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的反馈(第3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23538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学习的反馈(第3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促进学习的反馈(第3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促进学习的反馈(第3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促进学习的反馈(第3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促进学习的反馈(第3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学习的反馈(第3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学习的反馈(第3版).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促进学习的反馈,王少非 博士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桑代克的学习三定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如果不断练习,却不知道自己行动的结果,表现的改善是不可能的。,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Black&Wiliam形成性评价提升了标准吗?日常的形成性评价有改善空间吗?改善形成性评价实践有适当的途径吗?,日常的形成性评价有改善空间吗?,测验倾向于鼓励死记硬背和肤浅的学习;未能运用通过各种方法所收集到的信息;强调作业数量和上交,而忽略质量(小学教师尤其如此)。过度强调分数和等级;将

2、学生相互比较;强调评价的管理性角色。,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关键在于结果的运用。当结果被用于促进学习的改善时,评价就是形成性的。评价工具有形成性和总结性之分吗?,主要内容,一、什么是反馈?二、反馈的作用三、有效的反馈策略四、反馈障碍的克服,学习目标,理解反馈;认识反馈在促进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有效反馈的策略;基于有效反馈的要求,反思日常教学中理答、作业和试卷批改、成绩报告等实践。,一、什么是反馈?,(一)两个隐喻,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之一。反馈是自动调节系统的一部分。空调恒温调节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学习即旅程评价即GPS,(二)反馈的实

3、质,反馈即将所收集信息加以运用,以达成目标。,教育中的反馈,某一主体(教师、同伴、书本、父母、自己、经验)提供关于某人表现或理解的信息。教师和父母能够提供矫正性信息;同伴能提供备择的策略;书本能够提供信息以澄清观点;父母能提供鼓励学习者自己能够找到答案来评价自己回答的正确性。,(三)教师的反馈,教师运用通过课堂评价收集到的信息。两种用途:自我反馈,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向学生提供反馈,为其学习决策提供依据。本专题中的“反馈”仅涉及后一方面,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学而收集并运用关于学生表现的信息,将所收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但是,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生得到的反馈。,反馈是表现的后

4、果,传递的是关于表现的信息。有形的奖励不是反馈,因为它们根本不涉及任务信息。Deci,Koestner,and Ryan(1999)赞扬、忠告也不是反馈,因为它很少涉及到任务信息。没有描述任务状况的单纯的建议、指导同样不是反馈。最好的反馈描述了学生所做的,并为学生决定下一步行动提供了基础。,反馈vs.忠告,你的文章中需要更多的例子。你应该认真阅读题目。你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当考虑你的学习目标。没有提供表现信息的忠告往最好的说是离题的,往最差的说是无助的令人讨厌的。除非前面加上了描述性反馈,否则表现者的自然反应会是“你为什么这样建议?”直接给予忠告而没有首先保证学生了解、接受忠告所基于的反馈,会导

5、致学生逐渐不信任自己的判断,越来越依赖于专家的忠告。如果反馈中包含了较多的忠告,那得问学生“有了这反馈,你知道如何改善了吗?”,反馈vs.评价或等级,好极了!真棒!真是糟透了。你这个报告可以得到B等。我对你今天的作业很满意。是价值判断,其中很少甚至没有反馈没有关于所发生的事的可操作的信息。要将之转化成有用的反馈,尝试在后面加上描述性信息。好极了!你在这篇作文中的用词比前一篇准确多了。,二、反馈的作用,如果做得好,反馈可以是教学者拥有的最有效的工具。Marge Scherer更多的反馈等于更好的结果。Grant Wiggins在家庭、学校、教师、课程等诸多影响学习的因素中,反馈对学生学习有最大的

6、效果。John Hattie练习不能导致完美,练习导致不变。只有完美的练习才能导致完美。Vince Lombardi激发学生动机和坚持的最强有力的关键之一是反馈。Bryan Goodwin&Kirsten Miller,经典实验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个等组,在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予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每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评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

