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过程计算习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20950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过程计算习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传热过程计算习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传热过程计算习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传热过程计算习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传热过程计算习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热过程计算习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过程计算习题.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4.4 总传热速率方程的应用,传热面积的计算:K 为常数时:当K为变量,但K随温度呈线性变化时:,4.4.4 总传热速率方程的应用,传热面积的计算:,(3)K 随温度不呈线性变化时:,若K 随温度变化不大,可以采用分段计算法:将换热器分段,每段的K视为常量,将各段计算所得的换热面积相加和。,(3)K 随温度不呈线性变化时:,用图解积分法或数值积分法求得。,例4-10 现要求每小时将500kg的乙醇饱和蒸气,(Tb=78.5)在换热器内冷凝并冷却至30,已知其传热系数在冷凝和冷却时分别为1=3500Wm-2 K-1,2=700Wm-2 K-1,t1=15,t2=35。已知水的传热系数3=10

2、00Wm-2 K-1,cp,c=4.2kJkg-1K-1,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求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解:乙醇冷凝放热:,乙醇冷却放热:,总放热:Q1+Q2=1.41105W,冷却水流量,用传热速率方程求传热面积,既有相变传热,也有无相变的变温传热,因此将传热面积分段求解,分为冷凝段和冷却段,求得两段分界处的水温,再求其他。,冷凝段两段分界处水温:t=35-17.3=17.7,冷凝段:,冷却段,换热器传热面积S=S1+S2=3.04+1.40=4.44m2,2.实验测定总传热系数K,方法:实验测定流体的温度、流量等参数,通过 计算。例,3.换热器的操作型计算,若qm,c=1.2 qm,c,t1、

3、t2不变,应采取什么措施?(忽略管壁热阻和污垢热阻),80,20,T=116.3P=1.765105Pa,壳间水蒸气冷凝,空气湍流,例4-11,原流量下:新流量下:(2)传热速率原流量下,式中,0,525,(1)热量恒算,新流量下,强制湍流,管径不变,则,原流量下新流量下,只有提高饱和蒸气的压力才能满足要求。,T1=?,qm,c=1.2 qm,c,4.4.5 传热单元数法(NTU法),传热单元法又称传热效率-传热系数法(-NTU)一、传热效率,最大可能传热速率:换热器中可能发生最大温差 变化的传热速率。,理论上最大的温差:,17,热容流量:qmcp,由热量衡算得最小值流体可获得较大的温度变化,

4、18,二、传热单元数,基于冷流体的传热单元数,19,传热单元数:量纲为1的函数,反映传热推动力和传热所要求的温度变化。传热推动力,(NTC)c,长度量纲,是传热热阻和流体流动状况的函数。总传热系数越大,传热单元长度越短,所需传热面积越小。同理,对热流体:,传热单元长度Hc:,20,21,三、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关系,根据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方程导出。以单程并流换热器为例推导。,并流:,令:,22,三、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关系,同理,逆流时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的关系:,若热流体为最小值流体,则令:,得出了冷流体为最小值相同的公式。,传热单元数法,单程逆流换热器中和 NTU 关系,折流换热器中和

5、 NTU 关系,24,4.4.6 传热计算示例,例题:用120C的饱和水蒸汽将流量为36m3/h的某稀溶液在双管程列管换热器中从温度为80C上升到95C,每程有直径为252.5mm管子30根,且以管外表面积为基准K=2800 W/m2.C,蒸汽侧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可忽略不计。求:(1)换热器所需的管长;(2)操作一年后,由于污垢积累,溶液侧的污垢系数增加了0.00009m2.C/W,若维持溶液原流量及进口温度,其出口温度为多少?若又保证溶液原出口温度,可采取什么措施?(定性说明)溶液的=1000kg/m3;cp=4.2kJ/kg.C。,(四)壁温的计算,对稳态传热过程 整理上式可得:,壁温总是

6、接近较大一侧的流体温度;若1 2,则壁温如果管壁两侧有污垢,则,(四)壁温的计算,例4-11 在一由252.5mm钢管构成的废热锅炉中,管内通入高温气体,进口500,出口400。管外为p=981kN/m2压力(绝压)的水沸腾。已知高温气体对流传热系数a1=250W/m2,水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a2=10000 W/m2。忽略污垢热阻。试求管内壁平均温度Tw及管外壁平均tw。,解:(a)总传热系数 以管子内表面积S1为基准,500,400,(c)计算单位面积传热量,(d)管壁温度,Q/A1=K1tm=242271=65580W/m2,T-热流体的平均温度,取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T=(500+40

7、0)/2=450,管内壁温度,(b)平均温度差 在p=981 kN/m2,水的饱和温度为179,管外壁温度,由此题计算结果可知:由于水沸腾对流传热系数很大,热阻很小,则壁温接近于水的温度,即壁温总是接近对流传热系数较大一侧流体的温度。又因管壁热阻很小,所以管壁两的温度比较接近。,4.3.3 保温层的临界直径,六、换热器,6.1 间壁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1.蛇管换热器:沉浸式和喷淋式2.套管式换热器3.列管式换热器(二)板式换热器:夹套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三)翅片式换热器(四)热管,蛇管的形状,(2)沉浸式,(3)喷淋式,(1)沉浸式蛇管换热器,整体,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强化措施:可减少管

