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11625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9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临床医学其它心理问题,以心理理论、心理现象、心理健康和心理应激等基本知识,综合认识睡眠、疼痛、手术等各种医学临床常遇到的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同样是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应用目标之一。,目 的 要 求,目的:学习以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综合认识个体睡眠活动、疼痛心理、手术心理、康复心理、药物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及其与心身健康的关系掌握:睡眠节律及睡眠剥夺实验的意义 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 手术前焦虑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康复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 药物效应的心理效应和安慰剂,熟悉:睡眠与梦 失眠类型、影响因素和治疗 疼痛的心理干预 手术前焦虑的原因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康复个体的心理危机

2、与处理原则 影响药物的心理因素,了解:睡眠觉醒障碍及治疗原则 慢性疼痛概念 冥想、应激接种训练法的原则 手术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 手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一般干预措施 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常见康复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 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教 学 内 容,睡眠节律 慢波睡眠,又称浅睡眠、同步睡眠、非快动眼睡眠。快波睡眠,此期较慢波睡眠更深沉,又称深睡眠,但脑电活动的特征却与清醒相似,所以亦称异相睡眠;快波睡眠期眼球出现水平快速转动,故又称快动眼睡眠。闭目入睡后,首先进入慢波睡眠,再转入快波睡眠,然后两种睡眠时相进行交替循环,直至觉醒。,第一节 睡眠心理,睡眠的需要量 人与人之间每天需要睡眠的

3、时数有很大的差异。决定每天睡眠时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年龄。每人具体需要的睡眠时间取决于习惯和机体状态等方面的因素,在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成年人中,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睡眠与梦 梦来自何方?它是如何形成的?Hobson和McCarley(1997)根据研究提出了梦的“激活-合成模式”:梦过程是从脑干巨细胞的放电开始的。,睡眠剥夺研究:每个人都会做梦,多数的梦发生于快波睡眠。做梦不但是快波睡眠的特征之一,而且与心理生理需要有关。,失眠:,失眠可分为入睡困难型、保持睡眠困难型、早醒型 失眠的原因有,过度疲劳或紧张、敏感、急躁,或对健康过度关心,个人的不良自我暗示等心理社会因素;异常的噪音、光线

4、过强、睡眠环境的改变、睡眠规律改变、时差反应等环境与外在因素;躯体性疾病所造成的疼痛、呼吸困难、哮喘、频繁咳嗽等因素。,药物治疗:服用不同类型的安眠药可以使失眠者容易入睡,觉醒次数减少并增加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影响睡眠的不良行为;主动调节自己的不安情绪,创造良好的入睡环境。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方法,调整认识态度,消除不良的自我暗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紧张、焦虑和不安,保持愉快的情绪;应用放松训练;应用生物反馈方法;应用安慰剂等。,2.失眠的治疗,包括:梦呓、睡行症、梦魇、夜惊 治疗:梦呓、睡行症、梦魇的治疗都应首先排除精神性疾病和癫痫等器质性疾病,然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消

5、除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给予适当剂量安定药物,进行放松训练、催眠暗示等治疗。,睡眠觉醒障碍,第二节 疼痛心理,社会学习:疼痛从某种意义上与社会学习过程有关。对处境的认知评价:痛刺激的含义理解不同,疼痛体验也不同。注意:如果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痛觉上,疼痛就会更加强烈,相反,把注意力转向痛以外的事物上,对疼痛的感觉处于抑制状态,这时候疼痛会明显减轻。,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情绪状态:人的情绪状态在痛知觉中起重要的作用。人格特征:自尊心强的人常常表现出较高的疼痛耐受性;具有疑病、抑郁、癔病、紧张、容易焦虑等人格特征的人,对疼痛更敏感。暗示:暗示指通过某些信息如语言、动作和药

6、物等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发生改变。此外,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都会影响对疼痛的感受和耐受。,慢性疼痛是指疼痛感超过了三个月或在创伤痊愈后疼痛仍持续存在。慢性疼痛常伴发持久的苦恼、失眠、易激惹以及丧失工作能力或不能从事其它活动。与别的疾病相比,慢性疼痛更常伴发抑郁。,慢性疼痛的概念,对于疼痛的干预,首先要查明疼痛原因,对于躯体病变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干预重点在于治疗躯体疾病,采用手术、药物等治疗措施。此外,还可针对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采取心理干预等措施。包括:认知行为方法、催眠暗示和冥想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分散注意力,改变疼痛的意义、减轻抑郁情绪的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

