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研究方法》第一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研究方法》第一讲.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播研究方法,第一讲:导论科学与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赵菁 2015年9月10日,自我介绍,赵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讲师教育背景香港中文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哲学博士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学硕士北京工商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文学学士联系邮箱:,研究阶段所修方法类课程,硕士:传播研究方法,金兼斌博士:COM 3110基础统计学COM 5320 量化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COM 6111多变量统计方法COM 5330质化研究方法 COM 5250论文写作研讨,课程目标,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逻辑(方法论);了解量化、质化研究的不同;掌握量化研究设计、测量及抽样方法;掌握基本的量
2、化研究方法;掌握基础的数据分析技术。,参考书,艾尔巴比(Earl Babbie):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参考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课程大纲,第一部分:科学研究的逻辑第1周(9月10日):导论科学与研究第2周(9月17日):理论与社会研究第3周(9月24日):研究范式、文献综述与伦理问题第4周(10月1日):国庆节假期作业1,课程大纲,第二部分:研究的建构第5周(10月8日
3、):研究设计第6周(10月15日):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第7周(10月22日):指标与量表第8周(10月29日):抽样逻辑(1)第9周(11月5日):抽样逻辑(2)作业2,课程大纲,第三部分:数据收集(观察的方法)第10周(11月12日):问卷调查(1)第11周(11月19日):问卷调查(2)第12周(11月26日):实验法第13周(12月3日):内容分析,课程大纲,第四部分:数据分析第14周(12月10日):描述统计第15周(12月17日):推论统计(1)作业3第16周(12月24日):推论统计(2)第17周(12月31日):质化研究简介(民族志方法),课程要求及成绩构成,课堂出勤及参与讨论
4、16周课全勤,不迟到、不早退、不影响他人。请假一定要有官方假条。平时作业(30%)课程期间一共有三次课后作业,每次作业满分100分,占学期总成绩10%。作业在下次上课前交纸质版(手写或打印均可)。迟交作业为0分。期末考试(70%)闭卷,考试时间另行通知考试范围:本学期全部课程(PPT、阅读书目),第一部分,科学研究的逻辑,章节概要,寻求真实社会科学的基础量化与质化研究步骤,一、寻求真实(Looking for reality),“知道”的方法权威(authority)【晕轮效应(halo effect)】传统(tradition)常识(common sense)媒介神话(media myths
5、)个人经验(personal experience),个人经验:错误及解决方法,不确切的观察(inaccurate observations)自觉观察+测量手段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足够样本+重复性选择性观察(selective observation)努力寻找“异常案例”非逻辑推理(illogical reasoning)【gamblers fallacy】有意识地运用逻辑体系,科学的本质(The essence of science),系统的(systematic)生产知识的系统(方法论)+从该系统中生产出来的知识(社会理论)控制的(controlled)实证的(
6、empirical)通过各种研究方法 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观察(形成数据)批判的(critical)挑战各种“显而易见”、随时修改、需要检验,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研究人的科学信仰、行为、互动、机构社会科学研究(social research):方法及方法论集合;研究者可用之系统地生产有关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方法:研究者用来建构资料与探寻资料来源的不同研究技巧;方法论:整个研究所采取的知识论路径,有关“真实”的观点,前现代:将预设(assumptions)当做真实(reality)现代:承认差异、认可人的主体性后现代:没有客观的真实,真
7、实源自自我观点中的想象,例:一本书,同一本书,但从不同的角度、视角或不同的观点,看起来就不同。建构的观点:只有给予事物以意义,我们才能真正使之成为事物;没有赋予意义的事物对我而言就不是个事物。,观点/立场,妻子的观点:在妻子看来,谁是理性且正确的、谁失去了理智,是显而易见的,丈夫的观点:当然,对同一件事,丈夫的看法截然不同,二、社会科学的基础,逻辑实证(Logico-empirical):逻辑+实证(言之成理)(符合观察)以科学的方法接近真实:理论+研究方法+统计分析 逻辑层面 观察层面 比较逻辑预期与观察 是什麽 为什么,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而非意识形态社会规律总体而非个体变量语言,社会
8、理论 vs.意识形态,例:意识形态与社会理论如何解释离婚问题?,意识形态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社会经历了一场社会道德崩溃。家庭曾经是强大的,母亲没有工作,却会花大量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离婚也是罕见的。然而,道德沦落,全职妈妈不再受尊重,以及负面的媒体报道都削弱了家庭的力量,并导致了离婚率的上升。,社会理论 当家庭拥有大量的资源和极少的压力时,家庭是强大的(例如,更少可能离婚、花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投入更多的时间养育孩子、积极的互动模式)。这种资源可以是物质的(收入、教育、良好的住房条件)、社会的(朋友及大家庭、参与社区组织)、或心理的(积极的自我形象、成熟的、受人尊重)。拥有越多资源及越少压力(例如
9、,家庭成员没有稳定工作、身体状况不佳、犯罪受害者或情绪不稳定)的家庭更为强大。,社会规律,大量的正式社会规范造就了高度的规律性18岁以上方可投票取得驾照方可驾驶无形的规范产生规律性性别与分工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三种错误论点有些规律微不足道:很多不言自明的事常常是错误的例外的存在说明规律的错误:社会规律代表概率模式规律可以被人为干扰:其发生的概率不足以威胁到社会规律的观察,研究案例防火墙真的让中国网民与世隔绝吗?,Taneja,H.&,Wu,A.X.(2014).Does the Great Firewall really isolate the Chinese?Integrating access
10、 blockage with cultural factors to explain web user behavior.The Information Society,30(5),297-309.中国互联网用户对本土网站的青睐,源于他们在语言和地域两个文化属性上的匹配,而非因为防火墙的存在;中国网民并没有因为防火墙而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更加隔绝。,总体而非个体,社会科学的规律反映的是许多个人聚合的或集体的行为和状况;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即使个体行为随着时间改变,集体行为的模式却仍有规律。,Birthrates,United States:1980 2002,1982 15.9198315.6
11、198415.6198515.8198615.6198715.7198816.0198916.4199016.7199116.2199215.8,199315.4199415.0199514.6199614.4199714.2199814.3199914.2200014.4200114.1200213.9,变量语言,变量(variable):会改变的概念;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值(values)属性(attribute):变量的值或其分类;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社会科学研究包含了对变量及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双变量关系:教育与偏见,变量语言,变量的分类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该变量的值在分析中被当作给定的;原因变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该变量被假定依赖于或由其他变量所引起。,教育程度与种族偏见(2002),三、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研究步骤,1.选择主题,2.形成问题,3.设计研究,4.收集数据,5.分析数据,6.解释数据,7.告知他人,理论,量化研究步骤,1.反思自我的社会性,2.选择视角,3.设计研究,4.收集数据,5.分析数据,6.解释数据,7.告知他人,理论,质化研究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