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89768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ppt(1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项目涉及的主要会计岗位是存货核算岗位。存货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为销售或耗用而持有的各项流动资产。企业的存货通常在流动资产或全部资产中占很大比重,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作为存货核算岗位会计应当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知识目标,1了解存货的概念、种类以及存货的确认;2.熟悉存货盘盈盘亏的核算

2、;3.掌握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的核算、采用计划成本的核算;4.原材料实际成本核算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方法及发出材料应分摊成本差异的计算等。,能力目标,1正确填制和审核与各类存货有关的原始凭证,包括存货的验收入库单、发料凭证汇总表等。2根据有关原始凭证,正确运用本章所学会计科目填制记账凭证。3能够根据记账凭证的记录,正确登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等总账及其明细账。4能够熟练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商品进销差价率,正确计算各类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成本、正确计提和结转存货跌价准备。,模块二 原材料,模块三周转材料,模块五委托加工物资,

3、模块六库存商品,项目四 存货核算岗位业务,模块一存货概述,模块七存货清查和存货减值,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凡是在盘存日期,只要是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不管其存放地点如何,也不管其是何种状态,它都属于企业的存货。,在符合存货概念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可以确认为存货: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解释1】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存货。【解释2】判断存货是否属于企业,应以企业是否拥有该

4、存货的所有权,而不是以存货的地点进行判断。以下情形属于企业的存货(关键点):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在途材料、在途商品);【解释3】根据经济合同,已经售出而尚未运出本企业的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不属于本企业的存货。(2009年判断题)。,其他可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进货费用,相关税费,购买价款,购入材料或者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照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税额。,企业在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的过程中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外购存货采购成本,仓储费、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等,【解释1】

5、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解释2】针对增值税的处理:(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借方;(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存货采购成本。【解释3】针对运输费的处理:针对发生的运输费用,如果题目中提及可以按照运输费的7%的抵扣率抵扣增值税,则运输费(仅仅是运输费和建设基金部分,运杂费不能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7%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3%计入货物成本;如果题目没有提及7%的抵扣率,则将全部的运费计入存货成本。,【解释4】进口

6、环节支付的关税、进口环节支付的消费税计入存货采购成本;【解释5】委托加工存货所支付的消费税,可能计入存货成本也可能不计入存货成本;【解释6】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仅仅是增加存货的单位成本,不影响存货的总成本。【应用举例】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只是增加单位成本的金额,无须进行任何会计处理,如购买存货1 000斤,支出1 000元,合理损耗是100斤,则账务处理仍然是:借:原材料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只是单位成本从原来的1元/公斤,增加到1.11元/公斤(1 000/900)。,2存货的加工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7、。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人员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3存货的其他成本 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存货的成本,实务中具体按以下原则确定:,(1)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

8、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2)自制的存货,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装物、自制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各项实际支出。(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但是,下列费用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存货成本。如由于自然灾害而发生的直

9、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由于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使该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确认为当期损益。2.仓储费用,指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例题16】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 000元,增值税为1 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20公斤,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

10、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A.32.4B.33.33C.35.28D.36【答案】D【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 0003501306 480(元)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 480/18036(元/公斤)。,【例题17】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A.27B.29C.29.25D.31.25,【答案】A【解析】此题目中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因此增值税可以抵扣,不用计入存货的成本中,包装物押金是单独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的。材料的采购成

11、本25227(万元)借:原材料2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 其他应收款2 贷:银行存款33.25,某种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而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该如何做账务处理?仓储费用,指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eg.某种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而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酒的成本,而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特殊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

12、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详细的处理方式:(1)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金额较小的进货费用(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金额较大的进货费用(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有两种可以选择的处理方式:(1)直接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简单易操作)(2)可以先进行归集(在“进货费用”科目下归集),期末应将归集的进货费用按照商品的存销比例进行分摊。对于已销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

