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讲 恩格斯为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写于1886年,同年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杂志新时代的第45期上。1888年出版单行本。19世纪90年代初被译为俄文、保加利亚文和法文,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传入中国,曾出版过林超真、彭嘉生、张仲实等人的 6种译本。1936年被国民党政府列为禁书。1949年 9月北平解放社出版了张仲实重新校译的版本。196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根据德文重新译校出版,并收入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这本著作
2、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G.W.F.黑格尔、L.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 著作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中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著作在分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阐明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
3、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但是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体系。这决定了黑格尔不能从他的辩证方法中作出明确的革命结论。著作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阶级根源。 著作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 指出, 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此外,还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费尔巴哈的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及其
4、社会根源。 著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即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列宁指出,“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著作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一、 历史背景和意义: 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最初刊登在
5、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杂志新时代1886年第4期和第5期,1888年又以单行本的形式在斯图加特出版。)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引起了资产阶级的恐惧,他们纷纷以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唯心主义、折中主义的东西与马克思主义相对抗,模糊和歪曲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关系,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和界限,抹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意义,宣扬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幸福观和宗教观,图谋影响和破坏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阻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批判唯心主义、折中主义和唯心史观,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主义和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界限,系统
6、地总结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消除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假社会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影响,恩格斯写作了这部著作。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它基本上实现了恩格斯原来的预想和宗旨,在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二、基本思想和内容: (一)无产阶级哲学革命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现实生活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它的产生和发展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根本性的哲学革命变革,是哲学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的一场巨大革命。从其理论渊源上来
7、说,它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主要是从黑格尔哲学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又超越了这两种哲学,从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辩证法是最全面、最丰富和最深刻的关于发展的革命学说,在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中就包含着黑格尔深刻的革命辩证法思想。但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以“关系”和“矛盾”的范畴从“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的“绝对理性”逻辑范畴中演绎出来的,他的论述辩证法的“现实”范畴、“关系”范畴和“矛盾”范畴充满了神秘主义的主观逻辑思辨和混乱,而且往往与日常意识的“现存”观念混淆不清,他虽然认为“只有合乎理性(即合乎必然性)的才是现实的”,而实际上并非一切
8、“现存”都合乎理性、都具有现实性,但他却又人为地认为普鲁士专制制度就是合乎理性的现存社会制度,具有无可争辩的现实性和必然性。他的所谓“合理性”概念既是合乎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是合乎“绝对精神”“绝对理性”,实际上是以唯心主义的理性狡辩窒息和扼杀了反对把“现存”任何事物绝对神圣化的、革命的辩证法思想,而辩证法恰恰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神圣化的东西,就是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东西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失去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不再具有现实性。现实生活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并不断变化发展而最终是要为新事物所取代的,人们的思维
9、和意识形态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剥去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外衣、剔除其逻辑的混乱和内在矛盾,才能拯救他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解决黑格尔哲学的神秘主义和二重性矛盾,就导致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使黑格尔哲学分裂为以黑格尔哲学“绝对观念”的“实体”范畴为核心和出发点的、政治上比较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和以黑格尔哲学“自我意识”范畴为核心和出发点的、政治上比较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在青年黑格尔派中突破黑格尔唯心主义转向英法唯物主义最有成果的当属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最主要的著作基督教的本质宣告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对德国思想界统治的结束,对于整个思想界开始重新转向唯物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这时都不
10、约而同地转向了费尔巴哈哲学,并在这时开始了他们与德国古典哲学系统地清算直至最后决裂。 费尔巴哈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作为理论出发点的感性的自然人,实际上只是一个思维抽象的感性自然人,或者说是一个与动物没有实质性差别而仅仅有着自然联系普遍性的“人类”,这就决定着他只能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而在历史观上必然陷入唯心主义,这在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道德观和抽象的人性论中都有突出的表现,使他陷入了抽象的“人类之爱”这一道德说教,并且也导致了费尔巴哈错误地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但却在本质上仍然不能不属于黑格尔哲学的分支。如同黑格尔哲学一样,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粉碎了费尔巴哈哲学的道德迷梦。正是
