组织或重新送检其他类型的待测样本,必要时需重新采集样本。五、检测及PCR标准化流程1.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有以下几种方法C)Southernblot印迹杂交法:将待测DNA样本固定在固相载体上,与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杂交,

15、洗涤游离探针后用发射自显影等技术,显示待测的片段及相对大小。步骤繁琐,费时,需要大量新鲜或冷冻组织,同时有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灵敏度较低,制约了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2)PCR加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法:设计多重引物对待测样本进行PCR扩增反应,扩增出待测样本的PCR产物经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显示出待测片段及相对大小。PCR操作步骤简便,快速,对样本量要求降低,但需要每次配制凝胶,染色剂演化乙锭等对人体有害,结果需紫外光观察,分辨率低,约20bp,容易误判。(3)PCR加毛细管电泳基因扫描法:在多重引物上标记荧光基团,使PCR扩增的产物引入荧光信号,经毛细管电泳仪时激发荧光,仪器收集荧光信号,通过计算

16、机软件自动处理和计算分析数据。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直观易懂,分辨率高达1bp,诊断准确率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2.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的PCR标准化流程:淋巴瘤基因重排PCR标准化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样本采集和DNA提取:具体要求前文已述,注意避免样本间交叉污染。(2)扩增体系配制:试剂配制应在试剂准备区进行,优先使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试剂,视各实验室具体情况采用经性能确认的实验室自建方法(IabOratOry-developedtest,LDT)的试齐上无论哪种试剂耗材,在使用前都应进行质检和验证,并保存相应记录。(3)加待测样本DNA:此步骤应在样本制备区进行

17、,根据不同的PCR反应体系的要求在配制好的PCR扩增体系中加入适量的待测样本DNA,同批次实验中应设立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对检测体系、操作过程及待测样本检测有效性等进行监测。(4)PCR扩增:此步骤应在扩增区进行,对PCR扩增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仪器正常运行。(5)产物电泳:PCR扩增产物应在产物分析区进行电泳,上样时注意防污染,对电泳结果有疑义时应及时重复电泳或重新检测。实验室在日常检测中应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或能力验证。室内质控包括:DNA质量评价、阳阳性对照设立、新试剂验证、检测人员比对、定期重复性检测等。实验室还应定期参加室间质量评价、能力验证、实

18、验室间比对,来评估本实验室检测能力,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并保存质控相关记录。六、检测结果分析及判读标准1 .检测结果分析:待测样本的基因重排结果判读时,对每个产物进行分析均需要参照对应PCR反应的阳性对照样本、阴性对照样本,同时忽略待测样本在有效检测范围外出现的信号峰。尽管PCR反应出现阳性时提示待测样本有淋巴瘤可能,但具体的意义仍需要结合临床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病理诊断医师与临床医师,综合其他指标进行血液系统肿瘤的明确诊断。2 .判读标准:(1)判读审核:在对基因重排的结果进行判读之前,需先对质控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如若出现以下任一

19、情况的异常数据,表明实验是无效的(表11空白对照收集到PCR反应扩增的荧光信号;阳性对照样本在有效检测范围内未能收集到不连续且表现明显的单克隆峰荧光信号;阴性对照样本在有效检测范围内收集到不连续且表现明显的单克隆峰荧光信号;质控品反应液在100、200、300、400、600bp等片段大小位置上,均未收集到明显波峰荧光信号。以上问题的出现,表明检测体系可能存在污染或体系尚不稳定,此时不能对待测样本进行结果判断,需排查原因至上述情况消除,经过重复检测后,方可进入下一步结果判读。(2)判读类型:重排单克隆(monoclonal)的定义及判别准则:除质控PCR反应液外的任意1管反应液在有效范围(参考

