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16228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15篇)3、各校按照“七个一”(即制定一份读书活动计划,开一次动员大会,读12本好书,搞一次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展示,进行一次读书竞赛活动,组织一次读书活动主题班队会,举行一次读书活动总结会)要求,开展有特色的读书节活动。4、举办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5、举办以“传承文明礼仪,创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知识竞赛。7、10月30日前,各校将读书节活动总结上报教育局,教育局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表彰“优秀组织奖”、“书香之家”、“阅读之星”等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五、活动要求1、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学校要提高对开展本次读书节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发挥

2、主阵地作用,通过班会、团队会、校会、晨会等,利用悬挂“阅读节”宣传标语、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以及国旗下的讲话、家长学校等阵地和形式,对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积极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2、凸现主体,率先垂范。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重在平时、立于终身和有益于学生育德、励志、启智,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要着重抓好“读(阅读)写(读书征文)讲(读书演讲)赛(读书知识竞赛)透(读书与课堂学习相互渗透)”五个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学校领导是教育教学组织者、管理者,更要率先垂范,精读、研

3、读、教育名著,做师生的榜样。广大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努力使读书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爱好和生活方式。同时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阅读节”活动中来,通过读书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3、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要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小学阶段以着重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翻阅图文并茂的故事性、常识性、经典书籍为主。初中阶段要侧重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养成,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要坚持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读与学相结合,教

4、师推荐阅读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单一化的阅读和多形式的阅读相结合,加大引导、指导和辅导力度,不断优化校内、班级环境,增强学生阅读情趣,使读书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六、活动指南各中小学可参考下面的活动建议,自行设计本校的阅读节方案,分阶段组织实施。1、开展“书香班级”展示活动。各校紧紧围绕创建“书香班级”的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并认真实施。各班级紧紧围绕学校创建“书香班级”活动方案,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发言等形式制定出本班最佳活动方案。2、每天一诗诵读活动。把“每天一诗”诵读活动当作创建“书香班级”的基本条件。要求各班语文教师制订出阅读节期间“每天一诗”的目录,并加以指导,直至学生能流利的背诵。3

5、、深入开展班级读书角和好书交流活动。要求各班开展“献一本看百本”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充实各班图书角的图书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个人藏书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4、建立读书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读书、网上荐书、网上交流、网上竞赛等形式,培训提高学生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技能,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开“网”有益。5、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要求各班学生把读书的感想、体会、经验等写出来,在班内、校内进行交流,带动更多同学也能积极参加。6、开展“我爱读书”征文演讲大赛活动。要求各班同学把在读书过程中发生

6、的故事记录下来,选出最佳文章,参加学校“我爱读书”征文比赛。7、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展评活动。各班推荐35篇优秀读书摘记和35幅手抄报参加学校展评。8、开展“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化成只字片言,写成属于自己的读书名言和大家分享。9、开展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学生努力丰富自己的家庭藏书柜,实现个人藏书20册以上的目标。开展好“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及读后感征文活动,实现父母与子女同读、同写、同感悟、共交流。10、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举办各种主题的读书讲座或读书论坛。11、建立“读书日”制度。每学期“读书节”期间,集中一天(或半天)时间,什么

7、课都不上,只上“读书课”,以大力营造校园读书的氛围。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篇10一、活动目的: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打造校园文化,引导我校学生静心读书、深入思考,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品位,特举行以“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引导学生畅谈心得、交流思想,在互动中陶冶心灵,分享感受,共同提高。进而推进我校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二、比赛时间和地点:时间:11月底具体时间待定地点:学校地面操场三、参加对象:1、小学三六年级学生2、每班推荐3人四、比赛要求:1、演讲符合主题,内容健康,演讲富有感染力。2、穿戴整齐,言行文明有礼。3、普通话标准,语言流利,富有感情。4、准时参加,否

