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的差异.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1128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方哲学的差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哲学的差异.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方哲学的差异结题报告,指导老师:杨晓林组长:苏开莹组员:李馨、严佩青、陆炜佳、张钰雯、薛诗琪,相关课程:政治、历史,内容预览,课题简介组员分工课题理论综述课题研究过程结果与分析体验与收获反思,课题提出背景,我们正在学习哲学生活,并且处于一个“三观”形成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哲学对我们人格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精神力量、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而探讨中西方哲学的差异更加有利于我们对哲学的深入学习,中西方的哲学差异,不禁是对哲学的研究,更是对一种人文精神的区别、糅合。不同哲学家有着自己不同的哲学思想,更是其精神的结晶,这对我们的人格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我们相

2、信,研究中西方哲学的差异,我们受益匪浅!,研究目的,组员分工,研究过程,研究方法,1.收集资料2.抽样调查(同学、老师),研究过程,(一下空白部分为周数):开题(完成):收集哲学相关资料并交流(完成):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完成):分析资料,整理中西方哲学差异(完成):组内讨论研究分析所得结果(完成):访谈(完成):整理并分析访谈结果(完成):组内讨论并综合整理结果(完成):结题并制作结题报告(完成),资料展示,这里不知道该加个什么,你们说呢?,整理成果,西方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并机械的认为像数学和几何一样从已知的知识可以推出未知的结论。先说西方哲学的困境:第一个层面,哲

3、学的基础是定义和逻辑。而西方哲学家们发现就是对简单的1都难以科学的定义。例如一张椅子它由一些木头组成,而木头又由众多的纤维组成,而纤维又是由有机分子组成,有机分子又是由不同的原子组成。即使面对自然界最简单的物质氢气都难以定义“一”,因为氢分子由两个原子组成,而氢原子又由电子和质子组成,在推究还能到中微子、以至到超玄的结构。这就是西方哲学界的“哲学丑闻”。还有西方哲学赖以生存的逻辑也出现了问题,先是发现“主”、“谓”结构的推理会出现谬误和混乱,后来又发现逻辑悖论。第二个层面,传统西方哲学有三大主题:上帝(第一存在)、物质(自然界)和灵魂(精神界)。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上帝在哲学中占有的地盘

4、越来越少,上帝只存在于宗教哲学里,可以说根本不是现代哲学的研究对象;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哲学对自然世界的一般性原理和结论即对物质的研究也被各相应的自然学科所替代;近代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语言分析也独立成为了心理学科,它替代了哲学对精神的研究。因此说哲学面临失去研究对象的危机。,再来看中国哲学关于“一”的定义:“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兮不可名也,复归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恍惚。随之而不见其后,迎着而不见其首。”(道德经14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

5、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39篇)。“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道生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道德经41篇。而“定义不能精确,推理不能精确,也因此难以有精确的定论”这样的认识,中国人的祖先早以了然于胸,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就出现了这样的理念。它说明了规律与实质性的真理难以精确描述出来,而且真理会随时间和事物变化而变化。,再看西方哲学的思维律是:同一律“是就是是”;矛盾律“任何东西不能即是又不是”;排中律“任何东西必须或者是或者不是”。这是西方哲学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根据。这样就产生了种种的对立矛盾,也产生了很多的对立概念

6、。如:朋友敌人、和平战争、对与错、。由此西方人的思维容易走极端,完全忽视了事物发展的中间环节。大家都知道人与人的关系除了敌人、朋友还有非敌非友。而中国古人的哲学概念早已脱离对立的概念,儒家的基本点就是“中庸”。由于中国的文化是从周易演化而来,因此大家早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凡事取中庸用其不满不溢之意。“过犹不及”是一个普遍的观念。总的来讲,中国古代的哲学已经经过了现在西方哲学的思辨期,早以摆脱了现在西方哲学的学术困境。中国古代哲学只给出事物的框架或性质,接着就是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思考。如对待一个木做的方桌子,中国哲学的描述就是木的、长方形的,这样就算完成了对桌子描述。而像罗素等西方哲学家,如果描

7、述一张桌子,为了极力精确要从观察着角度考虑,要从光线变化考虑等等,因此难以对桌子有精确的描述。也就是说中国古人跳过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困惑,进行了抓住本质的描述。,这里再来编几句或者摘抄几句吧!,访谈第一期,时间(看哈本子多)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高2010级1班教室参与者:周俊熹、吴楚越、严佩青、薛思琪过程:分两队进行访谈 具体内容如下:你认为中西方差异大致情况;你如何看待这种差异。,结果,周俊熹同学认为,中西方哲学的差异首先和历史有关,这是时代、历史造成的。所以哲学所关注的点不同,西方侧重人的自由,精神。而中国古代更重视礼教,对人的修身养性。对待这种差异,要辩证理性的对待,吸收它们优秀

8、之处。,而吴楚越同学则认为,中西方哲学表面上看有很大的差异,实质上是趋同的。都是一种对人,或者对社会国家的理念构想,或是期望。她认为对待差异也要要辩证理性的对待,吸收它们优秀之处。,热闹的访谈,不要说不是本人。,访谈二期,时间(看哈本子多)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高2010级1班教室参与者:崔益、严佩青、薛思琪具体内容如下: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在你看来有无优劣之分?你如何看待?,拍张照!,结果,崔益认为,并无优劣之分,中西方的哲学差异,也算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我们对待中西方哲学是,也要辩证对待,补课盲目的否定或肯定,结果分析,从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中西方哲学的差异认识还是很客观的,而中西方哲学的不同,更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哲学层面的研究,要深入,延伸至历史,地理,乃至科学。这些对哲学的研究是息息相关的。而中西方哲学的差异,各有所长,对待它们的态度更要看实际情况。,体验与收获,在研究“中西方哲学差异”这个课题上,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组员们坚持不懈,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寻访他人,征求老师的意见等等,这一系列 的工作做下来,我们有汗水,更有收获,收获的不仅仅是哲学等等知识的见长,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提高。,反思,在研究这个课题上,我们还有很大的不足再来一些吧!我编不出来了-,指导老师评价,全剧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