13、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应用举例】2010年1月1日某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1 000公斤,购买价款1 000元,发生运输费、装卸费200元,2010年6月30日销售该批商品450公斤,该企业提供半年度财务报告。借:库存商品 1 000 进货费用 200 贷:银行存款 1 2002010年6月30日借:主营业务成本 90(2001000450)贷:进货费用 90 借:库存商品 110 贷:进货费用 110,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解释1】掌握平衡公式:期初存货成本本期

14、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1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假设经过具体辨认,本期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如下:5月11日发出的200件存货中,100件系期初结存存货。单位成本为10元,100件作为5日购入存货,单位成本为12元;5月20日发出的100件存货系16日购入,单位成本为

15、14元;5月27日发出的100件存货中,50件为期初结存,单位成本为10元,50件为23日购入,单位成本为15元。则按照个别认定法,甲公司5月份D商品收入、发出与结存情况如表1-3所示。,从表中可知,甲公司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及期末结转存货成本如下:本期发出存货成本=10010100121001450105015=4850(元)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15010100122001410015-4850=2150(元),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2.先进先出法(重点掌握)

16、,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重点掌握),是指以本月全

17、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存货的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

18、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关键点)。,【例题18】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2006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吨,每吨实际成本为200元;3月4日和3月17日分别购进A材料300吨和400吨,每吨实际成本分别为180元和220元;3月10日和3月27分别发出A材料400吨和350吨。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元。(2006年考题)A.30 000B.30 333C.32 040D.33 000,【答案】D【解析】3月10日发出材料成本为20020020018076 000(元)3月27日发出材料成本为10018025022073 000(元)则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400250)2

19、2033 000(元),因此答案应该选D。,【例题19】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元。(2007年考题)A.10 000B.10 500C.10 600D.11 000,【答案】C【解析】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元),再计算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 600(元)。,【例题16】某企业

20、月初库存材料60件,每件为1 000元,月中又购进两批,一次200件,每件950元,另一次100件,每件1 046元,则月末该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为()元。A.980 B.985 C.990 D.1 182,【答案】B【解析】加权平均单价=(601 000+200950+1001 046)(60+200+100)=985(元)。,【例题17】某企业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2006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吨,每吨实际成本为200元;3月4日和3月17日分别购进A材料300吨和400吨,每吨实际成本分别为180元和220元;3月10日和3月27分别发出A材料400吨和350吨。A材料月末

21、账面余额为()元。A.30000 B.30333 C.32040 D.33000,【答案】C【解析】3月4日结存材料单价=(40000+54000)/500=188(元);3月17日结存材料单价=(18800+88000)/500=213.6(元);则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150213.6=32040(元)。,采用先进先出法,便于日常计算发出存货及结存存货的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价格以调整当期利润,但当物价上涨时,用早期较低的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反之则低估当期利润。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发出存货的全部计算工作集中在月末进行,平时不能

22、从账上反映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及时并比较客观地反映发出及结存存货的成本,但由于每次收货后 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因而计算工作量较大。,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当期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从而影响到企业损益的计算及资产负债表中相关项目的价值表现。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性质、经营规模及存货收发等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二,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

23、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1.“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收发与结存情况。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在途物资”科目用于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

24、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解释】在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和“在途物资”均按实际成本核算。,(一)原材料取得的核算 1外购材料 设置“原材料”账户核算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设置“在途物资”账户核算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注意:结算凭证未到,货物已验收入库,平时不入账,月末结算凭证仍然到达,根据供货合同估价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二)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单位企业发出原材料后,按照发出原材料的用途,将其成本直接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或当期费用。,材料明细分类账又称 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由财会部门按材料品种、规格设置,采用收发、余三栏式。,两套账方式,是指仓库设置材料卡片,核算各种材料收、发、结存的

25、数量,财会部门设置材料明细分类账,核算各种材料收、发、结存的数量和金额。优点:两套账可以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缺点:重复记账,工作量大。一套账方式,是指仓库按品种、规格设置的材料卡片与财会部门设置的材料明细分类账合并为一套账,由仓库负责登记数量,财会人员定期到仓库稽核收单,并在材料收发凭证上标价登记金额,账册平时放在仓库。优点:不重复记账,工作量小。缺点:与两套账相比较,不能起到相互核对、制约的作用。,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1.“原材料”科目,在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关键点),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关键点)

