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0311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晶体管知识复习,1.基本结构:三个极、三个区、两个结,以NPN型为例,2.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三个工作区(即工作状态),(1)输入特性:发射结电压UBE与基极电流IB的关系;,(2)输出特性:集电极电流IC与管压降UCE的关系;,当UCE大于一定的数值时,IC只与IB有关,IC=IB,称为线性区(放大区),此区域UCEUBE,集电结正偏,称为饱和区,此区域中:IB=0,UBE 死区电压,称为截止区,特性归纳,输入特性,同二极管的正向特性,UBE IB,输出特性,一组曲线(一个IB对应一条曲线),UBE 0,UCE UBE,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IC=IB,电流放大作用,UBE0,IB 0,发射

2、结反偏,UBE 0,UCE UBE,IC=I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无电流放大作用,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6.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2 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基本放大电路,第6章,6.3 放大电路的类型及特点,本章学习目标,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意义。掌握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掌握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基本放大电路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方法。了解常用基本放大电路的类型及特点。,放大器将输入的信号放大,6.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的概念,在生产实践中常常需要将微弱的电信号

3、放大,使之变成较大的信号。,例如:扩音机电路。,扩音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放大器。,电路工作电源,放大的对象:变化量放大的本质:能量的控制放大的特征:功率放大放大的基本要求:不失真,放大的前提,判断电路能否放大的基本出发点,放大元件T:工作在放大区,要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6.1.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使发射结正偏,并提供适当的静态工作点。,基极电源与基极电阻,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集电极电源,变化的电流转变为变化的电压。,集电极电阻,耦合电容:隔离输入输出与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能使信号顺利输入输出。,单电源供电,可以省去,RB,单电源供电,6.1.2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交流电压放大器:,输入:交流小信号 ui,输出:交流大信号 uo,正常工作时,直流电源供电,各极的电压、电流为:,iB,uBE,iC,uCE,均为直流与交流的叠加!,由于电源的存在IB0,IC0,IB,IC,IE=IB+IC,1.静态:当 ui=0时,IB、UBE,IC、UCE 均为直流信号!,IB,IC,(IC,UCE),(IB,UBE),IB,UBE,IC,UCE,均为直流!,(IB,UBE)和(IC,UCE)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uCE怎么变化,?,假设uBE有一微小的变化,2.动态:当 输入ui时,uCE的变化沿一条直线:负载线,uCE相位如何,?,u

5、CE与uBE反相!,满足:uCE=UCC-iCRC,各点波形,各点波形,均为直流+交流!,iB=IB+ib,uBE=UBE+ube,iC=IC+ic,uCE=UCE+uce,ib,ube,uce,ic,3.静态工作点的作用,1.当ui=0时,IBQ=0,ICQ=IBQ=0,UCEQ=VCC,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若其峰值小于b-e间的开启电压Uon,则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始终工作在截止状态,输出电压毫无变化。,2.当ui0时,若信号幅度足够大,晶体管只可能在信号正半周大于Uon的时间间隔内导通,导致输出电压严重失真。,Uon,VCC,只有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晶体管始终工作在放大状态,输出信号

6、才不会产生失真。这就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归纳,1、放大器正常工作时,需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目的是避免非线性失真;,2、放大器正常工作时,所有的电压、电流均为直流+交流;,3、基本放大器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位。,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放大倍数A;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 Ro;通频带 fbw;非线形失真系数D;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最大输出功率Pom与效率,信号源,信号源内阻,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流,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1、电压放大倍数Au,电压放大倍数反映了放大器的放大能力。,电压放大倍数与放大器的结构和器件参数有关。,一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有限。

7、,采用放大器级连的方法,可取得大电压放大倍数。,ui,uo,Au=Au1 Au2 Au3 Aun,多级放大,2、输入电阻 ri,放大电路一定要有前级(信号源)为其提供信号,那么就要从信号源取电流。输入电阻是衡量放大电路从其前级取电流大小的参数。输入电阻越大,从其前级取得的电流越小,对前级的影响越小。,输入电阻:,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3、输出电阻 ro,放大电路对其负载而言,相当于信号源,我们可以将它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这个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输出电阻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输出电阻越小,在负载变化时,引起输出电压

