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33747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2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一、道德1、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也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1)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2)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3)道德是一种文化,人是道德的唯一主体,(4)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5)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6)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2、道德的特征:(1)约束性三层约束:社会整体对个人的约束;个人对他人的约束;个人对

2、自己的约束。(2)阶级性道德是维护一定的社会和集团利益的行为准则。(3)共同性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具有相同或相似性。,(4)层次性道德要求是多层次的,既有最高要求又有最低要求(5)相对独立性道德概念和习惯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立即改变,而是需要经过一个社会实践的斗争和思想教育的过程。(6)理想性道德是对善的向往与追求。,二、道德品质:也称品德或德性。1、含义: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1)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道德社会化的结果。(2)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心理机制为基础。道德行为

3、是道德品质的表现,道德行为首先表现为道德意识等内在心理活动,具体表现为欲望、动机、情感、意志四者的总和。,(3)道德品质的形成以系列的行为选择为条件。道德选择是指行为者在许多可能的具体情境中,根据一定道德准则,选择某种行为。(4)道德品质的形成以稳定性为表征。一个人在品德上达到成熟阶段,就表明社会道德不仅已经内化成了个体的内在法则,而且转化成了自己的价值追求。,2、优良品德高尚、宽容、忠诚、坚定、坚强、真诚、谦虚、律已、谨慎、廉洁、无私、正直、慷慨、勤奋、勤奋、刻苦、勇敢、公正、节俭、善良,品德与道德一样,都是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道德是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人内在心理和人格的规范品德是内在规范,

4、是已转化为个人内在心理和人格的规范,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1、市场经济的道德意蕴(1)生产中的人本理念。生产中的“人本”理念要求把生产者及消费者同时摆在“人”的位置,并直接以双方的利益为进取目标。,(2)交换中的平等精神。商品交换以互利为原则(3)分配中的公平原则。社会财富的分配直接体现着一个社会的利益倾向,反映着一个社会对公平原则的理解。(4)消费中的人格意识。人类的消费不仅仅是一个谋求生存的过程,也是消费主体人格意识的展示过程。,2、道德行为的市场分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行为依所处场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市场行为与非市场行为。,(1)市场行为是一种经济行为,首先必须是能够取得利益的行为;服务

5、于“利”这个至上的价值目标;对经济利益的刻意追求决定了它必然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质。市场行为以互利为原则,即市场主体的利他行为必须以同时获得相应的利益为前提。,(2)非市场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行为;以“义”为直接的价值追求目标;是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又可以看成是理想的精神境界,代表着家庭的和睦、朋友的信实及普通人之间的相互友爱;非市场行为以互助为原则,即人们在生活中把相互为对方提供帮助作为行为原则。,四、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

6、活道路。,2调节功能-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 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3、教育功能-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 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4、评价功能-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是人 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五、优秀传统美德,

7、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一)四维-礼、义、廉、耻 1、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2、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3、廉:正直;刚直;品行方正。4、耻:本义:耻辱,可耻的事情。知耻之心是人之天良。,(二)五常-仁、义、礼、智、信 1、“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1)“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

8、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2)“仁”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3)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杀身以成仁”。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仁”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仁爱”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仁”字从“人”从“二”,原意指两个人的关系。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内容就是“爱人”,是忠恕之道,是人我关系的最高准则。它倡导的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朋友之信,夫妇之别。,“忠”“孝”“恕”“悌”的含义“忠”:孔子曰“臣事君

9、以忠”(论语八佾)孝: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忽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悌者,弟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颜渊),“仁爱”原则的作用图景 君 臣-悌-臣 忠 恕 父-悌-父 子-悌-子 孝 妻-悌-妻,2、“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1)“义”的原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2)古人强调“义气”,就是指这样一种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义的气节。,(3)孔子极为推崇“仁”德,提倡“杀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义”德,说要“舍生

10、取义”。“杀身”和“舍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说明孟子是把“义”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的。我们讲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简化成“仁义道德”,可见,在这五大要素里最重要的是“仁”和“义”两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两大要素。,3、“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1)“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习俗和仪式。(2)“春秋战国时期,“礼”的内容又有了创造性的变化,开始将礼”作为道德准则加以提倡。(3)孔子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的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

11、动都符合“礼”的规定。这说明“礼”在道德领域已经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规范、加以倡导。,4、“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5、“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仁、义、礼、智、信”五大基本要素的关系“仁”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的情感,是世间万物共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道德规范;“义”是超越自我

12、、正视现实、仗义公道的做人态度;“礼”是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智”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信”是人们交往和处事的道德准则。,(三)八德忠尽已报国的责任;诚求真务实的品质;礼人际文明的规范;廉清白正气的根基;孝生生不息的爱心;信立身兴业的基点;义人间正道的向导;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六、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的特点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它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的道德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

13、,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的主要内容追求真理、热爱人民、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革命精神。,七、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1、为什么要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优秀的民族道德具有普世价值。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道德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2、古希腊“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3、美国流行的“五条基本道德原则”生命价值原则善良原则公正原则诚实原则个人自由原则,4、值得借鉴的西方道德传统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经济伦理中的合理成分人道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5、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中国 西方中国人重整体 西方人重个体中国人重义 西方人重利中国人重协调 西方人重进取中国人重内省 西方人重外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