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881562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拼经济、拼发展”年轻基层干部座谈会交流发言(仅供学习)乡镇是我国基层行政单位,乡镇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对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县乡村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乡村经济发展都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短板问题,特别是新经济发展形势下,乡村经济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横向上来看,我县乡村经济普遍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纵向上来看,低保乡镇还有一定比例,甚至还有少部分“负债乡”“负债村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关于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做了些不成熟的思考,汇报如下:一、以“及格”的衡量标准,检视乡村

2、经济面临现状。乡村经济是乡村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乡村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从日常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短板:一是乡村经济收入总体偏低。乡镇层面有自己产业的极少,大部分收入靠上级保障。村级产业发展相对单一,大部分村主要依靠光伏、扶贫车间租赁等,大部分村全年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左右。二是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从统计数据看,地处县城周边的乡镇及村,有较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其他乡村缺乏有效解决困境的途径。“负债乡镇”与“千万元百万元乡镇”“负债村”与“百万元村”并存。三是依赖程度大,缺乏制度保障。缺乏相对稳定的保障机制,乡村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

3、较为突出,“等、靠、要”等惰性思想不同程度存在。四是乡村经济管理增效手段有限。干部缺乏发展乡村经济的意识,懂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的不多,没有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没有因地制宜培育挖掘乡村经济增长源,在发展乡村经济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集体的资源或资产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发挥作用。二、以“满格”的工作状态,营造乡村经济发展氛围。县长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工作,是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厚爱和信任,乡村两级也必将视“信任”为“责任”,全力营造浓厚氛围。一是注重“思想解放”,理念引领先行。动员全县上下闻令而动、到岗入列,围绕“如何助力推动兴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怎么谋定、怎么走前、怎么干好”主题,谈认识、谈思路、谈举措,“

4、把会场当现场、请主角到主位、变决策为决战、改应考为赶考、让精彩更出彩”,自觉把岗位放到“拼经济、拼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计划。二是找准“堵点痛点”,破解发展瓶颈。巧用“加减乘除”破解发展瓶颈。做加法,从资源挖潜中“扩”容,摸清家底。做减法,从闲置低效中“盘”活,让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做乘法,从“无中生有”中增效,将项目和资源进行外资嫁接。做除法,从“腾笼换鸟”中提质,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三是关注“短板弱项”,破解梗阻难题。针对融资难的问题,开展政银企对接会,加大与各大银行的融资对接力度,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针对用工难题,依托兴国数字人力共享中心云平台系统,摸清本

5、地劳动力底数,深挖潜力,大力支持熟练劳动力返乡就业。三、以“真格”的工作举措,推进乡村经济持续发展。乡村经济发展成效直接关系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质量。“拼经济、拼发展”要以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狠抓措施落实,多方位一体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考。1 .集中“三级力量”合力攻坚。一是县级领导联系挂包。依托县级领导思路开拓、人脉广泛等优势,将全县26个乡镇区、323个村(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由县级领导分别挂包扶持,研究发展对策,解决突出问题,为推进乡村经济全域发展把关定向。二是部门单位精准帮扶。坚持供需对接原则,根据乡村经济发展现实需求和部门单位职能职责

6、,采取双向择优方式推动县直驻县部门与乡村建立联系帮带关系,推行帮规划、带思路,帮项目、带产业,帮创业、带就业“三带三帮”模式,示范带动全县乡村经济健康发展。三是乡镇党委重点扶持。26个乡镇区建立发展壮大乡村经济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共同担任组长,坚持一切力量向发展经济集中,一切资源向发展经济汇聚,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创造有利条件。2 .强化“三方扶持”保障攻坚。一是人才扶持。结合省、市、县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工作要求,选派农村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到驻村工作队,蹲点指导乡村经济发展;实施“头雁梯次培养计划”,从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等选拔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

7、意识强的能人选为村干部,用先进理念带领群众发展乡村经济;实施“创业人才回引行动”吸引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回乡领办集体企业、参加经营管理。二是资金扶持。创新推行“财政专项预算+党费专项补助+社会力量募捐”模式,建立乡村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乡村经济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经济实体等进行扶持或贴息,加大“输血”力度强基础。三是政策扶持。坚持不突破“大政策”,用足用活“小政策”,出台发展壮大乡村经济优惠政策,比如,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减免配套服务费用、提供金融贷款优惠、下放组织自建权利,不断呵护乡村经济茁壮成长。3 .推行“三种模式”全力攻坚。一是

8、“折股量化”模式。推行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折股量化”机制,从产业基地盛产期开始,提取政府投入形成经营性资产的5%分红,按1:2:3的比例量化给脱贫户、乡村集体和所有村民,激活资源要素,增加集体收入。二是“电商扶持”模式。一要扶持培育带头人工程。乡村是熟人社会,农村电商一旦有了带头人,就很容易向周边辐射和蔓延,形成聚集效应。要大力实施“农村电商扶持计划”,积极推广“党支部+电商+集体产业”模式,重点从返乡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中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在此基础上搞好对农民的电商技能培训,吸引更多的农民“触网二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工程。通信、交通、物流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三大瓶颈因素,必须下大气力统筹搞好这三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电商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基础设施服务。三是“BOT发展”模式。突出“党组织+”核心引领,党组织负责人代表乡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合同,授予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允许企业带资建设和经营公共事业项目,特许权期满后,将项目无偿移交给乡村集体,作为乡村资产滚动发展,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