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讲: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文艺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讲: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文艺思想.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礼乐重轻:论语孟子和 荀子的文艺思想,一、真实的孔子与孔子的真实,最早描写孔子形象的文字见于孔子家语: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于东廓之门外。或人谓子贡曰:“东门外有一人焉,身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累然如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欣然而叹曰:“形状末也,如丧家之狗,然乎哉!然乎哉!”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颜师古所云今本孔子家语,乃三国时魏王肃收集并撰写的十卷本,王肃,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遍注儒家经典,是郑玄之后著名的经学大
2、师。,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贞史记索隐:“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礼记仲尼燕居:“敬而不中礼谓之野”。,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七十三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孔子
3、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有二,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即源于此。孔子担任过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
4、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8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以及图书管理员。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他服了三年丧。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
5、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宋朝追封为郓国夫人,被儒家后世尊为圣母。如今孔庙中的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丌官氏的专祠。孔子夫人在史书上称为“丌官氏”。,孔子的父母妻子,1、“丘,东西南北之人”忧道者。(汉书),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
6、,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子畏于匡,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史记载:孔子过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桓魋伐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遂之郑。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
7、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2、“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教育家。(论语),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艺术理论家。(论语),假如让孔子做我们中华民国的文化部长,孔子就会把教育
8、部改成美术部、艺术部,而且会到处办展览,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梁启超侍坐章之“圣叹”可见孔子有很审美很超脱的一面。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由此可见孔子虽重视礼乐之道,但他能够将音乐艺术之“美”与政治思想之“善”区别开来,并不因“善”不足而废“美”。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寓教于乐,其教育方式是审美的。,二、“兴于诗”与“游于艺”孔子的文艺思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和“立于礼”强调礼乐之重,讲的是孔子文艺思想里的政治、伦理内涵;“游于艺”讲的是孔子文艺思想中的审美内涵。,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天垂象,見
9、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行禮之器也。从豆,象形。凡豊之屬皆从豊。讀與禮同。,礼乐之重,礼乐之轻,孔子关乎天道的思想最早给文学艺术赋予了一种政治内涵和社会内涵。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关乎天道的思想还影响到孔子对艺术标准的制定,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再如“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孔安国曰“引譬连类”,朱熹:“感发意志”。,可以观,,郑玄曰:观风俗之盛衰。,可以群,,孔安国曰:群居相切磋。,可以怨,,孔安国曰:怨刺上政。,“天下有道,则礼乐
10、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荀子乐论),从民的角度阐释诗之政治功能即所谓“怨”,亦即人民对当政者有所不满,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孔子诗论云:“贱民而怨之,其用心也将何如?邦风是也。民之有戚患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也将何如?”这是对“怨”的具体阐释。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诗歌这种“怨”的功能十分重视,并且认为“怨”的产生乃是“上
11、下不和”所致。而“怨”的目的正是欲使“上”知道“下”的不满,从而调整政策,最终达到“和”的理想状态。,从执政者的角度阐释诗之政治功能即所谓“观”,也就是从各地的诗歌之中观察民风民俗以及人们对时政的态度。,朱熹注云:“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四书集注论语泰伯)。朱熹的意思是由于诗是人的本性的呈现,所以具有激发人们道德意识的功能。,“可以云者,随所以而皆可也。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清王夫之姜斋诗话诗绎,孔
12、子关乎人格的思想使他视诗为人格教育的教科书,用礼乐来塑造人格,强调文学的认识教育作用。如论语阳货篇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篇又曰: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孔子关乎政事的思想导致其强调文艺的功利性。如论语子路云:“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再如论语季氏篇有名的“过庭之训”: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13、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再如论语先进篇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思想对儒家看重事功的思想有种有益的补充,表达了儒家的一种艺术精神,从而让儒家把功利的追求与艺术的人生统一起来。,其一,“游于艺”使古人的艺术生活化了,也使古代的生活艺术化了。“游于艺”的精神在当下似已烟消云散了,艺术通俗化,生活庸俗化。其二,“游于艺”的态度使孔子提出了“文质彬