20、BIOMED-2方案)内收集到单一大小的1个或2个明显扩增峰,则判定该样本: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结果为阳性,也称重升洋克隆,提示存在克隆细胞群。对于明显扩增峰的判断,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是:在有效的大小范围内,当第一高峰的峰高达到区域内第三高峰的3倍及以上时,第一高峰被认定为扩增峰,也叫单克隆峰。需注意的是,单克隆性并不完全等于恶性,以下情况可能检测到克隆性增生的淋巴细胞群,结果解释需结合临床、形态学及IHC综合判定:a.当穿刺活检或高负荷的B-NHL样本中含有少量的反应性T细胞时,由于T细胞成分过少无法形成多克隆背景,检测出Ig基因IBF的同时还会检测出T细胞的克隆性圜非,导致类似克隆/寡克

21、隆的PCR产物,尤其将TCRG基因作为PCR目标时,TCRD克隆性重排可能与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无关。b.当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增生早期阶段时。c.当发生良性皮肤T细胞增生性病变如淋巴瘤样丘疹病时。d.当CD8阳性(有时CD4阳性)T淋巴细胞增多时。e.当发生良性单克隆丫病时。重排寡克隆(olig。CIOnaI)的定义及判别准则:除质控PCR反应液外的任意1管反应液在有效范围(参考BIOMED-2方案)内收集到单一大小的23个明显扩增峰,则判定该样本:基因克隆性重排寡克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对样本结果进行谨慎判读a炎症(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引起的免疫反应过度,出现免疫相关的多个淋巴

22、细胞群(克隆性)增殖扩张的结果时为优势免疫反应,此时可能出现寡克隆的情况。b.当免疫系统不完善,如样本为老年人的外周血、免疫缺陷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时可检测到T细胞的寡克隆性。重排多克隆(polyclonal)的定义及判别准则:除质控PCR反应液外的任意1管反应液在有效范围(参考BIOMED-2方案)内收集到单一大小的3个以上明显扩增峰,呈现峰高的正态分布(高斯分布),则判定该样本: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结果为阴性,也称重排多克隆,提示不存在克隆细胞群。当出现类似反应性增生的多克隆性细胞群时,需注意结果的判别。(3)判读注意事项:当待测样本出现污染或组织中淋巴细胞过少时,可能出现优势PCR扩增产物,

23、此时的样本检测结果与克隆性重排的结果相似(假克隆性当待测样本DNA质量过差,肿瘤细胞过少并超过检测范围(肿瘤细胞少于5%10%),或体细胞超突变、染色体区域的缺失、易位或倒位使引物结合失败时均可导致假阴性的发生。所以我们在对重排克隆性检测结果判读时需谨慎,组织病理结果与分子病理结果需有效结合,同时需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综合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最终判读。重排克隆性检测为阴性结果时A结果为真阴性:此时病理镜下观察可出现疑似淋巴瘤细胞,且背景细胞较为单一,患者临床表现未出现明显的感染和免疫缺陷状态,克隆性重排此时为阴性可作为排除淋巴瘤的诊断的指标之一。B.结果为假阴性:a.病理镜下观察出大量的疑似淋巴瘤

24、细胞,背景细胞较为单一,且有较为明确的淋巴瘤的诊断依据,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感染和免疫缺陷状态,但部分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因受体基因区域序列发生超突变、易位等变异,可能导致重排检测假阴性。b.病理镜下观察出现大量的疑似淋巴瘤,细胞及背景细胞复杂、混乱。临床上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感染或免疫缺陷状态,这时由于部分淋巴瘤合并严重的感染或免疫缺陷时可出现大量的多克隆/寡克隆重排信号,可致重排检测假阴性,严重影响淋巴瘤单克隆结果的判断。c.病理镜下观察出现大量的疑似淋巴瘤细胞,同时临床上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感染和免疫缺陷状态时也要考虑特定类型的淋巴瘤(如NK/T细胞淋巴瘤由于部