8、则以缺席处理。5、参赛选手必须在36分钟以内脱稿独立完成。五、奖励办法:1、中年级组(三、四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2、高年级组(五、六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六、评委:1到6年级语文老师比赛最后得分,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取最后的平均分。分数当场亮相,在第二位选手演讲完,主持人播报前一位选手成绩。七、人员安排:主持:统分:胡冰洁音响:现场秩序及安全:各班主任及各班副班主任八、现场要求:本活动要求各班学生按秩序就坐,每班有班主任及副班主任教师负责纪律和安全,不得迟到、早退、喧哗及随意走动。九、演讲结束后颁奖备注:各个班将参赛内容于20_年H月17日前报到教

9、导处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篇111、评分标准:采用十分制,取平均分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2、具体评分细则:按照演讲内容、基本素质、演讲技巧、仪表仪态、时间掌握、整体效果等六个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一)演讲内容(2分):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切合主题。(二)基本素质(2分):脱稿演讲,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语调自然,语速适中,语感流畅。(三)演讲技巧(2分):感情充沛,演讲生动,有张有弛,富于感染力。(四)仪表仪态(2分):着装得体,仪态大方,表情自然,动作协调。(五)时间掌握(1分):演讲时间为5分钟,不足或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六)整体效果(1分):总体印象佳,演讲效果好。学校

10、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篇12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江宁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精神,为规范课外读物(含数字出版产品)进校园管理,结合我校实际,我校特制定以下管理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二、成立工作小组组长:王安元(党支部书记、校长)副组长:唐晓炎(副校长)朱琴(副校长)组员:叶超、赵锦程、史学来、陈艳、刘家豪、杨小勤、陆培俊、

11、何建宏、左泽沁、徐广祥及各班班主任三、工作内容(一)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教导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级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

12、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级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教

13、务处联合德育处一起采取措施,组织各班级开展“亲自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也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完美教师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五)学校要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均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均不得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均不得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四、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保障,推

14、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篇13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作为文化人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制定长江小学“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宗旨创建学习型组织,促

15、进可持续发展。二、活动目标通过营造书香校园,使广大教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使广大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紧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教师读书搭建好平台,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激发教师读书欲望,提高教师读书品味。2、开展“五个一”为主要形式的学生读书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并形成一定的读书学习能力。三、实施办法1、成立教师读书小组,制定教师读书计划。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小组为单位,成立教师读书小组,制定全校性的教师读书计划。各学习小组要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以“提升理论知识素养和人

16、文素养”为主题的读书与实践计划,教师个人根据自己需要选定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教学专著,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读书计划。2、改善读书条件,搭建读书平台。学校为教师推荐读书篇目,同时尽量配齐、配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保证教师集体学习用书。学校图书室对师生开放。(1)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使集体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促使全体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年精读学校推荐的书籍1本,并于期末上交读书笔记,本内容列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内容。本学期确定必读书目为论语,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选读书目为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下学期必读书目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

17、的建议,选读书目为人性的弱点(卡耐基)、学校里老师不教的50件事(中谷彰宏)。(2)创新读书形式。学校利用教师论坛、教师博客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3)把读书与摘记、感悟结合起来,形成对所读教育书籍的充分理解。(4)把读书所获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并能形成自己新的教育见解,提升个人的教育科研水平。3、树立读书典型。学期末召开读书活动总结交流会,要求各小组对一学期来的读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通过交流与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推广先进。4、组织落实学生读书活动,以开展“五个一”读书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每天一诵,利用2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开展

18、晨诵活动,重点是背诵精品诗文。每周一记,建立学生读书积累本,以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一周的读书内容和体会;每周一课,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读书课,做好图书的借阅登记和管理;每班一集,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装订成册期末向家长开放;学期一展,定于每学期末,由学校组织,以多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目标管理,并及时进行指导、检查,使读书活动落在实处,办出实效。班主任要制定本班的学生读书计划,并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组织落实。四、组织和制度保障1、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经费保障及沟通学校采用财经投入、教师自筹以及和相关单位协调等办法解决书的问题,为读书提供保障,

