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使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3001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使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使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使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使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使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使用).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基配方,温故而知新,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1直接计数法:最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2间接计数法:最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阅读27页基础知识部分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在生物圈的分布状况?,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其中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2.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

2、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3、纤维素的分解,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有各种细菌、真菌和少数放线菌。,方法:滤纸崩溃法,4、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实验:,下列生物能分解纤维素的是()人 兔 牛 蘑菇 纤维杆菌,A、B、,C、D、,C,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阅读课本第28页的相关部分,回答下列问题:,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纤维二糖、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为中心的透明圈。

3、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练一练:,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练一练:,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2.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C.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

4、合物D.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三、实验操作,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土壤取样,取样环境,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原因,土壤取样,实例: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等。,讨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埋进土壤中多深?,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集中,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适

5、宜环境。一般应将滤纸埋于深约10cm左右的土壤中。,1.选择培养的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选择培养,参照课本29页旁栏中的比例配置,回答下列问题,a.旁栏中的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b.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凝固剂,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2.制备选择培养基,3.操作方法:,将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思考:

6、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梯度稀释,按照课题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稀释最大倍数到106,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1.制备培养基:参照旁栏中的比例2.涂布平板: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液各取0.1ml涂布在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挑取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0C 370C培养,可获得纯培养。,刚果红染

7、色法,方法一: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方法二: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思考: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方法一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一是由于培养基中还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缺点二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实验录像,1.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下列哪一生物学观点?A.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生物结构与功能整体性

8、观点C.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D.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练一练:,2.从土壤中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步骤是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 菌悬液涂布平板挑选出单个菌落A.B.C.D.,3.有关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四、课题延伸,本课题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但是这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4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碳源为()A、CMC-N

9、a B、木聚糖 C、纤维素 D、裂解酶,A,5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1)制备培养基时(2)梯度稀释时(3)倒平板时(4)涂布时(5)长出菌落时A、(1)(3)B、(2)(5)C、(3)(5)D、(4)(5),C,6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A 硝化细菌 B、蓝藻 C、蚯蚓 D、兔子,C,7.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要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

10、温箱中培养,D,练一练:,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2、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C、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D、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1、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下列哪一生物学观点?()A、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生物结构与功能整体性观点C、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D、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C,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3、有关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A,2、从土壤中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步骤是()土壤取样 梯度稀释 选择培养 菌悬液涂布平板 挑选出单个菌落A、B、C、D、,B,1A 2B 3B 4A 5C 6C 7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