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18781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8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讲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7讲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7讲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7讲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7讲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讲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讲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7讲歌谣类“非遗”,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民间歌谣(民间文学部分),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21 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22 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23 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24 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民间歌谣(民间文学部分),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65-78 童谣 北京市宣武区(北京童谣、闽南童谣)福建省厦门市 566-79 桐城歌 安徽省桐城市 567-80 土家族梯玛歌 湖南省龙山县 568-81 雷州歌 广东省雷州市 569-82 壮族嘹歌

2、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中的民歌(民间音乐部分),32 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33 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34 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36 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37 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38 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39 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40 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41 10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42 11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43 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44 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中的民歌(民间音乐部分),572-73 陕北民歌 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 573-74 昌黎民歌 河北省昌黎

3、县 574-75 高邮民歌 江苏省高邮市 575-76 五河民歌 安徽省五河县 576-77 大别山民歌 安徽省六安市 577-78 徽州民歌 安徽省黄山市 578-79 信阳民歌 河南省信阳市 579-80 西坪民歌 河南省西峡县 580-81 马山民歌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581-82 潜江民歌 湖北省潜江市 582-83 吕家河民歌 湖北省丹江口市 583-84 秀山民歌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县 584-85 酉阳民歌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县,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中的民歌(在民间音乐部分),第一二批上海市“非遗”名录中的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概说,民间歌谣,简称歌谣,是民众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4、,属于民间文学的韵文作品。歌谣包括歌、谣两个部分。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诗故训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歌是唱的(或伴乐的),谣是说的(或不伴乐唱的)歌与谣的区别表现在表演方式上,就内容而言,二者并无多少不同。歌谣经常联称,有时歌还包括谣在内。,民 歌,民歌有时也包括民谣。清代杜文澜古谣谚凡例:“谣与歌相对,则有徒歌、合乐之分,而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则徒歌亦为歌。故谣可联歌以言之,亦可借歌以称之。”,歌谣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歌谣语言富有韵律,合于音乐,适合歌唱或吟诵,有时演唱还伴有舞蹈。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在歌谣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

5、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墨子公孟说 孔子时代的诗经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采诗与献诗,周朝初年的采诗与献诗古制。诗经的结集,当与此有关。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左传中有对“行人”的记载)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诗以言得失,有补于时政),民歌的搜集与整理,汉武帝设置采诗机构乐府。汉书艺文志载,汉乐府采诗13种共138篇。汉魏乐府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阶段。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柔媚婉转,北朝民歌刚健慷慨,更多直抒胸臆。唐代刘禹锡对民歌的学习(文人竹枝

6、词)明代冯梦龙等对民歌的搜集整理。民国初年,歌谣周刊发起搜集研究歌谣的活动,这是中国现代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诞生的标志。,历代民歌集 举例,古代先秦诗经汉魏 乐府民歌唐敦煌曲子词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明冯梦龙山歌挂枝儿清古谣谚清李调元粤风,20世纪1913年,周作人搜集绍兴民歌1922年,歌谣周刊创刊顾颉刚吴歌甲集、乙集王利器等编历代竹枝词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20世纪90年代中国歌谣集成(共31卷),歌谣的分类,民间歌谣可以按内容分为6类:1.劳动歌 2.时政歌 3.生活歌 4.情歌 5.儿歌 6.仪式歌,1.劳动歌,劳动歌是民众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激发干劲而唱的歌。常见的劳动歌有打夯歌、采石歌、

7、插秧歌、拉纤歌、伐木歌、捕鱼歌等。劳动歌的特点:其一、在内容上配合劳动过程,歌词多协调节奏的呐喊,常用“咳嗨哟”、“咳!咳!咳!”有些调节劳动情绪,伴随着对劳动成果的想象和劳动幸福的向往。其二、在唱法上,劳动歌大多节奏感强,音调高亢,近于呐喊。有时候劳动歌领唱、合唱相互配合,如河北打夯歌:“大家一条心哪!唉咳咳哟 哇!大家齐用力呀!唉咳咳哟哇!”再如广西苗族拉山号子:“(领唱)大木头!(合唱)嘿扎拉!(领唱)大家扛!(合唱)嘿扎拉!”,2.时政歌,时政歌是民众有感于当时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时政歌是一个时代社会政治面貌的反映:相传夏朝诅咒夏桀的歌谣:“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东汉反映宦官专权