14、彬”的观点,要求正确处理文与质的关系。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辞之善者,集文以成质。辞之失也,吝于质而萎于文。盖闻于质者非文,而离于文者无质也。惟质则体有可循,惟文则何有可著。惟质则要足以持,惟文则要足以该。故文质彬彬,而体要立矣。”清王夫之尚书引义毕命,文与质,都是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而言,礼义节文、言谈举止而言。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朴拙,不讲礼义,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如果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
15、礼,就如同那些掌文辞礼仪的官,多虚华不实之语。文质相半,不过分偏向一方,那才是既有文化修养,又不虚浮不实的君子。(王运熙)魏晋以后借用于文学评论,指文学作品的文华和质朴,指以语言为基础的文与质两种不同文学风貌以及作家的总体风貌特征。文与质,均指文学的艺术风貌特征。,以上这些说法其实都强调了儒家对“文”(包括礼乐文化)的一种重视,因为“文”是培养化育人的一种工具、手段和方式。为此,孔子为易作易传,称之为“十翼”,即为易插上文采的翅膀,让它传播久远。如易传中有“文言”一篇,也就是文饰易经乾、坤两卦的言辞。左传亦有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些皆可看作是儒家重视文采的表现。当然,儒家归根结底是更强调
16、内容的,如卫灵公篇曰“辞达而已矣”,学而篇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表述即可看出。,其三,“游于艺”的思想让儒家特别重视“和”,强调社会伦理的中庸之道和文艺思想的中和之美。如论语子路中云: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好的艺术作品是和而不同的,这就是中和之美。又如八佾曰: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后来的儒家还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发乎情,止乎礼义。这种中和之美也是含蓄之美,也就是文艺作品的一种味道。后世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味说”、王渔洋的“神韵说”等,便既取资于儒家亦取资于道家。,三、“与民同乐”孟子的文艺思想,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
17、六年),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
18、”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关于礼乐的一个中心思想是“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民同乐”的根源在于儒家的仁政思想,还有一个美学的根源叫“共同美感”。,1、“与民同乐”和“共同美感”,孟子告子上对此有如下论述: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
19、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儒家既主张一种精神的快乐,同时也不舍弃感官的快乐;既主张礼乐之乐,同时也主张要有刍豢之乐。孟子的“共同美感”为其“与民同乐”提供了美学根据和基础。这个思想的价值就是肯定了文艺审美作用的共通性,从而彰示了儒家礼乐教化的合理性。,2、知言养气,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
20、乎长?”曰:“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正义的经常积累)所生者,非义袭(偶然地做正义之事)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稍稍做一点坏事),则馁矣。”,所谓养气,就是培养自己的伦理道德之气,是一种人格修炼。这种天地之气不仅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的气,它还带有一种伦理的内容,即含有儒家的礼乐、仁义与道。曹丕典论论文称“文以气为主”,文心雕龙亦有养气篇,主张虚静以培养文气,它们的源头即在孟子。,“养气”是谈创作主体的人格修炼的,而“知言”则是谈艺术鉴赏的。所谓知言就是说要懂得不同表
21、达的言后之意。孟子告子上云:“何谓知言?”曰:“诐辞(片面之辞)知其所蔽,淫辞(过分之辞)知其所陷,邪辞(不正之辞)知其所离,遁辞(躲闪之辞)知其所穷。”这种“知言”用于文学鉴赏就相当于“知音”,以此“知言”说可直接引申到文学批评上。,3、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上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求、追溯)志,是为得之。文即文饰、修饰,就是指文学中的修饰手法,诸如比兴、夸张、排比、拟人等;辞即作品言辞的本意,作品语言的本意;害就是妨碍、遮蔽;志就是作者的本意。对“意”的理解有分歧,汉宋学者认为是解诗者之意,即批评者、说诗者之意。此观点强调读者的权利,读者有解释、想象的空间。与“一千
22、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论略同。但清人认为“意”是作品本身的意,是作品文字中告诉读者的意。这种理解强调对作者创作本意的理解,批评者不能以自己的理解歪曲作品本意,即接受者应尊重作者,要考察作者的初衷。,“以意逆志”从创作方面看,它肯定了文学的修饰手法,即肯定了使文学具有文学性的陌生化手段(俄国形式主义观点)。艺术修饰就是语言的陌生化,即使其与日常生活语言有所区别,对生活语言加以提、打磨和加工而使之新奇、形象、有美感。从鉴赏方面看,它指出了理解文艺作品的一条正确途径。,怎样知言,怎样以意逆志?孟子又提出一个观点,即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云: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
23、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此观点强调了对文学背景知识的重视,认为它们对正确理解文学作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四、“乐合同,礼别异”荀子的文艺思想,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
24、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1、乐合同,礼别异 乐记中有一段抄袭荀子的话: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前世儒家是礼乐不分的,而且在实际社会生活方面礼乐也是融为一体的。但荀子注意到了礼乐的不同功能,他认为音乐是来整合相同之处的,礼是用来区别相异之点的。礼乐文化的
25、主要功能是为了把等级制度符号化,在符号化的同时又使得不同等级之间能保持和谐。于是在“礼别异”的同时还需要用音乐来整合相同之处,找到不同等级的共同点,然后通过学习轻松的娱乐形式来化解由等级造成的社会矛盾。“合同别异”观其实就是指出了文艺的不同功能,从整体上肯定了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2、“乐得其欲”与“以道制欲”荀子还说过: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这就肯定了对文艺爱好的合理性,肯定了人追求情感快乐的合理性。又如:夫人之情,目欲綦(极)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在此肯定人类感官享受的合理性,这其实通于孟子的共同美感。但荀子并非杨朱式的纵欲主
26、义者,他对感官欲望有一个限制: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这就要求人不能无限度地纵欲,要善于以礼乐来调节自己对快乐的追求。,3、原道、征圣、宗经 荀子在中国文论史上最早提出了“原道、征圣、宗经”的思想,后来刘勰对其发扬光大了。荀子儒效篇云:圣人也者,道之管(枢纽)也。天下之道管是矣(天下之道都以儒家之道为枢纽),百王之道一是矣(百王之道都统一在儒家之道上面)。这就是“原道征圣”思想。,荀子接着说儒家五经分别论述了“道”的一个方面: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这就是“宗经”思想。荀子此论直接开启了刘勰的原道、征圣和宗经思想。文心雕龙讨论文学有一个基本出发点,即认为文学不论是言说的内容还是言说的方式,都是始自六经的,六经既是文意之宗也是文体之宗。当然,刘勰对荀子的思想有所发展,其论述也更细致缜密。如刘勰“原道”便不同于荀子只讲儒家之道,而是首先从自然之道讲起,更近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