7、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反馈的效果,反馈能使学习率提高一倍。Dylan Wiliam(2011)只靠设定目标和提供反馈就能对学生学习产生统计学上显著的影响(23个百分点)。Marzano,Pickering,&Pollock反馈对表现的平均效果达到0.41,也就是得到反馈的实验组相对于控制组成绩高出0.41个标准差,相当于能够在标准化测验中从第50百分位提高到第66百分位。Kluger and DeNisi,Hattie(1999)对涉及到3000万名学生的18000个研究的元分析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涉及到影响学生成就

8、的100多个因素,如学校、家庭、教师、学生、课程等。学校的效果平均为0.40(SE=0.05)。其中有12个元分析包括了课堂反馈这一因素。这些元分析包括了196个研究。反馈的平均效果是0.79(学校教育平均效果的2倍)。直接教学0.93;交互性教学0.86;学生先前的认知能力0.71;社会经济影响0.44;家庭作业0.41;计算器的运用0.24;降低班级规模0.12;留级一年 0.12。但关于反馈的元分析中显示的反馈的效果也有巨大差异。某些类型的反馈更有效。,不同反馈的效果,奖惩问题,Deci,Koestner,and Ryan(1999)在关于反馈对动机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外部奖励与任务表现

9、有负相关(-0.34)。德西效应:外部奖励削弱了内部动机,对有趣的任务尤其明显(-0.68);对无趣的任务有正面影响(0.18)。如果以支配性的方式进行反馈(如“你应该”),效果更糟糕(-0.78)。外部奖励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妨碍学生对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承担责任。”外部奖励是导致更大的监管、评价和竞争的控制策略,会妨碍学生参与和自我管理。,Kluger and DeNisi 的研究(1996),平均效果是0.38,其中有32%的效果是负面的。反馈的效果受到关于任务表现的反馈的方向的影响。就正确的回答提供反馈信息比关于不正确回答的反馈更有效。反馈也受目标和任务难度的影响。当目标具体且具有挑战

10、性,而任务复杂性低的时候,反馈最有效。对任务表现的赞扬是无效的,因为它很少包含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在低威胁性的氛围中的反馈更有效,因为这使注意能够集中于反馈。,结论,反馈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并不是所有的反馈都能够很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有些反馈甚至是有害的。“当你给予学生反馈时,可能会发生8件事而其中有6件是糟糕的。”Dylan Wiliam,三、运用反馈促进学习,(一)依据目标,反馈应当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反馈应当依据学习目标。反馈信息来源于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比较。常模参照;标准参照;个体内差参照排名真的有效吗?与目标无关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能无法提供。,中山陵游记,小学生作文

11、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中山陵,看到了三个孙中山,一个站着的,一个坐着的,一个躺着的,最后,我还在马路边撒了一泡尿,然后我们就回家了。如果我要求各位给这篇作文评分,你怎么评?需要我提供额外的信息吗?如果需要,你还希望知道什么?,这个教师的反馈做得好吗?,一个4年级教师让其学生写一个片段来回答“谁能成为更好的宠物,狗还是猫?”片段被要求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句,一个清晰的总结句,以及至少三个支持性的细节。,要依据目标提供反馈,前提是保证教-学-评的匹配。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教什么,评什么。不能评心向,也不能评与教学无关的成就。一道四年级数学题下列哪个字母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拆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个部

12、分?a、Z b、F c、Y d、S一道六年级科学题植物的果实通常都有籽。根据这一条件判断下列选项哪个不属于果实。a、榴莲 b、芥蓝 c、柠檬 d、桑葚,神题,小升初考试题:要求猜出五个成语,20/31/1009寸+1寸=1尺123456091、3、5、7、9央视5月27日的特别关注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跟其它三种不同的动物。”标准答案:熊猫。五年级学生的数学题:有三组数字,分别是(1、3、7、8);(2、4、6);(5、9),每组数字都因一个共同规律,请说出规律。,收集有意义的信息,“金丝雀辽亮的桑子,叫惺了森林中的小动物们”中有几个错字?a.2 b.