11、在费尔巴哈停步不前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继续哲学新的理论探索,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创立了立足人类历史实践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揭示现实生活世界的矛盾、总结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了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彻底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哲学方法论,开辟了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新纪元,彻底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二)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基本内容。恩格斯在该书中总结了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发展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深刻指出这个问题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而哲学史上对这两个问
12、题的不同回答则是划分不同哲学流派的根本标准和依据。其中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恩格斯还指出了驳斥一切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最有力、最令人信服的根据是实践。 恩格斯指出了有的人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划分的根本标准之外来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比如有的以旧唯物主义的感性直观性、机械性、非历史性和庸俗片面性缺陷为据,把唯物主义歪曲为物欲主义、利己主义或实用主义,把唯心主义说成是理想主义、意志主义或个人英雄主义;有的以脱离实践的实体主义抽象的物质观来界定与说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实际上把唯物主义混同于观念决定精神的同
13、义反复,最终导致了唯心主义;还有的否认这个标准和划分依据,抹杀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与对立,以所谓抽象人本主义的人的立场和抽象的实践的立场来抹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宣扬其既不唯物、也不唯心的折衷主义立场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恩格斯这里讲的从物质和精神特定关系意义上来回答它们关系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真正含义。而这些误解必然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混乱。 (三)批判地说明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并系统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的道德观和宗教观 1. 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认为这里包含着可以批判地借鉴的辩证法
14、思想。 在人们的日常意识中,现实和现存往往是不加区别的,黑格尔在这里正是利用人们日常意识对“现实”和“现存”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在表面上好像是在为现存的一切辩护,为普鲁士专制制度祝福,但实际上是通过这种保守的表达形式表达了他革命的辩证法思想。因为在黑格尔看来,并非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只有合乎必然性、从而合乎理性的存在才具有现实性。这意味着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的属性。历史上一切现实的东西在其发展中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成为不合理、不现实的东西,这时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取代它。 根据黑格尔的意见,一切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依存于一
15、定历史条件变化发展和灭亡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事物随着它的条件的改变,原来具有必然性而作为现实的东西就会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成为不合理、不现实的东西而为具有必然性的新的东西所取代。一切现实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注定要走向其反面,成为不合理性、不现实的东西,它们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不现实的东西。因此,这个命题内在的真正含义即: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这显然是革命的辩证法思想。 按照这种思想,一切事物都只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所有的只是不断生成和灭亡的过程,且只有这种过程及其观念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人类社会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无
16、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其中每一阶段相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是必然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对于从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会逐渐成为过时的、不具有必然性、不合乎理性而走向灭亡的东西。人的思想认识也是如此,人的认识和科学是在认识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一切真理也只是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终结;完美的社会和“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存在的东西。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除了
17、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的上升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只有这种无始无终发展的、革命的性质及与其相应的发展的思想才是辩证法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 然而,黑格尔这一革命的辩证法思想却是在其保守的形式和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所表达的,这正说明黑格尔所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主张的动摇性和两面性,是由其阶级局限所决定的。恩格斯不仅指出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而且指出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保守性和阶级局限性,并进一步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他说,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有五个方面:一、从辩证法的革命性质来看,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二、从人的认识的辩证法来看,它揭示了人类认
18、识总是从不知到知、从浅到深、从低级到高级,通过无数相对真理的认识一步步接近绝对真理,但人类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永远也不会穷尽真理;三、从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历史上依次更替的各种社会制度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既具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也具有其历史的暂时性,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停留在某种绝对状态上;四、从哲学自身发展的辩证法来看,辩证法不承认任何最后的绝对真理和人类绝对状态的观点,它本身不过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五、辩证法唯一的保守的方面即承认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稳定性;但事物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事物的变动性或革命性是绝对的。 2.