26、,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2.“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关键点,未入库的不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这是一个调整账户,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

27、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该账户应区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不能使用一个综合差异率。,科目比较与分析:,【解释1】在计划成本法下不管材料是否直接验收入库,均需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解释2】计划成本法下的处理思路:,【解释3】重点关注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与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注: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的会计分录为: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1)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记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3

28、)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5)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在计划成本计价下,月末发出材料要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

29、“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按计划成本结转领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月末分摊原材料的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贷:材料成本差异(或红字),【例题19】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4 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76 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月初贷方余额300元,本月收入材料的超支差4 300元,则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元。A.-3 000B.3 000C.-3

30、450D.3 450,【答案】B【解析】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00+4 300)/(24 000+176 000)100%=2%;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150 0002%=3 000(元),1.购入材料比较,3.计划成本法下的单独核算,一、考试时要求计算四个数据:(1)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2)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4)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二、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超支差异(正号)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节约差异(负号),三、,材料成本差异率(含义,每单位计划成本负担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用负号,超值差异用正号。(四个公式记住即可

31、)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说明: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计划成本+本期入库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四、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说明:此步骤为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阶段,【解释】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平时领用、发出的材料,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

32、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关键点),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注意判断题),【例题21单选题】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万元。A.45 B.10 C.85 D.40【答案】B【解析】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45-85)/(250+550)100%=-5%;当月结存材料应负担

33、的材料成本差异=当月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250+550-600)(-5%)=-10(万元)。,包装物,一,低值易耗品,二,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周转材料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一)包装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按其使用情况可分为如下几类: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而单独计算的包装物;出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下列各项不属于

34、包装物核算的范围:(1)各种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不构成产品实体的、必不可少的消耗材料),如纸、绳、铁丝、铁皮等,应作为“原材料”进行管理和核算;(2)用于储存和保管商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应按其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分别作为“固定资产”或“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进行管理;(3)计划上单独列作企业商品产品的自制包装物品,则计入产成品账户。,(二)包装物增加的核算 设置“周转材料包装物”账户,视同原材料购进核算。(三)包装物领用的核算 生产过程中领用计入生产成本;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计入销售费用;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出借包装物的价值需要进行摊销,出租

35、包装物摊入其他业务成本,出借包装物摊入销售费用。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例1-51】甲公司对包装物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某月生产产品领用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1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97 000 材料成本差异 3 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100 000,【例1-52】甲公司某月销售商品领用不单独计价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销售费用 48 500材料成本差异 1 5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50 000,(1)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借:银行存款 117 0

3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 000(2)结转所售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 82 4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8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 400,【例1-53】甲公司某月销售商品领用单独计价包装物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销售收入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包装物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4)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收取租金: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按照使用次数的分摊: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一)低值易耗品的概念 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作为

37、低值易耗品管理。一般划分为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换设备、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其他用具等。(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1.低值易耗品的取得 企业应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账户,会计处理视同包装物。2.低值易耗品摊销 低值易耗品常用的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摊销时将应摊销额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当中。,低值易耗品等企业的周转材料符合存货定义和条件的,按照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以简化核算,但为加强实物管理,应当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采用分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单次评价摊销额。分次摊销法适用于可供多次反复

38、适用的低值易耗品。在采用分次摊销法的情况下,需要单独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和“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科目。,【例1-54】甲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100 000元,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采用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该专用工具的估计使用次数为2次。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领用专用工具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 000(2)第一次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借:制造费用 5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3)第二次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借:制造费用 50 000 贷:周转材料

39、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同时: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委托加工物资概述,一,委托加工物资核算,二,委托加工物资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包括:(1)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2)支付的加工费用及应负担的运杂费等;(3)支付的税金,包括委托加工物资所应负担的消费税(指属于消费税应税范围的加工物资)等。,企业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按实际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支付加工费、运杂费等,借记“委

