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及护理难点及对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2775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耳蜗植入及护理难点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工耳蜗植入及护理难点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工耳蜗植入及护理难点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工耳蜗植入及护理难点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耳蜗植入及护理难点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耳蜗植入及护理难点及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工耳蜗植入及护理难点及对策【概述】人工耳蜗植人(COChlearilnPlant)通过特殊的声电能转换电子装置帮助极重度及全聋病人恢复或部分恢复听力。人工耳蜗装置基于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的螺旋器神经纤维与节细胞大部分仍存活的事实,将连接到体外的声电能转换电子装置上的微电极经蜗窗插入耳蜗鼓阶内,贴附在耳蜗蜗轴骨壁上,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将模拟的听觉信息传向中枢,使病人重新感知声响。人工耳蜗植入全过程包括术前评估、植入手术以及术后训练与言语康复,历经数年,需要病人、手术医师、听力言语学家和病人家属的长期通力协作与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病人绝大多数为小儿,自理能力缺乏或低下,在

2、住院期间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及警惕,加强健康宣教,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护理难点及对策】一、术前护理难点及对策难点1病人的日常安全管理解析:人工耳蜗植人的病人多为双耳极重度聋的小儿,病人几乎没有听力,再加上年龄的原因,可能会出现跌倒、坠床、外伤、走失等问题。医护人员应在病人住院期间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策:1.防跌倒。及时评估,如为跌倒高危病人,做好床旁及腕带标识;24小时留陪护1人;保持病室地面平整、干燥,及时清除地面水、油、水果皮等;保持通道无障碍物;行走时穿合适尺码的衣裤,防绊倒,穿防滑鞋;保持病室内灯光明亮。2 .防坠床。保持床单元

3、整洁,避免放置过多物品在床上;随时拉起床档;上下床时需家属陪伴,动作宜慢,勿翻越床档。3 .防走失。病人家属应24小时陪伴病人,尤其是外出检查时,需家属陪同,以防走失。4 .因小儿不能有效应答,在进行抽血、输液及发药等护理操作时注意核对病人的腕带,加强查对,避免发生护理差错。二、术后护理难点及对策临床病例病人,男,2岁,因“双耳极重度聋”住院,在全麻下行“右耳闭合式乳突改良根治术、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第1天,自动体位,耳部伤口敷料加压包扎完好,无渗血渗液,偶有哭闹及抓扯敷料现象。难点2耳部伤口加压包扎的观察及护理解析:为了保证植入耳蜗的固位及预防皮下积液,耳部术后伤口常常需要加压包扎23天,

4、这可能会引起病人不适,再加上病人基本无听力,沟通障碍,可能会出现抓扯耳部伤口敷料,导致敷料松散、脱落的情况。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好相应保护措施,以保证耳部伤口敷料的有效包扎。对策:1.医生在进行伤口敷料包扎时,应注意方法正确,保证松紧适度,以免过松引起绷带和敷料脱落,过紧导致病人头痛等,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2 .告知病人及家属耳部伤口敷料加压包扎的必要性,以及耳部伤口敷料加压包扎的时间,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避免病人抓扯耳部伤口敷料。3 .观察耳部伤口敷料包扎是否完整,有无松脱及渗血渗液,耳部伤口敷料松脱时应及时通知医生重新包扎。4 .更换耳部伤口敷料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淤血、皮下积液等,

5、并检查植入的耳蜗有无移位。难点3人工耳蜗的自我保护知识宣教解析:人工耳蜗装置包括外装置和植入病人耳内的内装置,人工耳蜗的正常工作需要同时保证内、外装置完好。因此,需要指导病人正确保护人工耳蜗装置。对策:1 .人工耳蜗内装置的保护。观察病人有无对人工耳蜗装置过敏,避免跌倒、碰撞头部,观察耳后电极有无移位或脱出。2 .人工耳蜗外装置的保护。妥善保护外部装置,避免碰撞;保持外部装置清洁干燥,防止被水浸湿;游泳、淋浴时应取下外部装置。3 .佩戴人工耳蜗的注意事项。人工耳蜗植入后不能做MRI。研究表明,MRI可能会使人工耳蜗的磁场发生移位或引起一些明显的不适。如必须做,需征得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难点4

6、听觉言语训练的持续管理解析:对语前聋病人来说,不管实际年龄大小,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年龄是从零岁开始的。因此,术后的听觉言语训练非常重要,主要着眼于帮助术后病人进行听觉言语康复,并有效消除或减轻病人因听觉言语缺陷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对策:1 .告知病人及家属听觉言语训练的重要性,提高主动训练的意识。2 .告知语前聋病人的家属,病人对声音的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机可能造成病人对声音的不适应或抵抗,切不可操之过急。3 .嘱咐家属开机后要按时到专业语训中心进行听觉言语训练,家属或监护人要学会简单的语训方法。4 .指导家属尽可能为病人提供可以听到声音的环境,如播放音乐等;随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多与病人进行言语交流;与病人对话时发音要清晰,语速要慢,声音尽可能大一些。5 .指导家属注意收集病人听觉言语训练过程中的进展信息,以便向医生或言语治疗师提供信息,为下一步的治疗训练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