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性理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1119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的药性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药的药性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药的药性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药的药性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药的药性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的药性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的药性理论.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药 的 药 性 理 论(一),概 述,1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扶正祛邪,消除病因,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即“以偏纠偏”。,3中药的性能与性状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

2、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第一节 四 气,1四气的含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的。,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

3、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平应入性。),2四气的确定及作用(1)四气的确定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药性的确定: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

4、、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2)四气的作用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暖肝散结、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3四气的意义(1)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不得违反。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2)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会加重病情。(3)如果当用热药而用温药,或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5、的。反之,当用温药反用热药,或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阴或伤阳。(4)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热并用。(5)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6)“寒无犯寒”、“热无犯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使用寒热药物时,还应注意季节变化对药物的影响。,第二节 五 味,1五味的含义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药味。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

6、,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2五味的确定(1)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即口尝。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海藻之咸等。(2)后来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因此,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3)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确定味的主要依据:是药物的滋味,是药物的作用。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3五味的作用内

7、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损害。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辛:能散、能行、(能润),有发散、行气行血、润养作用。发散外感表证(薄荷);行气气滞证(橘皮);活血血瘀证(川芎);润养润肺(款冬花)、滋肾(菟丝子)开窍闭证,湿浊证(麝香)。,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益、和中和药、缓急作用。补益虚证(人参);调和药性用在复方中(甘草);缓和毒性配有毒药物(大枣);缓急止痛拘急疼痛证(芍药)。,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收敛固涩滑脱不禁证(五味子)生津止渴

8、津伤口渴(乌梅)。(附: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相似),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降泄,通泄,燥湿,坚阴作用。清泄火热火热证(栀子);泄 降泄气逆气逆证(杏仁);通泄大便便秘证(大黄);燥湿寒湿证(苍术);湿热证(黄连);泻火坚阴阴虚火旺证(黄柏)。,能坚:“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后世举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的痿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坚阴”之理解释之。而泻火与存阴乃属因果关系,故“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而“苦能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咸:能软、能下,有软坚和泻下作用。软坚散结瘰疬,瘿瘤(海藻)

9、;泻下通便便秘证(芒硝)。另咸味尚有引药入肾和补肾作用;催吐作用,如盐汤探吐。,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淡渗利水水肿、小便不利(茯苓),4性味合参(1)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2)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辛温药物大都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甘温之品则多具补气助阳之功。,(3)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4)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

10、,也有不同之处。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主治虚热证。5)一药兼有数味者,则代表其治疗范围的扩大。,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第三节 升降浮沉,1升降浮沉的含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上升提举(向上)降下达降逆(向下)浮向外发散(向外)沉收敛固藏(向内)泄利二便(向下)。,2药物升降浮沉趋向性的认定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

11、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了。,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一般来说:药性升浮多具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多具酸苦咸涩味和寒凉之性。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即属此意。此“无”字,应理解为“多数不”。,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

12、关系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但也有例外:如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升浮。故前人谓:“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归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全。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现代并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3)升降浮沉与炮制和配伍的关系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炮制: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配伍: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

13、,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4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一般来讲:药性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药性沉降大多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但是,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川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等等。,5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顺病位

14、,逆病势。,(1)就病位而言: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不宜降。如外感风热用薄荷、菊花疏散;病位在下在里者宜降不宜升。如大便秘结者用大黄、芒硝泻下。,(2)就病势而言: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当用半夏、生姜降逆止呕;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升麻、柴胡等益气升阳。,中 药 的 药 性 理 论(二),制剂室 王三成,2015年 4月20日,第四节 归 经,1归经的含义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2归经理论的形成前人在

15、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前人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3归经的依据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1)脏腑经络学说: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故昏迷、癫狂、痴呆、健忘等,可以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

16、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入心经。,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故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所不同。,如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据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指膀胱之腑。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虽都归膀胱经,但包含意义不同。,至于有的药物只归一经,有的药物则归数经,这正说明不

17、同药物的作用范围有广、狭义之分。,(2)临床实践:如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系统,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经方法。而温病学派的兴起,又出现了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等。,(3)药物特性:前人将药物所具有的形、色、气、味等特性,作为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其中尤以五味与归经关系密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但这种依据有其片面性,现今在制定药物的归经时,很少以此为据。,4归经的意义掌握归经,便于临床辨证用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肺热壅盛泻肺热(桑白皮、地骨皮);心火上炎泻心火(朱砂、丹参);肝火上炎泻肝火(龙胆草、夏枯草);胃火炽盛泻胃火(石膏、黄连)。

18、,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太阳经头痛羌活;阳明经头痛白芷;少阳经头痛柴胡;厥阴经头痛吴茱萸;少阴经头痛细辛。,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如肺病而见脾虚者,每兼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肝阳上亢往往由于肾阴不足,每以平肝潜阳药与滋补肾经药同用,是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运用归经理论,还必须结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第五节 毒 性,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一、中药“毒”的概念,1

19、西汉以前,“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毒性即偏性。古代毒药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2东汉以后,“毒药”主要是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东汉时代,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内经七篇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论述。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毒有大小”。,从“毒药”连称到“有毒、无毒”的区分,反映了人们对毒性认识的进步。东汉以后的本草著作对有毒药都标出其毒性。,前人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的。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

20、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所谓无毒,亦可伤人”、“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亦毒。”即是此意。,3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毒性:一般是指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毒药:一般是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毒药: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一是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

21、可逆的后果。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二、中药毒性分级素问五常政大论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两类;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三、怎样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1首先,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的一大优势。2其次,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于上品药之

22、首;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3还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认真总结经验,既要尊重文献记载,更要重视临床经验,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4还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应特别注意。,五、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1含生物碱类植物中毒2含毒苷类植物中毒3含毒性蛋白类植物中毒4含萜类与内酯类植物中毒5其他有毒植物中毒6动物性药物中毒7矿物类药物中毒,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是剂量过大,二是误服伪品,三是炮制不当,四是制剂服法不当,五是配伍不当。因此,使用有毒药物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七、掌握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1针对患者体质强弱、疾病部位的浅深,恰当选择药物,确定剂量。因毒药的安全度小,要掌握其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并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尽量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2注意配伍禁忌、个体差异等因素。3抓好药品鉴别,防止伪品混用,注意保管好剧毒中药。,4毒药虽易引起中毒反应,但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癥瘕等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肯定疗效。)5掌握药物毒性及中毒后的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