19、确保活动顺利开展。3、完善制度,精心组织学校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计划,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读书的奖励机制(期末将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并将读书活动与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个人年终考核相结合,使读书活动计划落到实处。4、加强指导,定期检查学校对教师读书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同时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特别是教师的读书笔记要定期检查),注重读书实效,避免走过场,搞形式。每学期末要组织开展汇报活动。通过读书,进行有效的教育理论储备,针对所读专著,写出一篇不少于100O字的读书心得,每学期至少一篇。读书笔记具体要求:第一,对书名、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应有具体的说明

20、。第二,对书的章架结构应有所体现。第三,对所摘记的教育观点应注明所摘书中的页码。第四,提倡将读书摘记和读书感悟结合起来,也可以对所读整本书的感悟写成篇幅独立的读书心得。第五,以读书吸收为主,以摘记、感悟为辅,读书笔记应做到保质保量。加强学以致用,要有意识地以读书理论收获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贯彻新课程理念,强化生本教育、爱心教育、学生素质教育,切实做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5、有机结合,减轻负担将读书活动与校本培训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通过有机结合把读书活动变成一种乐趣,享受学习的快乐,让书香浸润成长。

21、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篇14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文化,营造“书香校园”,陶冶“书香学生”,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中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利用班级黑板报、晨读时间等平台宣传读书的意义,让学生明确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切实可行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读得得法;推荐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学生读有内容;推广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师热爱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的故事,并把他们的名言张贴在教室里。使我们的学校营

22、造出一种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三、时间保障为了确保阅读活动的有序实施,高质运转,充分利用每天早读时间,静校时间、让学生读书。鼓励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分散阅读(每天确保30分钟以上)。四、书源保证1、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必读书目,2、学生捐书每人1册。3、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组织有条件的同学将自己家里有阅读价值的书刊捐献或借给班级“图书角”,与其他同学共享文化资4、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篇15读书活动是开展青少年教育的有效载体,为营造读书活动的良好氛围,李遂小学召开读书周活动启动仪式会,学校把四月的最后一周定为读书周,小学读书周活动方案。学校全体师生和部分家长

23、代表参加了活动。学校通过读书周创设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做文明遂小人。仪式上,主抓德育的主任宣读了学校的读书计划,号召同学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多读书,多积累、运用知识,把握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发扬挤、钻、韧的学习精神,认真读书。各年级的代表宣读了年级的读书计划。启动仪式上,还颁发了参加区图书馆、教委联合组织的读书活动获奖同学的证书和奖品,每个获奖同学还与自己的家长合影留念。(孙宝民)一、教育主题:热爱读书,诚信豁达,做文明遂小人。二、工作思路:(一)活动目的:读书活动

24、是开展青少年教育的有效载体,为营造读书活动的良好氛围,我校定于4月的最后一周为学校的读书周。我们想通过读书周创设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做文明遂小人。(二)活动意义: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小学生,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多读书,多积累、运用知识,把握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发扬挤、钻、韧的学习精神,参与读书周的活动,各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形成自觉学习的观念,养成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带动自己身边的朋友一起踏上求知益智的时代列车,勇敢迎接新世纪挑战。(三)活动口号:多读书,多藏书,

25、读好书,用好书。三、参加人员:全体师生、部分家长代表四I活动过程:(I)“好书伴成长,文明我先行”读书周活动启动仪式。颁发图书馆、教委组织的读书活动中获奖同学的证书。区读书小状元发出倡议书。班级代表宣读各班的读书活动计划。(2)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下午第三节课、班队会、课余时间,学习适合的书籍。(3)学校适时推荐阅读书名,印发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书的自觉性。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与家长共同阅读。(4)提倡各班建立图书角,自己设计图书角的徽标、吉祥物。(5)在有了一定读书经验基础上,开展“我最喜欢的书”征文和演讲活动、评选校级读书小标兵、校文明读书班。(6)积极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种读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