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1976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贫血三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贫血三项通常是血清铁蛋白、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的检测简称,临床常用于辅助诊断患者是否贫血,及贫血的原因和类型,特别是对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铁蛋白铁蛋白(SF)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储铁蛋白,铁蛋白是含20%铁的蛋白质。通常存在于几乎所有身体组织尤其是肝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内,作为铁储备,参与对造血和免疫系统的调控。血清中铁蛋白水平可反映铁储备情况及机体营养状态,它与多种疾病相关。SF可用各种定量免疫学方法测定。一临床意义SF含量稳定,在排除肝脏疾病、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妊娠等情况之外,是判断体内铁贮存和铁营养状况最可靠敏感的指

2、标。SF检测与骨髓铁染色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比细胞外铁染色更准确,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敏感方法和重要依据之一。1.SF增高体内贮存铁增加,如原发性血色病、频繁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等铁蛋白合成增加,炎症或恶性病变,如许多恶性肿瘤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铁蛋白,如肝癌、肺癌、胰腺癌白血病、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等,铁蛋白测定已成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指标之一。组织内铁蛋白释放增加,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可作为肝脏疾病如肝癌、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的辅助诊断指标。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也出现铁蛋白升高。2、SF降低:体内贮存铁减少,如缺铁性贫血,是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

3、指标。失血、营养缺乏等,可作为孕妇、儿童铁营养状况调查的流行病学指标。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某些结缔组织病时铁蛋白也可明显降低。二.注意事项1、接受过小鼠单抗治疗或体内诊治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反应。2、标本不能使用叠氮钠防腐。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或处理不当、标本灭活或有沉淀时、试剂超过使用期限/或仪器性能下降等可对检测造成影响。三.ID/IDA诊断标准ID/IDA诊断标准:符合第1条和第26条中的任何两条以上可以诊断IDIDAo(1)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Hb)降低,男性患者Hb120g/L,女性患者Hb11OgLz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

4、现(如乏力、头晕、心悸等);(3)SF15gL,感染或合并慢性炎症患者(除外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SF70gL;TSAT0.15;血清铁64.44molL;sTfR26.50nmol/L(2.25mg/L);(4)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0.90molL(全血)zZPP0.96molL(全血);(6)补铁治疗有效。来源: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的多学科专家共识(2022年版)叶酸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称维生素M、蝶酰胺谷氨酸,体内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FH4)。动、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叶酸,肝与肾中含量丰富。叶酸需经水解酶作用,以单谷氨酸盐的形式在小肠吸收。在十二

5、指肠及空肠上皮黏膜细胞含叶酸还原酶作用下,转变成活性型的叶酸即四氢叶酸。叶酸主要通过胆汁和尿排出。叶酸的测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一临床意义血中叶酸水平随食物的摄入而改变,故应在空腹状态下检测。叶酸缺乏最早的实验室指标为血清叶酸降低。因红细胞叶酸不受即时叶酸摄入情况的影响,能反映机体叶酸的总体水平及组织叶酸水平,反映此前23个月的叶酸状态;因此体内组织叶酸缺乏但未发生巨幼细胞贫血时,红细胞叶酸测定对判断叶酸缺乏更有价值。1、叶酸降低: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痈、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妊娠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

6、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叶酸吸收障碍的疾病:如慢性腹泻、乳糜泻、小肠切除、服用抗癫病药等;叶酸利用增加的疾病:如溶血性贫血、骨髓增殖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2、叶酸增高:可见于盲祥综合征、长期素食、恶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慢性炎症、恶性肿瘤所造成的贫血叶酸可在正常范围或升高,因此叶酸测定对贫血病因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二.注意事项1、血清中的叶酸测定应禁食8小时后采样,避光保存。如不能立即检测,则在28。C下冷藏标本如不能在8小时内完成检测,或进行标本运输时,应在-20。C下进行冷冻。由于红细胞中的叶酸水平远高于血清中叶酸水平,因此不能采用溶血标本检测血清叶酸。2、

7、检测红细胞叶酸时宜用EDTA和肝素抗凝测定血细胞比容,以专用溶血试剂处理后按说明书操作。三.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贫血的症状。(2)常伴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恶心、腹泻及腹胀等;舌质红、舌痛、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3)可有轻度溶血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2、实验室检查:(1)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I,多数红细胞呈大卵圆形,网织红细胞常减少。(2)白细胞和血小板亦常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者5%或6叶者1%)。(3)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系呈典型巨幼红细胞生成,巨幼红细胞10%。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亦有巨型变,特别是晚幼粒细胞改变明显,核质疏

8、松、肿胀。巨核细胞核分叶过多,血小板生成障碍。(4)血清叶酸测定(化学发光法)4ngml,红细胞叶酸测定(化学发光法)100ngml.具有临床表现的(1)伴或不伴(2)、(3)项,加上实验室检查(1)、(3)或(2)及(4)项者,诊断为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又称钻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肝脏中维生素B12含量丰富,食物中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在胃酸与胃蛋白酶作用下释放,然后需要一种由胃黏膜细胞分泌的内因子(IF)协助,在回肠吸收。维生素B12在体内因结合的基团不同,因此可有多种存在形式。可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一临床意义1、维生素B

9、12降低:血清维生素B12减低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血髓侧束变性、髓鞘障碍症、酒精中毒、妊娠、慢性肾功能不全、卓-艾氏综合症、慢性胰腺炎等疾病也可引起血清维生素B12减低。2、维生素B12增高:可见于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某些恶性肿瘤和肝细胞疾病等。二.注意事项1、标本类型及稳定性:不要使用溶血标本。标本在1530。C条件下保存不超过8小时。若在8小时内不能完成检测即应将标本放入28。C冰箱冷藏。如24小时内不能完成检测或要转运标本,则应将标本放入-20。C冻藏。2、干扰因素:妊娠期间维生素B12增高,服用口服避孕药和多种维生素制剂可使维生素B12增高。三.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的国

10、内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2)及同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4)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脊髓后侧束变性,表现为下肢对称性深部感觉及震动觉消失,严重的可有平衡失调及步行障碍,亦可同时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及精神抑郁。2、实验室检查:(1)、(2)及(3)同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4)血清维生素B12测定(化学发光法)180pgml.血清维生素81218叩/011,诊断为维生素B12缺乏;若同时伴有贫血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消化道症状,加上实验室检查(1)及(2)或(3)项,诊断为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参考文献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胡成进,陈英剑,公衍文.检验结果临床解读(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向延根,潘建华,吴佳玲.临床检验手册(第1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4沈悌,赵永强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