8、外空间;容器内加搅拌器。,(2)喷淋式蛇管换热器,放置在室外空气流通处。管外流体湍动程度较高,故其给热系数较沉浸式为大;缺点:喷淋不易均匀。,每一段套管称为一程,长46m,程数由传热而定。优点:简单,能耐高压,可严格逆流,有利传热缺点:接头较多易泄露,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小。,3.列管式换热器,a)单管程单壳程,结构:一束装在圆柱型壳体内的圆管,两端再加设封头(端盖)组成。,b)多程换热器,当流体在管束内(间)流动的距离2个换热器列管长度时,称相应的换热器为多管程(壳程)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40,U型管换热器,特点:结构较浮头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圆缺形,圆盘形,多管程:增大管

9、内流体u,提高管内的,加挡板:增大壳程流体的湍动,提高壳程的,(二)板式换热器,特点:构造简单,但传热面积受容器壁面的限制,一般不超过10m2,且传热系数也不高。为强化传热,可在釜内安装搅拌器;为及时移走釜内热量,可在其中安装蛇管。,(1)夹套式换热器,(2)螺旋板式换热器,特点:传热系数高;不易结垢和堵塞;能利用温度较低的热源;结构紧凑。,(3)板翅式换热器的板束,(4)平板式换热器流向示意图,(三)翅片式换热器,(四)热管,热管是一个封闭的金属管,管内有毛细吸液液芯结构,抽除管内全部不凝性气体并充以定量的可气化的工作液体。,6.2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一)强化传热的途径增大传热面积A:

10、从改革换热器结构入手,开发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的换热器。A金属材料用量 设备费用,具体措施:,设计制造高效紧凑的换热器:波纹形的平板式换热器板间距46mm,其单位体积换热面积是列管换热器的6倍;螺旋管为列管的3倍。,如:平板式、板翅式及螺旋板式换热器。,提高传热系数K,设法减小对K值影响较大的热阻,即可使K;/对K影响不大:管壁厚度较薄,金属大;Ri、Ro为管内、外侧污垢层的热阻。垢层热导率很小,即使很薄热阻很大;1mm垢层热阻=40mm厚钢板的热阻对流传热膜系数i、o:同一数量级,或相差不大同时提高两侧;相差悬殊时,要K,需重点增加小的一方的,具体措施:,u流体湍动程度 层流底层厚度,采用外加

11、脉动或超声波,增加流体的湍动程度。在流体中加入固体颗粒增加传热。Cp,固体 Cp,气体,少量加入即可增加气体的热容量,也可增加气体的湍动程度。采用大的流体作载热体,如熔盐、液态金属等,以降低传热边界层的热阻,增大传热速率。,具体措施:,设计特殊的传热壁面,使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改变流动方向,促使形成湍流。如翅片结构,内置各种插物:麻花铁、螺旋圈等。,增大平均温度差tm,两流体采用逆流传热;提高热流体的温度或降低冷流体的温度。根据技术上的可能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选择加热剂或冷却剂。,55,4.6.1 换热器的分类,按用途分类: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按冷热流体热量交换方式分类:,混

12、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主要内容:,1.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换热器类型;,2.通过计算选择合适的换热器规格。,56,4.6.2 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一、夹套换热器,57,流体流过折流挡板,58,1.固定管板式,特点:结构简单;但壳程检修和清洗困难。,59,2.浮头式,特点:可完全消除热应力,便于清洗和检修,结构复杂,60,3.U型管式,特点:结构较浮头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61,4.6.3 列管换热器的选用,1.根据工艺任务,计算热负荷,2.计算tm,3.依据经验选取K,估算A,4.确定冷热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选定u,先按单壳程多管程的计算,如果0.8,应增加壳程数;,由u和V估算单管程的

13、管子根数,由管子根数和估算的A,估算管子长度,再由系列标准选适当型号的换热器。,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化工原理,第五章 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62/16,设计方法及步骤:,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63,5.核算K,分别计算管程和壳程的,确定垢阻,求出K,并与估算的K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多,应重新估算。,6.计算A,根据计算的K和tm,计算A,并与选定的换热器A相比,应有10%25%的裕量。,64,选用换热器中的有关问题:,(1)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的选择,管程:不清洁或易结垢、腐蚀性、压力高的流体。,壳程:饱和蒸汽、需要冷却、粘度大或流量小的流体。,原则:传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清洗方便,(2)

14、流体u,uK,在同Q、tm下A,节省设备费;,uHf,操作费用增加;,u选择是经济上权衡的问题,但要避免层流流动。,65,(3)换热器中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式,管子的规格:192mm和252.5mm,管长:1.5m、2.0m、3.0m、6.0m,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正方形直列,正方形错列,66,流体垂直流过管束外流动,67,4.6.4 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一、增大tm,提高加热剂T1的温度或降低冷却剂t1的温度,两侧变温情况下,尽量采用逆流流动,为了增强传热效率,可采取tm、A/V、K。,二、增大A/V,直接接触传热,可增大A 和湍动程度,使Q,68,采用高效新型换热器改进传热面结构入手来增大

15、A 和湍动程度,使Q,(a)光直翅片(b)锯齿翅片(c)多孔翅片,69,三、增大K,尽可能利用有相变的热载体(大)用大的热载体,如液体金属Na等减小金属壁、污垢及两侧流体热阻中较大者的热阻提高较小一侧有效,提高的方法(无相变):增大流速 管内加扰流元件 改变传热面形状和增加粗糙度,70,4.6.5 新型的换热器,一、平板式换热器,71,72,优点:传热效率高,K大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安装检修方便,缺点:耐温、耐压差易渗漏,处理量小,73,二、螺旋板式换热器,74,优点:传热效率高不易堵塞结构紧凑,成本较低,缺点:压力、温度不能太高难以维修,75,三、翅片管换热器,特点:增加A,增强管外流体的湍流来提高。,重要的应用场合:空气冷却器,管外加翅片,大大改善了空气侧的传热效果,翅 片 管 换 热 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