13、3 c.4 d.5正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二)关注行为,关注行为而不是关注人。重要的是关注他所做的事而不是他是怎样的人。我们可能改变的是所做的事而不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为什么”。“为什么”是不可观察的,只能推断。比如说我们知道某人为什么做某事,他的真实意思是什么,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抵触、怀疑和不信任。,反馈的四个层面,任务层面:作业完成得很好信息加工层面:思考很周密,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能不能从另一角度去想想?自我管理层面:很好,有不懂的地方就提出来了;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个人层面:你真聪明;棒棒棒,你真棒!在任务

14、和加工层面以及两者的关系上描述;在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时运用自我管理层面的描述;避免个人层面的反馈。(Hattie and Timperley,2007)学业宿命论(academic fatalism),脑的功能性显像技术:fMRI,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依据血氧合水平磁共振成像。人脑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神经活动兴奋性增强,局部脑血流、血容量及血氧消耗增加,导致该部位静脉中血氧浓度增高,脱氧血红蛋白相对减少。脱氧血红蛋白是顺磁物质,氧合血红蛋白是逆磁物质。将这种磁性物质的相对增减记录下来就可以反映相关脑区的激活状态。,大脑皮层中线区域与“自我”相关,如果这部分区域的脑皮层比较活跃,就说明

15、人正在思考和自身相关的东西,反之则是正在忘我于其他事情。当听到个人层面的评价性反馈的时候,中线区域非常活跃;但获得任务层面的反馈时,大脑皮层的任务监控区相对于其他区域异常活跃,而且在接收到负面的反馈信息时活动更明显。潘晓红,评价性反馈选择性激活自我相关脑区:来自fMRI的证据,神经科学快讯。,(三)清晰具体,提供关于表现状况的具体、清晰的细节。清晰性有助于保证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可利用性。,搞笑的作业,可反馈呢?,1.我家周围有很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今天早晨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堆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我大吃一斤。师评:海量!海量!2.早上起床整理遗容后,我们到学校集合,搭车前往垦丁毕业

16、旅行。师评:不知道你家是哪一家殡仪馆?老师一直都不知道3.昨晚我和同学到快餐店吃晚餐,我们点了两个汉堡、鸡块一粪师评:好吃吗?鸡粪?4.我的历史老师长发披肩,个子矮小,脾气不好,有一点点胸师评:历史老师要我转告你:“等下次上历史课,皮给我绷紧一点。”5.我认为自己是个品学兼忧的好学生师评:你是该忧了不及格。6.要下雨了,农民伯伯都在地里捡小表。师评:哪里可捡?周日咱们组织一次义务劳动。7.食食物者为俊杰,适者生存。师评: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挑肥拣瘦,不是养生之道。8.在崎岖坎坷的人生康庄大道上,我们要坚定方向师评:此路可继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之后,登上第九大奇迹。9.看着天上阴沉沉的天

17、师评:天外有天!10.一位猎人正在森林中追捕一只野猪,肥硕、笨拙的野猪已经在森林里舍生逃命,周旋了不知多少圈。师评:舍生逃命?野猪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11.一个萧条的年轻人孤独地走在寒冷的大街上。师评:可怜的孩子!,想象一下你给同事的反馈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在状态。”“我数了下,52个学生中有28个出现了持续的开小差行为,包括在桌子下发短信、不做笔记、与其他学生交头接耳。可是当小组活动开始后,我注意到只有一个学生还有这种行为。”“这堂课的合作讨论安排得不好。”“这堂课合作讨论用了10分钟,占22%。共有5次,用时分别为3、1、4、1、1分钟。”许多反馈导致了争议,因为给予者没有进行充分的

18、描述,不是简单地呈现数据,而是直接从数据跳到了推论。,描述的力量,分数、等级等不能向学生提供关于问题所在和下一步行动的清晰的信息。以描述性评语形式向学生提供反馈比起分数性的非特定的反馈导致了明显更高的成就。评语+分数效果会更好吗?书面描述性评语+分数,消除了评语的效果。原因是“得高分的学生不需要看评语而得低分的学生不想看”。(Wiliam,2011),案例,要求学生造15个句子,其中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各5个。两个学生的结果如下:,一种反馈:分数。结论是甲比乙好。另一种解释:学生甲很好地掌握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句式,但没有掌握疑问句的句式;学生乙基本掌握了这三种句式。,评价性反馈与描述性反馈,