25、分淋巴瘤不表达受体基因,如NK细胞来源的NK/T细胞淋巴瘤,因此此时TCR克隆性重排阴性不能作为排除NK/T淋巴瘤的依据。当结果出现假阴性时可结合流式细胞术观察轻链抗体的限制性表达情况(),结合FISH观察IgH区域的易位是否发生,结合基因突变的检测等方法综合排查假阴性,辅助淋巴瘤的诊断。重排克隆性检测为阳性结果时:TCR或Ig单一检测阳性:a.病理镜下观察出现疑似淋巴瘤细胞,且背景细胞较为单一,临床上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感染和免疫缺陷状态,此时克隆性重排阳性可辅助诊断对应系别的淋巴瘤。b.病理镜下观察出现疑似淋巴瘤细胞,但重排克隆性系别属性与病理诊断明显相反,临床上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感染和免疫缺陷

26、状态,此时出现了克隆性重排表达不忠诚,不可直接辅助诊断淋巴瘤及系别判断,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测综合判断淋巴瘤系别。TCR或Ig检测均阳性:a.病理镜下观察出现疑似淋巴瘤细胞,且背景细胞较为单一,临床上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感染和免疫缺陷状态。此时若克隆性重排双阳性,不可直接辅助诊断淋巴瘤及系别判断,需结合临床考虑未成熟(pre)的淋巴瘤类型。系别需结合其他检测综合判断。b当病理结果考虑为特定组织学类型(如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EB病毒阳性B细胞增殖等),且镜下背景细胞复杂(存在两系以上的异常细胞),同时临床上患者合并一定程度的感染、免疫缺陷或与治疗相关的免疫状态改变时,克隆性重排双阳性结果不可

27、直接辅助诊断淋巴瘤及系别判断,需结合临床鉴别肿瘤细胞的重排属性。七、报告的内容基于PCR扩增技术临床实验室比较容易获取满足质量要求的临床样本检测数据,但考虑到基因重排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扩增产物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地会检测到临床意义不确定的结果。因此,基因重排的检测报告建议包含以下内容:(1)检测名称;(2)患者的基本信息;(3)样本相关信息;(4)病理信息;(5)实验技术;(6)实验结果;(7)检测信息;(8)备注;(9)基因重排的最终报告签发(操作人、审核人、报告人签字八、性能验证根据CNAS-GL039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CL02-A00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

28、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等指南要求,结合淋巴瘤重排试剂实验方法及结果判读的特点,在开展淋巴瘤重排检测前,应对淋巴瘤重排试剂的符合率、检出限、精密度、抗干扰性等性能进行验证。以下出现的参考品需为经过多种方法检测,室内室间质控后确认最终结果后所认定。1 .准确度:(1)参考品准备:选择克隆性重排为阴性和弱阳性(信号峰高为第三大峰高的34倍)的淋巴瘤病例石蜡组织样本各10例,作为阴性参考品和弱阳性参考品。(2)检测方法:使用待测窗林佥测试剂,分别对阴性参考品,弱阳性参考品进行检测。必须同时检测阴性、阳性质控品,结果合格认为检测结果有效。(3)评价标准:经重排试剂检测阴性参考品及弱阳性参考品,弱阳性参考品均

29、为阳性,阴性参考品均为阴性。阳性符合率=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X100%;阴性符合率=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XlOO%;总符合率=(真阳性+真阴性)/样本总数100%o2 .检出限:(1)参考品准备:分别选择临床检测为克隆性重排阳性和阴性的样本各1例作为阳性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提取DNA后稀释到100g/L,制备阳性比例为10%的参考品作为检出限参考品。(2)检测方法:使用待测重排检测试剂,对检出限参考品进行检测,重复检测5次,必须同时检测阴性、阳性质控品,结果合格方认为检测结果有效。(3)评价标准经重排试剂检测检出限参考品,重复检测5次,按照说明书标准判读,结果均为阳性,即阳性率为10

