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33727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法制化建设推进人才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宁波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相关内容的共同学习和理解,关于人才中介服务业管理方面的主要法规规章,(一)地方性法规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2000年4月29日经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党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具有里程牌意义。是我省人事工作历史上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以条例为依据,浙江省人事厅制定出台了浙江省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办法 全省各地也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二)部门规章,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人才市场管理规定(2001年9月11日发布,10月1日起施行,2005年3月22

2、日修改重新发布)人事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2003年9月4日发布,2005年5月24日修改重新发布)人才中介机构及业务的行政许可,成为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国务院令)。国务院所属部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全国性人才交流会审批办法(国人部发【2005】97号),(三)地方政府规章及其贯彻文件,宁波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市政府132号令)2005年12月9日发布,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关于实施宁波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甬人才【2006】1号)宁波市人才交流会管理细则(甬人才【2006】3号)关于规范人才中介广告发布的通知

3、(甬人才【2006】31号)转发人事部关于规范人才招聘会管理改进人才招聘服务的通知(甬人才200716号)关于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在甬设立分支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甬人才200717号),一、加强人才中介服务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加强人才中介服务法制化建设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人才资源配置从行政手段走向市场配置 1、大学毕业生从一包到底走向自主择业。2、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使大量专业人才走向市场寻找机会。3、大量优秀人才迸发出自由流动的强烈愿望。4、用人自主权和个人择业权成为主导。,一、加强人才中介服务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二)加强人才中介服务法制化建设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

4、必然要求人才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要素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3年底,全国共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4000多家,从业人员28000多人,一年中参加招聘会的人次达到2900万人次,参会单位80多万家,实现流动400万人,人事代理450多万人。)人才中介服务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凸现。,一、加强人才中介服务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三)人才中介服务法制化建设,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提供了保障人才市场三要素:主体、市场、政府1、促进主体到位2、培育发展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光辉国际、海德思哲等已经登陆)3、加强政府管理(解决人才流动中的矛盾,纠正中介活动中违规行为),二、人才中介服务业管理

5、法规规章的主要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法律效力、立意起点、立法进程)理解人才中介服务的基本概念 1、人才市场(广义的人才市场和作为场所、机构的人才市场);2、人才中介服务机构;3、人才中介服务业;4、人才中介服务(行为、行业及机制)。,二、人才中介服务业管理法规规章的主要内容,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共分5章33条,内容包括总则、人才市场中介组织、招聘与应聘、法律责任和附则。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共分6章44条,内容为:总则、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人事代理、招聘与应聘、罚则、附则。宁波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共分7章36条,内容包括总则、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范围、人才交流会、人才

6、中介活动的监督和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一)界定了适用范围、明确了服务对象,条例适用于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以及应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的人员,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谋求职业或实现职业变动的活动和与之相关的活动。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流动,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规定所称的人才市场管理,是指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人才中介服务、用人单位招聘和个人应聘以及与之相关活动的管理。人才市场服务的对象是指各类用人单位和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办法:规范人才中介活动,加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培育人才

7、中介服务市场,促进人才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以及其他应聘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人员。,(二)明确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定义和设立条件,1、明确了人才中介机构的定义 规定第五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中介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条例没有明确,含义同上。办法第二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用人单位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提供中介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组织。(结合定义),2、明确了设立人才中介机构的条件 条例第九条和第十条 规定第五条第二款和第六条 办法第五条,3、明确了设立中外合资人

8、才中介机构条件(一)中方投资者应当是成立3年以上的人才中介机构,外方出资者也应当是从事3年以上人才中介服务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合资各方具有良好的信誉;(二)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人员,其中必须有5名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取得人才中介服务资格证书的专职人员;(三)有与其申请的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资金和办公设施,注册资本金不少于30万美元,其中外方合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25%,中方合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51%;(四)、(五)、(六),4、明确了人才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条例第八条:人事行政部门依法设立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经人事行政部门委托,依照规定办理人事档案管理等

9、有关人事代理业务。第十四条:收集、整理、储存和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开展职业介绍;开展人才信息咨询。规定第十三条和第二十条 办法第十三条和第十五条,按照规定叙述 从法律效力要求上讲,以条例为准。(慎重审批人才培训等业务),5、明确了申请办法和审批权限、时限,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按本规定要求提交有关证明材料。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依据管理权限由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批。(程序)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备案。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设立人才中介

10、服务机构申请之日起20 日内审核完毕,20 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 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批准同意的,发给 宁波市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并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许可证,不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后到工商、民政、人事注册登记),(三)明确了举办人才交流会行政许可要求,在我市,具备规定条件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才可以申请举办人才交流会。(办法第十六条,宁波市人才交流会管理细则第五条)举办人才交流会应当经县级以上人事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举办人才交流会。举办全市范围内或冠以“宁波”或“宁波市”

11、等称谓的人才交流会,由市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在本市举办临时性人才交流会,主办单位须提前60天向相关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举办固定性人才交流会,主办单位须在举办的上一年度12月底前向相关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人事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答复,未做答复的,视为同意。,(四)规范了招聘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1、鼓励人才自主流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尊重个人择业自主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条例第三条)2、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应聘人员在应聘过程中和离开原单位后,不得侵犯原单位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涉及国家秘密、援疆藏干部、正在依法接受司法机关审查尚未结案

12、人员及其他不能流动的特殊岗位人员。(另有规定中30、31、32条),3、维护应聘人才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应聘人员收取报名费、招聘费、培训费、保证金等费用,不得扣押应聘人员的身份证、学历证明等证件。原单位在收到个人提前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后,如符合条件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为其办理有关手续。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第二十六条办法没有涉及,但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应遵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五)明确了法律责任,为处理违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1、明确了主管部门 市人事行政部门是本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综合管理部门。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监

13、督管理工作。工商、发改、劳动保障、教育、财税、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2、明确了日常管理办法,人事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要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报送有关材料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人事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公布。监督检查必须由两名以上的执法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相应的执法证件。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自觉接受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3、对相关违规行为的处罚,条例规定,对于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用人单位、个人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分别处以赔偿损失、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四类处罚手段

14、。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对人才中介机构的一些违规行为,可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责令停办、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办法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违规行为,可给予责令停止活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4、人才中介中五种最常见的违规行为和处罚办法,(1)无许可证开展人才中介 未经批准,无许可证擅自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2000 元以上30000 元以下的罚款。(2)超许可范围经营(未经人事行政部门授权擅自从事代理业务,如擅自保管流动人才档案,办理接受大学生手续)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活动,并可处200

15、0 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3)未经批准举办人才交流会 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2000 元以上20000 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4)发布虚假广告或中介活动中弄虚作假。发布虚假广告,由工商部门处理。(见规定第41条、办法第32条)。其他虚假行为可以由人事部门处理。一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2000 元以上20000 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5)其他违规行为 包括不按规定建立业务情况登记制度的;拒不接受检查或在检查中提供虚假材料的;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2000 元以下罚款。,三、

16、关于人才中介服务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1、关于发展民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问题。总体要求: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管有力的人才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要素市场体系,培育发展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机构要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服务,努力成为人才中介行业内的模范和榜样。,2、关于网上人才中介服务问题,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专营或兼营人才信息网络中介服务的,也必须按有关规定申领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规范专业网站。引导兼营网站。慎重处理。,3、关于人才中介服务业管理相关法规的前瞻,人才中介与劳动力中介的融会贯通,人才中介服务管理法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法规的统一制订出台。程序复杂,难度大。需要权衡利弊,更需要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思考题,1、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具备哪些条件?2、在我市举办人才交流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