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年会暨第二.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89840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年会暨第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年会暨第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年会暨第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年会暨第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年会暨第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年会暨第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年会暨第二.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研讨会,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0级音乐学专业徐锡允,主办方与承办方,主办方:中国少数民族学会 中国音乐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承办方:广西艺术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百色市人民政府协办方:平果县人民政府,一.开幕式,1.时间:2010年12月4日 上午8:302.地点: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3.与会领导:文化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中心主任 李松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 唐正柱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潘晔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赵塔里木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 樊祖荫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名誉会长 冯光钰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2、学会副会长 赵毅、包爱军、蓝雪霏教授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 谢嘉幸教授 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 肖学俊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 黄志豪教授主持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广西艺术学院 杨秀昭教授,开幕式具体情况,开幕式共有九项议程。首先,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潘晔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对本届年会的召开致欢迎词,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科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在挖掘、整理、研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方面的基本情况。接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先生代表区文化厅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作重要讲话以广西聚居的12个民族为基点

3、,分层次分视角的分层次、分视角地介绍了广西少数民族艺术的基本情况和有关研究成果。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讲话,指出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的今天,伴随着国家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少数民族音乐从深山、草原、大漠逐渐走上了舞台和荧屏,为主流社会熟知和认识的情况下,呼吁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专家、学者携起手来,把握机遇,努力提高学术质量为少数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协会名誉会长冯光钰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工作的发展中寄予了厚望,从中国民族音乐学建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历史传承和研究中,加大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建构的力度,

4、这次意义重大的盛会,将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研究与传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接下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赵毅教授对学会历年来的工作做了总结与汇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樊祖荫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最后,杨秀昭教授宣读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中未能参会的田联韬教授、张中笑教授等专家发来的贺电致词。,开幕式会场,常务副会长赵毅做工作报告,潘晔书记致欢迎辞,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讲 话,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会长樊祖荫教授作主题报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名誉会长冯光钰致开幕词,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教授作主题报告,开幕式由中国少数民族音

5、乐学会副会长、我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杨秀昭教授主持,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致辞,各分会场,本次会议有四个分会场 第一分会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组):12月4号在音乐厅,12月5号在学术报告厅。第二分会场(壮侗语各民族音乐研究组):音舞楼202教室。第三分会场(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组):音舞楼204教室,12月5号上午10:00至12:00在205教室。第四分会场(综合组)音舞楼208教室。,第一分会场,12月4号上午上半场:(谢佳幸主持 樊祖荫点评)1.中国音乐学院 张天彤教授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现状调查 2.内蒙古师范大学 杨玉成教授 社会变迁与传承模式当代语境中的长调马 头琴胡买的传承

6、状况之比较 3.中国音乐学院 张应华教授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4.中国音乐学院 赵晓楠教授 从符号学角度看少数民族民歌的保护与开发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会长樊祖荫教授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似是而非,应从历史文化背着着手。中国音乐学院承担此课题意义深远,可供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可对政府部门提供理论依据。,第一分会场,12月4号上午下半场:下半场先后有两个院校的的专家学者对各自所代表的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情况作了汇报。首先是广西艺术学院黄志豪副院长,他就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目前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成果、学术交流八方面作了简要的介绍

7、。接着,中国音乐学院的姚艺君教授对中国音乐学院目前的办学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一分会场,12月4号下午上半场:(赵晓楠主持 姚艺君点评)1.新疆艺术学院 肖学俊教授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类型及策略 2.中央民族大学 毛继增教授创建本土音乐为母体的新教育体系以新疆木卡姆艺术班为例 3.哈尔滨师范大学 郁正民教授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4.西安音乐学院 曾金寿教授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及其教育探索侧记 姚艺君教授点评:少数民族的音乐教学法问题、教师培养建设问题、教育模式问题等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后将在这些问题上展开更深入的讨论。,第一分会场,

8、12月4月下午下半场:(金铁宏主持 杨红评论)1.中央音乐学院 杨民康教授音乐民族志的文体类型及其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2.内蒙古师范大学 杨玉成教授社会变迁与蒙古长调的保护以锡林郭勒长调民歌为例 3.贵州毕节学院 陈明教授黔西北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现状及其保护办法 4.内蒙古师范大学 佟占文教授 科尔沁蒙古史诗音乐及其演唱艺人,第一分会场,12月5号上午上半场:(肖学俊主持 赵晓楠点评)1.中国音乐学院 杨红教授从民族音乐学的区域音乐看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开发-以河套内外传统音乐为例 2.三峡大学 陈京宇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歌师文化的传承问题及保护措施概述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为例 3.贵州毕节学院

9、 胡家勋教授“对芦笙音乐及苗族音乐文化的研究”4.新疆师范大学 王建朝“政府恩主”哈密木卡姆的保护伞 5.云南艺术学院 黄凌飞教授塔玛扎嘎仪式音乐中的文化传承,第一分会场,12月5号上午下半场:(李槐子主持 郁正明点评)1.广西艺术学院 徐寒梅教授探索高校培养民族音乐传承人的途径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表演专业例析 2.广西艺术学院 陈玉丹教授高师课程中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吉首大学的专家对吉首大学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汇报 4.广西艺术学院 黄文翠教授工作坊:现代教学模式与广西壮族民间歌曲传承的偶合,第一分会场,12月5号下午上半场:(徐寒梅主持 杨玉成点评)1.西北民族大学 李槐子