30、0%。3 .精密度:(1)参考品准备:选择临床检测为克隆性重排为强阳性和弱阳性的样本各1例,作为强阳性和弱阳性精密度参考品。(2)检测方法:使用待测重排检测试剂,分别对强阳性精密度参考品及弱阳性精密度参考品进行检测,重复检测10次,对所检测参考品进行阴阳性判读。必须同时检测阴性、阳性质控品,结果合格方认为检测结果有效。(3)评价标准:经重排试剂检测各精密度参考品,重复检测10次,按照标准判读,结果均为阳性,即阳性率为100%,且变异系数5%04 .抗干扰能力:(1)参考品准备:选择临床检测克隆性重排为阴性和弱阳性的样本各1例作为阴性抗干扰能力参考品和弱阳性抗干扰能力参考品。组织样本脱蜡后,分别

31、在样品中加入甲醛(终浓度20%、4%EDTA(终浓度100mmol/L、20mmol/L长春新碱(终浓度10gmL3g/mLX顺粕(终浓度100gmL30gmL)等干扰物质。(2)检测方法:使用待测重排检测试剂,分别对加入各干扰物质的阴性抗干扰能力参考品及弱阳性抗干扰能力参考品进行检测,分别重复检测3次,必须同时检测阴性、阳性质控品,结果合格方认为检测结果有效。(3)评价标准:经重排试剂检测各抗干扰能力参考品,重复检测5次,加入不同干扰物质的阴性抗干扰能力参考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即阴性符合率100%,加入不同干扰物质的弱阳性抗干扰能力参考品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即阳性符合率100%。5.日常质控:

32、根据CNAS-GL039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CL02-A00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等指南要求,除项目开展前需对相应试剂进行充分的性能验证外,在日常工作中仍需对不同批次试剂、实验人员、室间质评、异常结果处理等方面进行质控。(1)不同批次试剂日常质控:更换试剂批次时需对不同批次试剂性能进行验证,选取经旧批号检测确认的阴性样品1例、弱阳性样品3例、阳性样品1例,采用新批号试剂进行检测,5例样品检测结果均应与原检测结果相符。(2)室间质控:应参加相应的能力验证/室间质评,并保留参加能力验证/室间质评的结果和证书。(3)实验人员质控:应定期进行检验人员的

33、结果比对考核并记录,至少每年1次,每次选择经检测确认的阴性样品1例、弱阳性样品3例、阳性样品1例,5例样品检测结果均应与原检测结果相符。(4)仪器质控:应定期进行仪器质控,至少每年1次,并出具相应的仪器质控报告。(5)异常结果:当分子诊断结果与临床和其他实验结果不符时,应记录并分析原因,适当时采取纠正措施。特别是发生严重影响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情况(仪器搬迁,设施、环境的严重失控等)受影响的性能进行部分性能验证。设备故障修复后,对阴性样品1例、弱阳性样品3例、阳性样品1例进行检测,5例样品检测结果均应与原检测结果相符。九、问题与展望目前精准医疗发展迅速,临床医师也越来越依赖分子标志物对肿瘤进行分

34、类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针对患者的诊疗日趋个体化和精准化。在如今的分子标志物时代,了解用于分类和监测淋巴瘤的临床诊疗手段对于准确诊断、分类和选择治疗策略至关重要。但许多淋巴瘤亚型表现出复杂的分子遗传改变,超出了既往凭借单一标志易位或突变即可对特定淋巴瘤实体特征进行诊断的认知。鉴于淋巴瘤相关的众多且复杂的复发性结构重排、拷贝数变化和体细胞突变,除我们所阐述的基因重排手段外,可能在临床和研究环境中还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技术来对淋巴瘤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例如流式细胞术、二代测序技术等。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临床试验、技术手段与药物开发用于淋巴瘤患者靶向治疗的获益。引用本文: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等.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3,52(6):558-565.DOI:10.3760112151-20230106-00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