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1092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孔淑倩 成娜 李文 李海燕 缪淼 钱心轶 祁秋梦,2007 年 1-9 月“中国制造”危机,3 月宠物食品受污染5 月二甘醇牙膏事件6 月致命轮胎6 月水产品欧美受阻6-9 月问题玩具大规模召回 6.13 1,500,000 8.2 967,000 8.14 19,000,000 9.4 800,000,2004 年到 2007 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的食品合格率都在 99%以上 2007 年 8 月,日本国际贸易周报报道:2006 年日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食品中,中国食品的抽检合格率高于美国。99.91%99.88%,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

2、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 吸收劳动力 创汇贡献份额,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首先,在产品分工中,随着工业品出口总量的扩大,中国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0.8 v.s.7.7%26 v.s.4 80&200,中国制造业现状,其次,从要素分工的角度来看,通过大规模利用外资,中国从最终产品制造起步,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 生产效率低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制造业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集中度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1,对世界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2,对国际竞争格局及

3、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3,对东亚地区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加大,主要表现为增量的贡献,并形成了较强的撬动力。2.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要素的流向和布局,并为全球要素提供了更广阔的增值空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投资项目也使母国及其全球分式体系中的各个关联环节获得了更多的出口与就业机会,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仅将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有助于增加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福利。3.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将对国际市场供求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制造业目前主要是采取粗放型的规模扩张,这种增长模式不仅在一定

4、程度上造成了世界资源的浪费和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且还将对中国及至全球环境带来危害,不利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使世界产业结构和整体工业化水平进入一个全新阶段。2.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和开放效应。3.在国际产业转移引发的产业结构互动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空心化”趋势。,对世界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中国经济将加快“由大转强”的步伐,中国经济实力尤其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进一步改变各国经济力量的对比和国际竞争格局。1.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地位的提高将有利于改善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利

5、益制衡机制。在未来国际经济秩序中,中国完全有条件、有必要实现由应对者到参与者、再到设计者的自觉转变,而中国战略地位的提升也将改变国际经济关系完全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宰的现状,从而完善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利益制衡机制,增强世界范围内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文化价值的多样性与包容性。2.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对外经济关系出现一些新的矛盾与冲突再所难免。,对国际竞争格局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矛盾和冲突的主要表现:1.中国工业品大量进入海外市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2.由贸易与投资领域竞争引发的一些矛盾出现了激化迹象。3.我国的国家经济利益与跨国公司自身利益之间的冲突。,由于地缘因素、经济

6、发展水平、出口结构等原因,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东亚地区的内部分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直接,而东亚各国(地区)对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感受也最深刻、最复杂,相关争论也比较多。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否会改变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传统“雁形分工模式”2.中国是否已取代日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3.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究竟将产生“创造效应”还是“替代效应”,是否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东亚地区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否会改变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传统“雁形分工模式”,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以及日本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

7、是与“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动摇了其作为“雁形分工模式”中核心国家和技术来源的地位;“雁形分工模式”并不适合知识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亚地区分工发展的需求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是“雁形分工模式”破裂的直接原因 中国制造业的高速成长及其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将改变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力量的对比,扩大了东亚地区分工的范围,使东亚内部分工形态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中国是否已取代日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取代日本产品的中国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端的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内部结构、技术创新体系及劳动生产率方面,日本企业都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水

8、平与日本仍有一定差距,短时间内中国还难以取代日本在全球及地区制造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采取的路径及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日本制造业腾飞时代有较大差别。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更具国际性和全球化,这将大大加快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缩小与日本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否有助于推动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结构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出口市场具有较强的重叠性和竞争性中国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互补性更为突出。中国正积极开展与日本、韩国的协调与磋商,以在更大范围内加深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互补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

9、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将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必将有助于推进东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善地区安全形势。,中国的应对措施,1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全面实施支持研发和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支持创新的有关条件和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 技术密集型、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3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4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中国的应对措施,5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市场机制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推进产业组织调整6 政府法律规范以及监管,职能部门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强化产品安全监管7 企业对于出口实施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中国的应对措施,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