19、下次要更努力。在整个演讲过程中,你都与听众保持目光接触。准备工作做得很好。第三桌的同学已为上课做好准备。他们的桌子很干净,他们坐下了,而且很安静。B+你的作文在观点和内容上可得5分,但语法规范只能得2分。你在三位数乘法中犯了一些简单的错误。下次要花几分钟检查。你的成绩总在平均分之上。数学成绩达标。你已很接近目标,只需要再做一点点工作,你就能达到目标。你的解释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主要观点。我要提醒你一点,想想第三句话,看看能否更好的表述来支持你的论点。,清晰,运用学生熟悉的词汇,保证学生的理解。“你的文章逻辑不够清楚。”(二年级学生)检查学生对反馈信息的理解。“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你能够复述我刚

20、才的话吗?”当我的女儿克莱尔上三年级时,有一天她把一张数学试卷带回家,顶端有教师给的一张笑脸,还有一个“M”。我们一起看了试卷后,我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她看起有些迷惑,说,“数学”。我接着问,“你知道这告诉你要学习什么吗?”她更迷惑了,说,“数学?”Jan Chappuis(2012),结果解释,案例一一个语文试题阅读以下问答,填写完成下列对话。小明:。小龙:我要去踢足球,你呢?小明:。小龙: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小明:。,学生甲小明:我要和你一起去踢足球。小龙:我要去踢足球,你呢?小明:那你也去操场。小龙: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小明:你不愿意下午做这件事吗?,学生乙小明:你相去做

21、什么?小龙:我要去踢足球,你呢?小明:我相和你一起去打栏球。小龙: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小明:那好。下五见。,学生丙小明:你做什么今天上午?小龙:我要去踢足球,你呢?小明:我你想看电影去。小龙: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小明:那好。统一。,学生丁小明:小龙:我要去踢足球,你呢?小明:小龙:我们不能下午做这件事吗?小明:小龙上午应该去操场踢足球,而小明更想去看电影。小明同意上午去踢足球。,如何描述?,评分标准答案与已知材料的匹配性(符合语境)书写的正确性句法的正确性对命令要求的符合程度。,案例二一道数学试题我买了500克香蕉,一些苹果,以及1公斤牛肉。我总共买了6公斤水果,那么我买了多少数量的苹

22、果?学生1:4.500公斤学生2:5.950 公斤学生3:5.500克,如何描述?,评价标准对问题情境进行正确解读;在问题情境中正确运用数学工具(如加减乘除,单位转换等);答案的正确性。,(四)及时,反馈必须及时,关于事实性知识的反馈尤其需要及时。间隔太长的时间给予反馈往往会使反馈失去应有的作用。视频游戏的魅力:及时的持续的反馈流。经典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都接受测验。第一组每天都有学习结果的反馈;第二组每周有一次学习结果的反馈;第三组没有学习结果的反馈。进行8周后,改变做法;除第二组仍每周一次反馈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做法互换,进行8周。结果:前8周第一组的测

23、验分数很高,第三组很低,第二组居中。后8周,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测验分数刚好相反。,及时(timely)而非即时(immediately)反馈的最佳时机似乎取决于学习任务的性质。有时,适当的延缓也是及时。需要延缓反馈的情况:事情很多;学生需要时间冷静;学生有其他反馈要处理;涉及思考、理解的作业。在告知与鼓励自我评价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这需要一种专业判断。,几个月前,科妮丽娅有一次没有来上我的英语文法课一次课间休息时,我碰巧在走廊上见到科妮丽娅和她的好友咪纳妮在一起,我问她为什么那天早上没来上课。她说:“咪纳妮感到不舒服,于是我决定陪陪她”。我很恼火,但没有训斥她,而是转向咪纳妮,问道,“你没事吧?

