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电子教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0333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5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电子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电子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电子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电子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电子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电子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电子教案.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程秀华,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本科一体化教学阶段的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调查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建立研究假设、进行问卷设计、完成抽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等。目前中国社会处于快速变动的转型期,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调查研究已经成为及时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客观认识事物变化发展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向、果断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通

2、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来观察社会变化、分析社会关系、解释社会现象和把握社会规律,提升作为一名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与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操作技巧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社会调查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调查方法和分析技巧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自学。考虑到电大学生主要是成人、具有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因此,在保证足够听课时间的基础上,提倡和

3、鼓励以教材和参考书为辅助开展自学。(2)面授辅导是贯彻“少而精,求实效”原则的重要教学方式。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除了普及和巩固基本的调查知识之外,还应特别突出“实用”的原则。面授辅导应以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3)实践课。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必须强调理论方法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实践是很好的教学形式。实践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自学和面授辅导的效果。(考虑到电大学生比较分散,故此种教学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可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研究题目,教师分别监督

4、指导等),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小时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第一章导论4第二章研究原理8第三章研究设计8第四章抽样8第五章测量4第六章问卷设计8第七章问卷与访问4第八章观察4第九章资料处理4第十章资料统计分析8第十一章撰写调查报告6第十二章典型实例8二、教材及资料1、教材主教材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这也是本门课程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2、其它媒体教学录象课29学时;IP 课19学时。3、参考资料林楠著,社会研究方法,农村读物出版社,1986年阿特斯兰德著,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

5、7宋林飞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水廷凯等编著,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三、考试要求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学生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其中,平时成绩由日常作业组成,共分四次,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期末考试亦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2、考试题型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前四项主要考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记忆;最后一项主要考察对原理、方法和知识的分析、概况与综合运用能力。3、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方法的状况,评估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内容、分析问

6、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知识学习过程中“知道、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区分,考试题目的设计分别和这三个层次对应、各占1/3。,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第一章 导论本章重点内容:1、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和特征2、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法概述3、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历史4、社会调查研究的当代特点5、社会调查研究所遵循的原则6、社会调查研究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思考题:1、试述划分社会调查研究的不同标准2、结合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谈谈现代社会调查与传统调查的区别3、谈谈社会调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章 研究原理本章重点内容:4、社会调查的科学逻辑5、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6、各类调查研究的作用7、几个重要的概念:变量、命题、假

7、设、操作化等8、研究过程概述思考题:1、试述各种社会调查研究的区别2、谈谈变量中的相互关系3、结合社会现实,谈谈社会的基本要素与社会调查研究的相互关联,第三章 研究设计本章重点内容:1、社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2、研究课题的确定及影响因素3、研究假设的意义和形式4、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5、调查方案的一般性内容6、问卷调查方案和实地研究方案的实例思考题:1、试述假设陈述形式与变量关系的联系2、试述分析单位的含义及类型3、谈谈如何在调查中避免层次谬误和简化论第四章 抽样本章重点内容:1、抽样的意义与作用2、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3、概率抽样方法4、非概率抽样方法5、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思考题:1、试述抽样的

8、意义2、试分析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不同侧重点3、试比较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异同,第五章 测量本章重点内容1、测量的概念与特征2、测量的尺度:定类、定序、定距与定比3、操作化的含义及相关内容4、测量量表5、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思考题:1、试述操作化的内在含义2、试分析测量效度和信度的关系3、试比较总加量表和累积量表的差异第六章 问卷设计本章重点内容1、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2、问卷设计的原则3、问卷设计的程序4、题型及答案的设计5、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6、问题的数量与顺序7、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思考题:1、试分析问卷的基本结构2、试述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3、试分析问卷设计中产生错误的原因,第七章 问卷与访

9、问本章重点内容1、访问的概念及类型2、自填问卷法3、结构式访问4、无结构式访问5、访问的过程6、培训调查员思考题:1、试述访问的不同类型2、试分析各种无结构式访问的不同特点3、比较面谈和电话两种访问方法的差异性第八章 观察本章重点内容:1、观察的概念及类型2、参与观察的分类3、实施参与观察的步骤4、参与观察的效度与信度5、参与观察中的伦理学问题思考题:1、解释观察法所具有的“理解”含义2、试比较不同类型观察法的异同3、参与观察中如何减少伦理冲突,第九章 数据处理本章重点内容:1、原始资料的概念、类型、审核与复查2、定性资料的分类、汇总与编辑3、问卷编码4、数据录入的不同方式5、数据清理思考题:

10、1、比较定性资料和问卷资料审核时的不同侧重点2、试述定性资料分类的功能3、资料录入和编码过程中建立数据文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十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本章重点内容:1、单变量描述统计2、单变量推理统计3、相关分析4、回归分析5、理论分析常用的其他分析思考题:1、试述列联表中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2、试述假设检验中小概率原理和两类错误的关系3、试述方差分析的原理,第十一章 撰写调查报告本章重点内容1、调查报告的类型及结构2、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3、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4、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写作5、撰写调查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思考题:1、试比较两类调查报告在结构上的差异性2、试分析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3、试分析两类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素第十二章 典型实例本章重点内容:1、问卷调查实例12、问卷调查实例23、社会调查报告14、社会调查报告2思考题1、结合工作实际,独立设计完整的调查方案2、完成一项调查并撰写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