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9月-2015年1月,中级财务会计,孔为民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密码:kuaiji,课程公共邮箱,基础会计部分:,也称会计学原理,主要内容:介绍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等。会计的基本技能:会计的基本方法:七大方法,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经济业务,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企业的资金运动,结合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筹集资金业务的核算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生产加工业务的核算销售业务的核算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如何将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记账程序和方法有机的结合
2、起来的技术组织方式,叫做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记帐凭证核算程序,中级财务会计与会计学原理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关系:,1、它所介绍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既是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2、它的定位:(1)核算内容:经常性和一般性业务;(2)核算依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3)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一般方法。,3、属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会计学原理中揭示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基础。4、高级财务会计:介绍一般会计业务以外的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如,特殊财务报告的处理、会计中较特殊且复杂的问题及处于非
3、持续经营假设情况下的会计问题。,关于财务会计的学习问题,1.财务会计的重要性:骨干专业课2.财务会计的特点:理论性实务性并重3.财务会计的学习方法:理解与练习并重,学习方法,1、认真听课,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要点;2、课下看书复习,帮助消化吸收;3、一定认真完成作业,进一步强化理解;,考试说明,根据课程特点,本课程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办法。成绩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本书内容结构,第一章 总论重点讲了准则体系的目标、原则、理念、方法。解决准则体系的基本问题。,第二章 货币资金第三章 存货第四章 金融资产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第六章 固定资产第七章 无形资产第八章 资产减值第九
4、章 负债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第十一章 成本费用第十二章 收入和利润第十三章 财务报告,第一部分:基本准则,第二部分:具体准则,中级财务会计:授课学时分布,中级财务会计:授课学时分布,第一章 财务会计总论,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述 第二节 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与基本假设 第三节 财务会计要素 第四节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第一节财务会计概述,一、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特征二、财务会计的目标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四、会计法规体系,现代企业会计的分支,纳税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三大分支,两大分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依据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的
5、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据,采用灵活多样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规划、控制与评价,并定期通过编制内部责任报告,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内部各部门管理的会计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最佳预测和决策,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不定期、预测将来、无规范统一的方法、对内。,返回,纳税会计,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法定性、广泛性、统一性、协调性、筹划性,返,一、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特征,财务会计是当代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运用簿记系统的专门方法,以通用的会计原则
6、为指导,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旨在为所有者、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2)财务会计以会计报告为工作核心3)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4)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二、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就是要解决下列问题:1、向谁提供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2、提供哪些信息:使用者不同而不同。3、如何提供信息:区分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4、信息的质量标准: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财务会计的目标(2006新准则),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7、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受托责任论和决策有用论并重,信息使用者包括: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与工会、企业顾客内部的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阶层),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这两个概念,会计概念,会计职能,会计目标,提供经济信息的管理活动,核算、监督以及预算、决算,信息:国家、投资、内部,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客观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6.重要性7.谨慎性8.适时性,1.客观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
8、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也就是真实性、可靠性。,2.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亦即有用性,新准则更加强调企业提供信息的有用性。,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广义),5.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和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体现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原则的经济事项有:,1、以集团为主体编制合并报表2、收入的确
9、认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管理4、投资核算方法确认5、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停止6、关联方关系的认定,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又叫稳健性原则或保守主义,但注意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几个要点:首先是面对不确定事项,其次谨慎要适度。稳健性原则的运用:资产减值的计提等,8.适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四、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一)会计
10、法会计工作的最基本法规,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依据。公布,85.5实施;93.12修订;99年再次修订,施行;,(二)企业会计准则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会计法为依据。92.11发布,实施;修订后发布,起执行;2、具体会计准则:以基本会计准则为指导,开始发布,截至05年底已经颁布实施的准则16个;发布38项,年起执行;,准则的巨大变革,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替代了原来的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准则体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准则体系的简要介绍,基本准则(一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
11、确认条件、计量属性、报告框架具体准则(38项):一般业务准则(18项)特殊业务准则(9项)财务报告调整及披露(10项)衔接准则(1项,第38号),找资料,熟悉一下准则的名称。,一般业务准则,包括第1号至第18号准则:1-8号是规范资产的处理;9-13号规范负债的处理;14-16规范收入的处理;17-18规范费用的处理。,特殊业务准则,具体包括第19-27项准则:,外币业务、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财务报告调整及披露,具体包括第28至37号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表列报、
12、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金融工具列报等。,增加的准则有:39号公允价值计量;40号合营安排;41号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修订的准则有:9号职工薪酬;30号财务报表列报;33号合并财务报表。基本准则、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会计规范体系图,1、我国会计规范(标准)体系图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财政部,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工作,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图,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财务报告,共性业务会计准则,会计报表准则,特殊行业、特殊业务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第二节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与基本前提
13、,一、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权责发生制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含义:凡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计入本期损益;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损益。,收付实现制:是指以实际收到或付出款项的日期确认收入或费用的制度。,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目标,对所面临的变化不定、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是合乎逻辑的、以会计实践作依据的判断)。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的界定),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
14、定单位和组织,是对会计工作空间范围的规范。注意:会计主体不等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时间范围的界定),定义: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会计人员可以在非清算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1)解决了资产的计
15、价问题(2)解决了费用的分配问题(3)解决了债权债务的清偿问题,3、会计分期,定义: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以便分期核算资金运动,报告经营成果。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它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意义:(1)界定了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2)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4、货币计量,定义: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表必须采用人
16、民币;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要求币值相对稳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第三节 财务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是会计用以反映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也就是资金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6.利润,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
17、要素、静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利润表要素、动态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1.资产,是由于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1)现实已存在的;(2)拥有或控制的;(3)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资产确认的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思考:1.用会计的观念分析家用轿车是不是资产?2.如何判断一项资源是不是资产?,2.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特征:(1)现时义务;(2)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8、负债确认的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思考:已经发生的住房贷款和孩子将来上学需要的费用有何差别?,3.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与负债的计量。,利得,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分为:(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
19、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分为:(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4.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收入确认的条件: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相关知识:全面收益观(自己查找资料),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确认条件: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
20、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区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注意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比较:是否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当期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指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包括主要经营项目和兼营项目发生的费用和获得的收入之间的配比结果。,第四节 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一、会计确认1、会计确认的含义2、会计确认的标准二、会计计量三、会计记录四、会计报告,1、会计确认
21、的含义,会计确认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入或列入会计主体财务报表的过程。某一项目能否作为会计要素记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应当满足基本的确认条件。,2、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一)会计要素的可定义性(二)会计要素的可计量性(三)会计要素的相关性(四)会计要素的可靠性,二、会计计量,1.会计计量的概念 2.会计计量属性,1.会计计量的概念,会计计量是指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需要确定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计量单位,会计计量单位也称计量尺度,凡是计量都必须有计量的尺度,会计的计量也不例外,现代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都是用货
22、币作为计量单位。,2.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如桌子的长度、铁矿的重量、楼房的面积等。一种计量模式区别于另一种计量模式的标准。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
23、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在实务中,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3)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24、、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4)现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取得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
25、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也就是说,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一项交易在交易时点通常是按公允价值交易的,随后就变成了历史成本,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许多就是根据交易时有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的,,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在应用公允
26、价值时,当相关资产或者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报价或者不存在同类或者类似资产的活跃市场报价时,需要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采用估值技术估计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现值往往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估值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就是以现值为基础确定的。,三、会计记录,会计记录就是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四、会计报告,1.会计报告的概念: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2.会计报告的内容: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权责发生制、会计前提、会计要素、计量属性,本章关键字:,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