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二尿液分析仪检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89692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十二尿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项目十二尿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项目十二尿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项目十二尿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项目十二尿液分析仪检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十二尿液分析仪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十二尿液分析仪检验.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十二 尿液分析仪检验,任务一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学习目标,了解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发展史、结构及检测原理掌握尿液干化学检验中各项目的原理、方法重点掌握尿液干化学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掌握干化学检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现代尿液分析仪类型,干化学分析仪检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流式细胞术分析仪影像式尿沉渣,尿干化学试带测试原理、临床应用级及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干化学尿液分析仪试剂带检测原理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检验的干扰因素及质量控制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检验的临床应用,历史回顾,16世纪:英国物理学家Robert Boyle发明石蕊试纸,用于测定溶液pH1937年:费格尔利用“蛋白质误差(pr

2、otein error)原理,首次发明了测定尿蛋白的一种单颜色反应,此发明奠定了以后发展浸入即读(Dip-and-Read)干化学试带的基础,1956年:联合尿糖、蛋白、pH等的多联试纸问世,从3-4个项目组合到九十年代的尿液10项干化学试带,已经达到比较理想的境地1970年起,用于判读尿试带颜色变化的半自动化仪器问世,1980年:具有自动进样,点滴,试带传输和打印功能的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问世,历史回顾,历史回顾-中国,1966年: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生产出12种用于测定尿液中化学成分的试纸,包括尿蛋白、尿糖、酮体、胆红素、pH、潜血等项目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与美国Ames公司签订双方协作

3、计划,首次从美国引进一批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检验设备,中级医刊,1966年特刊,8项目半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近代尿液分析仪,1985年,国内不少厂家如桂林医疗电子仪器厂等引进日本京都第一化学或日本荣研化学的技术,生产8项的干化学试带生产线然后还引进了MA-4210等型号的尿液分析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器和试带已经扩展为10项至11项,MA-4210尿液化学分析仪,近代尿液分析仪,Clinitek 500型半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Roche 2400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系统,近代尿液分析仪,Clinitek Atlas 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迪瑞H800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4、,爱科来AUTION MAX AX-428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iQ-2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连接运行,尿干化学试带结构及组成,试带构成,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的污染第二层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Vit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与尿液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第三层是固有试剂的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邻反应区,第四层选取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为支持体,干化学检测原理,不同型号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配套的专用试带各试剂模块与尿中被测成分的反应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尿中相应物质呈正比空白块,固定块作用,检测参数,8项:PH、PRO、GLU、

5、KET、BIL、URO、ERY、NIT9项:增加WBC10项:SG11项:Vit C,肾病四联试带:PH、PRO、ERY、SG糖尿病五联试带:PH、PRO、GLU、KET、SG肝病二联试带:BIL、URO,尿白细胞,测定原理,模块成分吲哚酚酯重氮盐粒细胞胞含有酯酶,先与试纸带吲哚酚酯反应作用生成吲哚酚,再与重氮盐氧化缩合生成紫色缩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多少呈比例关系,注意事项,本法主要检测粒细胞酯酶,不与淋巴细胞反应尿中含福尔马林、呋喃坦啶、大量胆红素可致假阳性高比重尿、高蛋白(5g/L)、VC、尿中含头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以及硼酸、草酸可致假阴性,注意事项,尿液标本应新鲜,尿液在膀胱时间过

6、长,或标本存储时间过长,引起白细胞破坏,导致干化学阳性,镜检阴性的假阳性出现综合酯酶、亚硝酸盐、镜检、结合临床分析结果白细胞和红细胞10/l、亚硝酸盐和蛋白阴性,可以使用干化学过筛而不进行镜检,镜检标准肾科及泌尿系病人以镜检作为诊断或疗效依据的,如结石、结晶、肿瘤尿液外观异常时依据医师指定要求做沉渣镜检的标本。,注意事项,只要完全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不进行显微镜检查。白细胞结果为阴性亚硝酸盐为阴性尿蛋白为阴性尿红细胞检查10/l排除药物及其它因素的干扰,尿中白细胞试带法与镜检结果比较,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炎症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小球肾炎中性粒细胞见于急性炎症淋巴细胞

7、、单核细胞见于肾移植、慢性炎症、新月形肾小球肾炎、抗癌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嗜酸性细胞见于过敏性炎,症、变态反应引起的泌尿系炎症急性肾小管坏死,可见单核细胞减少或消失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分泌物污染,Vit C,概述,人、灵长类和豚鼠不能合成VC的阈值14mg/L通过消化道需能吸收通过尿液排出,其重吸收机制和葡萄糖基本一致摄入45mg/L,血液中6mg/L,模式左旋抗坏血酸左旋脱氢抗坏血酸测定方法同时测定: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抗坏血酸:干化学法和二氯靛酚蓝,检测原理,模块组成:2,6-二氯靛酚钠、中性红、亚甲基绿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VC含有1,2-烯二醇,在酸性条件使氧化态粉红色

