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3.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897617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3.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基础会计》3.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基础会计》3.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基础会计》3.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基础会计》3.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3.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3.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内容讲解,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分析以下经济业务分别属哪种类型经济业务,各项经济业务是否影响资金总额的变化:,国家拨入全新运输卡车一部,价值50000元(资产+,所有者权益+)购入材料一批,价值1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资产+,负债+)车间领用材料5000元,投入生产(费用+,资产-)收到购货单位所欠货款3000元,存入银行(资产内部变化)用银行存款偿付前欠供料单位货款2000元(资产-,负债-)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备用(资产内部变化)国家增拨流动资金50000元,存入银行(资产+,所有者权益+)用现金预付职工张华差旅费600元(资产-,费用+)向银行借款

2、5000元,直接归还前欠供货单位账款(负债增减变化)用银行存款10000元,偿还银行借款(资产-,负债-),知识目标,明确会计要素的意义和分类;理解会计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基本的会计等式;理解经济业务的类型与会计等式的关系。,能力目标,能从会计的一般对象引申出会计要素;能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能处理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归纳出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一般规律。,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内容讲解,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二、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内容讲解,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

3、)概念,一、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设置原则,一、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三)科目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一、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三)科目分类,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业务一: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 业务二:资产中的“原材料”增加,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增加 业务三:资产中的“原材料”减少,成本中的“生产成本”增加 业务四: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减少 业务五: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减少 业务六:资产中的“现金”增加,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 业务七:资产中的“

4、银行存款”增加,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增加 业务八:资产中的“现金”减少,损益中的“管理费用”增加 业务九: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减少,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增加 业务十: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减少,二、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设置账户,1.账户的概念,账户的概念,会计科目,+,账户,二、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设置账户,2.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用药房抽屉及其标签来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关系。去过中药房的人都会对中药房有很深的印象,那就是中药房的柜台背后有很多的抽屉,抽屉上面都有标签。中药房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抽屉?那是为了分类摆放药

5、材;抽屉上的标签写的什么?标签上写的是药材名称。如果没有抽屉,药材胡乱堆放,没有分类,要找药材非常麻烦:如果仅有抽屉,上面没有标签,不写药名,那就不知道抽屉里放的什么药,要找一种需要的药材同样非常麻烦。,在会计核算中,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目的与中药房设置抽屉与抽屉上面的标签相类似。会计账户如同抽屉,是为了分类“摆放”会计信息。而会计科目如同抽屉上面的标签,是为写明会计信息的名称。如果仅有会计科目,而没有会计账户,就如同中药房仅有药名的标签而没有抽屉一样,会计信息无法分类“摆放”;如果仅有会计账户,而没有会计科目,也如同中药房仅有抽屉而没有药名的标签一样,无法知道会计账户中“摆放”的是什么会

6、计信息。,二、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账户的基本结构,1.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额,一方登记减少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账户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账户的这种结构也可以用“T”形账户这种简化形式来表示。,账户正式格式,账户的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账户名称、账户方向和账户余额。账户名称就是会计科目,规定账户的核算内容;账户的方向是指在账户的什么地方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增加和减少,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其中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账户余额是指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余

7、额。,账户余额,账户中的金额指标,会计账户可以提供的金额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是上期结转的金额。,本期增加方的金额合计,本期减少方的金额合计,期末余额是期末结余的金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举例:某企业月初拥有银行存款10万元,本期销售商品收到银行存款20万,购买材料使用银行存款8万,试计算月末该企业拥有的银行存款余额为多少?银行存款月末余额=10+20-8=22万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二、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账户的基本结构,2.账户的正规格式,账户的正规格式一般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8、、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记账凭证的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加额和减少额及余额等。,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内容讲解,一、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概念,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在借贷记账法 下,账户的左边称为“借方”,右边称为“贷方”。在账户的基本结构中,登记在借方的数额称为“借方发生额”,登记在贷方的数额称为

9、“贷方发生额”。两方发生额相减后的差额称为“期末余额”。,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2.资产、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2.资产、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2)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3.收入、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10、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3.收入、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和格式,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1.确定会计分录,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1.确定会计分录,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1.确定会计分录,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1.确定会计分录,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1.确定会计分录,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11、,(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1.确定会计分录,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2.登记账户,将每一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以后,还需将会计分录的数据过入到有关账户中去。这个记账过程通常称为“过账”。,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3.试算平衡,(1)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3.试算平衡,(2)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二、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3.试算平衡,(3)试算平衡的作用,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第

12、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内容讲解,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概述,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概述,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1.总分类账户,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概述,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2.明细分类账户,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概述,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1.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统驭的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其归属的总分类账户则起着补充、具体说明的作用。2.两者相辅相成,只是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但是两者登记的原始依据是相同的,核算的内容也是相同的。,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平衡登记的要点,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