10、教授莫叫“保护”误传承-从王洛宾、郭颂民歌创新创作遭遇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 2.内蒙古师范大学 松波尔教授母语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3.内蒙古师范大学 金铁宏教授“达斡尔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4.广西艺术学院 姚冰教授广西侗族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5.西北民族大学 陈艺、马小兰教授东乡族“花儿”的文化特征,第一分会场,12月5号下午下半场:(李兴武主持 程天健点评)1.中国音乐学院 滕腾教授无声文本与有声影像之共享建立蒙古音乐鉴赏音响数据库的思考 2.贵州大学 张应华教授传承与传播:贵州大学苗侗民间音乐的教育与实践 3.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覃贤珊教授本土音乐

11、走进高校艺术公共教育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4.西北民族大学 李晓玲教授舟曲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现状的调查,第二分会场,12月4号上午:(李娜主持 孙航点评)1.白雪教授乡土社会中的壮族原生态情歌透视以广西左江流域大新壮族民歌为个例 2.吕国敏教授的文化属性之根 3.周立洁教授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流变特征 4.邢连秦教授广西上林县巷贤镇四六联壮族民歌研究 5.高嬿教授壮族波咧初探 6.于子骞教授论广西龙州县壮族布岱支民间仪式中的天琴,第二分会场,12月4号下午第一场:(苏沙宁主持 向阳主持)1.石应宽教授马来班顿与海南民歌的交融与互动 2.王思思教授壮族的马骨胡 3.丁梦溪教授马山县古寨打榔初探 4.

12、王蔷薇教授广西马山壮族会鼓初探,第二分会场,12月4号下午第二场:(白雪主持 吕国敏点评)1.孙航教授从壮族“布偏”族群的发展透视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 2.张承伟教授广西壮族“扁担舞”初探 3.邢磊教授东兰壮族铜鼓鼓点与挑秀几何图案的同一性 4.莫莉婷教授隆林县壮族八音调查以新州镇民族社区头塘村为个例,第三分会场,12月4号上午:(谢林主持 任富强点评)1.杨秀昭教授毛南族丧葬祭仪音乐探析 2.吴霜教授广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的“阴阳”传承 3.王微教授广西壮族“蚂拐节”仪式及其历时性比较 4.黄羽教授壮族师公教仪式音乐文化的变迁 5.宁庆教授音乐解读仪式演说的锤炼广西天

13、峨壮族“贺礼八仙”婚俗仪式音乐活动的文化内涵阐释 6.樊原朱教授广西沂城县壮族中元节仪式音乐调查报告 7.陆栋梁教授壮族“祭三堂”音乐的女权文化内涵,第三分会场,12月4号下午第一场:(刘嵘主持 黄凌飞点评)1.任福强教授云南壮族摩教音乐 2.刘杰教授布依族“故摩”音乐文化研究 3.郭联俊教授叶贝上的旋律以西双版纳猛龙区域傣族南传佛教“维先答腊”念诵为例 4.杨锦教授官娘哭死虎调的产生和发展与消亡 5.杨晓教授 南侗“祭萨仪式”中的音声体系与社群结构,第三分会场,12月4号下午第二场:(杨殿斛主持/点评)1.吴凡教授碎片与重构民族国家体系中的红瑶岁时仪礼阐释 2.肖文朴教授“灵晕”再现:现代宗

14、教节庆音乐的重返之道以第九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开幕式为例 3.李臻教授论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在仪式音声中的体现以博白客家“做斋”仪式为例,第四分会场,第四分会场在12月4号也进行了热烈讨论。全天先后有杜亚雄、冯光钰、魏石成、徐欣、和文光、张灿、赵毅、王馥艳、张泉、王桂芹、温泉、吴荣顺、蔡灿煌、高贺杰、张天彤、张瑞迪等十六位学者发言。其中,在上午,杜亚雄教授的忘“本”的中国国民音乐教育、冯光钰教授的从看现代视野中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两篇文章和下午张泉教授的“侗歌进课堂”二十六年回顾兼议建立“民族音乐进课堂”长效机制的设想一文以及吴荣顺教授的台湾赛德克族的音乐即兴以跳歌舞uyas为例等四篇文章引起

15、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与强烈兴趣,专家、学者们就此四篇文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关于12月5号第二、三、四会场的情况,由于我没有去听和缺乏资料就不介绍了,在此我向各位表示歉意。,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教学成果汇报音乐会,4号晚上,举行“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教学成果汇报音乐会”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展示我院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来自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和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同学们为本次盛会献上了精彩的表演。本场音乐会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来自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的同学表演,他们共处了八个节目;下半场是来自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同学表演,他们共演出十四个节目。整场音乐会节目形式极为丰富

16、,精彩绝伦,高潮不断,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有关此次音乐会的照片,有关此次音乐会的照片,有关此次音乐会的照片,本课件参考资料,1.本人与会所做的笔记 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二届全中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研讨会 简报第一期 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二届全中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研讨会 会议指南 4.有关此次年会的网站,特别说明,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所做笔记和所整理的资料难免会出现错误与漏洞。因此,大家如想了解本次年会的准确信息,可以登陆以下网站:1.广西艺术学院:http:/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http:/3.中国音乐学网:http:/4.中央民族大学:http:/,结束语,我的汇报讲完了谢谢大家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0级音乐学专业徐锡允2010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