8、2,6-二氯靛酚还原为无色的2,6-二氯二对酚胺,注意事项,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标本要新鲜,及时测定,防止被细菌破坏只对左旋抗坏血酸反应PH4.0时,内源性酚和巯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硫代硫酸钠使结果偏高,着重反映饮食VC含量,反映体内VC营养状况,VC低见于摄入不足或抗坏血酸病,长期增高与结石形成有关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对血红蛋白、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及白细胞产生负干扰尤其注意酮体阳性,葡萄糖阴性或葡萄糖干化学和班氏结果不一致时,半胱氨酸,比色法测定VC,使用活性碳将抗坏血酸氧化成氧化型,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成红色脎,脎溶解于硫酸,比色,尿干化学检测的原理,方法比较-尿干化学法,

9、优点:标本用量少;速度快;项目多;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大批量标本筛查缺点不能替代对病理性标本的显微镜检查,对白细胞、管型和结晶的检查属于间接检查很难判断红细胞形态特征,测定蛋白以白蛋白为主,故不适于肾病患者易受药物、外源性物质或人为因素影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亚硝酸盐只能检查出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多联试带保存和使用要求高,筛查的目的,检出异常标本和排除健康标本,特别是避免假阴性。对假阳性可通过镜检进一步排除,质量控制,标本必须新鲜,最好2小时内完成,过久影响结果避免混入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标本,否则,引起白细胞假阳性了解病人饮食及用药情况,试剂带要求,一定要在失效期内避光、防潮、干燥保存使用时

10、一次只取出所需要的试剂带,并立即盖紧,多余试剂带不可放回容器内打开盖子后不能再放冰箱,不可合并各瓶中的试剂带。不可触摸试剂带上各反应检测块。,质量控制,操作严格、规范、正确2种浓度质控液,临床应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种类,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流式细胞计数仪原理和电阻抗相结合影像式尿沉渣分析系统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粒子成像分析技术,影像式尿沉渣分析仪,流式细胞术尿沉渣分析仪,光学检测系统液压系统电阻抗检测系统电子系统,参数,荧光强度(FI):反映细胞染色质强度前向荧光脉冲宽度(FLW):主要反映染色质长度前向散射光强度(Fsc):成比例反映细胞大小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F

11、scw):反映细胞长度,定量参数WBC/l、RBC/l、EC/l、CAST/l、BACT/l、conductivity标记参数Path CAST、SRC、YLC、XTAL、SPERM等红细胞、白细胞isomorphic RBC、dysmorphic RBC、Non-Lysed RBC#,%、RBC-MFI、RBC-MFsc、RBC-FI-DWSD、WBC-MFsc)FI-Fsc、Fscw-Flw散点图,红细胞:FI极低,Fsc大小不均白细胞:FI大,Fsc较红细胞大细菌:FSC比白细胞和红细胞小,FI比红细胞大,比白细胞小上皮细胞:均有细胞核,主要分布在Fscw-Flw散点图左上角管型:透明管

12、型有极高的Fscw 和低的FLW;病理性管型含有其他内容物,有较高的Fscw和较高的FLW,FSCW,FSC,酵母细胞和精子:较高的FI,Fsc在红细胞和白细胞之间;酵母的FSCW较精子的小,将其区分开来结晶出现在红细胞区域,草酸盐更靠近FSC,尿酸盐和红细胞分不清,FSCW,FSC,红细胞,80%的红细胞Fsc84ch,称为非均一性血尿80%的红细胞Fsc126ch,称为均一性血尿介于两者之间,混合性血尿结晶、真菌、结晶增多影响结果血尿伴菌尿,尿渗量700mOsm/L,PH 7.0或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改变,白细胞,存活的白细胞,Fsc较强而FI弱死亡白细胞,Fsc较弱而FI强白细胞前向散射光

13、(FSC)强,前向荧光(FI)弱,急性感染;否则FSC弱,FI强慢性感染。利用WBC-MFsc来判别白细胞状态,结合白细胞定量判断急性还是慢性感染:,当其WBC-MFsc73.3时,可初步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当其WBC-MFsc 38.1时,可初步诊断为慢性尿路感染,并可指导临床用药影响:上皮细胞、真菌、滴虫、脂肪滴等,使白细胞增加,临床应用,方法学评价,不需离心尿样,自动进样所需标本量少工作效率高,50100/h,并报告多个参数,且可定量采集信息量大,标本9l,相当于50个高倍镜视野,粒子总数04000,明显高于手工镜检,有形成分不能确认,需离心显微镜区分应用时间短,经验不足,未建立公认的参考值不能替代传统尿沉渣操作程序统一,易于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影像式尿沉渣分析仪,结合了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粒子成像分析技术捕获所有颗粒的影像并数字化分析系统分类12种有形成分,可以和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或其他设备组合使用,组成显微镜高速摄像数字相机图像采集电脑软件,参数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簇、透明管型、非分类的管型、鳞状上皮细胞、非鳞状上皮细胞、细菌、酵母样菌、结晶体、粘液丝、精子,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