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39949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5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述,1.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特点,(1)产品和生产方法的多样性 化工产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化学品已超过1000余万种,日常使用的约有700余万种,新发现的化学品以每年1000一2000种的速度增加。化工生产中一种主要产品可以联产或副产多种其他产品,同时又需要多种原料和中间体来配套。同一产品往往可以使用不同的原料和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法制得。如苯的主要来源有四个:炼厂副产、石脑油铂重整、裂解制乙烯时的副产以及甲苯经脱烷基制取苯。而用同一种原料采取不同的生产方法,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如从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乙烯开始,可以生产出几百种化工产品。,(2)装置规模

2、的大型化 大型装置是降低单位产品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的重要手段,因此,生产装置大型化已成为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些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例如,在化肥生产行业中,合成氨装置的最大规模在20世纪50年代只有6万吨年,60年代初达到了20万吨年,60年代末期达到了30万吨年,进入70年代就达到了54万吨年。又如,代表石油化工技术水平的乙烯产量,在50年代乙烯装置的最大规模仅为10万吨年,60年代末发展到45万吨年以上,乙烯裂解炉的单炉最大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年,而70年代已投产的最大装置为59万吨年,单炉最大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3)生产工艺的高参数 高温、高压、深

3、冷等高参数和新型催化剂的采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单机效率和产品产率,缩短了生产周期,使化工生产获得更佳的经济效果。例如,以轻油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装置的一段、二段转化炉的管壁温度在900以上,压力高于30atm。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装置,国外正在研究中的高温稀释蒸汽裂解法和加氢裂解法新技术,使原料在管式炉中的停留时间从通常的05s,减少到01s,乙烯吸收率从28提高到30-40。而高温稀释蒸汽裂解法的蒸汽温度为1000,加氢裂解法的温度也在800以上。另外,生产合成氨、甲醇和尿素,反应压力都在100atm以上;现在,液化天然气、液氟、液氧的输送已经可以使用-200的低温技术。,(4)生产过程的连续

4、化、自动化 现代化工生产革除了瓶、桶、缸、罐,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化工生产自动化大体经历了分散调节、集中控制、计算机开环控制和计算机闭环控制四个阶段。目前,这四种不同程度的自动化国内外都在应用。随着化工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单系列、加工程度的不断深化“及生产工艺的高参数化,实现生产自动化的要求日益迫切。而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和微小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20世纪70年代化工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目前,一些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仪表采用了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管理,生产现场没有操作人员,中央控制室基本上可以做到开、停车和调度。例如,年产35万

5、吨合成氨、44万吨尿素的日本鹿岛氨厂,全厂只有100个工人。美国联合化学公司年产60万吨乙烯的工厂,有20台裂解炉,全厂共有一千多台仪表和一台计算机,全部集中在控制室操作,每班只有7个人。,2.中小化工企业现状,中小化工企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老企业。主要表现在:1技术水平较低,设备较为陈旧。通过对多家中小企业调查发现,普遍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大部分是人工操作与控制。由于过度追求利润,设备多数超负荷运转,加之操作人员野蛮操作,设备维护不到位,设备老化很快。2污染较为严重。由于企业的短视行为,加上受到人员、资金、技术的制约,很多企业对污染的治理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有的甚至偷排“三废”,环保形势

6、非常严峻,导致设备腐蚀和劳动卫生状况较差。3安全意识淡薄。由于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加上受到人员、资金、技术的制约,很多企业的安全投入非常少,有的仅仅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和验收的需要,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4管理水平不高。许多企业老板都是初次涉足化工行业,对专业、技术甚至管理很陌生,很多中小企业老板总认为自己是能力无比、精力无限、有三头六臂的“超人”,什么都由老板亲力亲为,上演“一人秀”,不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导致管理水平不高。5信息不通畅,抗风险能力较弱。由于起点低和历史原因,多数企业都不重视信息资源建设。据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

7、6年6月30日,网民总数为1.23亿,宽带网民人数7700万,同比增45.3%。与此同时,我国近68%的中小企业还没有计算机。而其中借助互联网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企业信息闭塞,直接导致对市场变化反应缓慢,加上资金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主要管理制度,依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指导纲要进行编写 由于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装置千差万别,原料、中间体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蚀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上应有更高、更严的要求。科学的、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纲

8、要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以下简称生产单位)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各安全评价机构评价生产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符合性的基本标准。纲要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各生产单位应根据各自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纲要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的种类:在编制安全管理制度过程中,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将纲要中所列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点加以细化,充实和完善具体内容,各安全评价机构应依据本纲要对生产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评价,以确保评价质量。,第一部分、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各级领导、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 2、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从业

9、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2、劳动防护用品(具)配备管理制度 3、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4、设备管理制度 5、作业场所防火、防爆、防毒管理制度 6、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7、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9、特种作业管理办法 10、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1、剧毒品管理制度,第二部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整体编写要点:2、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安全操作规程编写要求:3、开、停车情况下安全操作规程编写要求:4、紧急停车情况下安全操作规程编写要求:5、检修情况下安全操作规程编写要点:6、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编写要点:,(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

10、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在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应根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确定具体内容,要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完整制度体系。对身兼数职的人员,可根据其兼职情况,承担其相应各职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编写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各级领导、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包括法人、主管安全负责人、车间(工段)负责人、车间安全员、班组长、工人。二是各职能部门责任制。包括办公室(含劳动、教育等综合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安全(消

11、防)部门、供销运输部门、财务部门、工会等。,(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也是各单位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是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健康以及财产安全的最基本的规定,各生产单位应当在本纲要的基础上,根据各生产单位的特点,制定出具体且操作强的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的编制,应根据生产产品的原、辅料性质、生产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危险特性、安全措施等要求编写该产品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作为产品安全生产的操作依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整体编写要点:(1)明确原辅料的物化性质、质量规格,指标要求,特别是安

12、全指标的要求。(2)明确岗位或工序物料(过程产品)的性质、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的要求。(3)明确出厂成品(最终产品)的性质、质量标准、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的要求。(4)明确岗位工艺技术指标及操作参数,如物料配比,成分,温度,压力,流量等指标。(5)明确生产设备,装置的规格、型号、尺寸、能力等。(6)明确标出带有控制点的生产工艺流程图。(7)明确阐述生产原理及流程阐述。,(8)明确生产开车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9)明确生产运行操作(含设备、设施),维护,巡回检查方法。(10)明确正常停车,紧急(含事故)停车操作程序和处置方法。(11)明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的编写及审批程序。(12)明确根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的操作要求要编制各生产岗位操作记录的要求。(13)明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发放的要求。(14)明确对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要进行相关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的培训及人员资质的要求。(15)明确对各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进行审定,修改或补充完善的要求。(16)明确岗位操作应急预案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