19、由于费尔巴哈把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混同于它所表现的各种特殊形式,划不清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同庸俗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所以他因不同意18、19世纪庸俗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就否定一般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甚至拒绝唯物主义这个称号,这表明他不懂得唯物主义必然随着自然科学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或形式,他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只是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人的生产抽象地谈论人的感性和感性的自然界,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这实际上是把人和人的感性及自然界,把人们感知的物质世界抽象化地理解了,是从这种抽象的物质出发来谈论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基础,是一种隐性的唯心主义,所以他再前进一步,而且一进入社会历
20、史领域,就立刻表现出其明显的唯心主义。比如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 费尔巴哈虽然无情地批判过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但他决不主张废除宗教,而是希望完善宗教,并认为哲学应当融化在宗教中。他的宗教观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他认为宗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谊、性爱等感情关系,而且认为这种关系是人生来就有的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关系,宗教就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心灵的关系,心灵是宗教的本质。过去人们在旧宗教中是在虚幻的神那里寻找自己的真理,而现在在新宗教中是直接地在我和你之间的爱中寻找自己的真理,性爱即使不是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高形式之一。第二,
21、他认为宗教的变迁决定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这两个基本观点出发,费尔巴哈把宗教分成两种,一种是旧的、有神的、有上帝的宗教,他认为这是虚幻的、应该加以废除的宗教;另一种是新的、无神的、无上帝的“爱的宗教”,他认为这是合理的、应该加以提倡的宗教。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他把宗教和人的感情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人的感情关系尤其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的与人类共存亡的永恒的关系,而宗教只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后才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人类任何时候都非常注重相互间的感情和欲望的实现,最近800年来,性爱几乎成了一切诗歌的主题,但
22、现存的宗教却一直提倡禁欲主义,这同人的感情是相悖的。法国大革命雅各宾专政时期在一个月之内封闭了全国的教堂和修道院,几乎摧毁一切教会势力,但当时没有人想到要用费尔巴哈的新宗教去代替旧宗教。由此可见宗教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人们之间的感情关系。现存的宗教只限于使国家对性爱的管理即婚姻立法神圣化,但这些宗教也许明天就会完全消失。费尔巴哈感情宗教观的唯心主义实质在于他不是从人们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理解人们的感情,而是主观地把它抬到宗教地位,似乎只有当人们的感情关系是一种同情、友谊、相互爱慕的关系时,人类才组成社会。其实人类之所以组成社会,并不是由于人们之间的同情、友谊、相互爱慕的性爱,而是人们要进行生产。费尔
23、巴哈在这里还玩弄了唯心主义所惯用的一个语源学上的把戏,就是借口“宗教”一词的原意是“联系”,于是把两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说成宗教。其次,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观点也是完全错误的。历史恰恰表明不是宗教的变迁决定社会历史的变迁,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宗教的变迁,宗教的变迁是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决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的只限于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些原始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只在狭小的范围内存在,而且它们也已随着这些部落和民族的衰落而衰落和消失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变迁。另一方面,在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剥削
24、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阶级斗争的状况十分明朗,费尔巴哈这时还把人们之间的感情关系抬高到宗教地位,把人类社会发展史说成是宗教变迁史,在客观上就起了掩盖和抹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十分反动的作用。 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道德观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费尔巴哈虽然看到人不是纯自然物,“人是人、文化、历史的产物”,而且他认为神只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虚幻地臆造出来的,主张应从人和人的关系出发来探讨道德的基本原则,但他的上述正确观点是“根本不结果实的”,他所讲的人仍然是属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阶级的纯抽象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费尔巴哈有两个公式:即“人对人是狼”和“人对人是上帝”。前者
25、是不道德、不足取的;后者才是合乎道德并应在社会生活中占优势的。 首先,这里费尔巴哈把人与人复杂的经济、政治、思想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关系仅仅归结为善的或恶的宗教感情关系和道德关系,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只看到善的、爱的关系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连想也没想到恶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且脱离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历史条件来谈论人和人的作用,甚至在道德观上连男女的差别也看不到了,在这一点上他与黑格尔相比是极其肤浅的。黑格尔看到了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和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一点,费尔
