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带下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255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带下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妇科带下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带下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带下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带下病妇女阴道流出白色或黄色或赤白色的分泌物,绵绵不断,或量多淋沥,称为“带下”。为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湿浊下注而成。包括生殖道各种炎症或癌症。【诊断】1.注意观察带下的颜色、质的稠稀、量的多少、有无气味。需与妇女有少量白色或淡黄色阴道分泌物,在青春期、月经期前后、月经周期中间或妊娠期分泌物量稍增多的正常现象相区别。2 .带下色黄或绿如泡沫状,量多有臭味,兼有外阴及阴道瘙痒或刺痛感的,需考虑滴虫性阴道炎,可作阴道检查及化验白带。3 .带下乳白如豆渣状,量多伴外阴及阴道瘙痒或刺痛感的,需考虑真菌性阴道炎,可作阴道检查及化验白带。4 .带下夹红(血性)的,应考虑宫颈炎、宫颈息肉,可作阴道检查以鉴别

2、。5.带下赤白或如脓样,有奇臭的,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需排除宫颈癌,可作宫颈刮片或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治疗】一、辨证论治辨证当分虚实。实证带下,色黄、质稠、有气味的为湿热下注。虚证带下,色白、质稀、无气味的为脾虚;质清稀、量多的为肾虚。治疗上,湿热需予清利;脾虚需予健脾化湿;肾虚的则宜益肾固涩。1.湿热证带下色黄、质稠、有气味,阴部作痒,或有红肿、灼热刺痛,口干不多饮,小便赤黄,舌苔薄黄,脉濡数。治法:清利湿热。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g,柴胡3g,桅子10g,黄柏5g,车前草10g,草薛10g,意友仁12g,茯苓10g,泽泻10g。加减:兼见赤带,加牡丹皮6g,小蓟15g,

3、椿根皮15g,兼有阴痒,另用蛇床子15g,苦参10g,黄柏10g,明研6g。熏洗坐浴。2 .牌虚证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稀如涕,无气味,面色少华,食少,头昏,乏力,足浮,舌苔淡薄,脉细弱。治法:健脾利湿。方药举例:完带汤加减。党参IOg,苍白术各6g,山药12g,白芍10g,陈皮5g,柴胡10g,车前草10g,慈段:仁12g,茯苓10g。3 .肾虚证带下量多,质清稀,腰酸如折,少腹有冷感,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补肾固涩。方药举例:右归饮加减。熟地黄10g,山药12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续断10g,菟丝子10g,杜仲10g,荧实10g,海螺峭10g,帽牡蛎15gO加减:如见带下夹红、头晕

4、、目花、口干、舌质红等阴虚有热者,去熟地、英丝子;加生地黄12g,牡丹皮10g,泽泻10g,黄柏10g。二、中成药愈带丸每次510g,每日3次,连服1周。适用于湿热带下。归脾丸每次510g,每日3次,连服1周。乌鸡白凤丸,每次510g,每日23次,连服1周。以上适用于虚证带下。康妇特栓每晚用1粒,塞入阴道内,连用10天为1疗程。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冰硼散(装胶囊)每晚用1粒,塞入阴道内,连用10天为1疗程。治疗真菌性阴道炎。三、简易方药鸡冠花3060g,或椿根白皮3060g,或凤尾草1530g,水煎服。用于湿热证。蛇床子10g,苦参15g,百部15g,桃树叶30g,熏洗坐浴。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鲜桃树叶30g,加水IooomI,煮沸20分钟,取溶液作阴道冲洗,必要时加蓑藜同煮以止痒。每日1次,5天为1疗程。适用于滴虫性阴道炎。四、针灸疗法体针中极、阳陵泉、三阴交。赤带加带脉、行间;白带加气海、足三里。耳针子宫、膀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