7、疼痛的心理干预,Turk把疼痛经验分为三种成分,并对此用不同的控制方法:疼痛的感知成分,采用放松和呼吸调节技术控制;疼痛的情感成分,可由转移注意、人为想象而获减轻;疼痛的认知评价成分,用自我指导训练方法加以控制。精神药物对心理因素引起的疼痛有其使用价值,安定类药物因有抗焦虑作用,对焦虑性疼痛是适用的。抗抑郁药越来越多地用来治疗慢性疼痛,不但对隐匿性抑郁的疼痛有效,而且新近的研究似乎表明抗抑郁药本身具有镇痛作用,可用来减轻各种原因的疼痛。,第三节 手术心理,焦虑恐惧表现为对手术担心、紧张不安、害怕,乏力疲倦等,似有大祸临头之感。身体上亦表现有相应的一些症状,如心慌、手发抖、坐立不安,出汗等。病人

8、入院24小时内焦虑程度最高。,手术前焦虑表现:,病人对手术安全性缺乏了解,导致焦虑和恐惧;担心手术的效果,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对医务人员过分挑剔,对手术医生的年龄、技术和手术经验反复打听,并为此感受到焦虑,不放心;30%病人怕疼痛,手术越小,病人往往越怕手术期疼痛;家庭关系、治疗费用、将来的工作学习安排等。,手术前焦虑反应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关于术前焦虑与术后心理生理适应之间的关系方面,Janis(1958)认为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效果存在着倒“U”字型的函数关系,即术前焦虑水平很高或很低者,术后心身反应大而且恢复缓慢,预后不佳;术前焦虑水平适中者,术后结果最好。,手术前焦虑与手术结果的关系,及时

9、给病人提供有关手术治疗的必要信息,这些信息可分为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客观信息就是在术前向病人讲解手术的实际过程;主观信息是给病人提供有关手术时将出现的各种主观真实感受、医生相应的措施及对病人提出的要求和问题给予解答。这样将会减轻病人的害怕情绪,增强其忍耐性。具体包括:晤谈与评估、提供有关手术信息、加强病人的社会支持、手术室环境。,手术病人心理问题干预,1.一般心理支持与指导:,2.行为控制技术:,常用的有情绪松弛训练法、分散注意法、示范法、刺激暴露法、认知行为疗法、催眠暗示法。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往往把上述心理支持及行为控制技术综合使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安排2至3个单元时间,每个单元3050分钟

10、,与病人一起共同讨论,以便评估病人对这些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效果,及时调整心理干预方法。有时可采取集体心理指导的方法,促进病人理解和掌握有关心理控制技术。,第四节 康复心理,错误认知问题:否认、认同延迟、失能评价、其它不合理信念 不良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愤怒、过分依赖 不健全人格与伤残心理行为问题: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癔症型病态人格、冲动型人格,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突然致残往往会使个体陷入严重焦虑状态,造成心理危机。患者表现为恐慌和不知所措、态度被动、不思饮食、睡眠障碍,甚至处于意识朦胧状态。应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争取时间等待其积极心境的出现;给患者制定经过努力较容易达到的目标。心理治疗可

11、以采取认知疗法、支持疗法、积极暗示、发挥榜样的作用、生物反馈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治疗方法,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适当抗抑郁和焦虑等药物治疗。,常见康复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近些年的研究证明,不论正常人还是病人,参加运动锻炼能减轻紧张焦虑状态;目前认为,中等强度的长期运动锻炼能治疗非精神病人的抑郁症状,是一种安全的对付抑郁的康复手段;经常参加运动锻炼还可使残疾人与患者产生欣快的自我体验,这是一种积极的心境,对康复很有利。,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康复运动锻炼作为疗养康复计划的一部分,特别适用于那些与心理行为有联系的临床症状的纠正。,第五节 药物心理,人们往往只重视药物的生理或药理效应一面,而忽略了其

12、心理效应。其实,不少病人用药后疾病好转,并非药物本身的生理效应所致,而是通过“给以药物治疗”这一行为过程,产生了积极心理效应,在病人心理上造成良好的感受和影响,通过心理-生理的互相作用,导致疾病好转。有时,甚至没有药理作用的安慰剂也可产生良好的疗效。,药物的心理效应,医患关系、医生的态度和权威作用病人的认知态度个性特征药名、剂型、包装其它:用药时心理状态和用药后的体验等,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安慰剂是由无药理活性(即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制成的、外型似药的制剂。如用葡萄糖和淀粉制成的片剂,葡萄糖注射液等。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并相信安慰剂有特殊治疗效果的人,临床上可

