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猩红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73004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猩红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科猩红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科猩红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猩红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猩红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猩红热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流行于冬春季节,以210岁小孩为多见。中医称为“烂喉丹痛”。发病系外感时疫,蕴结肺胃,疫毒化火,由气入营。上熏咽喉,致局部糜烂红肿;外透肌肤,则布发赤色皮疹;甚则内迫营血,发生神昏痉厥;病程中或病后易并发心悸、水肿、痹病等。【诊断】1.起病即有高热,咽喉肿痛;第2天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色斑点状皮疹,压之退色;疹回后,大块脱皮或脱屑。2 .出疹同时,典型的病例可见杨梅舌和环口苍白圈。对其皮疹要与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相鉴别(见表。3 .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4 .观察有无昏迷、惊厥或耳后肿痛、流脓等脑部或中耳的并发症。5 .若见面

2、灰、心悸、脉微细时,注意并发中毒性心肌炎。6 .后期注意小便变化和有无浮肿情况,防止并发肾炎。表: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及猩红热鉴别表发热与出疹初期症状恢复期症状发热3天左右出发热,咳嗽,流糠状脱屑,皮肤有色麻疹,出疹时发热涕,目赤,多夥素沉着疹更高,疹色暗口腔内有麻疹红,疹与疹之间有健康皮肤斑(即柯氏斑)风发热1天后皮疹发热或无热,可无脱屑,无色素沉着疹出齐,色淡红,有轻度流涕、咳有瘙痒感嗽,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35天后突然高热,伴轻出疹,疹出时体温开始下降,疹度腹泻、呕吐,一般情况尚好无脱屑,无色素沉着猩色暗红,躯干、臀部多,四肢少发热1天内出疹,皮肤有弥漫高热,咽痛,扁桃体红肿、上有四肢

3、有大块脱皮,脱屑性猩红色皮疹,白腐红压之退色,颈、热肘、胭、腋等皮肤折皱处疹出如红线状【治疗】一、辨证论治丹痛为疫历时邪,病初邪毒在表,继则化火入营,进而邪去阴伤。1.邪在肺卫发热无汗,头痛畏寒,咽喉红肿疼痛,皮肤猩红色可见隐约皮疹,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偏红,脉数有力。治法:辛凉宣透,解毒利咽。方药举例:银翘散加减(参见上呼吸道感染节风热感冒)。2 .毒在气营高热,烦躁不安,口干引饮,咽喉肿痛糜烂,皮疹密布,色赤如丹,甚者融合成片,舌红绛起刺,状如杨梅,脉洪数。治法:清气凉营,泄热解毒。方药举例: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大青叶、生石膏各30g,玄参、知母、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各IOg,桔梗5g

4、,土牛膝根30g。加减:热毒炽盛,加黄苓10g,黄连3go口干舌红,加鲜石斛、天花粉各IOgo咽喉肿烂,加射干、山豆根各10g。外用锡类散或珠黄散吹喉。腹胀便秘,舌苔黄糙,加大黄10g,玄明粉(冲人)8-10go痉厥澹妄,参考小儿痉厥与昏迷节。3 .疹后阴伤丹痛布齐后12天,开始皮肤脱屑,身热渐退,咽痛糜烂亦渐减轻,出现低热、口干、食少、干咳、舌红少津等症。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二、简易方药土牛膝根30g,板蓝根30g煎服。适用于猩红热初期及轻证。蒲公英、大青叶各30g,水煎服。适用于猩红热初期及轻证。【预防与护理】1.冬春流行季节,不到公共场所。4 .对已接触本病的健康儿童,应检疫观察7天;疑似患儿,均应隔离治疗6天。5 .乌薮莓1530g煎服,连服7天。6 .紫草1530g,车前草1530g,水煎服,连服7天。7 .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以防并发症。保持皮肤、口腔清洁。宜以流质、半流质饮食及甘寒生津的饮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