8、的歌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宋代反映现实腐朽混乱的歌谣:“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皇帝卖酒醋。”元朝浙东民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打三遍,不反待如何!”明朝末年歌谣:“吃他娘,穿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义和团歌谣(黑龙江)一入庚子年,起了义和团,杀了洋教士,扒了电线杆,拦、拦、拦,赶走了外国船。林则徐禁鸦片(北京)林则徐,禁鸦片;焚烟土,在海边;开大炮,打洋船;吓得鬼子一溜烟。,当代中国时政歌(1990年代),新长征:“官员不怕喝酒难,千杯万盏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生猛海鲜加鱼丸。桑拿洗得浑身暖,麻将打到五更寒。更喜小姐

9、白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官员下基层顺口溜:“官员下乡怎么办?先到工厂转一转;转过以后怎么办?再到景点看一看;看过以后怎么办?请到饭店干一干;干过以后怎么办?可到桑拿涮一涮;涮过以后怎么办?找个小姐按一按;按过以后怎么办?他爱咋办就咋办。”“天天进洞房,夜夜做新郎,到处都有小儿郎,乡乡都有丈母娘。”,十等公民(1990年代初),一等公民是公仆,子孙三代都幸福。二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三等公民搞租赁,汽车洋房带小姘。四等公民大盖帽,吃完原告吃被告。五等公民手术刀,割开肚子要红包。六等公民是演员,扭扭屁股也赚钱。七等公民搞宣传,隔三差五解解馋。八等公民方向盘,上班下班都挣钱。九等公民是教员

10、,海参鱿鱼认不全。十等公民老百姓,学习雷锋干革命。,“四项基本原则”(1990年代),其一: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其二:耕地基本靠牛,点灯基本靠油,交通基本靠走,娱乐基本靠手。其三:穿衣基本靠纺,吃饭基本靠党,娶媳妇基本靠想,治病基本靠躺。,中国四害(2010年代),民间四害:吸毒、赌博、传销、富二代;官场四害:会所、二奶、朋党、有裙带;食品四害:地沟油、皮带奶、毒大米、农药菜;自然四害:狂风、暴雨、地震、海啸;社会四害:贪官、污吏、奸商、砖家。,3.生活歌,生活歌是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的民歌。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的歌谣,如不平歌: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

11、的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磨面的,吃瓜秧;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床;抬棺材的死路旁。,3.生活歌,表现封建时代不正常婚姻现象的歌谣,如: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随我骑来随我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萝卜抱着走。还有唱童养媳的歌谣:十八大姐周岁郎,每天每晚抱上床,睡到半夜要吃奶,劈头脑,几巴掌;“我是你妻,不是你娘!”,孟姜女十二月调(苏南),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老爷高堂饮美酒,孟姜女堂前放悲声;二月里来暖洋洋,双双燕子绕画梁,燕子飞来又飞去,孟姜女过关泪汪汪;,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处处春。家家坟头飘白纸,处处埋的筑城人;四月里来养蚕忙,桑园里想起范杞良。桑篮挂在桑枝上,勒

12、把眼泪勒把桑;五月里来是黄梅,梅雨漫天泪满腮。又怕雨湿郎身体,又怕泪洒郎心怀;,六月里来热难当,蚊虫嘴尖似杆枪。愿叮奴身千口血,莫咬我夫范杞良;七月里来七月七,牛郎织女会佳期。银河不见我郎面,泪流河水溅三尺;八月里来秋风凉,孟姜女窗前缝衣裳。针儿扎在手指上,线儿绣的范杞良;,九月里来九重阳,高高山上遇虎狼。命儿悬在虎口里,心儿想着范杞良;十月里来北风高,霜似剑来风似刀。风刀霜剑留留情,范郎无衣冷难熬;十一月里大雪飞,我郎一去未回归。万里寻夫把寒衣送,不见范郎誓不回;,十二月里雪茫茫,孟姜女城下哭断肠。望求老爷抬贵手,放我过关见范郎。,4.情 歌,情歌是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歌谣。在民间歌谣中,情歌

13、数量最多,感情最充沛,也最优美最有艺术性。在青年男女恋爱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情歌,如试探、相识、爱慕、求爱、初恋、热恋、约会、拒绝、离别、思念、失恋等,都有相应的情歌产生。有些情歌在表现爱情的时候,手法奇特,想象丰富。如一首南朝民歌:“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忆子腹糜烂,肝肠寸寸断。”再如表现思念爱人的情歌:“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把你画在眼珠上,看在哪里都有你。”,绣五更(湖北利川),一呀一更里呀,月儿冒了山,奴在房中把灯点,拿起针和线。二呀二更里呀,月儿正照东,绣了鸳鸯绣龙凤,彩球绣当中。三呀三更里呀,月儿正当顶,牡丹芙蓉绣对称,花好月儿明。四呀四更里呀,月儿正照西,梅花朵朵儿来绣起

