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19861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6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前两课复习,一、什么是哲学,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起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本义: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

2、之学。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功能: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3)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提示】“统一”不同于“总和”。,见例10,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

3、系:,【提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见例2、5,(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原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4、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提示】真正的哲学 科学的哲学,(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

4、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批判性: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性: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知识疑点,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2、任何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反作用,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3、真正的哲学不一定是科学的哲学,但就其所处的时代来讲具有历史进步性。,哲 学,本义:,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概念,从与世界观 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与方法论 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与具体科

5、学 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思考),任务:,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生活得更好),从与时代的关系看:,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经典辨析题示例】,1、辨析: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1)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一门能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题目的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错误的、非科学的哲学,

6、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使我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2、辨析: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答:题目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因此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3、辨析: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是具体知识的基础。,答:题目错误表达了二者的联系,并且

7、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总和。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才是哲学的基础。故题目认为“哲学是具体知识的基础”是错误的。认为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是,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的作用。,4、辨析:世界观就是方法论。,答:题目只看到二者的联系,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二者的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8、。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二者存在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1)所有哲学观点、哲学派别都是科学的(2)哲学可以指导生活(3)哲学可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哲学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5)哲学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6)哲学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1、哲学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2、真正的、科学的哲学才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使人们生活得更好这也正是哲学的任务。,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1、基本问题,(1)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

9、质)(意识),两者何者为_的问题,两者有无_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 _,_的问题,即思维_ 认识存在的问题,存在第一性;存在为本原;先有存在后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思维第一性;思维为本原;先有思维后有存在;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同一性;可能,无同一性;不可能,可知论,不可知论,(该问题有两方面内容),第一性,同一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能否正确,(或“世界的本原”),(休谟、康德),(大多数哲学家),划分标准,划分标准,(两种不同回答),(两种不同回答),(2)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1、该问题与生活的关系,2、该问题对哲学的影响,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为什

10、么,是什么,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决定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问答,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两大基本派别,(两方面内容),【提示】:A、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见例7、8、16,2、基本派别,(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

11、.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B,(2)为什么: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重在理解),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对子”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展开斗争。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原因是: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状态怎样问题上的基本性质和方向。从哲学发展史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归属于这两大阵营。,1、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的

12、对立:_和_;_和 _,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与唯心是对“世界本原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回答;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世界状态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如:世界是联系的、运动的、全面的属于辨证法 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属于形而上学,2、哲学的基本派别是两大阵营,还是四军对垒?为什么?,(1)基本派别只有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即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体系。没有四军对垒,(3)小结: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见例13,

1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都坚持了_根本方向:即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三大基本形态本质上都是_的。,金、木、水、火、土、气(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1、没科学依据。2、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1、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2、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1、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2、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3、反映了人民根本利益科学的,唯物主义的,正确,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基本观点,精神指向,都坚

14、持了_根本方向:即都承认世界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两大基本形态本质上都是_的。,唯心主义,错误,主观精神,客观精神,依赖,外化和表现,人,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人意识,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神,请判断下列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的什么基本形态?,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物是观念的集合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气者,理之依也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太级”总天地万物,“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原子是“宇宙之砖”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朱熹:“理生万物”,(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

15、心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见例1、4、6、12、14、16、17,见例3,见例2、9、10、15,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D 一元论与二元论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B旧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A,(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物质和意识),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16、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选项是对基本问题的一种正确回答,而非该问题本身),(片面),(片面),5、(不定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C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D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ABCD,6、(不定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划分标准是 A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与存在

17、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E对“思维是否已经正确认识所有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CD,(可以、可能),【经典辨析题示例】,1、辨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所以题中看法是片面

18、的,只看到其中一个缺陷。,2、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1)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而非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19、(3)这种观点混淆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3、辨析: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虽然根本上是正确,但带有明显的缺陷:(略)。(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有其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3)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4、辨析: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一致的。,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中这“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