8、的变化越小,即输出电压越稳定,所以,输出电压越小,带负载能力越强!,4.通频带,通频带:,fbw=fHfL,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曲线,6.2 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6.2.1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6.2.2 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6.2.3 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原则:,静态分析:,估算静态工作点,动态分析:,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通频带;分析失真,使用交流通路,使用直流通路,6.2.1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1、直流通路:,信号源视为短路,但应保留其内阻。,在直流电源作用下静态(直流)电流流经的通路。,电容视为开路;,电感线圈视为短路(即忽略线圈电阻),估算静态工作点

9、用直流通路,注意!,直流通路,2、交流通路,容量大的电容(如耦合电容)视为短路;,输入信号作用下交流信号流经的通路,无内阻的直流电源(如+VCC)视为短路。,动态分析用交流通路,注意!,交流通路,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UBEQ已知!,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由直流通路列方程求解,6.2.2 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IB,UBE)和(IC,UCE)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2、静态工作点的影响:,IBQ,Q,0,ICQ,UCEQ,合适的工作点在负载线的中间。正常工作时不会产生失真。,静态工作点合适:,Q,Q,0,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截止失真,Q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

10、,产生截止失真的原因:,Q,Q,0,消除截止失真的方法,工作点上移:-减小Rb,Q,0,Q,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产生饱和的原因:,消除饱和失真的方法,消除方法:增大Rb。,归纳:,Q点过低(IB小,IC小,UCE大),产生截止失真;输出波形被削掉正半周;,Q点过高(IB大,IC大,UCE小),产生饱和失真;输出波形被削掉负半周;,调:Rb IB IC Q点,调:Rb IB IC Q点,调整工作点通过调整Rb实现!,注意!,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估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6.2.3 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1、三极管的微

11、变等效电路,在放大电路中,在低频小信号作用下,将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在此条件下,可以用一个线性模型代替三极管,即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该模型只能用于放大电路动态小信号参数分析。,输入端近似一电阻。,晶体管输入电阻rbe,输出端近似一受控恒流源。,ib,rbe与 Q点有关;Q点愈高,即IC愈大,rbe愈小!,注意!,估算公式:,2、利用交流(微变)等效电路进行放大电路动态分析,画出直流通路计算ICQIEQ,计算rbe,电压放大倍数,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信号源内阻无关,输出电阻与负载无关。,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根据功能分,1.电压放大器,以小的输入电压控制大的输出电压,小信号工作,主要考虑电压放大

12、倍数,输入输出电阻。,2.功率放大器,以小的输入功率控制大的输出功率,大信号工作,主要考虑功率、效率、失真情况及输出电阻。,6.3 常用放大器的类型及特点,根据信号形式分,1.交流放大器,放大交流信号,阻容耦合(级与级之间的连接形式),2.直流放大器,放大直流信号,直接耦合(级与级之间的连接形式),1、共射放大器,2、射极输出器,3、差动放大器,根据电路结构分,4、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输入、输出以发射极为公共点;,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较小,输出电阻较大;,一般作放大器的中间级。,共射电路,1、电路的组成,6.3.1 射极输出器,2、静态分析:,3、动态分析:,1、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电阻,

13、输入电阻高,3、输出电阻,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一般,所以,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归纳:,输入、输出以集电极为公共点;,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近似为1;射极跟随器;,一般作放大器的输入级(输入电阻高);输出级(输出电阻低);中间级(减少电路间直接相连所带来的影响,起缓冲作用),输入电阻高,向信号源索取电流小;,输出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电流放大能力强(输出电流Ie);,6.3.2 差动放大电路,电路结构对称;双电源;双端输入、双端(单端)输出,1.电路结构,RP:调零电位器。调整左右平衡,2.输入信号分类,1,差模输入:,ui1=-ui2=ud,共模输入:,2,ui1=u

14、i2=uC,(differential mode),(common mode),3,任意输入:ui1,ui2,差模分量:,共模分量:,ud,uC,分解,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Common-Mode Rejection Ratio),3.主要性能指标,大!,0!,!,两边完全对称,差放放大的是两输入端的差:uo=Au(ui1-ui2),两输入端中一个为同相输入端(输出与输入同相位),一个为反相输入端(输出与输入反相位)。,差动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差模信号,,4.应用,放大直流信号,互补对称电路,输入大信号,NPN、PNP轮流工作;,功率放大,一般用在输出级。,输出功率大,效率高,输出电阻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