14、,喜鹊树上栖。五呀五更里呀,月儿落了坡,放下针线儿去做活,奴心更快乐。,闹五更(湖北恩施),一更金鸡叫哀哀,姐在房中才起来,双手扒开红罗帐,翻身一个下床来。二更金鸡叫嘘嘘,姐在房中才穿衣,上身穿起红绫袄,下身穿起水罗裙。三更金鸡叫呦呦,姐在房中才梳头,左边梳起盘龙髻,右边梳起凤凰头。四更金鸡叫喳喳,姐在房中才插花,左边插起灵芝草,右边插起牡丹花。五更金鸡叫沉沉,姐在房中才开门,左边开门门闩响,右边开门才出门。,5.儿 歌,儿歌,也称童谣,是在儿童中间长期流传的歌谣。大多数是成人模拟儿童心理创作并教给儿童唱的,也有儿童自作自唱的儿歌。儿歌可以分为练语儿歌、游戏儿歌、教诲儿歌三种。练语儿歌:成人有

15、意识地训练儿童的语言听说能力、思维能力和动作灵敏性的歌谣。一般伴随动作。游戏儿歌:儿童在做游戏(如捉迷藏、打陀螺、踢踺子、跳绳)时唱的歌谣。教诲儿歌:对较大的儿童进行知识、规范、礼节教育的歌谣。如谜语歌谣:“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坐个蒋大娘。”,6.仪式歌,仪式歌是民众在各种礼俗活动、祭祀仪典上吟诵或念唱的歌谣。仪式歌可以分为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三个类型。法术歌:在巫术或祭祀仪典上唱诵的歌诀。如义和团出征前唱的请神咒。节令歌:在岁时节日活动中所唱的歌谣。如“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谚,如河南:“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

16、时。”湖北:“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浙江:“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礼俗歌:是在婚礼、祝寿、待客、送葬等场合唱诵的歌谣。如哭嫁歌、闹房歌、挽歌等。,义和团法术歌(1900年),罗惇曧拳变余闻记载义和团的请神咒,十请众神驾临保佑: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癫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于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神兵。,山东传唱的义和团歌谣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忘祖仙 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 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

17、俱发蓝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发怒仙发怒一同下山把道传 非是邪非白莲念咒语法真言 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 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山东圣府抄传,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被押解的义和团民众,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的现场,哭嫁歌 之一(渝东南,土家族),劝新娘歌(亲姐妹)一根竹子为登岩,不为姐妹我不来。今天姐妹同登座,明天姐妹远乡抬。我个只唱此地止,有情歌师摆歌台。高粱出来尖又尖,花轿来到大门边。爹哭三声乖乖女,娘哭三声锁轿门。哥哭三声亲姐妹,嫂哭三声送出门。你到婆家乖乖坐,服侍

18、二老要诚心。早早关门早早睡,免得旁人说是非。,哭嫁歌 之二(渝东南,土家族),十劝(亲姐妹)正月劝妹百花开,要把劝书记在怀。不是一家兴嫁女,前朝古人留下来。二月劝妹花开齐,双飞燕子口衔泥。燕子衔泥梁上去,一双去了两双回。三月劝妹三月三,难怪妹子心不宽。我妹不上二十岁,没得宽心玩几年。四月劝妹四更天,劝妹心中多耐烦。你到婆家要宽心,放声哭来也枉然。,五月劝妹是端阳,劝妹不哭泪汪汪。原来已经决定去,去到婆家要宽心。六月劝妹热炎炎,劝妹莫哭泪涟涟。今日姐姐来劝你,悲欢离合是自然。七月劝妹交了秋,秋风秋雨冷飕飕。各自有愁各自解,别人解的是假忧。八月劝妹是中秋,姐妹礼物你不收。不收礼物我晓得,想到姐妹你不丢。九月劝妹是重阳,重阳造酒桂花香。吃了三杯桂花酒,奈奈烦烦到他乡。十月劝妹立了冬,千草树木刮北风。草木三月要转润,人老一时花难红。,民间歌谣的功能,抒情娱乐功能:歌谣抒发情感,放松身心,优美动听的民歌让人获得艺术享受。教育规范功能:歌谣当中包含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也包括各种文化知识,能起到教育作用。指导生产生活的功能:有些歌谣就是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发挥指导作用。保存文化资料的功能:歌谣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貌,保留下宗教、民俗、艺术、文学等史料。,课后作业,歌和谣的关系如何?歌谣有哪几类?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有哪些?了解自己家乡的民歌类“非遗”,并介绍其中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