13、出现预期的疗效,称为安慰剂效应。安慰剂并不是对每个病人都有效。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生理心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安慰剂,重 点 难 点,弗洛伊德认为梦来自于潜意识,反映内心压抑和冲突。Hobson和McCarley(1997)根据关于梦的许多生理学研究结果,提出了梦的“激活-合成模式”:梦过程是从脑干“巨细胞”的放电开始的。Hartmann认为,REM睡眠可能帮助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某些脑通路恢复效能。Reenberg等(1966)认为,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是在梦中完成的。,梦来自何方?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什么作用?,该学说首先由Melzack与Wall(1965)提出,经过

14、Wall(1978)修改,比较符合疼痛规律和解释疼痛问题。闸门假说认为,来自外周(如皮肤)的疼痛信息,传至脊髓进入三个系统,即:后角中的胶质细胞区(SG细胞);后角中的第一级中枢传递细胞(T细胞);后索纤维向脑的投射。这三个系统相互作用控制疼痛的产生。,疼痛的闸门学说,T细胞兴奋发放冲动时,可激活后索纤维向后脑投射时,产生痛觉。传送外周疼痛信息的粗纤维(L)与细纤维(S)都可以直接投射到T 细胞,但粗纤维兴奋时,其侧支同时使SG细胞兴奋,反馈抑制T细胞的冲动,使T细胞放电停止。而当细纤维兴奋时,既使T细胞发放冲动,同时通过侧枝使抑制SG细胞,从而取消了其对T细胞的抑制,T细胞放电加强。因此,T

15、细胞的活动就象一道闸门,粗纤维兴奋使它关闭,细纤维兴奋使它开放,产生痛觉。,不过闸门不仅受到外周传入信息影响,还受到来自中枢信息的注意、情绪和暗示通过中枢下传冲动到闸门,影响了痛觉的感受。这样就可以理解大脑和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伤残者心理危机的处理 突然致残往往会使个体陷入严重焦虑状态,造成心理危机。患者表现为恐慌和不知所措、不思饮食、睡眠障碍,悲观、抑郁,甚至自杀。,对此,首先应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训练。其次,给患者制定经过努力容易达到的目标。一旦成功,患者易产生成功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缓解消极的情绪状态。第三,心理危机患者容易受别人暗示影响,医生应在患者面前表现

16、自然、镇静和有信心。对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情感的亲友,暂时不应让其探视。可以让同一类伤残患者住在一起,通过互相沟通,提高患者的康复动机和自信心。,第四,应用心理治疗方法,可以采取支持疗法和认知疗法等,用安慰、鼓励、保证、启发与分析的语言,使其正确认识伤残程度及经康复治疗后可能的恢复程度,改变患者错误的信念,使患者认识其各种潜能、需要、调动其积极性,并对患者提供感情支持,组织社会和家庭支持,建立和谐良好的环境,以消除孤独感,降低焦虑水平。此外,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适当抗抑郁和焦虑等药物治疗。,安慰剂 安慰剂并不是对每个病人都有效。根据研究发现,临床上约有1/3的病人使用安慰剂会有效。如对某些敏感的患者

17、、某些顽症和绝症无良药可施用者,以及某些以自觉症状为主的慢性病人和某些神经症患者,常可使用一些安慰剂,以达到减轻疾病症状甚至治愈疾病目的。但是,要注意那些对于安慰剂不敏感者,对他们用安慰剂不但没有效果,还耽误治疗,影响医患关系或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要事先了解病人心理特征,因人施治。,自 测 习 题,名词解释1.痛知觉2.慢性疼痛3.手术焦虑4.认同延迟5.安慰剂,6.安慰剂效应7.梦呓8.睡行症9.梦魇,1.简要列举手术前病人心理准备的常见措施。2.影响康复的社会因素。3.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4.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简答题,1.睡眠剥夺实验研究的发现和意义2.失眠的类型与心理干预3.疼

18、痛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和干预 4.论述Janis术前焦虑与术后效果关系的临床意义。,论述题,课 外 阅 读,Placebo is Latin for I will please,and refers to any medical treatment that is inert.The placebo has long been used in research trials to objectively test the efficacy of a new health care treatment,such as a drug.A placebo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19、 conduct of many scientifically-based clinical trials.Ethical considerations require that participants in clinical trials be told that they may be given a dummy treatment.Usually,one group of people takes the drug while another group(the control group)takes the placebo.The placebo may be a sugar pil

20、l.None of the participants know whether they are taking the active or inactive substance.Sometimes,not even the researchers know(double blind test).,评估应包括疼痛史、部位、性质、强度、开始发作、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全面评估疼痛既可做疼痛强度的单维测量,也可将疼痛分成感觉强度和不愉快感两个维度来测量,以及对疼痛经历的感觉、情感及认知评估等方面的多维度评估。评估还应包括疼痛的心理健康评估,慢性疼痛时最常测量抑郁和或焦虑。,疼痛的全面评估,关 键 词 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