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93298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5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髋术关后节的置护换理,骨三科贾晗,髋关节的组成,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周围有坚强韧带与肌群,结构相当稳定。,什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人造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关节,从而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矫正畸形。,适应症,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头臼均已破坏,伴有疼痛,功能受限者。2股骨头坏死,头臼受损,严重功能障碍。3退行性骨关节炎,多见于5060岁的老人,髋臼受损,股骨头变形。4类风湿关节炎,疼痛难忍,活动范围小等。,适应症,5炎症、结核后髋关节强直,髋关节疼

2、痛是最主要的手术指征。6慢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创伤所致髋脱位。7关节成形失败 手术的主要指征是髋关节疼痛。8骨肿瘤 位于股骨头颈部或髋臼的低度恶性肿瘤。,适应症,另外,年龄适用范围,过去认为是6075岁是最合适的年龄,近年来,已扩大到高龄和年轻患者。对于55岁的患者在手术前应慎重考虑,以免失去人工全髋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机会。,人工股骨头(半髋)置换术,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须将股骨头、颈和一部分髓腔骨质去除,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仅去除部分股骨头,保留了大部分骨质,尤其适合年轻病人,全髋和半髋置换对比?,全髋 半髋,半髋置换术,优点:手术时间短、髋关节稳定

3、性好、术后并发症少,对于年老伴有其他严重内科疾患的患者,宜选择半髋置换。缺点:术后髋臼易磨损,不适合于相对较年轻患者;易发生假体柄的松动。Kofoed 2报道有55%半髋置换术后由于松动、疼痛和髋臼磨损而需翻修改行全髋置换术。,全髋置换术,优点:术后疼痛少而轻,功能佳,尤其适于术后活动较多的老年患者;无髋臼磨损,术后翻修率低。缺点:术后易发生脱位,与术后髋关节即有较大的屈曲,而老年人对预防脱位的意识相对较差,以及软组织情况较差有关。,术后一般护理,1术后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状态、患肢的血循环等。2保持引流通畅和负压状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防止引流液反流。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

4、颜色和性质,每日引流量50ml时,可拔引流管。3饮食指导: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术后一般护理,4协助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加强基础护理,注意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5体位:置患肢于外展30中立位,软枕抬高。6注意抗生素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的护理:,1、下肢静脉血栓(DVT):有文献报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70%,继发肺栓塞为4.619.7%。,DVT发病机制:,静脉血流缓慢:术中病人制动和麻醉可使周围静脉舒张,术后卧床等使下肢深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损伤后有利于凝血激活酶的形成和血小板集聚,促使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大手术后本身可引起,另外还有糖

5、尿病、炎症性肠炎等因素可以增加血液的凝固程度。,DVT临床表现:,发生高峰为术后14d内,术后1724d后很少发生。大部分症状较轻,少部分可有疼痛,腓肠肌或大腿肌肉的压痛,单侧小腿水肿,低热,脉搏加快等。Homars征阳性:将踝关节急剧背屈,使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迅速伸长,可以激发血栓所引起的炎症性疼痛。,DVT形成的预防,机械性预防措施:麻醉消失后鼓励、指导病人踝、膝关节的早期主、被动屈伸活动,深呼吸及咳嗽动作。药物预防:低右、肝素、华法林、速碧林、拜瑞妥等。,DVT治疗:,一般处理:抬高患肢,卧床休息10d左右,避免患肢活动,忌做按摩、理疗等。在急性期,应使用镇静剂、止痛药。抗凝治疗:静脉用肝

6、素,先100150/kg,然后维持剂量1015/kgh,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控制在正常值22.5倍以下,57d(血栓不再滋长),可改用华法林口服,持续服用36个月。,DVT治疗:,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辅助聚疗法:可用阿司匹林、丹参等药物。手术治疗。,2肺栓塞,发病机制:其它部位的血栓(主要是下肢深V血栓)栓子脱落后上行到肺部引起肺栓塞。,2肺栓塞,临床表现:肺栓塞发生突然,轻者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突然死亡。约1/2病人出现颈、胸部皮肤和粘膜瘀斑,眼底瘀斑、出血和水肿。预防及治疗措施:同DVT。,3、术后感染,