24、”咪纳妮回答,是的,但很显然她心中在为什么事苦恼着。于是,我伸出手搭在她肩上,并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咪纳妮再次说她会没事的。可是我看见她都快哭了。就在这时,下一节课的铃声响了。过了一会,我几乎都忘了这事了。第四节课的学生走进我的课堂,咪纳妮也在这一组。当她走过我身旁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问她怎么了。但是她的神态使我欲言又止。于是我不再追究下去。打那之后,咪纳妮在我班上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她常常有些别扭、不合作,而现在我们之间好像多了一份无言的理解。这种新态度对她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机智包含着一种这样的敏感性,知道什么该顺其自然,什么该保持沉默,何时不介入,何时“不注意”什么。何时克制

25、自己,何时忽略什么事,何时该等待,何时“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时后退几步,大人对机智的这些领会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珍贵的礼物。资料来源: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197-199页,(五)鼓励自我评价,Feedback is what the teacher does but in the end what matters is what the student does任何有效的反馈都基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效反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最终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调整实现的。“教师的一个长期教学目标就是使自己渐渐的不再作为唯一的反馈提供者”。威金斯需要避免过度反

26、馈。,这样的反馈好吗?,“圈出三个你喜欢的例子,在下次你要改正的三个例子边上做上记号。”“写出三句话说明你觉得做得满意的事,写三句话说明下次要改善的事。”“填写评分规则,运用指标检查1-4题。”“把笑脸放在你满意的三道题边上,划出你想改善的三道题。”“与同桌交换试卷,运用评分规则来评价。”“与同伴交流,说明你做得好的和下次需要改善的。”,(六)指向于改善,反馈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学习的改善。1.提供建设性、有助于学习的建议,而不是忠告。2.反馈应当指向于接收者可以控制、可以改变的行为。“朗读时不能结巴。”3.保证学生有改进的时间。进度重要还是落实重要?4.反馈的数量要少。相比较于只标注出当前教学所

27、关注的错误,将每一错误都标注出来在提升学生作业质量上更无效。George Hillocks(1986),让学生愿意接受两个有益的词,“还”。它提供了希望,不是告诉学生“你没有解决这个方程式”,而是说“你还没有解决这个方程式”。这个词能够深远地影响学生看待学习的方式。他们知道,如果有更多的支持,他们就能理解问题。让我知道他们不理解什么是他们的事,而帮助他们理解则是我的事。“已经”。承认他们对问题有某些理解,当学生寻求帮助时,问,“关于这个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Jenifer,一个2年级学生,在47 加4时得出了41。在看了自己的作业后,她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你已经知道什么?”我问。“嗯,7+

28、4等于11,所以我写上了1。”“我明白你在加法学习上已经努力。”我告诉她,“数字11是什么意思?”“1个10和1个1”在她说完这句话之前,她就认识到她的错误所在了。Dweck,四、反馈障碍的克服,But Theres No Time!,许多教师感叹没有时间进行这种反馈。尽管这种感叹可以理解,但请记住,“没有时间给予和运用反馈”,事实上意味着“没有时间引起学习”。Grant Wiggins,(一)更少的教,先学后教?学评教(重教)或反馈对反馈的元分析发现,如果学生的作业证明了没有或很少的理解,最好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来解决问题。反馈建基于学习,如果学习没有发生,反馈就不能促进学习。Hattie&Ti

29、mperley(2007)如果作业未证明学生产生了任何理解,那么不要提供反馈重教吧。,(二)镶嵌于表现过程中的反馈,让学生看到结果教学机器与计算机自适应评价学习的游戏化(gamification)与“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技术的使用:一天晚上,我在给一个学生在线反馈。我下载了录音程序,并记录了五分钟的音频文件来解释我在他的草稿上看到的错误以及为何要修改。在下一次课的时候,那个学生来找我,说他一直害怕交作业,因为作业上手写的评语让他觉得是一个毫无希望的糟糕的写作者。倾听音频文件是他第一次觉得我在尝试帮助他而不只是告诉他什么做错了。Gwendolyn Todd,second