26、巴哈根本没有看到。其次,费尔巴哈基于上述的认识,认为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而就有的欲望,因而它应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但考虑到追求幸福欲望的行为后果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限制,比如醉酒导致头疼,放荡产生疾病,不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欲望会遭到他们反抗。所以,人就必须“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永远是爱!)”。而这也就是费尔巴哈所提倡的道德的基本准则。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不过是贫瘠而空洞的说教。其一,这个准则对于穷人来说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任何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得到满足,就需要与外部世界来往,需要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这在生产不发达的社会,消费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所以,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27、阶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受尽剥削和压迫,他们根本谈不上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费尔巴哈的这个准则对于饥寒交迫的人们来说等于一句空话。其二,这个准则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按照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资本主义的证券交易所就成了最高的道德殿堂。某资本家带着追求幸福的欲望到证券交易所进行投机活动,按照人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进行交易,如果获胜,就执行了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如果他输了,就证明他没有正确估计到自己行为活动的后果,离开了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是不道德的。在证券交易所,每一个人都靠别人来满足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只要执行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人人都可能获胜成为富翁,而且充满了“对人以爱”的原则。但这里事实上富翁
28、们的“道德”赚钱是建立在对大多数穷人的欺诈和剥夺而使他们遭受“不道德”的损失基础上的。可见不管费尔巴哈的主观愿望如何,他的道德准则是完全符合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原则的。其三,这个准则是宣扬超阶级的爱。费尔巴哈企图从抽象的人出发用超阶级的爱来调和阶级矛盾、抹杀阶级斗争,因而客观上起着非常反动的作用。这样一来,费尔巴哈哲学中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没有了。最后,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观实质上是一种超历史的道德观,因而它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民族都是不适用的。一切道德原则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在以私有制
29、为基础的阶级社会,超阶级的人类之爱是不存在的。费尔巴哈要以超阶级的爱作为自己全部道德的基础是十分荒谬的。 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自然观走向唯心主义历史观,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在主观上主要是因为:一、他把抽象的人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并因此把自己的哲学叫做人本主义哲学,他不了解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关系,找不到从理性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二、他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来研究人,实际上脱离了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的本质,必然陷入唯心史观。在客观上,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同当时的德国社会状况分不开,费尔巴哈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过着隐居生活,脱离火热的政治斗争,不了解1848年资产阶级
30、革命,使自己的世界观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恩格斯在这方面阐发的基本观点有: 第一,社会历史发展有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多数场合是在彼此冲突、互相矛盾的结果中实现历史创造的,任何一种历史结果都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些意识和思想动机归根结底又是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利益需要所决定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基于自己利益需要和客观物质条件整个民族、整个阶级的行动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走向和具体过程。 第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必然引起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整个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
31、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又具有重要影响制约作用。 这些思想具体说有: (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章,是通过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的。他说,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实用主义的,它按照行动的动机来判断一切,它把历史的动力归结于少数历史人物的动机,并把历史人物分为受骗的君子和得胜的小人,他们的行动取决于他们是趋于义还是趋于利的精神动机。各种历史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虽然认为历史人物的动机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而认为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它也不是在历史本身中来寻找这种动力,而是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
32、这种动力输入历史。 (2)恩格斯指出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本来关系颠倒的反映形式构成了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哲学、宗教、道德、国家、政治和法律等,它们作为意识形态已经不再属于一般的意识形式,而是属于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形式,在本质上它们从属于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在这种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经济利益需要。但在表面上,这些意识形态却表现为对于任何人都具有决定作用的精神因素,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被理解为体现公众利益、影响制约每个人一切行动的根本的精神动因,这就导致旧唯物主义和历史哲学以人们的动机来解释说明历史的发展动力。所以,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被统治阶级思想
33、家神圣化而隐藏着它的真实关系和历史本身内在联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们所直接表现出来的关系,恰恰是事实和历史本来的现实关系一种颠倒的关系。其实,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往往是不自觉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并且决定这种不自觉的意识或动机的最终的原因不是个别人物(包括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而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各种历史因素,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的合力。按照这种思路来探索历史变迁的原因,才是我们探索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历史规律的唯一正确途径。恩格斯说,虽然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头脑,但这些影响人们行动的动机在人们的头脑中采取
