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38463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体钢筋工程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材料: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对进口钢材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准备充足的绑扎及充裕的劳动力。2、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钢筋算量,钢筋算料人员要熟悉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规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准确的作出下料表,计算出钢筋的用量。3、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碎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4、绑

2、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先后次序,要制定安装方案。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完毕。二、钢筋制作1、钢筋除锈:钢筋表面应洁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油渍、漆污和用锤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3、钢筋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切断。切断时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

3、料以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在断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4、钢筋弯曲成型:(1)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变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o(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

4、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3)箍筋。箍筋的未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磴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二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c、箍筋下料长度二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三、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绑扎前须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进行绑扎。采用20#

5、铁线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A、柱: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3、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4、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

6、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B、梁与板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11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钢筋相同规格。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5、楼板钢筋的弯

7、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O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中跨度)。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n三,以利灌筑碎之需要。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a、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b、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11级钢筋可不做弯钩;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e、受力钢筋的碎保护层

8、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3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g、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铁撑脚纵横600予以支撑。四、钢筋接长按设计要求,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柱、基础、及框架梁的纵筋直径大于25时,宜采用机械接头。一钢筋闪光焊1、对焊工艺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有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电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1)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一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

9、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再灭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2)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衣顶段等过程。一次闪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预热方法如下两种:A、连续闪光预热是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发出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B、电阻预热是在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和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此法所需功率较大。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3)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

10、,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时预热闪光焊。焊接钢筋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4)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接头降温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至钢筋表面呈暗红色或桔红式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冷后取下钢筋。(5)钢筋闪光对焊参数1)对焊电流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采用强参数可减小接头过程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产生淬硬。2)闪光对焊参数: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对焊参数。3)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

11、变压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2、对焊操作要求:(1)11级钢筋对焊:II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保证焊缝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因而,其操作关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2)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3、对焊注意事项(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O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防止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及切除。(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不小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

12、(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筋特性、气温高低,电压、焊机性能等情况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4)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焊后趁热将焊缝毛刺打掉,利于钢筋穿入孔道。(5)不同直径钢筋对焊,其两截面之比不宜大于L5倍。(6)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V二电弧焊钢筋电弧焊分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种接头形式。1、帮条焊:帮条焊适用于I、II级钢筋的接驳,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其操作要点如下:(1)先将主筋和帮条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离端部约20mm,主筋间隙留25mm。(2)施焊应在帮条内侧开始打弧,收弧时

13、弧坑应填满,并向帮条一侧拉出灭弧。(3)尽量施工水平焊,需多层焊时,第一层焊的电流可以稍大,以增加焙化深度,焊完一层之后,应将焊渣清除干净。(4)当需要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减少10%-15%o(5)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接,但帮条长度要比双面焊加大一倍。2、搭接焊:搭接焊只适用于I、II、III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外,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3、钢筋坡口焊对接分坡口平焊和坡口立焊对接。(1)钢筋坡口平焊宜要用V型坡口,坡口角度为55-65。(2)坡口面加工要平顺、污物、氧化铁锈要清除干净,并利用垫板进行定位焊,垫板

14、长度取为4060mm,宽度为钢筋直径加IOmm,坡口根部间隙平焊取46mm,操作工艺应注意如下几点:1)首先由坡口根部引弧,横向施焊数层,接着焊条作之字开运弧,将坡口逐层堆焊填满,焊接时适当控制速度以避免接头产生过热,亦可将几个接头轮流施焊。2)每填满一层焊缝,都要把焊渣清除干净,再焊下一层,直至焊缝金属略高于钢筋直径OJd为止,焊缝加强宽度比坡口边缘加宽23mm为宜。(3)钢筋坡口立焊对接:1)钢筋V型坡口立焊时,坡口角彪勺为35T5,其中下筋为0-10,上筋为35-45oO2)立焊对接垫板的装配和定位焊与坡口平焊基本相同,但根部间隙取35mm03)坡口立焊首先在下部钢筋端面上引弧,并在该端

15、面上堆焊层,使下部钢筋逐渐加热,然后用快速短小的横向焊缝把上下钢筋端面焊接起来,当焊缝超过钢筋直径的一半时,焊条摆动宜采用立焊的运弧方式,一层一导地把坡口填满,其加强高和加强宽与坡口平焊相同。V三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邨且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1、电渣压力焊接工艺电渣压力焊接工艺分为“造渣过程”和“电渣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不间断的连续操作过程。(1)“造渣过程”是接通电源后,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周围熔化,在电弧热能的作用下,焊剂溶化逐渐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池,在形成渣池的同时电弧的作用把钢筋端面逐渐烧平。(2)“电渣过程”,把

16、上钢筋端头浸入渣池中,利用电阻热能使钢筋端面溶化,在钢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状和熔化层,待钢筋溶化量达到规定后,立即断电顶压,排出全部溶渣和溶化金属,完成焊接过程。2、电渣压力焊施工焊接工艺程序安装焊接钢筋安装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一一装放焊剂一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接拆卸焊盒拆除夹具。(1)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2)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再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

17、铁丝球,使接触良好。放下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3)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4)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5)“电渣过程”:随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工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6)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

18、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7)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卸出焊剂时,应将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8)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五、钢筋质量标准A、保证项目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4、在焊接前

19、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可不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B、基本项目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C、机械性能试验、检查方法1、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100个为一批,每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2、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3、冷弯试验(包括正弯和反弯试验)弯曲时接头位置应处于弯曲中心处,冷弯按规定角度进行,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横向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15mm才算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