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盆腔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256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盆腔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妇科盆腔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盆腔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盆腔炎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多因经期卫生不良或不禁房事,处理分娩、流产、阴道或宫腔手术时消毒不严,以及阑尾炎、腹膜炎的蔓延等原因所造成,临床所见有急、慢性两种。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瘢痼”、“痛经”、“带下”等病范畴。发病多由正气不足,病邪乘虚而入,导致湿热瘀毒,潴留下焦而为病;日久则气血瘀滞,络脉失和,甚则结成瘀块。【诊断】1.主要症状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以及阴道分泌物增多。2 .急性期伴有怕冷、发热、头痛等症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多。3 .慢性期时有低热,易感疲乏,下腹部坠胀,有腰舐部酸痛、月经不调、痛经或不孕等症状。4 .妇科检查下腹部有压

2、痛;子宫体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有包块形成,伴明显压痛。急性期下腹部可有反跳痛,子宫颈有触痛。5 .急性盆腔炎需与阑尾炎及异位妊娠相鉴别。阑尾炎:先有脐周围或上腹部疼痛,后转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墨菲试验阳性。异位妊娠:有闭经史及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一侧下腹剧烈疼痛(撕裂样),可蔓延至全腹痛,常伴有休克症状。【治疗】一、辨证论治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为下焦湿热瘀毒,当以清利湿热、解毒化瘀为治疗大法;慢性盆腔炎则为气郁瘀滞,湿热未除,治疗需以行气活血为主,清热利湿为佐。如有脓肿或包块形成,经药物治疗不能消失者,可考虑手术治疗。1.急性盆腔炎微恶寒,发热,有汗,

3、下腹部及少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如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方药举例: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加减。败酱草30g,红藤3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15g,连翘15g,大黄10g,坟仁15g,牡丹皮10g,赤芍Iog,桃仁IOg0加减:湿热甚,见口渴不欲饮,胸闷、恶心、尿黄、苔黄腻等症状的,酌力口苍术5g,黄柏10g,车前草IOg,猪苓10g,泽泻10g。有包块,酌加土鳖虫5g,三棱10g,载术10g。腹痛甚,酌加延胡索10g,乳香5g,没药5g。2.慢性盆腔炎时有低热,下腹部坠胀、疼痛,腰舐部酸痛,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平素易疲劳。苔薄白有紫气,脉细弦。治法:

4、理气活血。方药举例:橘核丸加减。橘核10g,荔枝核10g,丹参10g,赤芍10g,天仙藤10g,香附10g,川楝子10g,炒延胡索10g。加减:有包块,酌加桃仁10g,红花5g,三棱10g,莪术10g,地鳖虫5go腹痛甚,酌加乳香3g,没药3go湿热重,腹痛、带多者,酌加红藤10g,败酱草10g,茯苓10g,泽泻10g,墓头回10g。二、中成药橘核丸每次510g,每日2次。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大黄鹿虫丸每次510g,每日2次。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有包块者。桂枝茯苓丸每次510g,每日2次。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有包块者。金黄膏外敷少腹包块处。三、简易方药毛蔗外敷痛处。适用于急慢性盆腔炎。紫花地丁、蒲公英捣烂外敷。适用于急性盆腔炎。四、针灸疗法体针气海、归来、三阴交、次醪。急性发热者加大椎、曲池;恶心者加内关。慢性者可在腹部加灸。耳针子宫、卵巢、内分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