34、什么形式,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阶级状况,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生产方式的状况所决定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现代历史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表现为政治斗争,但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这表明国家及其政治制度只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和经济关系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传统的观念却把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决定因素。诚然,在形式上,单个人的行动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或他的意志的动机来进行,市民社会的一切要求也一定要通过国家的意志和法律的形式才具有普遍的效力,但如果我们进一步追究其内容为什么人们所期望和要求的
35、正是这个而不是别的呢?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国家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独立领域,它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国家总的说来还只是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支配着生产的阶级的经济需要,国家和国家的法律,无论是公法还是私法,民法还是刑法,都只不过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在确认其经济关系在一定情况下的合理、合法性和正常性,同时赋予这些貌似公正的国家意志和法律形式以具体的阶级内容。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说教,都不能抹杀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像法兰西民法典这样典
36、型的、法律的资产阶级性质。国家、政治、哲学、宗教和艺术等思想意识形态也是如此,它们最终都是根源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阶级利益关系和经济关系而产生和发展演变的。 总之,恩格斯通过动机和人的行动的相互关系、动机与构成动机原因的分析,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关系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唯物史观一系列基本的思想和理论。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讲 重要观点解读1“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以及“真正社会主义者”的批判。
37、 马克思、恩格斯曾一度是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派,但是在进一步的社会政治与理论斗争的实践中,逐渐脱离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形成了自己新的世界观。在这新的世界观的形成中,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地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这一清算是通过坚决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之流以及他们的思想渊源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和深刻揭露、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陷来实现的。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资产阶级哲学这两种世界观之间的根本对立。这一批判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们的早期著作中,如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38、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三部著作也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2.“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 1848年的德国革命,在普鲁士王朝的镇压和资产阶级的背叛下失败了。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统一的任务没有完成。“革命遗嘱”就是指的1848年革命未完成的统一德国的任务。后来德国的统一是通过由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道路实现的。普鲁士政府先后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即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1886年对奥战争和18701871年对法战争,这三次战争都取得了胜利。1871年,德国最终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完成了1848年革
39、命所留下的统一德国的任务,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略。恩格斯说:“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也正如恩格斯在1892年谈到1848革命时所指出的,“正是那些把这次革命镇压下去的人,如卡尔马克思常说的,变成了它的遗嘱执行人。”(选集,4卷第280页)3. “它也有保守的方面”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这种运动变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相对地静止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这种相对地静止状态,即量
40、变状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所谓辩证法的保守方面就是指的事物处在量变状态、相对静止状态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性而言,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上思想上的保守、落后的含意有所区别。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否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这是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而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性,那就抹杀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和各个阶段之间的区别,从而也就否队了认识事物的任何可能性,哲学史上的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就是不承认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或相对静止状态。4.思辨方法指思