40、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的)或“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和剩余的物资,按加工收回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对于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按计划成本或售价,借记“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或售价之间的差额。,209年,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物资

41、20 000件,该批商品属于应税消费品。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2月10日,发出加工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7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700 000 贷:原材料 700 000结转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时借:材料成本差异21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21 000,(2)3月15日,支付加工费10 000元,支付应当交纳的消费税6 000元,该材料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委托加工物资 10 0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6 000应交增值税 1

42、700贷:银行存款 17 700,(3)3月20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费1 000元(不考虑运费抵扣的情况)借:委托加工物资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4)4月25日,上述物资20 000件(每件计划成本为30元)加工完毕,公司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借:原材料 6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90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690 000,【例1-55】甲公司委托某量具厂加工一批量具,发出材料一批。计划成本7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4%,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2200元。(1)发出材料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72800 贷:原材料 70000 材料成本差异 2800(2)支付运杂费时:

43、借:委托加工物资 2200 贷:银行存款 2200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发出外单位加工物资时,如果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或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例1-56】承【例1-55】,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量具的加工费用20000元。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例1-57】承【例1-55】和【例1-56】,甲公司收回由量具厂代加工的量具,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2500元。该量具已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110000元。应作如下会计分录:(1)支付运杂费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2500 贷:银行存款 2500

44、(2)量具入库时: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1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97500 材料成本差异 12500,【例题55计算分析题】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该企业2012年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借方余额500元。(2)4月5日,企业发出100公斤甲材料委托A公司加工成新的物资(注:发出材料时应计算确定其实际成本)。(3)4月15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61000元,增值税税额10370元,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材

45、料尚未到达。(4)4月20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2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5000公斤,全部用于产品生产。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4月5日发出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10010)贷:原材料 1000借:委托加工物资 12.5(1000500/40000)贷:材料成本差异 12.5(2)4月15日从外地购入材料时:借:材料采购 6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370

46、 贷:银行存款 71370(3)4月20日收到4月15日购入的材料时:借:原材料 59800(598010)材料成本差异 1200 贷:材料采购 61000,(4)4月30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材料成本差异率(500-12.5+1200)(40000-1000+59800)100%1.71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500001.71855(元)借:生产成本 50000 贷:原材料 50000借:生产成本 855 贷:材料成本差异 855(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40000-1000+59800-50000)+(500-12.5+1200

47、-855)49632.5(元)。,本讲小结:,1.低值易耗品属于周转材料科目核算内容,属于存货。2.委托加工物资(1)成本构成:发出材料实际成本(若为计划成本核算,要调整为实际成本)发生的运杂费、支付的加工费。(2)一般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可抵扣。(3)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直接出售,记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库存商品概述,一,库存商品核算,二,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库存商品概述,

48、(二)库存商品的包括的内容(多选),库存商品具体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寄存在外的商品、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等。【解释】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在月末未提取的产品,不应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存货),而应作为代管商品处理,单独设置代管商品备查簿进行登记。(判断),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等科目。,库存商品核算,某企业“商品入库汇总表”记载,

49、某月已验收入库A产品2 000件,每台实际单位成本6 000元,计12 000 000元;B产品3 000台,每台实际单位成本5 000元,计15 000 000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库存商品A产品 12 000 000 B产品 15 000 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12 000 000 B产品 15 000 000,对于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企业,当库存商品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时,应按实际成本: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解释1】该分录通常属于制造企业的会计处理;【解释2】针对商品流通企业通常属于外购的商品,如果属于一般纳税人企业则: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

50、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对外销售产成品,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应结转其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产成品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将发出产成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某企业月末汇总的发出商品中,当月已实现销售的A产品有800台,其实际单位成本6 000元;当月已实现销售的B产品有2 000台,其实际单位成本5 0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14 800 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4 800 000 B产品 10 000 000,商品销售成本的确定:,(1)能够直接从账面上得到本期商品的销售成本则会计处理比较简单(该核算适用于发出存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