7、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浅部:多发生于术后近期,术后体温持续升高,患髋疼痛,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水肿,局部皮温较健侧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高,尤其血沉增快明显。深部:多发生于术后晚期,一般局部急性病人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现象,体温和白细胞可以不太高,但血沉较快,一般高至4050mm/h,有时高达100 mm/h。,重在预防,手术区病人皮肤是细菌的重要来源,所以手术区皮肤应无菌准备,同时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内应无远处感染性病灶发生。伤口负压引流管引流关节内残留的渗血、渗液,减轻肿胀,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及避免日后血肿机化而影响功能。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进行支持疗法增强病人体质,增强抗感

8、染能力。,4、人工股骨头松动,临床表现:髋部、腹股沟或大腿部疼痛,休息时缓解,负重时加重。预防:术后早期应嘱病人使用双拐限制过早负重,控制体重,减少大运动量活动,有利于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5、假体脱位,原因:既往有手术史。与手术入路、术中假体的放置有关。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束松弛,以及髋关节手术造成周围大量瘢痕组织,增加髋关节不稳定。体位护理不当、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或不正确的翻身有关。,临床表现:髋关节活动性疼痛,关节被动运动受限,下肢异常内旋、外旋或缩短,即应怀疑脱位的可能。术后45周内发生的脱位称早期脱位,晚期脱位较少见。,防治:患肢皮套牵引或“丁字鞋”置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并抬高患肢,

9、禁过度内收、屈曲。勿盘腿,跷二郎腿,不下蹲捡东西,弯腰不要超过90。不坐矮凳、软沙发,不卧患侧,不蹲厕。术后一旦发现人工股骨头脱位应立即报告医生整复。脱位超过2h后由于组织肿胀,肌肉紧张等原因复位较困难,若整复失败,假体位置明显错误,应考虑手术治疗,术后处理及康复,(一)一般康复 1术后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维持两腿分开,两大腿间放大枕头,防患侧内收内旋。麻醉过后,即开始练习踝、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2、术后第3天可摇高床头30坐位,第7天6080,髋关节屈曲不能超过90。开始坐的时间不能太长,每次1520min,适应后逐步增加时间。,2术后早期锻炼,1、前3天: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

10、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V血栓发生机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张力。深呼吸练习。,2、拔引流后X片示假体位置无变化:,髋、膝关节屈曲由被动活动向主动辅助活动,到完全主动活动过渡。髋关节旋转练习:包括伸直位和屈髋位,屈髋位练习时双手拉住床上支架,作上身左右摇摆,但臀部不离床。髋关节伸直练习:屈曲对侧髋、膝关节,作术侧髋关节的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股四头肌的等长练习。上肢肌力练习。,坐位练习(适用于术后6d以后),一般不宜久坐,术后68周内,病人以身体站或行走为主,坐的时间尽量缩短,46次/日,30/次,若病人术中关节稳定性欠佳,应放弃坐位锻炼,以免引起脱位。伸髋练习:

11、坐于床边,双手后撑,主动伸直髋、膝关节。屈髋练习:注意髋关节适当伸展,并置于旋转中立位。,立位练习:准备下地活动的病人,下床方法:先将病人移至健侧肢体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柱双杖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离床活动第1天,上下午在床旁柱双杖站立510min,(视病人体力情况而定)无不适时在床周行走散步,护士在旁扶持,观察有无虚脱情况发生。,步行练习:,步行练习时间:床边站立第2天开始扶拐穿防滑平跟鞋在病室内行走,步行距离逐步延长,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30min,上下午及睡前各1次,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左右并不负重,护士或家属在床旁守护以防意外。,终身注意事项,1)禁止下蹲捡东西。2)抬腿时不要将膝关节抬起超过髋关节的高度。3)坐或躺时不要内收下肢,不要盘腿,不要单足负重。4)不论站或坐位的地方,如厕时最好用高坐厕,不宜使用蹲厕。5)无论站立或坐位,弯腰不要超过90。6)主张穿着方便防滑平底鞋。7)注意减肥,防超体,不良姿势,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