41、辨哲学所采取的思想方法。这种哲学企图从概念中推出实在,使客观世界的发展服从于人的思维构造出来的规律。费尔巴哈曾经指出:“思辨哲学一向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进程,是一种颠倒的进程。”(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08页)又说:“那些所谓思辨的哲学家不过是这样一些哲学家,他们不是拿自己的概念去符合事物,而是相反地拿事物去附会自己的概念。”(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526页)思辨哲学的主要代表有莱布尼茨、沃尔夫、黑格尔等。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哲学的顶峰。恩格斯所说的思辨的方法,即是指的这种从概念中推出实在的哲学方法。5.歌德和黑格尔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脱去德
42、国的庸人气味。” 奥林帕斯是希腊的一座高山,希腊神话说它是有十二大神居住的神山,宙斯是群神之王。歌德(17491832)在文学上有很大成就,黑格尔在哲学上也有很大的贡献,所以恩格斯把他们比作“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但是,在政治上,他们都没有摆脱德国的庸人气味,即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那种眼界狭隘,自私自利,企图调和现实、对统治阶级抱着奴颜婢膝的政治态度。歌德反对用革命的方法,而主张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来达到政治自由。他当过德国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官。正当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他却沉溺于德国宫庭的低级享乐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冷淡、反对的态度。因此,恩格斯说:“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
43、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全集第4卷第256页)黑格尔也是一样,他把普鲁士王国神圣化,并对普鲁士王国把他的哲学提高到国家哲学的地位而感到心满意足。所以,尽管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有很大成就,但是在政治上,他们部是庸人。他们都是德国保守、软弱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6.“当然,由于体系的需要,他在这里常常不得不求救于强制性的结构,这些结构直到现在还引起他的渺小的敌人如此可怕的喊叫。”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为了完成他的哲学体系的需要,黑格尔在其哲学中采用一种发展公式,即发
44、展的三段式。照黑格尔的说法,一切发展过程都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正题)被第二阶段(反题)所否定,第二个阶段又被第三个阶段(合题)所否定。黑格尔把这个三段式分为两次否定的过程:第一次否定是由“正”到“反”,第二次否定是由“反”到“合”,这就是“否定之否定”。黑格尔的全部哲学体系就是这样一个由“正”而“反”到“合”的推演系列。例如他把绝对精神的变化、运动、发展规定为三个阶段:逻辑阶段(正题)、自然阶段(反题)和精神阶段(合题)。绝对精神: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也是按照三段式发展变化的。黑格尔就这样用三段式的强制性结构硬套在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上,并作为建立他的整个唯心主义体系这个“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
45、架。列宁曾指出:“在黑格尔看来,观念的发展是按三段式的辩证规律来决定现实的发展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34页)黑格尔的二三段式公式有其合理内核,包含了事物由低级向高级辩证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剥去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衣,指出这种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但是,在哲学上的一些庸人如朗格、毕希纳、杜林等由于不懂得辩证法,也不懂得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合理内核”,对黑格尔采取极端粗暴和谩骂的态度。为此,革命导师对他们作了尖锐的批判。马克思于1870年8月27日致库格曼的信中指出:“朗格先生同样感到很惊奇,在毕希纳、朗格、杜林博士、费希纳等人早就一致认
46、为:他们可怜的俗物早已把黑格尔埋葬了以后,恩格斯和我以及其他一些人竟还严肃地对待死狗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259页)。恩格斯把他们称为黑格尔的“渺小的敌人”,列宁说:“毕希纳之流和杜林之流一群雄鸡就是不能够从绝对唯心主义的粪堆中啄出这颗珍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42页)7.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两人之间的争论是在自我意识对实体的斗争这一哲学幌子下进行的。” 青年黑格尔派的施特劳斯(18081874)和鲍威尔(1809-1882)都对基督教进行了批判,并力图从黑格尔哲学中作出无神论的结论。但对“福音”中关于耶稣的神话和传说如何产生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争论。他们各自片面强调和发
47、展了黑格尔体系中的一个方而,批判了黑格尔,“但同时他们两人都继续停留在黑格尔思辨的范围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77页)。施特劳斯在耶稣传中认为这些神话故事是由最初的宗教团体内部根据传统神话不自觉地集体创作出来的,即是由许多人无意识地集体创造的结果。鲍威尔反对施特劳斯的看法,他在1840年写的约翰福音批判和在1841年写的基督福音汇编批判两本书中认为,耶稣不但不是神,而且历史上也根本没有过这样一个人。因此,“福音”中的神话和传说是没有根据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有意识地凭空编造出来的。当时的宗教神学是普鲁士王国的精神支柱。他们的这种争论,就是要通过批判宗教,间接地否定德国腐朽的封建专
48、制制度。所以他们的争论是在“实体”和“自我意识”的斗争这一哲学幌子下进行的。 这个争论到后来变成了什么是世界发展的动力的争论。施特劳斯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实体”,即民族精神或国民精神。鲍威尔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自我意识”,即能“进行批判地思维”的杰出人物。但他们都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他们的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实体”和“自我意识”,本来都是黑格尔哲学中的概念,是“绝对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施特劳斯坚持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从绝对“实体”派生一切的观点出发;鲍成尔抓住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对它进行主观唯心主义的
49、解释。他们通过争论,对封建制度的思想支柱宗教进行了批判,这在历史上是有功绩的。但是,他们的批判仍然没有跳出唯心主义的圈子。8.施蒂纳“用他的至上的唯一者压倒了至上的自我意识”麦克斯施蒂纳(18061856)是卡斯巴尔施米德的笔名。施蒂纳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唯我论者,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施蒂纳发展了鲍威尔关于伟大人物决定历史发展的思想,并把它极端化了。1845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唯一者及其财产的书。他在该书中宣扬了无限制个人自由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认为在社会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既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意识”,而是个人。他强调个人高于一切,认为“唯一者”即“我是唯一的实在,是至高无上的。国家、财产、道德、宗教以至整个世界及其历史都是“我”的产物,从而声称“我把一切都归于我。”为了个人自由,他反对一切国家、法律以及其他任何权力对个人的约束。他说:“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