30、ary instructional resource teacher,Charles County Public Schools,Waldorf,Maryland,(三)关注错误而非失误,能自己发现并纠正的错误(mistakes)和因缺乏知识技能导致的错误(errors)。错误的四个类别:事实性错误(Factual errors)程序性错误(Procedural errors)转换错误(Transformation errors)概念性错误(Misconception errors),(四)确定错误背后的模型,教师应当寻找错误中的模型(patterns)。他们需要知道那些学生犯了何种类型的错误

31、,这样他们能使自己教学或干预指向学生需要的特定领域,而不是重教所有的内容。以这种方式分析学生的表现能让教师更精确的表达学生的错误,并将数据组织起来而不必反复看学生的作业就能确定谁需要额外的帮助。,学生错误类型检核表当面反馈的一种技术主题:阅读、理解第一手文献所需的技能,评价设计时就考虑错误模式 来自PISA的实例,小明想把自己的房间墙壁和天花板刷一遍。房间的地板是长方形的,4米宽5米长,天花板有2.5米高。房间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总共有6m,当然不需要刷。请问小明要刷的面积有多大?22.5m36.5m39m44m50m59m,(五)让学生知道目标和评分规则,父亲的脚后跟小时候我曾住在丰原东边的山

32、里,父亲常带着我入城。这条路很长,走起来总要两三个钟头。每次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头,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须两脚不停地划,眼睛不停地盯住他的那双破旧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赶。有一次,天色向晚,路过一道铁桥,一根根枕木的间隔比我的步子还宽。平常父亲总会歇下来等着我爬过去,或索性抱着我过去,但那天他心里不知牵挂些什么,等到我爬过桥,抬头一看,他已经“失踪”了。突然,我涌起一阵恐惧:“这条路来回已跟着父亲走过二三十趟了,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陌生?”我哭着等在桥端的田埂上,几个钟头在黑夜里又饿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忆,但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午夜时分,总算由远而近,传来了母亲苛责

33、父亲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还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丢失。黄武雄:老师,我们去哪里谈中学数学,“我要去哪里?”,要学会自我反馈,学生就必须知道学习目标。“好,孩子们。数学时间,记住我们在学习小数。拿出课本,翻到第152页。如果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就来拿你的材料,我们将继续我们的小数探索。”老师告诉学生什么了?学科(数学)、主题(小数)、资源(课本第152页)以及活动(小数探索);老师没有告诉学生什么?意向的学习目标:“我们要学习读出小数,并将小数按顺序排列。”不是完成什么,而是学习什么。,写作课案例,教师首先提供一篇优秀的范文,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小组和班级讨论该文为什么优秀。随后教师提供了一

34、篇糟糕的文章,由学生来分析,找出其特征。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找出其基本差异。基于这种分析,班级通过合作讨论确定了高质量的作文的关键特征。学生合作将这些特征转化成评分规则(rubrics)。学生开始起草作文。然后,学生交换草稿,相互分析和评价,运用评分规则的语言提供关于如何改进的描述性反馈。教师应学生的请求提供关于特定质量维度的描述性反馈。结束时,并非每一篇文章都是优秀的,但大部分都有较高质量。且大部分学生在上交自己的作品时都很有信心。,评分规则小学生记叙文,评分规则:5年级几何,课程标准:运用模型和适当的词汇比较和分析多边形、多面体、椎体和圆柱体的特征。,上面两图形有何相似之处?有何不同?尽可能列举。运用适当的数学词汇,写出你期望的学生回答,相似性它们都有四条边(或四个角);都有平行边;都有两对等长的边;有相同的面积;底边长度相等;高度相等。,不同之处一个四角相等,另一个不是;一个有直角,另一个没有;一个是斜的(或者一个是由正方形构成的);周长不相等。,何种回答是你不能接受的?,只讲到4边4角而没有讲到其他理由;指出两个图形都有直线,这不能作为他们相似的理由。,两个图形形状不同,另一主题,有效地向学生提供反馈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当教师运用评价信息给自己反馈以为自己的教学决策提供基础时,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更大的促进。,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